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
維生素D攝入不足,會影響寶寶對鈣的吸收,甚至出現佝僂病,所以,家長一般都會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但是你知道嗎?維生素D有國際單位(IU)和微克(μg)兩種計量單位,不同營養劑都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D,如果超量攝入可能導致寶寶中毒。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要補充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
對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因為母乳中缺乏維生素D,所以寶寶出生後應該每天補充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
而配方粉餵養的寶寶,因為不同配方粉維生素D含量不同,所以需要結合配方粉成分表和寶寶的實際進食量,綜合判斷維生素D攝入是否充足。
比如一款配方粉,每100ml衝好的配方奶中,含維生素D為1微克(μg),如果寶寶每天喝1000ml,就不需要再額外補;如果每天喝500ml配方奶,就需要再補欠缺的5微克(μg)維生素D。
國際單位(IU)和微克(μg)都是維生素D的計量單位,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下面會說到。
各種營養補充劑成分表,你看了嗎?
藍框部分指的是,此款綜合維生素每日推薦餵服量為2小勺,即10ml。
紅框部分指的是,這10ml的綜合維生素中,含有275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這些維生素D能夠滿足4歲以下寶寶70%的需要,滿足4歲以上寶寶65%的需要。
如果家長給寶寶吃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同時也補充了此款綜合維生素,那麼寶寶攝入的維生素D總量就超標了。
維生素D攝入過量有很多不良後果,嚴重時會導致中毒、臟器功能鈣化,甚至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崔醫生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案例:一位家長因為寶寶早產,擔心營養不足,於是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的同時,又補充了綜合維生素和DHA。但是家長沒有注意看成分表,綜合維生素和DHA分別都含有維生素D的成分。
核算下來,寶寶通過這三種補充劑,每天總共攝入12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結果經過檢查,寶寶長期維生素D攝入過量,並且還有中毒的趨勢。
家長同時給寶寶補充多種營養劑時,一定要清楚計算寶寶每日維生素D的攝入總量,避免過量。
維生素D有兩種計量單位,國際單位(IU)與微克(μg),了解不同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也很重要。
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寶寶海淘營養補充劑,除了要克服海淘產品的文字關,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看清計量單位。
以維生素D的計量單位來說,不同的國家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計量單位,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即40國際單位(IU)=1微克(μg),才能有效地避免寶寶維生素D攝入過量的風險。
一位媽媽說,「我給寶寶補了『420個單位』的維生素D,不多吧。」經過醫生詳細詢問,原來她同時給寶寶補充三種營養補充劑,其中400國際單位(IU)維生素D,另外兩種補充劑,也分別含有10微克(μg)維生素D。而這位媽媽將國際單位(IU)與微克(μg)混為一談,得出了「420」這樣的數字。
其實,按照正確的單位換算,這位媽媽每天給寶寶補充的營養劑裡,維生素D總量實際上是 1200國際單位(IU)。很明顯,維生素D的攝入量嚴重超標。
綜合上面所說的,關於寶寶維生素D的補充,以下幾點家長一定要牢記: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要補充4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D;
海淘產品,因不同國家有不同的使用計量單位的習慣,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計量單位之間的換算,熟記:40國際單位(IU)=1微克(μg)。
不管是維生素D,還是其他營養元素的補充,家長一定要學會看產品成分表,並計算寶寶每日每種營養素的攝入總量,避免攝入過量。
維生素D目前建議補充到兩歲。兩歲以內的寶寶生長發育快,需要維生素D多,食物中的維生素D來源少,所以需要補充。寶寶兩歲以後,不是說不需要維生素D,而是活動和飲食情況不同,補充需求也就不同了。
兩歲以後的寶寶,如果飲食中海魚、肉類、蛋黃、牛奶攝入較多,平時經常外出運動曬太陽,就不用補充維生素D了,但如果寶寶只吃米麵、蔬菜,不愛吃魚、肉,不愛運動,那就需要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600IU都可以。
另外,兩歲以內的寶寶,如果每日配方奶的攝入量超過1000ml,那麼由配方奶提供的維生素D就滿足需要了,也無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
圖文來自網絡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