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數名南非醫生組成的一個團隊宣布,去年12月他們已完成世界首例陰莖移植手術,目前病人恢復良好,手術完全成功。在失敗「成人禮」造成無數傷害的非洲,這次成功意義重大,對於世界範圍內其他患者也是一大福音。不過醫生指出,移植陰莖,心理因素和尋找捐贈者是關鍵。
三年前,一名18歲的年輕男子在十分悲慘的狀態下到達南非一家醫院。他剛剛接受了南非「成人禮」——包皮環切術,但儀式進行得不太順利。為防止出血,陰莖被包裹太緊,術後出現組織壞死。為了保命,他只能來到醫院接受陰莖切除術。不過他的故事最終有了圓滿結局,一場持續9小時的手術後,他接受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的陰莖移植。手術是在去年12月進行的,現在他已完全恢復,享受著健康陰莖的所有功能。
醫生們在手術現場。
手術的總指揮安德烈醫生(Andrevander Merwe)說:「他現在非常自信,他變回了真正的男人。這次移植讓我相信,類似手術是值得的。」斯泰倫波斯大學整形再造外科醫生弗蘭克·格雷韋(Frank Graewe)說:「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次開創性的成功。我們證明了一種可能:移植的器官和『原裝』的差不多。」
不幸的受害者
沒人知道南非每年會有多少例陰莖截除手術,但據當地西式醫院統計,每年至少有250人因為不成功的「成人禮」最終失去陰莖。至於具體數據,安德烈醫生表示,鑑於「成人禮」這種傳統具備一定普遍性,每年至少有上千年輕男子失去陰莖。安德烈是泰格伯格醫院泌尿科主任,他說:「醫院的數據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大部分不得不接受切除手術的人是不會到西式醫院來的。」南非是非洲國家中醫療水平最高的,在這裡,因為「成人禮」失敗的男子還有西式醫院這個選擇,但在其他「成人禮」依舊普遍的非洲國家,因此殘疾甚至死亡的人數會更多。
目前在南非,還有數個部落堅持對年輕男子執行「成人禮」,認為這是通向男人之路的必須選擇。而在全球,這種儀式容易引發併發症的事實正逐漸獲得重視。南非有很多學校專門教授「成人禮」的重要性,在這裡,年輕男子也接受必要的性教育和婚姻家庭價值觀的薰陶。學習結束時他們必須接受包皮環切術,安德烈醫生表示:「從初衷來說,這個儀式是好的。」
南非Xhosa部落的年輕人,這是南非少數依舊保留「成人禮」的部落之一。
以往類似儀式由富有經驗的技師執行,堅持「成年禮」儀式的部落也相互聯繫緊密,但近年來這個傳統有退化趨勢,麻煩因此產生。如今執行儀式的人基本缺乏專業訓練,也沒有太多經驗,手術風險越來越高,收費也隨之水漲船高。手術前,為了避免大出血,執行者會用紗布將陰莖緊緊包裹。但如果裹得太緊,情況就糟了:時間一長陰莖會因失血組織壞死。有些完全壞死的陰莖會自行脫落,這還不構成生命危險,可一旦發炎就危險了。每年都有新聞報導發生感染的年輕人因為擔心被部落驅逐,不願前往西式醫院就醫,結果枉送一命。有些人勇敢尋求醫療幫助,但僅限於本部落中的護士,而護士多數是女性,這也構成男子就醫的障礙之一。更悲劇的是,還有很多男子因為失去陰莖深感羞愧,選擇自殺。
那些在併發症之後倖存下來、但陰莖因感染嚴重受損甚至脫落的人,往往不敢把實情告訴親人,甚至連父母都隱瞞。帶著秘密生活意味著他們在上廁所或洗澡時都擔驚受怕,自然也很難展開戀愛關係。安德烈說:「這些人往往在18到19歲之間就遭遇不幸,在他們的傳統看來,這些孩子已註定失敗,他們的一生因為可悲的原因蒙上『汙名』。」
安德烈醫生從2010年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並組織了一群外科醫生、捐獻協調人員、免疫專家、麻醉醫生、護理人員、心理醫生,甚至是倫理學家。所有參與者都堅信,努力開創成功的陰莖移植手術是值得的。陰莖移植史無前例,在沒有先例參考的情況下,安德烈醫生的團隊首先在死者身上研究,完全了解這種器官的內外構造和移植可能產生的問題。之後經歷多次動物試驗並經倫理評估之後,團隊獲得了在人體身上進行臨床試驗的許可。
手術之路
這時他們遇到了最大的障礙——找不到合適的捐贈者。安德烈說:「陰莖是非常特殊的人體器官,一般人抱有沉重的心理壓力,這種精神上的牽絆比我們日常意識到的還要深刻很多。」
