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基因測序領域的頂層設計和未來發展趨勢

2021-01-12 健康界

引言:NGS基因檢測—高通量測序技術(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又稱「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以能一次並行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和一般讀長較短等為標誌。高通量測序經過近十年來的迅猛發展,已經深入到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不僅有力地推動了基礎研究的發展,也在逐漸徵服臨床應用。

與Sanger法為代表的傳統測序法相比,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處理大規模樣品時具有顯著的優勢,又快(兩天)又多(數百萬克隆),成為目前組學研究的主要技術。

基因測序指通過測序設備分析生物樣本(組織、細胞、血液樣本等)的基因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用於疾病發病機理研究、生命調控機制研究、臨床醫學診 斷、個體化用藥指導等領域。目前測序技術中的高通量測序是現階段的主流技術。 目前基因測序行業的應用方向主要是科研和臨床醫療兩個方向,科研面向高校、 科研機構、研究性醫院、藥企等企事業客戶,臨床醫療面向個人客戶。

高通量,低成本的過百億NGS領域,前景廣闊

隨著美國基於NGS和無創液體活檢的腫瘤基因檢測逐漸進入成熟模式,在技術上和商業上都出現了較為成功的範本公司。NGS是基因檢測領域中增長最快的子行業,是測序市場的主流。全球NGS行業市場規模,2020年將有望達到86億美元。隨著經濟不斷壯大發展,監管政策不斷合理化、規範化。我國的測序市場快速發展,有望成為全球NGS市場的大本營之一,中國測序市場規模預計2022年將突破150億元。

隨著基因測序相關技術的持續革新和應用領域的深入發展,行業競爭格局也在不斷演化。基因測序的產業鏈上遊為測序儀器、設備和試劑供應商,在二代測序領域,儀器與試劑主要由 Illumina、Thermo Fisher 等國外廠商提供;中遊為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商;下遊為使用者,包括醫療 機構、科研機構、製藥公司。

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商根據客戶類別的不同,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面向基礎研究的基因測序服務提供商;二是面向終端用戶的臨床、醫療類的基因檢測服務提供商,服務內容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為主,還包括藥物靶向治療檢測、遺傳缺陷基因檢測、腫瘤基因檢測、病原微生物檢測、疾病風險評估等。第一類服務提供商包括國內的諾禾致源、百邁克以及韓國的 Macrogen 等,第二類服務提供商包括貝瑞基因、博奧生物、燃石醫學等。華大基因、安諾優達等公司則兩種服務均有所涉及。

NGS基因檢測    資本市場寵兒

NGS技術的發展不過十多年,已經改變世界,隨著技術發展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NGS在精準醫療及伴隨診斷領域的價值獲得臨床專家的廣泛認可,備受資本青睞,NGS領域相關融資案近百例,融資金額近百億。

成立於2008年的基因診斷領域企業 —— 艾德生物於2017年8月2日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公開發行2000萬股,發行價為13.86元/股,股票代碼為300685,而自開盤以來,艾德生物的股價也可謂一路高歌。

2020年6月12日燃石醫學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中國赴美上市的腫瘤NGS檢測第一股。首日開盤股價為22.8美元,到當日收盤燃石醫學的股價停留在24.63美元,當日漲幅接近50%,總市值超過25億美元。

2020年6月19日,泛生子正式在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GTH」。此次IPO泛生子共發行1600萬股美國存託股(ADS),每股公開發行價格為16美元,合計募資約2.6億美元 ,達成全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癌症精準醫學公司上市項目。

基因診斷領域企業上市——艾德生物於2017年8月2日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而自開盤以來,艾德生物的股價也可謂一路高歌。

把基因檢測產品孵化成功需要多少錢?答案是五億 — 十五億,企業只有持續融資,才能開出較高的工資聘請優秀的營銷人員,才能開展高質量,多維度的學術推廣,才能發表大量的論文達到品牌造勢的目的,才能短期有效開發終端市場,否則會導致招不到優秀的營銷人員,無法做市場推廣,導致業績提升乏力,投資人更加失望,企業的經營陷入惡性循環。

燃石醫學成立於2014 年,是專注於為腫瘤精準醫療提供具有臨床價值的二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服務,業務及研發方向覆蓋三大領域:腫瘤患病人群檢測、癌症早檢以及腫瘤基因組大數據生態圈。目前已完成4 輪融資,赴美上市前已累計融資金額為13.4億,包括北極光創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招銀國際、濟峰資本、聯想之星、GIC持股等知名投資機構為其解囊。為何燃石醫學能連續融到這麼多錢?皆因燃石醫學的硬體、軟體並舉,燃石醫學創始人CEO漢雨生先生本身就是投資人,能用投資人的思維模式,能用投資人的語言去打動資本,不斷地融資。

同為基因測序的企業泛生子成立於2015年,也已進行多輪融資,2018年1月4日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4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康瑞領投,源星資本、深商興業基金等機構跟投,泛生子累計融資十個億,艾德生物也經歷五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四個億。

筆者想通過燃石醫學,艾德生物和泛生子基因在短時間內取得的突飛猛進的業績,和業內朋友分析創新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如何做好頂層設計?如何打造成功的商業模式去完成業績騰飛?

