我國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主要應用於腫瘤診斷及治療領域

2020-11-03 觀研天下

圖片來源:pexels

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徵及行為合理。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基因檢測開始應用於商業領域。目前基因測序技術已經發展了四代,第一代基因測序儀於1977年推出,第二、三代基因測序儀分別於2005年、2008年推出,最新的第四代儀器在2012年推出,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是精確度不如第一代基因測序儀。基因測序產業鏈上遊主要為測序儀器和測序試劑耗材等;下遊包括醫院、製藥企業和政府研究機構等相關應用領域。

基因測序儀發展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基因測序行業產業鏈結構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全球基因測序設備分布在60多個國家中,數目在8000臺以內,其中Illumina公司擁有的測序設備最多,佔比83.9%;其次為Thermo Fisher公司,測序平臺佔比整體9.9%;然後是Roche公司,佔比為5.3%。

全球測序儀市場構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數據顯示,全球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從2012年的35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12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9.53%;初步預計到2020年全球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47億美元,到2024年將達到280億美元。

2012-2024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從2012年的13.4億元到2019年的9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2.09%,在全球名列前茅;預計到2020年,我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10億元,到2022年將達到150億元以上。

2012-2022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基因檢測市場主要應用領域中,腫瘤診斷及治療市場佔有率最高,佔比60%;其次是科研服務領域,佔比整體應用的25%;然後是生育服務領域,佔比僅為10%。

基因檢測市場主要應用領域佔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基因測序企業集中分布在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排名前三,分別擁有81、79、52家,佔比分別為24.85%、24.23%、15.95%,前三省份佔比總計65.03%;然後是江蘇、浙江和湖北,分別擁有基因測序企業34、27、17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基因測序行業企業數量不斷上升,眾多企業紛紛展開布局。目前我國基因測序行業的主要企業有源宜(山東)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神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國基因測序行業主要企業


我國基因測序行業主要企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為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政府相繼出臺相關政策,2016年,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第一批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建設方案的復函》,正式批覆全國建設27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此次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建設的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建設項目,將從國家戰略層面上快速推動我國基因產業規範化、跨越式發展。

我國基因檢測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基因檢測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基因檢測相關法律法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LJ)

