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我基因:突圍消費基因檢測市場

2020-11-22 騰訊網

由於晶片技術的成熟和產品成本的大幅下降,消費基因檢測近幾年開始走進大眾視野。

據了解,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早在2008年就出現了萌芽,但過高的價格並不利於產品走向市場。直到2015年,23魔方等多家公司基於晶片技術的產品問世,產品價格降至1000元左右,中國市場逐步被打開。而這些公司的發展,後續也獲得風險投資的助力。

最近幾年,消費基因檢測產品的價格仍在不斷下降,吸引更多用戶的購買。《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2019)》顯示,2019年,中國消費基因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20.7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滲透率約為1.1%。

類比美國市場,其在2019年的消費基因檢測用戶規模達到2650萬,滲透率達到8.1%。由此,艾瑞諮詢預計到2022年,中國消費基因檢測累計用戶規模將達到2070萬,其增長主要來自滲透率的提升。

在這樣增長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從事消費基因檢測業務的企業已經達到一百多家。安我基因是其中的一家後起之秀,公司在2018年4月成立,目前已經擁有2C基因檢測服務、2B整體解決方案、科研與技術服務三大業務板塊。對安我基因來說,如何在同質化競爭中突圍?

瞄準問題驅動型用戶群體

安我基因CEO吳健對21世紀經濟報導回憶稱,2018年時,美國市場已經有23andMe、Ancestry等頭部消費基因檢測公司。由於這些公司對市場的教育和產品本身成本的下降,美國市場已經差不多有兩千多萬用戶使用了基因檢測產品。

中國市場則處於更早期的階段,一些初創公司正在成長,整體的用戶數量只有幾十萬。「一方面,當時中國的消費基因檢測市場滲透率比較低。另一方面,在終端消費者心中,有較大品牌影響力的消費基因檢測公司很少。」吳健說。

由此,他在當時創辦了安我基因。吳健透露,公司發展早期也曾進行過融資,但沒有對外發聲,未來的融資將隨公司業務發展需求來推進。「我們在融資這件事上還是相對低調,更希望能夠專心做好業務。」他說。

與其它競爭對手相比,安我基因的切入方向有所不同。吳健表示,很多公司的基因檢測產品大而全,目標用戶是興趣驅動,他們購買產品的目的是了解未知的自己。

但安我產品面向的是問題驅動型用戶,主要是針對家庭成員,以媽媽和女性群體為主。這些用戶在育兒或自己的個人生活中,面臨一些個性化的問題。比如對媽媽群體來說,如果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在過敏、身高、免疫力、胃口等方面跟其他孩子有所不同,她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了解背後的科學原理,並獲得相應解決方案。

選擇問題驅動型用戶而非興趣驅動型用戶,安我基因切入相對更加剛需的用戶群體,這也讓公司在今年疫情期間,業務具有更強的韌性。同時,安我基因今年初也針對疫情影響開發了針對成人和兒童免疫力的基因檢測產品,在二三月份時獲得較好的銷售效果。

除了跟孩子相關的產品,安我基因還有女性皮膚類檢測產品、家用HPV檢測產品、成人慢病風險檢測產品等,滿足不同家庭成員的需求。「所以我們更多是把自己定義為嚴肅類的消費基因檢測產品。」吳健說。

同時,安我基因在臨床診斷類產品上也有研發和產品儲備,包括孕婦的營養診斷產品等,已經跟一些專業醫院進行項目合作。

構建多元化用戶來源

在用戶層面,安我基因從天貓母嬰、京東母嬰等線上渠道,以及孩子王等線下渠道進行銷售,獲得大量的C端消費者。同時,安我基因也從企業端、政府端、科研端獲得一定的樣本和收入。

「我們的C端用戶和收入已經從原來的絕對最大,下降至現在的相對最大。公司的用戶和業務收入來源,正越來越多元化。」吳健說。

比如在企業端,安我基因跟國內前十大奶粉公司中的六家在進行合作。典型的合作方式是,奶粉公司將安我基因的檢測產品提供給用戶,由此甄別孩子是否有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受等方面的風險,然後根據風險報告推薦給用戶合適的奶粉產品。

「我們的大部分用戶是母嬰用戶,團隊這些年在孩子的營養吸收和過敏風險等的評判上,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和前期用戶積累。所以我們能夠提供給用戶相對準確的檢測結果,也獲得奶粉公司的信賴。」吳健說。在政府端,安我基因幫助地方政府做中老年慢病的篩查。在科研端,安我基因也與醫院合作開展科研項目。

雖然目前基因檢測已經在市場上有所普及,但仍有部分用戶對其準確性存在質疑。

對此,吳健解釋稱,目前消費級基因檢測在準確性方面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參考。不同公司的檢測方法和資料庫都不同,可能會導致檢測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另外從用戶角度來說,健康狀況不僅與基因有關,還跟生活環境、個人習慣等相關。所以很多成年人使用產品後,會有種不準確的感覺。

