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多地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

2020-12-06 經濟日報

20日凌晨2時許,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因強降雨致多個鄉鎮不同程度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多地道路、電力、通訊中斷,造成人員傷亡。

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黃明要求,要全力搜救失聯和被困人員,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精心組織搶險救援,科學施救,全面掌握可能出現的風險,注意救援安全;要組織力量前置,做好重大搶險救援行動的各項準備工作;要加強綜合研判會商,及時多渠道發布預報預警信息,特別是要解決預警信息到村到戶到人的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和基層組織做好宣傳教育和轉移避險等防範應對工作。

目前,應急管理部已派出由防汛、地質、救援、救災等方面人員和專家組成的工作組,前往災區協助指導救援處置工作。汶川消防救援隊伍已趕赴現場開展救援,成都、綿陽消防救援隊伍已做好增援準備。

相關焦點

  • 暴雨突襲,四川多地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
    昨天晚上到今天 暴雨突襲而來 四川多地不同程度出現 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 8月11日13時50分 成都市氣象臺將08時00分發布的第20號
  • 汶川泥石流親歷者講述:沒有徵兆就來了洪水,為了逃命啥子也沒拿
    大眾網·海報新聞汶川8月21日訊(記者 吳軍林 解強民)8月20日凌晨,受強降雨影響,四川阿壩汶川、理縣等多地不同程度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造成房屋受浸、群眾受災。目前已造成8人遇難,26人失聯,6人受傷(其中3人重傷)。
  • 近年來全球發生的重大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
    原標題:背景資料:近年來全球發生的重大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 阿富汗東北部巴達赫尚省2日因連降暴雨發生山體滑坡。該省省長說,超過2500人在山體滑坡中失蹤。近年來,世界各地因風暴、降雨等引發多起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其中主要有: 2010年 3月1日,烏幹達東部布杜達行政區遭遇大規模泥石流襲擊,3座村莊被埋,至少94人死亡,約320人失蹤。 4月5日,巴西裡約熱內盧州連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造成至少212人死亡、161人受傷,另有100多人失蹤。
  • 天氣視點第三十六期:山洪泥石流頻發 如何逃生?
    入汛後第二輪強降雨,便給南方多省帶來災難。 6月9日晚至次日凌晨,湖北通城、崇陽、赤壁三地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澇災害致21人死亡,5人失蹤,100多人受傷。10日凌晨,湖南臨湘市觀山村發生泥石流「滅村」慘劇,毛家組24戶民居被泥石流吞噬,共有27人死亡和失蹤。
  • 印尼蘇門答臘省發生山洪泥石流 已致22死數十傷
    資料圖海外網10月13日電 據新華社英文網報導,印尼國家災害管理局發言人蘇託波(Sutopo Purwo Nugroho)13日表示,印尼西蘇門答臘省和北蘇門答臘省發生山洪和泥石流 31413913,.印尼蘇門答臘省發生山洪泥石流
  • 汶川地震11年,他從小學生到武警戰士,卻倒在泥石流中……
    泥石流,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8月份以來,受強降雨影響,四川汶川縣多個鄉鎮發生山洪泥石流。21日,武警戰士龍家利隨部隊參與汶川縣的搶險救援。27日,在搶險救援中,龍家利身負重傷,搶救無效犧牲。22日,龍家利在網上寫道:「十一年前汶川地震我還在讀小學,十一年後汶川泥石流,我已到達戰場。」龍家利衝到了危險一線,每天要徒步十幾公裡山路才能到達作業區。
  • 崔鵬院士:「泥石流」災害中的逆行者
    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發生後,崔鵬和他的團隊又趕赴甘肅,他們的勘測數據及專業意見,為災害工程防控等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參考意見。在大量的研究和考察實踐基礎上,崔鵬不僅提出了準泥石流體概念,確定泥石流起動臨界條件,形成起動理論,開創了泥石流學科的新生長點,還在國內外開展大量城鎮、道路、風景區、大型水電工程泥石流防治和重大應急減災工作。
  • 孫鴻烈院士、鄭度院士和王光謙院士出席「中國西部特大山洪
    12月22日,由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主持的「973計劃」項目「中國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形成機理與風險控制」 在北京舉辦了2011年度學術研討會。研討會邀請了孫鴻烈院士、鄭度院士和王光謙院士等項目諮詢專家,科技部基礎司和基礎研究管理中心、中科院資環局以及成都山地所領導等出席。
  • 【科普閱讀】地震災區如何防禦雷電山洪泥石流等災害
    在雷電活動頻發季節,地震災區集中安置點及臨時安置房的雷電災害防禦顯得尤為重要。雷雨天氣發生時,宜採取以下措施防禦雷電災害:    當你在活動板房內  雷雨期間,活動板房內的人員儘量遠離活動板房邊緣,避免直擊雷的傷害。
  • 【中國科學報】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館