在南非,如果一位仁者生前籤署器官捐贈書,他/她死後也要其家人最後籤字,捐贈協議才能生效。但是幾乎所有案例中,家中若有父親、丈夫、兄弟或者兒子死亡,家屬都不願將其陰莖捐出,這令安德烈醫生倍感沮喪。他說:「所有人都不願看到親人沒有陰莖就下葬。」
很快,團隊想出一個創造性的好辦法,願為死者提供用其皮膚製作的假陰莖,用來代替可用來捐贈的真陰莖,這樣既保持了死者的尊嚴,又能令善舉成真。他說:「原本以為人們會不加思索拒絕這個提議,但意外的是,幾乎所有人都認真考慮了我們的提議,而不是一口拒絕。」在第五次發出提議後,亦即開始尋找合適的捐贈陰莖一年半之後,團隊終於遇到第一個家庭願意完整地捐贈死者陰莖。
據安德烈醫生所知,此前還沒人能成功完成陰莖移植手術。2006年中國醫生曾嘗試過,但是失敗了,一種說法是手術後患者出現嚴重的心理排斥,進而引發生理排斥,最終醫生只能將移植上的陰莖再次切除;還有一種說法是,術後醫生急於用紅外線加熱剛移植的陰莖,導致組織新陳代謝過快,進而引發感染和壞死。之後有研究人員試圖在老鼠身上進行陰莖移植,但在人體上還從未有過先例。
最終在南非接受移植的年輕人在等待名單上並不是排名最靠前的,但其血型配對及免疫系統測試跟捐贈者最接近,這意味著術後出現器官排斥反應的風險最低。長達9個小時的手術中,共有5名外科醫生參與,過程一氣呵成,沒有任何停頓。不過手術過程並非想像中那麼順利,在切開殘餘陰莖和陰囊後,醫生們發現,因為感染太嚴重,原本的血管已經完全壞掉,想把患者自己的血管和捐贈陰莖的血管相連變得不可能。不過醫生們臨場發揮,切開腹部,從腹部帶出一條動脈連到陰莖,然後在周邊尋找可以利用的小血管,並把全部血管連接在一起。最終再把這些血管跟捐贈的陰莖相連。在手術進行到第四個小時的時候,醫生們及時發現患者動脈血管裡的一個凝血塊,在其造成任何傷害之前將其移除。手術採取的是顯微外科技術,可以連接微小的血管和神經,在面部整形移植中比較常見。
手術結束後,新接上的陰莖裡插入了導尿管,以幫助患者排尿,同時防止陰莖勃起。住院一個月之後,年輕人出院回家休息,此時安德烈醫生及其團隊只能耐心等候,看年輕人的身體能否接受新的陰莖。患者一度出現血腫,即在血管之外有積血,不過醫生很快清理了;之後殘留陰莖部分皮膚出現感染,但也得到控制。總體來說,術後恢復出人意料,患者不僅能如常小便、順利勃起,也能正常射精。
安德烈醫生對媒體解釋首例陰莖移植手術的過程。
新的人生
但就這類手術來說,臨床成功是一方面,患者的心理接受也非常關鍵。安德烈醫生說:「這個小夥子真的很棒,他完全就是關上過去那扇門,然後向前看。他完全接受了新陰莖,甚至不曾去想它原本屬於其他人。」不僅如此,據透露他的女友對此也完全接受,她表示自己目前是全球唯一能慶祝此項手術的女性。遺憾的是,患者的父母還不知情,他們甚至還不清楚「成人禮」出了嚴重問題。
首例手術成功之後,安德烈醫生希望未來尋找捐贈陰莖能容易一些。沒有捐贈就不可能有這場手術,捐獻者和他的家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事實上,所有移植手術都是這樣,正是有愛而慷慨的人捐獻了心、肺、肝、腎、皮膚、角膜甚至是陰莖,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和生活。在等待名單上還有很多患者,安德烈醫生希望近期能有新的捐贈陰莖,並儘快展開下一例手術。他也相信,在全球範圍內的普通大醫院常規進行這種手術只是時間問題,因為陰莖移植技術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人們心理、傳統的壓抑以及捐贈對象的罕見。
這次成功的手術給很多因為各種意外失去陰莖的男性帶來希望——患癌的、因為戰爭或者事故受傷的。事實上,手術成功消息傳開後,安德烈醫生每天會收到數不清的郵件。他說:「一名美國男子來信說,他的生活已經無法忍受,他願意承擔一切手術風險,只要找到合適的捐贈陰莖。」
原作:Rachel Nuwer
原載:Smithsonian
編譯:濰
by南方都市報
回復001 查看【商家優惠】
回復002 查看【公交查詢】
回復003 查看【天氣預報】
回復004 查看【違章查詢】
點擊下面原文連結,也可快速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