消費基因檢測產品更多是對易感風險的預判,比如說有些人由於某些因素吸收代謝能力差,導致身高發育異常。如果成年後再談這件事,意義已經不大了。但如果在孩子小時候進行基因檢測,家長可以從營養、睡眠、運動等各方面進行提前幹預,幫助孩子有更健康的成長過程。

同時,對安我基因來說,為了保證檢測的準確性,首先,公司已完成近百萬人次的檢測,團隊會藉助龐大的樣本量進行算法的不斷優化。第二,從技術方面來說,公司已經通過國家三級等保(S3A3G3),拿到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ISO29151個人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諸多官方認證,努力保護數據資產的安全。公司希望通過高質量的產品、嚴格規範的檢測流程,讓消費者建立起對產品和公司的信任感。

相關焦點

  • 2019年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
    ——艾瑞與安我基因聯合發布中國消費基因檢測市場概述中美消費基因發展歷程中國可借鑑美國經驗,縮短觀察期,提早進入發展期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的發展得益於晶片技術的成熟,第一款基因晶片由Stephen P.A.Fodor
  •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安我基因檢測等你來體驗
    安我基因檢測等你來體驗 2019年08月07日 11: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最近基因檢測很是火爆仔細研究之後就會發現檢測項目不同,價錢也會有所區別。行業標準價格一般在幾百到幾千不等,做的項目特別多的話上萬元也是有的,不同情況價格不同。 不僅僅是檢測項目,挑選的基因檢測品牌不同,價錢也不一樣。正規的基因檢測產品價格都是公道透明的,也有一些沒有相應服務資質的基因檢測公司,利用普通人對基因檢測行業的不了解,推出價格虛高的檢測套餐,賺取利潤。
  • 三問國內消費基因檢測行業:蛋糕有多大?結果科學嗎?競爭關鍵在哪裡?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國內消費基因檢測行業正逐漸起步。日前,艾瑞諮詢和安我基因聯合發布的《消費基因檢測行業白皮書(2019年)》(以下簡稱行業白皮書)顯示,2014年~2019年,國內消費基因檢測公司累計獲得48筆融資,累計披露融資金額超過7億元。
  • 兩毫升唾液中的祖源與家譜: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百億市場
    以服務對象檢測的方式和用途不同,基因檢測分為消費級基因檢測和臨床級基因檢測,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後者的診斷報告被醫療機構認可,可作為就診的輔助材料。 消費級基因檢測從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彼時由於中國消費者不熟悉,因此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多以「噱頭」引起關注,如「天才檢測」、「情侶關係檢測」等常見於廣告中。
  • 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 F155染色體劉姓者或是劉邦後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兩毫升唾液中的祖源與家譜: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百億市場在消費級基因檢測領域,多家公司開展了用戶爭奪戰,例如通過基因信息與家譜相結合的方式,幫助用戶尋找自己的家族遷徙過程,尋找失散的家譜。
  • 安我基因和23魔方哪家好?測評大揭秘
    安我基因和23魔方哪家好?想必對基因檢測感興趣的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前段時間就在這兩家分別做了基因檢測,關於安我基因和23魔方哪家好這個問題,我倒是能說上一二。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我的檢測體驗,也給朋友們做個參考。
  • 這家成都公司被稱「基因檢測變革者」|基因檢測|23魔方|成都|消費...
    公司CEO周坤向記者介紹道,公司依託網際網路 基因檢測,構建生命大資料庫,以「數據化生命,使每個人受益」為使命,希望打造一家值得信賴的基因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獲得6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中國、漢王科技、經緯中國、辰德資本等,是已公開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融資規模最大的企業。
  • 價格戰「停火」 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將迎轉機?
    報告也可以根據最新研究成果實現更新,為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提供了更多可能。中國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發展比美國晚五年,美國消費級基因檢測目前的人口滲透率大概為7.9%,中國僅有0.03%,基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行業未來前景可觀。   數據顯示,過去4-5年間整個市場的增速非常大。2016年,中國做過消費級基因檢測的用戶大概是10萬人次,2017年增長到了30萬,2018年已經達到100萬人次。
  • 安我基因研究院重磅發布《2020年中國女性健康產業白皮書》
    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國人健康消費的訴求正在不斷升級,女性健康消費理念逐漸從「有病治病」向「無病預防」端轉變,市場呈多元化、系統化以及規模化。根據Frost&Sullivan的報告,到2025年,全球女性健康市場規模預計將達500億美元。