基因測序領域的頂層設計:高投入/高費用/高增長/高舉高打

基因檢測企業要快速發展,要建立專業的品牌形象。筆者認為做市場要站在做品牌的高度,整合各種的資源,整合當地權威醫院,然後把權威醫院科室主任作為學術代言人,影響學術代言人身邊的人,藉助學術活動擴大影響面,協助學術代言人發表論文來達到品牌造勢的目的,四輪驅動(權威醫院,學術代言人,學術活動,論文造勢)做品牌。

我們來分析一下燃石醫學/泛生子/艾德生物2019年經營情況

相關焦點

  • 基因測序技術的未來在哪裡?
    1977年,Sanger提出了雙脫氧核苷酸末端終止法,同年A.M.Maxam和W.Gilber也提出了化學酶解法,第一代測序技術誕生。  1998年,毛細管測序技術問世,基因測序速度提速10倍,原計劃15年才能完成的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進度大幅加快。
  • 2015年基因測序領域產業格局分析
    第一部分:基因測序被關注的原因測序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的發展使得精準醫學成為可能。精準醫學是以患者的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為病人量身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和傳統的循證醫學相比,精準醫學有望成為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門定製醫療模式。
  • 淺談基因測序領域的創新和定位
    從顛覆式創新的定義來看,NGS並不符合這一概念,它本質上還是對傳統基因測序的改進(傳統Sanger法測序「被一代化」且逐漸被取代),一開始的客戶也並非傳統基因測序領域裡的低端客戶。如果能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則屬於顛覆式創新。舉另一個例子,剛剛出現的以CRISPR技術為代表的基因編輯很可能是顛覆式創新。
  • 下一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自DNA雙螺旋結構解析開始,人們在探究健康與疾病基因組複雜性與差異性上付出巨大努力,測序通量限制和高昂成本成為人們深入分析基因組的首要障礙,2005年推出高通量測序技術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人類基因組測序成本迅速下降,由此產生一個新名詞:下一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 未來40年基因測序展望
    此後,DNA測序技術的發展一日千裡——從最開始的簡單檢測逐漸演變到今天的高通量測序。過去30年,數據生成呈指數增長,而過去10年裡,由於高通量測序,數據產生量呈超指數增長。並且,基因測序產生的數據已經在基礎生物學等諸多領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應用範圍滲透到考古學、刑事調查和產前診斷等多個行業。那麼,未來40年基因測序會取得哪些發展?
  • 基因測序行業前景及趨勢分析(附報告目錄)
    (3)測序服務規模效應強,未來將以集中化外包為主要模式基因測序儀器平臺價格昂貴、技術發展較快、運維成本高、通量大、操作專業的特點,使得基因測序的規模化效應較強,在測序量不飽和的情況下,購買設備和測序的成本都很高,科研機構、醫療機構等購買測序儀自行測序不具有經濟性,因此將測序服務外包給第三方測序服務提供商系最優選擇。
  • 基因測序四強同臺共話NGS未來
    北京2016年6月6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6月3日,GENEWIZ(金唯智)中國副總裁賈延凱博士在受邀參加的「精準醫療之基因系列:基因檢測四強同臺共話NGS未來(北京站)」上表示,單分子大片段和單細胞測序技術的進步,將在未來幾年對基因組學的研究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
  • 一文讀懂基因測序技術的前世今生
    隨著人們對自身基因遺傳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使得基因檢測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基因檢測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這些年測序技術的發展歷程。測序技術的每一次變革,都是對基因組研究,疾病醫療研究,藥物研發等領域的巨大推動作用。
  • 基因測序會帶來更好的未來嗎?
    而基因測序的出現,似乎給了人類可以完全依據科學了解自己的有效途徑,因此其未來的發展空間是相當可觀的。事實也在證明著這一點,不論是基於市場狀況預測的基因測序行業未來的規模,還是全球基因測序公司的蓬勃發展。然而基因測序普及之後,人類迎來的又會是什麼呢?基因測序在諸多領域起到正向作用的同時,又可能會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呢?
  • 解碼生命,精準基石—基因測序行業深度報告
