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基因編輯MC-3T3細胞系——骨相關研究的神器

2020-10-16 源井生物科技

1981年, 科學家成功從新生小鼠頭蓋骨中獲得了成骨細胞模型--MC-3T3細胞。這種成骨細胞系在體外保持了向成骨細胞分化和礦化的能力,使其成為骨生物學研究中非常有用的細胞模型。MC-3T3能夠產生膠原並分化為成骨樣細胞,在體外和體內形成鈣化組織。早期的研究表明,骨組織通過成骨細胞骨形成和破骨細胞骨吸收不斷重塑,以維持骨體積和體內平衡。因此,骨重建被認為是由成骨細胞、破骨細胞和骨細胞之間的串擾來調節的。MC-3T3細胞也成為了此類骨相關研究的重要體外模型。

應用:

MC-3T3細胞具有向成骨細胞分化的能力。基於CRISPR/Cas9的MC-3T3細胞基因編輯可以加速骨研究。MC-3T3已經廣泛應用於以下幾類研究:

1. 型膠原蛋白生物合成,這是細胞外骨基質中最重要和最豐富的有機成分,提供骨骼強度和柔韌性。

2. WNT信號通過調節成骨細胞增殖分化和基質礦化而成為骨形成的重要調節因子。

3. 轉化生長因子TGFβ信號轉導,骨重建異常,骨轉換增加。

4. 成骨細胞分化,一種調控成骨細胞分化的成骨細胞特異性轉錄因子。功能喪失導致成骨細胞分化和骨形成減少。

CRISPR-U™ 介導的MC-3T3細胞的基因編輯

基因編輯和細胞模型的建立可以促進功能基因組學、信號通路、代謝、細胞死亡、藥物發現、藥物反應和癌症等領域的研究。目前,成骨細胞模型(MC-3T3)廣泛應用於細胞分化、旁分泌因子對骨形成或吸收的影響研究。最近的研究發現,影響骨組織穩態的突變蛋白和新的途徑參與骨骼發育和維持。為了加速骨生物學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統可以在MC-3T3細胞中實現基因組編輯。CRISPR-U™是源井生物獨立研發的,可用於MC-3T3細胞快速精確基因編輯的系統。通過CRISPR構建的細胞模型使研究各種骨骼疾病的機製成為可能,這些疾病主要與骨骼發育、吸收、骨肉瘤和代謝過程有關。在闡明致病機制的基礎上,這些細胞模型可以與藥物篩選和其他治療研究相結合。

案例分析

利用CRISPR介導的基因敲除MC-3T3,發現一種預防或逆轉骨質疏鬆症的新途徑:

骨質疏鬆症是一個巨大且日益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骨質疏鬆症以低骨量和骨微結構缺陷為特徵,導致骨折的易感性增加。骨骼健康的維持有賴於骨吸收的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的協調和平衡作用,從而實現骨骼的淨平衡。因此,臨床上需要尋找新的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分子靶點,特別是那些在刺激骨形成的同時抑制骨吸收的分子靶點。維甲酸受體相關孤兒受體β(Rorβ)是一種新的成骨細胞分化的負調節因子,在從老年骨質疏鬆小鼠分離的骨髓源性骨祖細胞中Rorβ的表達高度升高,提示Rorβ在介導年齡相關性骨丟失中的潛在作用。在成骨前小鼠細胞系MC-3T3中的過度表達研究表明,已知的成骨途徑有顯著的調節作用,支持Rorβ調節成骨的關鍵作用。研究人員應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證明,成骨細胞中Rorβ的丟失增強了Wnt信號傳導,特別是通過在Wnt靶基因Tcf7和Opg的啟動子中增加β-catenin對T細胞因子/淋巴增強因子(Tcf/Lef)DNA結合位點的招募。因此,通過增加Rorβ缺陷MC-3T3細胞中骨保護素(OPG)的分泌,增加成骨基因的表達並抑制破骨細胞的形成。

CRISPR介導的Rorβ突變體的構建及基因表達分析:

Rorβ基因有兩個亞型(Rorβ1和Rorβ2),其中Rorβ2亞型不可檢測。因此,Rorβ1是Rorβ基因的代表。Rorβ1的ATG起始密碼子位於外顯子1的3′端,因此,靶向外顯子2進行基因編輯。設計3個gRNA,在測試編輯效率後,選擇一個gRNA刪除MC-3T3細胞中的Rorβ。用非特異性gRNA產生的對照細胞系MC3T3-Cont。mc3t3drorβ細胞系的克隆和序列分析顯示,小鼠Rorβ等位基因存在1鹼基對(bp)和4-bp缺失,導致移碼突變,最終導致無功能等位基因。為了分析Rorβ缺失對成骨細胞基因表達的影響,從成骨培養基中培養的MC3T3-Cont和MC3T3-DRorβ細胞中採集不同時間點的RNA樣本。QPCR分析顯示骨標記基因在MC3T3-DRorβ細胞中的表達顯著增加。


圖1:CRISPR/Cas9在MC3T3-E1前成骨細胞中Rorβ缺失。(A)顯示了小鼠Rorβ基因的內含子/外顯子結構。(B)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方法對小鼠Rorβ基因第2外顯子(大寫)進行了突變。用於靶向等位基因的gRNA序列以黃色突出顯示。(C-G)兩種細胞模型用成骨培養基處理,並在第0-10天(n=6)採集供骨標誌物進行qPCR。Rorβ缺陷成骨細胞通過β-catenin依賴機制顯示增強的Wnt信號:

突變的MC3T3-DRorβ細胞被用來識別典型細胞通路的改變。他們觀察到Wnt/β-catenin通路的顯著改變,以及MC3T3-DRorβ細胞中調節該通路的幾種已知的調節因子的表達。IPA分析顯示T細胞因子/淋巴增強因子(Tcf/Lef)DNA結合位點顯著富集。這些結果表明,成骨細胞中Rorβ的丟失導致Wnt/β-catenin通路的改變。RNAseq證實了兩個著名的Wnt靶基因Opg和Tcf7,並觀察到該基因在Rorβ缺陷細胞中的表達在整個時間過程中顯著上調。Wnt通路在Rorβ缺陷成骨細胞Opg和Tcf7上調中的作用,使用DKK1或JW55進行的一系列抑制劑研究發現Wnt通路因Rorβ的丟失而改變。

圖2:Rorβ調節Wnt/βcatenin通路。(A,B)RNAseq和IPA分析鑑定的Wnt/βcatenin調控基因在MC3T3 DRorβ中有顯著調控。(C,D)重新查詢和分析圖1中的時間進程,以獲得Opg和Tcf表達式。(E,F)MC3T3-Cont和MC3T3-D Rorβ細胞系在合流處用成骨培養基處理,然後補充Dkk1(200ng/mL)、JW55(10mM)或兩者兼用;48小時後取細胞,並對Opg和Tcf7進行qPCR(n=6)。

Rorβ缺陷細胞通過產生OPG抑制破骨細胞的形成:

對MC3T3-Cont和MC3T3-DRorβ細胞進行晶片檢測,以了解β-catenin調控Opg和Tcf7基因的機制。研究人員發現,在Rorβ缺陷細胞中,位於Opg和Tcf7基因啟動子內的Tcf/Lef DNA結合位點的β-catenin和RNA聚合酶(RNAP)募集增加。他們驗證了Rorβ抑制了TOP-FLASH Wnt報告結構中組成活性形式β-catenin(ca-βcat)的轉錄活性。因此,他們得出結論,Rorβ通過抑制成骨細胞Wnt反應基因啟動子中Tcf/Lef結合位點的β-catenin募集來抑制Wnt活性。他們評估了OPG增加對破骨細胞生成的影響。他們發現Rorβ缺陷細胞能夠通過增加OPG的產生和分泌來抑制破骨細胞的生成。

圖3:Rorβ-缺失增強了β-catenin向Wnt反應基因啟動子的募集。(A–D)在用10 ng/mL Wnt3a或未經處理(基礎)6小時後,對MC3T3 Cont和MC3T3 DRorβ細胞系進行晶片分析。對Opg和Tcf7基因啟動子中的β-catenin、RNAP和QPCR進行IPs檢測。這些數據是與IgG陰性對照IP相關的。(E)Ca-βcat和TOP-FLASH共轉染-/+Rorβ,48小時後測定螢光素酶活性(n=6)。(F)收集處理細胞的CM,ELISA法測定OPG蛋白水平。(G)骨髓源性破骨細胞前體與含1%培養基的破骨細胞支持培養基孵育。


綜上,Rorβ缺失對骨保護作用在骨微環境中引發多方面的反應。Rorβ的缺失通過增加Tcf7和Wnt信號反應來促進骨形成。同時,Rorβ缺失通過增加OPG的產生和分泌來影響骨吸收,從而減少破骨細胞數量和破骨細胞活性。總的來說,增加骨形成和減少骨吸收是預防骨丟失的結果。抑制Rorβ可能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新途徑。

