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零排放目標 三菱扶桑卡客車將在2029年前量產燃料卡車

2021-01-10 蓋世汽車資訊

(圖片來源:三菱扶桑卡客車公司)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亞洲領先商用車製造商之一三菱扶桑卡客車公司(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MFTBC)宣布其願景,要在2039年前在日本市場,將所有新車實現碳中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為實現該願景,MFTBC的目標是在2029年之前開始量產燃料電池卡車。

MFTBC是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戴姆勒公司(Daimler AG)的子公司,致力於達成《巴黎氣候協議》(Paris Climate Agreement)。為實現零排放的承諾、滿足零排放交通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採用先進的技術。因此,MFTBC認為,只有利用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或氫燃料電池汽車才能真正實現零排放交通。取決於客戶的使用情況,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卡車都有其各自的優勢,可以相互補充,以滿足日益多樣化的交通需求。

MFTBC預計在2029年之前開始量產燃料電池卡車,以加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在2019年東京車展上,MFTBC推出了一輛輕型燃料電池概念車Vision F-CELL。該車經過優化,成為了輕型卡車eCanter F-CELL,並於當地時間3月26日在日本川崎推出。該車利用高能量密度的高壓氫燃料,續航裡程可達300公裡,將加油時間大大縮短至不到10分鐘,從而最大限度地延長了其運行時間。

此外,作為Electric Mobility Group(電動出行組織,於2018年成立的內部研發組織)的成員,MFTBC能夠為更大的戴姆勒卡車網絡內的汽車電氣化資源共享做出貢獻,並可從中受益。除了推出下一代eCanter車型,MFTBC會繼續在Electric Mobility Group內開展合作,未來讓所有扶桑卡車和客車實現電動化。

2017年,MFTBC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輕型量產卡車,讓運輸行業為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邁出了一大步。自推出eCanter車型以來,MFTBC一直是商用車電氣化的先驅。eCanter重達7.5噸,是短途和城市配送行業的理想車型,因為該車續航裡程約為100公裡。目前,有150多輛eCanter在日本、歐洲和美國運行,該款車在全球已經累計行駛了160萬公裡。

