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丨日長之至,日影短至

2020-12-05 明朝萬達

今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溫度居高不下,人們開始有意識的尋找清涼之處避暑。

《夏至避暑北池》--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遊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相關焦點

  • 夏至|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
    今天是2020年6月21日,今天的5時44分,我們將迎來「夏至」,夏至是24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是夏天的第4個節氣。夏至已至。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夏至過後,北半球白晝逐漸縮短。在炎熱的仲夏,一切喜陰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今日夏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鬥的鬥柄指向確定,鬥指午,為夏至。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屬陽,夏至這天陽盛無疑,但不一定是午月之中陽氣最盛的一天,具體哪天陽氣最盛依據幹支推算應該在端午這一天。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夏至丨北半球白晝越來越短,陪你的夜越來越長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2019-06-21 星期五農曆五月十九 己亥年【豬年】 時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白天越長。夏至以後,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夏至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持續升高,直至伏天最熱的時候,民間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 2020年夏至是哪一天?6月21日將迎「夏至」
    新華社南京6月11日消息,《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長,而今年夏至日又恰逢日環食,公眾可在「最長白天」觀賞到「金邊日食」。「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夏至節氣含義介紹與立夏有什麼區別不同
    夏至是什麼意思?立夏與夏至的區別是什麼?2019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夏至,你知道夏至是什麼意思嗎?夏至意味著炎熱將至,需要吃什麼來降暑養生呢?今天,就來整理立夏與夏至的區別,以及夏至的氣候變化吧!夏至是什麼意思?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夏至日牽手日環食!今日夏至|今年夏至是幾日幾時幾分 夏至的優美...
    今年6月21日5時44分,我們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恪遵憲度抄本》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三候: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即五天稱為「一候」,而一個節氣十五天左右,所以每個節氣就是「三候」。
  • 22日夏至:年中最熱即將到來
    新華網天津6月20日專電(記者周潤健)6月22日將迎來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有關專家表示,夏至後不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將隨即到來,值此時節,公眾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
  • 夏至為什麼叫夏至?它又有哪些含義?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的意思,它的氣候特點就是暴雨、梅雨天氣,高溫桑拿等。在公元前七世紀,先人們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 夏至的由來和風俗介紹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將至
    後天就到夏至節氣了,這個節氣當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半球所以這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那麼關於這個節氣的具體情況大家知不知道?   夏至的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2017年6月21日夏至早安分享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處在雙子座),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 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八卦的理論中,夏至時,陽氣到達極致,由芒種而起,上乾下巽的天風姤卦在夏至達到極點,但盛極必衰,易經中乾卦的卦辭「上九,亢龍,有悔」,對應的就是夏至。
  • 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這一天太陽幾乎折射在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都達到了一年之中最長的時間,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問:2018年夏至日出日落時間分別是幾點幾分?答:2018年夏至日是6月21日,夏至日出時間為早上6點34分08秒,日落時間為晚上6點43分12秒。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 夏至已至,品味古詩中的半夏時光
    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夏至已至。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早在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就用土圭測量日影,發現這一天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趣談夏至:三伏天還有個奇怪的英文名
    文/九微喵喵今日夏至。夏,夏天。至,有兩個解釋。"至"的甲骨文是一支箭被射來,落在地上,所以有"到了"的意思。也就是說,夏天來到了。尤其對於北方來說,從夏至這天開始,夏天才真正來到了。"至"的另一層意思是極致。
  • 夏至已至,你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夏至的嗎?
    夏至2018年6月21日 星期四戊戌年五月初八這幾日穿梭在小巷大街之間,熱浪撲面而來,鳥鳴蟲噪逐漸響亮,草木蔥鬱,夏至時節緩緩到來《恪遵憲度抄本》中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白晝最長,隨後盛極而衰,白天開始變短。作為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節日,古代的夏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還是很重要的傳統節,不如來看看古代人是怎麼度過這天的吧。
  • 夏至不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原因是……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夏至,是夏天的第四個節氣,此時,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間一般在公曆6月21-22日。土圭測日影確定夏至「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那時,人們發現了大自然的四季更迭等,逐漸認識到一年中氣候、物候的變化也有規律可循。資料圖:夏至「雲景」扮靚甘肅戈壁古城。萬宗平 攝夏至確立的時間很早。
  • 2019夏至是幾月幾日 今年夏至是哪一天
    今年夏至是哪一天2019夏至時間:2019年06月21日 星期五 (己亥年(豬年)五月十九 23:54:09夏至的簡介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
  • 夏至養生吃什麼好?夏至吃什麼傳統美食各地夏至傳統習俗介紹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被最早確定的一個,也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節,因而要注意養生。夏至的習俗主要有吃麵、吃麥飯、吃麥粒、稱重、吃狗肉、戴棗花等。  早在公元前7世紀,我們的祖先就通過測日影確定了夏至,一般在陽曆6月22日。並且早在周代就有了夏至祭神儀式,那時候人們認為夏至祭神可以消除國中的疫病、荒年與人民的飢餓。
  • 關於夏至的說說短語朋友圈一句話 夏至送給朋友父母祝福語
    關於夏至的說說短語朋友圈一句話 夏至送給朋友父母祝福語 明天(6月22日)就要迎接夏至了,夏至到,夏天真的到了。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