  • 消費級基因檢測低價攬客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消費級基因檢測不具有醫學診斷價值,也沒有出現清晰盈利模式的背景下,企業希望通過產品降價快速佔領市場,在獲得大量數據的情況下進行相關醫學項目研究,證明自身產品有一定醫學價值,從而向醫院推廣商業化檢測產品尋求盈利模式。價格降七成伴隨著23魔方降價消息的發布,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費用從此進入「2字頭」時代。
  • 6大趨勢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的6大趨勢
    3.增長迅速: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基因檢測市場,美國的消費基因檢測在過去年的兩年中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總的數據量迅速從2017年中的約500萬上升到2019年中的近3,000萬人,已經有近10%的美國消費者使用了消費基因檢測。
  • 23魔方推出免費祖源基因測試 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或已到「拐點」
    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軟體園的成都23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23魔方」),便在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裡再次發力——近日,23魔方CEO周坤宣布,對基因檢測的模式進行全新升級,針對新用戶推出免費測祖源項目。23魔方這一舉動,使人「嗅」出這一行業已從幾年前的價格戰向「數據為王」轉軌的信號。
  • 消費級基因檢測緣何「未火先衰」
    但在「人們對未來的焦慮有多大,預測的市場就有多大」所編制的美好願景下,面向普通大眾的消費級基因檢測並未創出行業神話,反而,目前來看,在市場尚未規範、技術存在缺陷、隱私保護存疑、價格透明度欠缺的情況下,市面上大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盈利狀況都不太樂觀。
  • 消費級基因檢測,可以信任嗎(新聞現象)
    如今,面對這樣的疑問,人們有了實際的解決之道:基因檢測。隨著人們對自身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不斷攀升,基因檢測開始走向日常消費。短短幾年時間,消費級基因檢測這一新生事物從無到有火爆起來,不僅催生了巨大的市場,也成為一種頗為時尚的消費行為。   消費級基因檢測緣何受到人們青睞?是否靠譜?看似簡單的消費行為背後又有哪些隱憂?
  • 消費級基因檢測生意經:免費背後的數據「護城河」
    據了解,美國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已經非常成熟,兩家頭部公司佔據了90%的市場,中國目前仍有多家頭部公司,未來,隨著資本與大型藥企的進入,行業洗牌將繼續。但是隨著頭部公司地位逐漸穩固、成本不斷降低,越來越多涉及疾病預防的產品將被推向市場,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正在經歷從「有趣」到「既有趣又有用」的升級。比如今年4月份成立的「Circle圓基因」,就是主打疾病預防這張牌。與大部分公司採用的晶片技術不同,圓基因全線產品採用了WES(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
  • 國內外消費級基因檢測企業及產品大盤點
    作為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領跑者,23魔方今日宣布近期完成總額6200萬元人民幣B3輪融資。消費級(DTC)基因檢測市場正在持續走熱中,本文匯總了國內外部分提供消費級基因檢測的企業及產品。
  • 基因寶:用商業閉環升級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價格混戰
    2019年甫一開年,基因寶就帶著9.9元基因檢測服務進入市場,將原本就已經瀰漫價格戰硝煙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定價打到極致低,頗像一個攪局者。自2013年破冰後,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經歷了2015年的大爆發,和2017年的大洗牌,留下了一群產品趨同,但未來尚不明晰的企業,爭奪市場頭部的位置,價格戰便在彼時不可避免地打響。
  • 2020年基因檢測行業能否有望回暖?
    消費基因市場的最後一役消費檢測市場在今年迎來了較大變革,幾家擁有大公司背景的新公司強勢入場。2019年2月,貝瑞基因和Prenetics Limited聯合宣布雙方共同投資的消費基因基因檢測公司圓基因完成主要管理團隊組建,並在第二季度末開始運營。
  • 消費級檢測基因的「診斷」靠譜嗎
    基因檢測服務快速發展,但40%的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消費級檢測基因的「診斷」靠譜嗎  湖南的陳阿姨在拿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後惶恐不安了許久。陳鋼說,不過,這篇論文將某些DTC基因檢測產品在某些位點上有「40%假陽性錯誤」的帽子扣到所有相關產品頭上是不對的。  更精準的檢測有賴於基礎研究的突破  北京牛牛基因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牛剛則認為「這篇文章的數據基本是合理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在疾病領域的應用有賴於基礎研究的進步,而目前,我們對基因的了解仍然不夠。」他說。
  • WeGene陳鋼: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
    起初陳鋼並沒有明確知道生物信息數據分析技術到底能如何應用,直到2012年進入華大基因,做起科技服務。當時華大開始在消費級基因領域做一些嘗試,陳鋼正好對這一塊感興趣,便被派去負責相關業務。他負責的是一個TO C的社區,很快陳鋼發現這個社區裡的人對基因檢測都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