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大腦結構獲精細呈現

2020-10-28 中工網

2020-10-28 07:21:00 來源:科技日報

藉助新大腦成像方式

斑馬魚大腦結構獲精細呈現

科技日報特拉維夫10月26日電 (記者毛黎)據當地媒體日前報導,以色列耶路撒冷工學院大衛·森費爾德教授與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合作,藉助康奈爾大學開發的先進顯微成像方法,獲得了成年斑馬魚大腦的精細結構圖像。他們的研究作為大腦成像領域的新突破,有望為大腦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通常,科學家將實驗鼠和猴子作為人類大腦研究的生物模型,不過斑馬魚也是另一種可行的選擇。之所以說詳細地繪製斑馬魚的大腦組織結構非常重要,是因為自然界所有脊椎動物的大腦具有相似性。

該研究將為神經學研究領域帶來全新的視角。森費爾德認為,檢查厚厚的大腦組織難度高,而穿透成年魚的魚鱗檢查大腦組織則是難上加難,獲取大腦組織的精細結構圖像是每個人都夢想著解決的問題。

對於新顯微成像方式的工作原理,森費爾德解釋說,藉助特殊的超短脈衝雷射光波與大腦組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成功地將與雷射相互作用的組織層與其他散射雷射的組織層區分開來。他補充道,這意味著雷射束透過魚鱗讓人們觀察到魚鱗下神經元,對大腦深處的特定神經元進行高解析度成像。

此外,通過雷射反覆對大腦特定區域進行掃描,能夠獲得其結構的三維圖像。而此前人們通常使用的其他大腦掃描和成像方法(如MRI)無法得到解析度足夠高的成像,因而無法看到內部的神經元和微妙的結構。

森費爾德認為,新的大腦成像方式為研究動物大腦開闢了新的視野,現在人們可以更好地分析大腦的工作原理。他說,新方法可能讓人們了解大腦如何對疾病做出反應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恢復健康。例如,監視斑馬魚大腦隨著時間推移的變化,包括隨著魚的成熟其大腦的變化,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病魚大腦對治療的反應,均可幫助人們了解腦的功能以及疾病對大腦造成重大的影響。

