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大學的科學實驗研究進一步推動太陽能的發展

2020-09-09 海灣見聞


沙特一所頂尖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利用大氣中的水蒸氣冷卻太陽能板,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這項由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發起的項目,已經使發電量增加了近20%。

「隨著氣候危機的惡化,許多人認為太陽能是可持續發展的最終解決方案,」領導這項研究的KAUST教授王鵬博士說。「光伏發電是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最普遍方式」。

據最新的歐洲光伏現狀報告顯示,到2025年,全球裝機容量將翻一番,達到1500吉瓦(GW),到2030年將進一步達到3000吉瓦(GW)。王鵬博士說:「中東有穩定可靠的太陽輻照度,可以說是世界上質量最好的太陽輻照度。

「沙烏地阿拉伯的年平均太陽輻照度為2300kWh/㎡,是日本(1600 kWh/㎡)的1.4倍多。此外,中東還有大片土地尚未開發利用,非常適合太陽能的使用。」

據專家稱,如果沙特王國5%的土地面積被太陽能電池板完全覆蓋,那麼電力將超過整個世界所需的電力。

王鵬博士說,據估計,如果王國5%的土地被太陽能電池板完全覆蓋,那麼電力將超過整個世界所需的電力。「過去中東的太陽能項目發展一直很緩慢。」

「然而,如今這些正在實施和計劃中的大型太陽能項目清楚地表明,包括沙特在內的中東地區已經準備好在全球太陽能熱潮中發揮領導作用。」

但是,太陽能電池板的一個主要問題仍然是白天的高溫,包括在沙烏地阿拉伯,那裡太陽能板的溫度可能比周圍高出40攝氏度。王鵬博士說,這是由於商用太陽能板,只能將所吸收到的太陽能的不到20%轉化為電能。

他說:「其餘80%以上吸收的太陽能轉化為不受歡迎的熱能」。「熱能被認為是一種浪費,還會導致光伏發電溫度過高。」

高溫有兩個不利影響:它會降低太陽能板的發電量,並進一步縮短其使用壽命。因此,在海灣等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太陽能項目一直都在尋求太陽能板的有效冷卻。

「一種有效的光伏冷卻方法,比如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報告的那種方法,可以提高發電量,延長電池板的使用壽命,」 王鵬博士說。「這樣做不需要額外的土地。」

KAUST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簡單的冷卻策略,即收集大氣中的水蒸氣來冷卻太陽能板。這種技術被證明可以增加20%的發電量。

該冷卻系統被認為是行業內的一個新概念,其所涉及的研究還在概念驗證階段。它的性能在一個小型光伏板上得到了驗證,研究團隊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其擴大到商用光伏板的尺寸。

「這將使這項技術具有商業競爭力,從而對現實世界產生影響,」 王鵬博士說。「同時,大氣水蒸氣輔助冷卻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光伏冷卻,我們也將積極探尋其他應用。」

他進一步解釋說,在所有已知的室溫液體中,水的蒸發潛熱最高。「就是說,水的蒸發可以帶走物體的大量熱量,」 王鵬博士說。「如果要用這個概念來冷卻太陽能電池板,那麼問題是在哪裡獲取水,尤其是在安裝光伏板的沙漠地區。」

雖然在沙漠地帶可能看不到水,但空氣中卻能找到,地球大氣中可利用和持續保存的水量是地球上所有河流的六倍多。

他說:「水蒸氣到處都有,包括沙漠地區。」 「我的研究一直致力於收集大氣中的水蒸氣以產生新鮮的飲用水。在進行這項研究時,我們發現夜間沙漠中的相對溼度非常適合收集水蒸氣。」


王鵬教授

Bloomberg NEF太陽能研究負責人Jenny Chase認為,太陽能電池板在保持涼爽的情況下通常會產生更多的能量。但是,這種差異不能說明主動冷卻的合理性。

她說:「沙烏地阿拉伯很熱,而且越來越熱,所以改變光伏系統設計,使電池板保持涼爽,可以提高發電量。」「然而,如果花費很多錢,那可能不值得。大多數電池板沒有冷卻。」

她希望無論冷卻技術狀況如何,沙烏地阿拉伯都能建造更多的太陽能電池板。她說:「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地的未來。」 「但是,如果這種冷卻技術無法奏效,那麼標準技術就足夠了。」

Chase說沙特的太陽能生產成本低於使用化石燃料。她在接受Arab News採訪時說:「沙烏地阿拉伯也不缺沙漠,太陽能可以幫助滿足日益增長的空調需求,而這種需求主要是在白天。」「它可能也會產生一些風能,但太陽能在陽光普照的國家更便宜。」


2018年3月29日,一名沙特男子在利雅得北部的 Uyayna一家太陽能發電廠接受記者採訪。(法新社/資料圖)