CRISPR-U™ 高效修飾MC-3T3細胞系基因

CRISPR-U™ 是源井生物自主研發的細胞系基因編輯技術。通過對基因編輯載體和過程的優化,提高了CRISPR-U基因切割、重組的效率,是傳統基因編輯的十倍。我們可以根據您的需求定製基因編輯MC-3T3細胞系,滿足基因編輯的各種需求。為您提供基於敲除、敲除和點突變的MC-3T3模型細胞,助力骨生物學相關的研究。

References:

1. Osteoprotection Through the Dele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Rorb in Mice.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33(4) 2018, 720–731.

註明 | 文章是源井生物原創,轉載請註明。

關 注 供 縱 昊 「源井生物」,了解更多基因編輯相關資訊。

相關焦點

  • CRISPR-U基因編輯細胞系
    CRISPR-U基因編輯細胞系原理 CRISPR-U是源井生物自主研發的基因編輯技術(基於CRISPR / Cas9技術),CRISPR-U技術比普通CRISPR/Cas9技術的基因切割效率更高,同時可以大幅度提升同源重組效率,輕鬆實現細胞和動物水平的基因敲除(KO)、基因點突變(PM)和基因敲入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最近發表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努森茨威格和他的同事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B細胞進行了修飾。B細胞是一種分泌抗體的白細胞。研究人員通過改造小鼠B細胞來製造人類自身的bNAbs。研究人員發現,以這種方式改變的細胞產生的抗體水平足以保護動物免受愛滋病毒感染,這意味著這項技術最終可能被用作免疫工具。
  • 基因編輯RAW264.7細胞系助力炎症及破骨細胞生成相關研究
    RAW264.7細胞系的應用:RAW264.7是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樣細胞系,源自BALB/c 微小核糖核酸的Abelson白血病病毒轉化細胞系。RAW264.7是破骨細胞、炎症研究最常用的體外模型之一。
  • 基因編輯RAW264.7細胞系—助力炎症以及破骨細胞生成相關研究
    RAW264.7細胞在體外可以對刺激產生反應,並隨後產生具有破骨細胞完全分化的特徵的多核細胞,被廣泛用於研究骨骼疾病如風溼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骨質溶解、牙周炎等。 RAW264.7細胞系的應用: RAW264.7是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樣細胞系,源自BALB/c 微小核糖核酸的Abelson白血病病毒轉化細胞系。
  • 「滿血歸來」如何抓住CRISPR基因編輯諾獎拯救你的科研?
    相信在剛過去的國慶小長假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則新聞刷爆了:「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榮獲202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一下子,話題的熱潮將以「魔剪」著稱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再次推上了科研圈神壇的寶座,CRISPR必將是基因編輯技術發展的大勢所趨。那麼,作為莘莘科研汪之一的你,如何抓住此次機會,勇攀科研高峰?
  • 基因編輯技術在骨關節炎基因治療中的作用與意義
    目的:綜述國內外基因編輯技術對骨關節炎基因研究的最新進展。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及萬方資料庫中收錄的骨關節炎基因治療和基因編輯技術相關文獻,進行總結分析。、手術、局部外用及關節注射等方式進行目的基因導入機體發揮基因治療作用;③關於骨關節炎疾病基因的修飾和應用策略有了新的進展;④基因編輯在應用上有了新方向,但是對骨關節炎疾病基因進行基因修飾的組織工程領域研究,在未來還需要更多的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CRISPR/Cas是進行基因編輯的強大工具,可以對基因進行定點的精確編輯。在嚮導RNA(guide RNA, gRNA)和Cas9蛋白的參與下,待編輯的細胞基因組DNA將被看作病毒或外源DNA,被精確剪切。但是,CRISPR/Cas9的應用也有一些限制條件。首先,待編輯的區域附近需要存在相對保守的PAM序列。其次,嚮導RNA要與PAM上遊的序列鹼基互補配對。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
    儘管現在有許多其他細胞系也在使用,但自HeLa細胞被分離以來,HeLa細胞在當今醫學研究的大多數領域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尤其是在癌症生物學,傳染病,基礎微生物學等領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CRISPR系統用於精確的基因組編輯,可以通過用所需的供體序列取代靶基因序列來進行基因敲除或敲入基因組的操作。HeLa細胞是一種侵襲性宮頸癌細胞系。在HeLa細胞系中進行基因編輯可以產生單個或多個基因敲除,正確的突變或插入報告基因轉基因。這些經過基因組編輯的HeLa細胞系將提供給研究人員用於研究癌症,癌症治療,細胞死亡,功能基因組學,信號通路,藥物研發,藥物反應和細胞治療。