編輯:張潔

相關焦點

  • Nature|嶽峰組揭示斑馬魚表觀圖譜和基因組三維結構
    對斑馬魚基因組的功能元件以及基因組三維結構的注釋,也將為研究從低等脊椎動物到高等脊椎動物基因組功能性序列進化進化提供寶貴的數據。斑馬魚的基因組功能元件與人的功能元件在進化中產生了什麼差異?斑馬魚的基因組三維結構與人的基因組結構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什麼因素可能影響基因組的進化?
  • 新型深度三光子成像技術可用於成年斑馬魚大腦成像
    新型深度三光子成像技術可用於成年斑馬魚大腦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1:01:20 美國康奈爾大學Joseph R.
  • 斑馬魚大腦再生之謎破解!都是新形成神經元的功勞
    然而,斑馬魚在進化上與人類有親緣關係,因此擁有與人類相同的腦細胞類型。那麼,斑馬魚的再生潛力在人類身上也能被激活嗎?中風、顱腦損傷、阿爾茨海默氏症以及帕金森氏症等目前的不治之症能通過再生治癒嗎?圖:新形成的神經元有個呈洋紅色的細胞核,周圍有綠松石色細胞德勒斯登理工大學再生治療中心(CRTD)的科學家,成功地確定了斑馬魚大腦中新形成神經元的數量和類型,實際上相當於在它們的大腦中進行了一次
  • 斑馬魚帶我們了解恐懼
    用動物研究恐懼通過使用神經成像技術,我們測量到恐懼是由大腦的某些部分產生的,如杏仁核、扣帶皮層和中腦中被稱為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區的區域,它們與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一起對危險做出反應。但出於安全考慮,進一步的實驗無法再在人類身上進行,因此,我們對恐懼以及大腦如何控制這種情緒的了解大多來自對斑馬魚的研究。
  • 破解了結構之謎,就能再造大腦嗎
    這一發現讓光也成為影響大腦神經環路的因子之一,牽起了一連串關於益智、健腦的可能遐想。      越來越深入的研究,讓人們探查到大腦中越來越多的秘密,但大腦謎題卻絲毫沒有因此減少。到底大腦裡還有多少未知的謎題?所有的謎題能不能得到答案,解題後又能否再造一個大腦呢?      人類對大腦了解多少?
  • 如何解析大腦的結構和神經作用機理?
    解析大腦的結構在現代計算機出現之前就開始了。神經科學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首解析大腦的壯歌。直到1946年,也就是馮·諾依曼在給維納的信中想到「藉助『顯微鏡』……在細胞層次上更深入地認識神經機制」的那一年,霍奇金和赫胥黎重新拿起膜片鉗,又花了6年時間,精細測量神經元傳遞電信號(神經脈衝,更準確地稱為「動作電位」)的動態過程,並給出了精確描述這一動力學過程的微分方程,稱為霍奇金-赫胥黎方程(Hodgkin-Huxley方程,簡稱HH方程)。
  • 斑馬魚順式調控元件和三維基因組結構圖獲解析
    斑馬魚順式調控元件和三維基因組結構圖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16:25 2020年11月25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西北大學嶽峰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
  • ...大腦運轉密碼邁進!深圳先進院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三維結構
    為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深圳先進院腦認知與腦疾病認知研究所(簡稱「腦所」 )和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新成立了腦信息中心(簡稱「中心」)。據中心主任畢國強教授介紹說,該中心主要通過新技術獲取和分析腦神經系統精細結構和活動的海量數據信息,揭示神經系統信息處理的機制和原理。
  • 顯微攝影比賽:發光的小斑馬魚大腦、魚胚胎和蝸牛舌頭令人驚嘆
    在尼康小世界攝影大賽中,一張充滿活力的藍橙色調的照片獲得了第一名,這張照片突出表現了一隻小斑馬魚大腦內部和周圍的小血管。在這張令人瞠目結舌的圖片中,這條魚大腦的淋巴管發出橙色的光,在錯綜複雜的淋巴系統網絡中,分支狀的卷鬚延伸到全身各處,清除體內的廢物。纖細的橙色線條被明亮的藍色花紋——魚鱗和魚骨所掩蓋。
  • 人類大腦3D圖譜誕生 比現存大腦資料精細50倍
    人民網北京8月6日電(趙竹青)據科技部網站轉述加拿大媒體的報導,包括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在內的科學家成功研製出在細胞水平上的人類大腦3D圖譜。   這項成果被譽為神經科學發展的裡程碑,它第一次從細胞水平上剖析了人類的大腦。這項成果可以革命性地提高我們對人腦內部結構的了解。
  • 【南方日報】給大腦迅速繪張高清「地圖」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這項工作對於探索腦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破譯大腦運轉密碼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斑馬魚非感染性腸道炎症模型
    該研究利用斑馬魚突變體模擬了炎症性腸病的部分表型,並且結合體外細胞3D培養結果解釋其發病機制。什麼是炎症性腸病炎症性腸病是一類消化系統產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總稱,主要包括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腸炎等,患者主要集中在北美、北歐以及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2016年,美國的炎症性腸病患者超過300萬,而國內的發病率為3.3/100,000,呈現低齡化趨勢、逐年升高的趨勢。
  • 斑馬魚繁殖之前的徵兆都有哪些
    ,今天波奇網小編就來說說斑馬魚繁殖之前會有那些徵兆呢。  要想看斑馬魚繁殖錢的徵兆首先是學會看斑馬魚雌雄,其實這斑馬魚雌雄很好分辨,雄斑馬魚魚體修長,鰭大,體色偏黃,臀鰭呈棕黃色,條紋顯著;雌魚魚體較肥大,體色較淡,偏藍,臀鰭呈淡黃色;確定了哪條是雌性斑馬魚之後,就可以開始判斷斑馬魚繁殖的特徵了,也就是怎麼看斑馬魚繁殖,斑馬魚繁殖之前,肚子會明顯變大,並伴隨著一定的脾氣變大,變大煩躁,有的會追著雄魚跑,遊動的時候明顯不如以前靈活
  • 一條小小的斑馬魚可能會拯救你的生命
    據國外研究報導,生長在海裡的一種叫斑馬魚的小魚,對研究人類的疾病有重大作用。
  • ACS AMI┃斑馬魚:一種評價碳納米材料毒性的理想模型
    通過FT-IR、XRD、UV以及TEM對碳納米點的結構與形態進行表徵,又經DLS測得其平均粒徑為2.4 nm。此外,該碳納米點的螢光光譜表明其分別在328 nm與390 nm處具有最大吸收波長與最大發射波長。
  • 人類大腦精細三維解剖圖
    通過iTune大學應用人們可以看到3D的大腦解剖圖像,外科醫生也可以通過各種角度觀察腦補的細微結構。通過使用紅藍染料,大腦的靜脈血管和動脈血管得以輕鬆呈現在人們眼前,這大大方便了腦外科醫生進行術前研究。右半腦這是一張大腦解剖的右側側視圖。前腦掌管語言、記憶以及感覺處理,中腦則被分為兩塊區域。
  • 研究表明:斑馬魚的睡眠狀態類似於人類
    7月10日,發表在《科學日報》的來自於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斑馬魚的睡眠狀態類似於人類睡眠狀態。研究人員發現,當斑馬魚睡覺時,它們顯示出兩種與人類相似的狀態: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
  • 大腦簡史(3)-大腦的結構
    前兩篇文章,筆者和大家簡短的介紹了一下大腦歷史上的大事件和研究大腦的常用手段,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大腦的結構,也就是說
  • 雲南天文臺太陽暗條精細結構和爆發活動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團組研究員閆曉理等對活動區NOAA 12740中的暗條精細結構和爆發過程開展研究。暗條(日珥)是懸浮在高溫稀薄日冕大氣中由相對低溫(約104K)和高密度(電子密度109-1011cm-3)等離子體和相應支撐的磁場結構組成。一般來說,暗條的等離子體溫度比周圍日冕環境低100倍,密度高100倍。暗條(日面上)和日珥(太陽邊緣)為同一活動體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稱謂。根據暗條在日面出現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活動區暗條、寧靜區暗條和中間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