相關焦點

  • 產業的崛起:從產前診斷到腫瘤檢測,基因測序開啟預防治療新時代
    測序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基礎研究、醫療、工業、法醫學等領域,市場潛力巨大。根據測序技術的根本原理,目前已經成熟或基本成型的測序技術主要有三代:以Sanger測序為代表的第一代測序,以Illumina邊合成測序為代表的第二代測序,以及以各類單分子測序為代表的第三代測序(有人將尚未成熟的這些新技術進一步劃分為第三代第四代測序,但我們認為目前並沒有太大意義)。
  • 2021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規模及前景預測
    預計到2021年,中國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將達到65.14億元的市場規模。、新藥研發與創新、微生物檢測、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腫瘤診斷治療、輔助生殖等。此外,在包括農林牧漁、食品安全、海關檢驗檢疫、腫瘤早期篩查等其他應用場景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更高通量基因測序相關設備的陸續推出及各國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持續推動,預計升級迭代及規模化效應將進一步降低測序成本,有助於基因測序更多地被應用於科學研究及臨床醫學中,新的應用場景將持續不斷湧現,使得基因組學中下遊產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未來國內市場...
    1、中國乃至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從全球的範圍來看,目前測序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是亞洲市場,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率均超過了20%,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基因測序產業規模達到92.0億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幣1:7匯率進行計算,那麼中國約佔全球的9%-10%市場份額。
  • 2015年基因測序領域產業格局分析
    ,基因測序作為精準醫療的前端,行業面臨爆發性的增長機遇,同時在實際操作中也面臨一定的挑戰。2015年1月,國家公布了產前篩查與診斷高通量測序試點單位,4月公布了腫瘤診斷與治療高通量基因測序試點單位,表明了政府推動精準醫療發展的決心。5 月14 日,國務院頒布《關於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再取消49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不再保留「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審批類別。
  • 洞察| IVD細分領域——分子診斷技術及產業現狀
    分子診斷細分技術多,目前PCR最為成熟且應用最廣,基因測序相對最新。而隨著貝瑞和康和華大基因的先後上市,投資市場對基因領域懷有極大希望和熱情。我國分子診斷技術發展現狀      分子診斷主要是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生物體內遺傳物質的結構或表達水平的變化而做出診斷的技術。
  • 2016年中國基因測序產業鏈發展現狀及主要企業業務布局分析
    基因測序可應用於腫瘤檢測、遺傳病檢測等多方面。根據Illumina的測算,未來基因檢測在腫瘤應用領域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美元,佔比60%;婚前、孕前、產前及新生兒基因檢測的市場規模可達20億美元,佔比為10%。在整個基因測序產業鏈中,處於中遊的測序服務提供商將憑藉其獨有的技術獲取先發優勢。
  • 2020年中國分子診斷市場現狀及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分子診斷是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通過檢測受檢個體或其攜帶的病毒、病原體的遺傳物質的結構或含量的變化來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提供信息和依據的技術。廣泛應用於腫瘤診療、傳染病檢測等領域。
  • 病理領域診斷第一股安必平
    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集中在體外診斷行業中的病理診斷領域,病理診斷研究疾病的病因、致病機制、病理變化、轉歸和結局,在臨床診斷中起最終的決定性作用,病理診斷被譽為「金標準」、病理醫生被譽為「醫生的醫生」。根據醫械研究院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2015年我國體外診斷行業市場規模為362億元,2018年增至60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61%。
  • 國內腫瘤分子診斷領域先行者衝刺科創板IPO!
    是一家擁有自主品牌分子診斷產品的生命科學企業,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科研服務,主要為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實體瘤(肺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等)和傳染病(B型肝炎、風疹、單純皰疹等)患者提供基因及抗原的精準檢測,為疾病診斷、風險評估、疾病分型、靶向藥物選擇和療效監測等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 國家發改委:我國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處於全球第一方陣—新聞—科學網
    國家發改委:我國第二代基因測序技術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 解碼生命,精準基石—基因測序行業報告-下
    目前NGS在遺傳病篩查與生育健康領域主要應用於無創產前診斷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這兩個項目也是國家首先放開試點的NGS臨床應用項目,技術相對較為成熟,與傳統檢測技術相比優勢較為明顯,適合大規模推廣和開展。而其他如婚孕前和新生兒遺傳病檢測項目在NGS檢測成本逐步降低、待檢基因打包檢測的趨勢下也將體現出成本和通量的比較優勢,未來空間廣闊。
  • 2019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分析:全年市場規模接近150億 技術研發...
    1、中國基因測序不斷發展,2019年市場規模接近150億DNA、基因編碼概念自50年代才開始出現,首個基因測序技術自70年代開始發展,我國自對遺傳病基因診斷開始發展基因測序行業,但尚未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自90年代才開始正式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
  • 臨床需求「催熟」大Panel基因檢測市場 貝瑞基因搶佔腫瘤精準治療...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張敏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的熱門領域,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都需要分子診斷和基因檢測。和瑞基因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大Panel腫瘤基因檢測產品,能夠一次性定位腫瘤的「命門」,為患者準確使用靶向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提高治癒率、延長生存周期提供極大的幫助。大Panel基因檢測市場需求迫切人類對疾病的認識隨著研究的深入而更加細分。據了解,大Panel基因檢測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兩個方面有著迫切的臨床需求和應用前景。
  • 一文解析基因測序領域的頂層設計和未來發展趨勢
    高通量,低成本的過百億NGS領域,前景廣闊隨著美國基於NGS和無創液體活檢的腫瘤基因檢測逐漸進入成熟模式,在技術上和商業上都出現了較為成功的範本公司。NGS是基因檢測領域中增長最快的子行業,是測序市場的主流。全球NGS行業市場規模,2020年將有望達到86億美元。隨著經濟不斷壯大發展,監管政策不斷合理化、規範化。
  • 基因晶片研究,潛在的醫學診斷需求為基因晶片創造市場空間
    中國基因晶片行業起步較晚, 得益於國家相關政策支持和終端需求的不斷擴大, 現階段,基因晶片行業已進入產業化探索階段,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頭豹數據顯示,2014 年至 2018年,中國基因晶片行業市場規模從 35.0 億元人民幣增長至 95.1 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 28.4%(見圖 2-2)。未來五年,中國基因晶片行業市場規模仍將保持 29.8%的年複合增長率繼續增長,並於 2023 年達到 348.1 億元人民幣規模。
  • 顏光濤教授:標記免疫、基因測序、生物大數據助力精準診斷
    那麼,標記免疫分析技術目前在我國發展及應用的如何?從臨床角度看,腫瘤的個體化精準醫療與傳統療法的區別在哪裡?個體化醫療的可負擔性怎樣,成本會高嗎?就這些問題,顏光濤教授與我們分享了他的觀點與洞見。  藥明康德:您是標記免疫分析技術的專家,那麼首先請給我們讀者介紹一下標記免疫分析技術。目前其主要應用在哪些疾病領域?
  • 國內腫瘤NGS伴隨診斷市場的競爭格局
    腫瘤NGS伴隨診斷在中國仍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有6年左右的發展歷史,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漸提升。從收入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的前三名企業佔據了39.7%的市場份額,前五名企業佔據了55.6%的市場份額。
  • AI助力癌症診斷 提供精準腫瘤治療方案
    華生基因與百洋智能科技就IBM Watson腫瘤解決方案進行籤約。主辦方供圖    百洋智能科技首席營銷官王必全介紹,目前國內癌症治療有兩個主要問題:第一是發現得晚,超過50%的病人診斷出癌症時就已經處於病情的晚期階段;第二是治療不規範,尤其在一些沒有腫瘤科的綜合性醫院,即便診斷出病情,病人也沒有得到規範的治療。
  • 超百億的「基因測序」行業發展潛力可期,誰能在賽道中脫穎而出?
    而基因測序可用於腫瘤及先天缺陷疾病的篩查,以儘早預防從而降低患者患病的概率,並指導腫瘤等疾病的精準治療,以大幅減少治療費用。預計到2020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將達到175億美元,2023年的全球市場規模將迅速上升至320億美元左右。
  • Grand View Research:預計2022年全球下一代測序(NGS)市場規模達...
    2014年全球下一代測序(NGS)市場規模為20億美元,預計2022年市場值達300億美元。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發展最快,逐漸霸佔NGS市場。腫瘤研究和產前檢測位居NGS應用市場的前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