  • Crispr基因敲除細胞系系統分析-源井生物
    然而某些細胞組織即使可以敲除也不能單獨進行研究,因此該細胞在某些組織中必須是無活性的,而在其他組織中必須保持活性。利用這項技術,科學家可以在發育的特定階段中基因敲除細胞系,並研究敲除一個組織中內的基因如何影響其他組織中的相同基因。
  • Crispr基因敲除細胞系系統分析-源井生物
    利用這項技術,科學家可以在發育的特定階段中基因敲除細胞系,並研究敲除一個組織中內的基因如何影響其他組織中的相同基因。CRISPR-Cas9核酸內切酶產生了基因敲除細胞系的條件,揭示了冠心病在秀麗隱杆線蟲神經發育中的作用基因敲除動物的細胞系是研究細胞和發育生物學基本機制的寶貴工具。研究人員通過操縱秀麗隱杆線蟲的體細胞譜系中RNA指導的DNA核酸內切酶CRISPR-Cas9的表達,開發了一種條件敲除策略。
  • 《細胞》:CRISPR編輯人類胚胎存在重大隱患
    《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CRISPR編輯人類胚胎的重要論文,指出這種工具在編輯特定的基因後,有可能會移除一大段染色體!使用這種工具,科學家們能夠快速對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但在編輯人類胚胎上,CRISPR卻始終充滿了爭議。這不僅有著倫理上的問題,也有著技術上的隱患。在本篇《細胞》論文中,科學家們評估了使用CRISPR工具修復一條致盲基因的可能性。這條基因叫做EYS,其中的一些突變(如移碼突變)會導致遺傳性眼盲。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2020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編輯可能會引起不想要的遺傳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去年在Nature Methods雜誌上發表的研究「Unexpected mutations after CRISPR-Cas9 editing in vivo」通過全基因組測序分析表明CRISPR基因編輯會引入數百種不可預估的突變到基因組中,文章所指出的大規模脫靶問題,對CRISPR的應用提出了尖銳的挑戰,卻又在今年3月30日出現反轉並進行了撤稿處理
  • CRISPR 治療晚期肺癌安全可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人體臨床試驗數據...
    實際上,在賀建奎的嘗試之前,和基因編輯相關的倫理學爭論就沒停過。雷鋒網了解到,擅長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的精確立體放療、放化綜合治療以及生物靶向治療的盧鈾教授嘗試將基因編輯技術運用到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當中,這和此前我國科學家改造人類胚胎基因組的做法一相比較,可以說是比較「保守」了,但僅僅是審核也用了半年時間。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公布最新臨床結果
    今日,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TX001的1/2期臨床試驗數據,已被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接受,將在全體科學會議(Plenary Scientific Session)作為口頭報告公布。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源井生物
    細胞死亡途徑CRISPR-U 基因編輯在HeLa細胞的應用CRISPRCRISPR-Cas系統已經成為了革命性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為生命科學的發展和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提供了巨大的動力。CRISPR系統用於精確的基因組編輯,可以通過用所需的供體序列取代靶基因序列來進行基因敲除或敲入基因組的操作。HeLa細胞是一種侵襲性宮頸癌細胞系。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用基因編輯治療各類疾病的研究在不斷推進中,那麼,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呢?第一種是對患者身上某些受損的細胞進行基因編輯,然後將這種基因編輯細胞輸回患者體內,讓這些基因編輯細胞治療或替換受損細胞,
  • CRISPR-U基因敲除細胞系-源井生物
    CRISPR-U 是源井生物自主研發的應用於基因編輯細胞系的獨家技術(基於CRISPR / Cas9技術),通過優化基因編輯載體和基因編輯流程,CRISPR-U 技術的基因切割效率和重組效率是普通的CRISPR/Cas9技術的10倍以上,輕鬆實現細胞水平的基因敲除(KO)、基因點突變
  • ...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效率,同時降低脫靶效應
    2020年12月9日訊/生物谷BIOON/---CRISPR-Cas9基因編輯可能會引起不想要的遺傳變化。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廣島大學和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很有前途的修複方法,即關閉CRISPR-Cas9基因編輯,直到它達到關鍵的細胞周期階段,在這個階段,更精確的修復可能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