據業內專家稱,最大限度地發電對任何太陽能項目都至關重要。Soltec中東地區大客戶經理Miguel Pozuelo在阿布達比舉行的2021年世界未來能源峰會上表示:「這種情況在沙烏地阿拉伯尤為重要,該市場已經證明了其極強的競爭力。」

「對於特定的光伏組件技術,有兩種主要的優化發電的方法:我們可以增加照射在太陽能板正面和背面的輻射,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到達電池板的陽光,從而提高發電量。」

事實證明,這種工作在全球使用雙面板都是有效的。模塊製冷也已被視為另一個最大化生產的產品。「2018年7月,Soltec成立了雙面追蹤評估中心,該中心與其他實體一起測試了不同的因素如何影響雙面產量,」 Pozuelo說。

「雙面追蹤結合模塊的冷卻將在沙烏地阿拉伯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他將KAUST項目描述為沙特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的標誌。Pozuelo說:「創新對於確保任何行業的成功都是至關重要的,就太陽能而言,創新與特定的場地條件直接相關。」

「這就是Soltec公司推出測試設施的原因,以深入了解中東沙漠環境,並特別關注雙面追蹤和自動清潔優化。」


2018年3月29日,沙特人在利雅得北部Uyayna的太陽能電池板工廠工作。(法新社/資料圖)

他預計沙烏地阿拉伯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的前景廣闊,並補充說,目前處於高度發展中的第一批實用規模的項目將為該行業提供成熟的條件。

與此同時,在吉達北部的Thuwal,KAUST校園的實地測試表明,使用大氣水蒸氣冷卻可以使冬季和夏季的發電量增加13%至19%。「這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王鵬教授說。

他補充說:「沙特王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太陽能輻射質量,並有望成為太陽能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與此同時,也面臨著電池板產生大量餘熱的問題。在我們對抗全球變暖的鬥爭中,可再生能源是循環經濟和脫碳經濟這一新興概念的核心。」

王教授表示,希望這樣的新技術能夠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科學創新可以使可再生能源更加「綠色」。

他說:「讓我們對可再生能源的未來充滿信心,並投資於科學,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相關焦點