    定位國家重大需求  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等山地災害是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分布的自然災害。1999年,委內瑞拉發生的20世紀最嚴重的泥石流災害,造成3萬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  我國是多山國家,山區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聚集了全國56%的人口。脆弱的山地環境和嚴重的山區災害影響著山區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
  • 專家詳解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特徵與成因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 張景勇 鄒聲文 周婷玉)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造成了極其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這場特大地震具有哪些特徵?地表破裂帶在哪裡?大區域地表如何變形?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 中央氣象臺官網連發4條氣象預警:廣東局地可能發生山洪災害
    中央氣象臺官網連發4條氣象預警:廣東局地可能發生山洪災害 澎湃新聞記者 溫瀟瀟 2016-04-20 19:53 來源:澎湃新聞
  • 國家防總安排部署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部分河流支流發生超...
    據應急管理部官微6月25日消息,日前,針對近期部分地區強降雨導致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較高,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批示要求,安排部署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國家防總辦公室向各地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強化憂患意識,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全力做好防汛和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長江流域遭遇大範圍強降雨,江河湖庫水位迅速上漲,部分河流出現超警洪水,有的支流發生超歷史洪水,局部地區洪澇地質災害嚴重,防汛抗洪進入關鍵階段。
  • 汶川地震後災害治理的十年演進:四川經驗與中國模式
    災害應對的「四川路徑」就社會治理而言,災害情境下面臨著三個失靈:市場失靈、政府失靈以及第三部門失靈,需要有一個跨界協作(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s),我們需要有一個多中心治理(Polycentric systems)。在這個範式中間,你可以看見我們有很多這樣不同的模式。
  • 國新辦就四川汶川地震及災損評估情況舉行發布會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為了更好地調、評估汶川地震的原因、規律和趨勢,為今後的防震減災工作提供科學意見,制定災後重建規劃提供科學根據,國家成立了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今天我們特地請來了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馬宗晉先生、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史培軍先生、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委員董樹文先生和其他6位專家一起出席發布會,向大家介紹他們工作的情況,介紹四川汶川地震及其災損評估的有關情況。
  • 甘肅隴南大暴雨致2人遇難 多處道路因泥石流等災害中斷 2020-08-11...
    (原標題:甘肅隴南大暴雨致2人遇難 多處道路因泥石流等災害中斷)
  • ...泥石流...四川多條高速交通管制,這些自然災害是如何形成的?
    今日,受暴雨導致的山體滑坡及泥石流影響,四川多條高速進行了交通管制,具體如下:1.受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滑坡影響,雅康高速公路康定至雅安方向19公裡對巖互通立交路段發生山體滑坡,目前,雅康高速公路康定至雅安方向所有車輛由始陽分流出站,同時關閉多功、始陽進站往雅安方向匝道。
  • [分享]2018年滑坡泥石流災害資料下載
    2018年滑坡泥石流災害專題為您提供2018年滑坡泥石流災害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2018年滑坡泥石流災害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山洪來襲 我們該如何應對(圖)
    為此,記者結合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的山洪災害防禦知識,採訪相關專家,教您在汛期如何防禦山洪災害。尤其是位於暴雨中心的山丘區,因山高坡陡,河流密集,降雨會迅速轉化為徑流,且匯流快、流速大,暴雨時極易形成具有衝擊力的地表徑流,導致山洪暴發,往往降雨後幾個小時就能成災受損,叫人防不勝防。最可怕的是,當山洪災害發生時,還通常伴隨著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經常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斷、耕地衝淹、房倒人亡的悲劇發生。  那麼,又是哪些原因誘發了山洪災害呢?
  • 青藏高原災害發展趨勢與災害風險
    ,擬開發利用山洪泥石流堆積扇,緩解城鎮建設用地緊張局面;同時,大範圍推進高原與江河源生態保護工程。災害類型主要包括: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冰湖潰決、山洪、雪災、乾旱和凍脹融沉等。青藏高原自然災害總體上點多面廣,具體分布見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