相關焦點

  • 氫燃料電池車將是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今年7月6日,現代汽車打造的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XCIENT Fuel Cell,首批10臺車輛已啟程運往瑞士。按計劃,現代汽車將於今年9月起,向瑞士客戶陸續交付50臺XCIENT Fuel Cell氫燃料電池重卡。按計劃,到2025年,現代集團將分階段交付1600輛氫燃料電池卡車。
  • 法國:空客公司推出氫燃料驅動零排放噴氣式飛機
    這家歐洲飛機製造商表示,這種氫燃料飛機可能在2035年投入使用。如何實現零排放商業飛行,空客公司設計了三種不同的技術和空氣動力學方法。空客執行長紀堯姆·福瑞(Guillaume Faury)表示:「這對整個商業航空業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們打算在這一行業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轉型中發揮主導作用。「我們今天公布的概念機讓全世界看到了我們推動零排放飛行未來大膽設想的雄心壯志。
  • 圖森獲主機廠投資,與全美最大卡車製造商量產L4自動駕駛卡車
    雙方官宣中還透露,爭取在2024年前,共同實現L4無人駕駛卡車的量產。量產L4無人駕駛卡車?不僅意味著自動駕駛卡車貨運商業模式,已經獲得認可,更表明無人卡車已經來到了規模化普及前夜。眾所周知,無人駕駛的商業化,離不開整車廠與初創技術企業的合作,而商業化的無人駕駛卡車必將需要考慮性能、價格和可靠性,只有量產的無人駕駛卡車才能滿足。
  • 長安客車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完成示範運行
    >11月30日,長安凱程客車家族的SC6866FCEV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完成在定州的道路示範運行,這是河北省定州市首輛上路運行的燃料電池城市客車,這次是首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開創了歷史先河>該客車是由長安客車自主獨立研製,運行以「氫」為動力,通過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氫離子的定向移動轉換為電能,配合儲能系統為車輛提供動力,驅動整車運行。
  • 燃料電池客車產業總體情況
    從表中可以看到,現階段燃料電池客車技術在耐久性、可靠性、經濟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大量指標已經接近美國能源部2020年目標,目前差距較大的部分仍然在製造成本方面,相比2020年的最終應用目標60萬美金,現階段的單車製造成本仍然在127萬美金以上,降成本壓力仍然很大。 表1-1 美國2018年燃料電池客車技術現狀
  • 歐盟擬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氫燃料成為航空業關注焦點
    會議達成一項協議,即於2050年實現歐盟溫室氣體零排放。歐盟1990年以來的目標,是各成員國在2030年實現減排40%;但疫情促使歐盟內部達成新共識,即截至2030年,各成員國的減排比例必須提高到55%,以期完成2050年溫室氣體零排放。
  • 研究:為達減排目標,2050年我國需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研究:為達減排目標,2050年我國需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2020-10-12 23:01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重卡亮相!拿下中國4000輛大單!
    1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現代汽車已與中國企業籤署了兩份諒解備忘錄,將在2025年前向中國供應4000輛氫動力卡車。未來5年,該公司不僅將向這三家公司提供超過3000輛氫燃料電池卡車,還將幫助它們打造一個氫能移動生態系統。
  • 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誰才是實現汽車「零排放」的最優解?
    鋰電池是實現汽車「零排放」的最優解嗎?退一步講,鋰電池是實現汽車「零排放」的過渡動力儲備形式嗎?目前來看,它就是方程式裡的未知數。那麼,「氫燃料電池」呢?2020年6月5日,豐田汽車、中國一汽、東風、廣汽集團、北汽集團、北京億華通等6家企業在京舉行發布會並籤署合營合同,計劃成立「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 這家外資企業將在華推廣4000輛燃料電池卡車
    與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上海融和電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合作,同時計劃至2025年在長三角地區推廣3,000輛氫燃料電池卡車;與中國鋼研集團,河鋼集團合作,同時計劃至2025年向京津冀地區推廣1,000輛氫燃料電池卡車;同時,現代汽車還將以成功進軍歐洲為踏板,在中國推出氫燃料電池重卡。
  • 在定州自主獨立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上路首秀,綜合續航達500...
    氫做動力 綜合續航達500多公裡 11月30日,由長安凱程河北基地自主獨立研製的SC6866FCEV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在定州完成道路示範運行,這也是定州研發的首輛上路運行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
  • 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國際社會需同心一致
    12月12日,正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之際,2020年氣候雄心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為明年第26屆氣候變化大會帶來新的推動力。世界各國在致力於從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復經濟的同時,重振全球氣候治理,建設更加綠色的環境將是一項重要任務。翻看《巴黎協定》籤訂五年來的成績單,讓人有喜有憂。
  • 上海:2023年燃料電池汽車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的總體目標
    根據《實施計劃》,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0000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整體發展水平達到國際領先,關鍵技術實現自主掌握。
  • 梅賽德斯-奔馳GenH2卡車:能跑1000公裡的氫燃料電池卡車來了!
    目前,為了遏制重型汽車的柴油和碳排放,燃料電氣化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9月15日,在柏林舉行的活動上,戴姆勒卡車公司(Daimler Trucks)剛剛公布了其車輛電氣化的技術戰略,範圍從城市配送車輛到國際長途運輸。該活動概述了該公司為實現巴黎氣候協議的目標所採取的步驟,重點介紹了用於長途運輸的卡車燃料電池技術。
  • 圖森未來與美國商用車公司合作,目標4年內量產無人駕駛卡車
    7月15日,圖森未來與美國著名卡車製造商納威斯達(Navistar,紐交所:NAV)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研發L4級無人駕駛卡車,並爭取在2024年前量產。此前,圖森未來已經與Navistar保持了超過兩年的技術合作關係,並獲得了來自Navistar的戰略入股。
  • 燃料電池汽車有戲嗎
    2017年 巴拉德成為首家為客車供電的燃料電池公司,運營服務累計超過1000萬公裡。 性能 燃料電池是中型和重型車輛電氣化的唯一可行方案。傳統上,車隊運營商使用柴油來獲得重載、遠程、加油快和路線靈活性;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或FCV)除了類似體驗,還實現了零排放、低噪音、低振動、快速平穩加速,裡程更長,充電更快。 低 成本 FCEV將是下一個十年中最實惠的選擇。
  • JAXA聯手豐田打造燃料電池月球車 計劃2029年發射
    據外媒報導,豐田公司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籤署了一項將建造一艘氫動力月球車的協議。
  • 英國科學家稱含氨航空燃料更有可能實現飛機零排放
    導讀: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1日報導,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究使用氨氣作為航空燃料來實現飛機的零排放,並且可能會在「數年內」飛行天空。同時,為了保證氨燃料可以在航空發動機燃燒室中正常燃燒,氨燃料需要與氫燃料混合,而氫燃料本身可以通過對氨燃料加熱和催化劑釋放出來。因此,研究人員提議使用熱交換器對進入航空發動機的燃料進行加熱,然後使用所謂的「裂解反應器」將一部分氨燃料分解為氫氣和氮氣。
  • 氫燃料電池有望率先落地商用車 願景目標:2050年我國進入氫能社會
    10月15日,在「2020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表示:「我們的願景目標是,到2050年,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預計氫能佔比將達10%,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達3000萬輛,氫氣需求量將達6000萬噸,我國將進入氫能社會。」
  • 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國內供應商將充分受益
    我國燃料電池系統已實現了國產化,燃料電池系統的核心--電堆環節國產化率也持續提升,隨著燃料電池汽車銷量持續提升,預計國內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零部件公司將充分受益。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的發展將帶動產業鏈國內供應商快速成長,建議關注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龍頭企業億華通,建議關注燃料電池系統、壓縮機、催化劑等領域優質公司雪人股份、鮑斯股份、雄韜股份、貴研鉑業,燃料電池商用車已有較好商業化基礎,建議關注濰柴動力、宇通客車、中通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