  • 沙烏地阿拉伯的科學家進一步推動了太陽能的發展
    杜拜:沙特一所著名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利用大氣中的水蒸氣為太陽能電池板降溫,可再生能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該項目已實現了近20%的發電量增長。「隨著氣候危機的惡化,許多人認為太陽能是可持續性的最終解決方案,」領導這項研究的KAUST教授王鵬博士說。「光伏(PV)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最流行方法。」
  • 沙特與華為建立合作關係 共同推動沙特國家人工智慧發展計劃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日(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數據與人工智慧局22日與華為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動沙特國家人工智慧能力發展計劃,幫助沙特實現數位化轉型。   全球人工智慧峰會由沙特數據與人工智慧局主辦,以視頻會議方式於21日和22日舉行,吸引了超過200位行業專家和決策者參與,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在未來的作用。
  • 西安交通大學科研人員在大面積印刷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有機太陽能電池因為其柔性、質輕、可以溶液法加工等特點長期以來受到廣泛的關注。得益於非富勒烯受體的快速發展,有機太陽能電池單節效率已經突破18%。然而目前高性能的器件大多通過實驗室中小面積旋塗成膜製備得到,為了進一步適應商業化應用的要求,發展大面積印刷加工技術迫在眉睫。狹縫擠出成膜結合卷對卷加工是最有望實現有機太陽能電池大面積印刷的技術。
  • 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韓高義教授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山西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Angew. Chem. Int. Ed.)在製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時,快速的結晶過程和複雜的結晶條件會導致生成的鈣鈦礦薄膜中存在大量缺陷,從而影響PSC的光電轉換效率和穩定性。因此製備缺陷較少或無缺陷的鈣鈦礦薄膜,對於提高PSC的綜合性能具有重要意義。
  • 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現狀
    按照人均使用太陽能熱水器面積,賽普勒斯和以色列居世界一、二位,分別為1平方米/人和O.7平方米/人。日本有2O%的家庭使用太陽能熱水器,以色列有80%的家庭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水器20多年來,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推廣應用。7O年代後期開始開發家用熱水器。
  • 工程科學學院葛新石教授榮獲2020年度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由國家光熱聯盟發起,旨在表彰那些對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科學技術進步以及推廣應用做出重要貢獻、起到重要作用的個人,以此激勵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內從業人員積極開拓進取,進一步推動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太陽能光伏點亮福建新能源產業
    「這一大型太陽能電站的併網發電,極大提振了處於歐債危機和美國『雙反』中的光伏企業發展信心,將進一步推動我省太陽能光伏應用,並帶動上遊晶體矽產業集聚,推進矽片及組件的量產和配套產業發展。」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光伏是人類未來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而我省具備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資源和區位優勢。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效率創新高
    2013年,我國首個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示範項目在海南建成投產,日產蒸餾水約30噸,可解決約5000人對健康飲用水的需求,其產水成本約為傳統裝置的45%;2020年,沙特首個「太陽能圓頂」海水淡化廠將開工建設,將採用聚光太陽能技術進行海水淡化,生產成本約為0.34美元/噸,遠遠低於海水淡化廠採用反滲透方法的生產成本。除了製取成本,效率也是太陽能海水淡化的關注點。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發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儲量豐富且清潔的太陽能資源,將是建立生態文明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途徑。世界各國對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分重視,發展低碳、綠色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是能源需求大國,最近十多年來,太陽能研究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並且逐步從基礎科學研究走向技術水平提升,進而實現規模化工業應用。
  •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最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能源及環境問題的日趨嚴峻,業界對於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高光電轉化效率(PCE),低製備成本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成為了光電子器件及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
  • 向後的物理實驗可以幫助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板停止浪費太陽能
    跟上這個故事,更多地通過訂閱現在這位科學家是蒂姆·施密特(Tim Schmidt),他與他在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雷射科學卓越中心,阿德萊德大學,肯塔基大學和雪梨大學的同事 可能已經解決了這個爭論。SolarSpace能源零售項目管理的屋頂太陽能電池板行在一家工廠在2016年2月29日的新加坡太陽能技術的未來將大大提高收穫陽光能源的效率,1月22日在「自然化學」我們又近了一步。路透社/ EDGAR SU施密特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在一個稱為單線態激子分裂的過程中,準分子的形成「陷阱」了勢能。這反過來影響了整個能量收集過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激子。
  • 白春禮:物質科學變革性突破對科學發展的影響
    信息科技將進一步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知識傳播應用進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將進一步對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發揮關鍵作用,能源科技將進一步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環境問題開闢途徑,納米科技將進一步帶來深刻的技術變革,空間科技將進一步促進人類對太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將進一步為人類認知客觀規律、推動技術和經濟發展展現新的前景。」
  • 基礎前沿領域發展觀察|2019科學發展報告
    ▋ 量子技術發展迅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衛星首次實現世界洲際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墨子」號已經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手性膦試劑,可高立體選擇性合成硫代磷酸寡核苷酸,有望推動小核酸藥物發展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報導了通過SN1
  • 太陽能熱儲存技術研究
    本文旨在對太陽能熱儲存技術的現狀進行調研,以期促進太陽能熱儲存技術的進一步研究與發展。       顯熱儲存       顯熱儲存是利用儲熱材料的熱容量,通過升高或降低材料的溫度而實現熱量的儲存或釋放的過程。顯熱儲存原理簡單,材料來源豐富,成本低廉,是研究最早,利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太陽能熱儲存方式。
  • 「北下關科學實驗室」推動社區科普 新方式服務居民生活
    北下關街道立足金融科技專業服務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定位,堅持黨建引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堅持集智攻關,打出「組合拳」,啟動「北下關科學實驗室科普『6+1』」活動,多層次、立體式、全方位開展社區科普,傳遞科學知識、探索科學未來、介紹科學前沿,進一步提高居民科學素養
  • 研究人員探討有機太陽能電池板的發展前景
    據外媒報導,歐洲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有機光伏(OPV)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含碳分子。OPV可以被視為塑料太陽能電池,比矽基太陽能電池板更有優勢。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理論物理學家Francesca Fassioli博士表示:「它們的製造工藝(可能會)更便宜,重量更輕,結構靈活,並且原則上可以更加環保。」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發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儲量豐富且清潔的太陽能資源,將是建立生態文明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途徑。世界各國對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十分重視,發展低碳、綠色能源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是能源需求大國,最近十多年來,太陽能研究領域得到了快速發展,並且逐步從基礎科學研究走向技術水平提升,進而實現規模化工業應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為了保鮮和長期存儲,陽光也可以製成罐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太陽能電池及相關技術。從太陽能發展歷史來看,光照射到材料上所引起的「光起電力」行為,早在19世紀就已發現。其後,各國科學家們對此的探索從未間斷過,直至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用半導體做實驗時發現在矽中摻入一定量的雜質後對光更加敏感這一現象後,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由此誕生,開啟了太陽電池技術時代。
  • 姜慶國: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期刊科學發展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期刊應更好地承擔起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學術使命,進一步強化問題導向、拓寬學術視野,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關注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事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 強化學術性與政治性的統一。這是引導學術發展、推動學術創新、促進學術繁榮的前提。一方面,將價值性與科學性統一起來。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而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需要採用稀土元素且製備過程中環境汙染嚴重,導致難以進一步推廣。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有機光伏電池等一些新概念光伏電池。其中基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發展起來的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以其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的製造成本、可製備柔性結構等優勢,成為最有發展前景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