    投資要點本篇報告力圖通過分析基因測序行業的特殊屬性和監管模式,以呈現現階段行業競爭的業態與格局,尤其對產業中下遊測序服務和臨床應用領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研究和探討,並針對產業鏈不同參與者的成長邏輯,推演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最後梳理了相關板塊尤其是上市公司參與者的投資機會。
  • 2020年全球基因檢測行業發展研判及趨勢分析
    隨著基因技術的進步,基因檢測被廣泛應用於醫療健康各環節,成為生物科學領域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主要發達經濟體相繼開展基因組計劃,注重產業的引導和培育;我國政策上逐步放開,市場滲透逐步提升,沿海發達地區和中部經濟強省已出現集群發展態勢。
  • 2020年全球及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未來國內市場...
    ;下遊是生物信息數據分析,這一環節全球起步晚、基數小,但發展潛力較大。以發展最好的中遊為例,基因測序服務中,無創產前基因測序是應用最為成熟的領域,在美國這一領域被四家先進企業控制並獲得了認證,但在中國,華大基因與貝瑞和康控制了這一領域,不過兩家公司都尚難走出國門與國外企業競爭。
  • 全球TOP10頂尖基因測序公司出爐,基因測序市場有多大?
    圖片來源@Unsplash文|匯眾醫療,作者|匯眾研究院隨著「精準醫療」的深化,基因測序逐漸成為科技醫療領域備受矚目的話題,得益於平臺技術的進步、測序應用的拓展、各機構合作的拓寬以及測序成本的下降,行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 基因測序技術發展歷程
    基因組攜帶了個體的全部遺傳信息,基因測序能夠加深對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的分子機制理解,在診斷與治療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人類基因組學計劃完成後,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更加迅猛,在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中的應用更加廣泛。
  • 基因測序行業深度研究:前景廣闊 相關公司發展不確定性高
    目前測序服務主要面向科研市場,壁壘低,小企業增長迅速,競爭較為激烈;而醫療市場生育健康領域應用相對成熟,但前期規範監管不足,經歷整頓後正處於試點探索階段,未來增長有望恢復;個體化治療與健康信息管理將隨基礎醫學發展及生物信息大數據分析的技術進步開啟一片新的市場。
  • 基因測序技術在食品檢測領域的應用
    基因測序技術是分子生物學研究和生物工程領域一項重要的基礎技術手段。近年來,測試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檢測通量有了革命性的改進,同時大大降低了測序成本。此外,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無論是生產者、消費者還是監管檢測機構,都需要開發更精確、更高效的檢測方法,基因測序技術正迎合了這樣的需要,故而,基因測序技術與食品檢測領域的結合也應運而生。
  • 中國建世界級基因庫 基因測序惹關注
    與此同時,技術層面上,相關基因測序成本已經明顯降低,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具有渠道先發優勢、數據積累解讀能力和應用場景豐富的公司值得關注。中國建世界最大基因庫目前,美國、歐盟和日本都擁有世界級基因庫,由此掌握生命經濟時代的戰略性資源。
  • 基因測序是顛覆醫療的技術
    在基因領域的創業者又該注意哪些?請聆聽來自的許總的精彩分享。Sanger測序是針對已知致病基因的突變位點設計引物,進行PCR 擴增直接測序。單個突變點的擴增(包括該位點在內的外顯子部分片段的擴增),不必將該點所在基因的全部外顯子都擴增。所以單基因或部分基因控制的疾病樣本檢測,Sanger測序可以發揮精準和成本低的優勢。通過將待測樣本的序列與已知標準樣本序列比較,尋找突變信息。
  • 基因測序助益精準醫學高峰論壇
    基因測序是精準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基因檢測的核心領域,被認為是未來經濟的12大顛覆技術之一。2017年10月21日,由中國康復技術轉化及發展促進會主辦、中國康復技術轉化及發展促進會精準醫學與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承辦,以「準+時代」為主題的基因測序助益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在成都隆重召開。本次會議邀請到來自全國各地四百餘位臨床專家、科研人員、行業同仁共同參加。
  • 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未來基因技術將入千家萬戶
    Illumina目前毫無疑問已經超過了它的競爭對手,成為了美國DNA測序這個新領域的領軍企業。公司向世界各地的醫療研究者們出售他們的測序硬體。今天,基因測序的成本已經從2001年的一億美元減少到一千美元。正如《自然》雜誌曾經報導的那樣,「這不僅超過了摩爾定律的速度,這個曾經默默問問的產業,開始顯露崢嶸。」曾經變化的過程需要幾周時間,而現在只需要幾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