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雖然說都叫做奶油,可是區別還是挺大的。在烘焙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奶油,打發做生日蛋糕抹面裱花、做慕斯、做各種夾餡,幾乎都能見到奶油的身影。那麼這兩種奶油到底有些什麼區別,以及該如何分辨呢?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的區別1、成分和原料不相同從成分上來說,動物奶油就是牛奶經過離心處理得到的產物(離心處理可以得到動物奶油和脫脂牛奶),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牛奶是奶油的親媽」,一般牛奶的脂肪含量大約在3%-4%之間,而動物奶油的脂肪含量能達到20%以上。當然,動物奶油根據脂肪含量不同還有分類,這裡不細講,因為大家打發用的動物奶油脂肪含量都在35%-40%之間。
(一些脂肪含量低於這個數值的奶油只能拿來烹飪使用,打發不穩定)。而植物奶油就不一樣了,雖叫做奶油,可是跟奶沒有一點關係,它是用植物油脂代替動物油脂,與水、鹽、乳粉、香精等物質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得到的外觀類似於動物奶油的產物。2、外觀不同雖說兩者看起來像,實際上外觀也能看出不少區別。動物奶油由於是牛奶提取的,所以說顏色屬於乳白色、不同牌子顏色深淺不太一樣,有的甚至會更黃一些,比如安佳就比鐵塔要更黃。植物奶油就是雪白雪白的。打發過程中的動物奶油:偏黃色打發過後的兩者也會有不同,由於動物奶油的特性,對溫度敏感、對打發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容易變渣,看上去不如植物奶油光滑,容易有鋸齒、裱花的立體感也沒有那麼強。
動物奶油的裱花,無法做太複雜的:3、口感不同兩者的口感肯定是大有差別的,動物奶油入口即化,香味其實並沒有植物奶油那麼明顯,而且僅僅就是一股乳香味,但是植物奶油聞上去就有一種特別的香氣,但這個香味並不僅僅是乳香,還有一種香精的味道。植物奶油吃多了有點膩,而且感覺在嘴裡久久不化。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朋友甚至會覺得植物奶油更好吃(小時候我們的生日蛋糕都是植物奶油做的),因為它聞上去很香甜。非常典型的植物奶油生日蛋糕:如何分辨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剛剛講了這兩者的區別,那麼要分辨起來就沒那麼複雜了。一起來看:1、如果是購買奶油,直接看配料表就可以了大家如果在購買時需要分辨這兩者那就相當容易了,看配料表就好。
動物奶油排在配料表第一位的一定是稀奶油/鮮牛奶,而植物奶油的成分表就比較複雜了,比如會有氫化植物油、食用香精等。2、如果是想分辨打發出來的奶油屬於哪一種,那麼可以這麼來看動物奶油顏色偏黃,植物奶油是雪白的。因為動物奶油對溫度非常敏感,高於25度就開始融化,那麼用一杯熱水就可以分辨,分別加入熱水中,動物奶油很容易就化在熱水裡了,但是植物奶油並不會,它會漂浮在熱水表面,甚至都很難溶於水中。觀察打發後的狀態,動物奶油花紋沒有那麼立體,往往裱花還會有一些鋸齒狀,而且也不是特別平滑,相反,植物奶油看上去就特別光滑細膩,而且裱花邊緣一般也不會有鋸齒,能做比較立體的、複雜的圖案。
3、吃一吃、聞一聞我認為入口吃是最容易分辨的,你會發現兩者的氣味和口感差別非常大。動物奶油聞上去就是一股奶味,植物奶油的香精味道比較濃鬱。動物奶油入口易化,且多吃不膩,而植物奶油吃下去會感覺有點粘粘的,感覺是粘在舌頭、喉嚨上一樣。但是有一點要注意,有一些私房烘焙會用奶油霜來代替動物奶油使用,進行蛋糕抹面裱花等,做出來的蛋糕也不易化,且花紋立體、能做比較複雜的造型。所以說也不能看到不易化的都是植物奶油,奶油霜只是在常溫能堅挺的比較久,但是也禁不住熱水淋,它裡面有黃油,搓在手上或者置於熱水中也易化。這是奶油霜的裱花,可不要誤以為是植物奶油哦:打發需要注意什麼?植物奶油比較皮實,打發的時候不用太多在意,平常冷凍或者冷藏保存都行(未開封的可以常溫),冷凍的話打發之前拿出來解凍到液體中還稍有冰渣就可以開始打發,對環境的條件要求不高。
我這裡就重點來說說動物奶油的打發。1、奶油溫度動物奶油的核心溫度一定要降到4度左右,是最佳的打發溫度。所以至少要將動物奶油在冷藏室中放置12個小時再拿出來打發。如果是從網上購買的,不建議一拿到手就用,這時奶油溫度比較高,打發出來的奶油不堅挺且易化。2、環境溫度除了奶油自身的溫度需要注意,打發過程中也要保證環境溫度不要高於22度。所以大夏天打發奶油最好開空調進行,打發的蛋盆和打蛋頭要先置於冷凍室冷凍一會,或者盆底墊冰水打發,儘量讓奶油在打發過程中不要升溫過快。3、不要打發過頭打發奶油可以全程高速進行,但是奶油出現紋路後,不熟練的朋友要調低打發速度,或者換手抽來繼續打發。
因為奶油從出現紋路到打發到適合裱花的狀態,中間的過程很短,為防止打過頭,要多觀察。出現比較明顯清晰的紋路,且奶油光滑細膩,就可以結束了,繼續打發會讓奶油變「豆腐渣」。這樣的奶油如果不是變渣太厲害,可以再添加一部分未打發的奶油進去拌勻,還能恢復使用。如果變渣太厲害了,那就繼續打成黃油來使用吧。總結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在成分、外觀、口感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在打發動物奶油的時候,最最關鍵要注意的就是溫度:環境溫度和奶油本身的溫度,以及小心不要打發過度。
希望用淺顯的語言跟大家聊聊烘焙那些事兒,讓烘焙不再無聊不再神秘。關注我,獲取更多有趣的烘焙知識和免費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