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但是你知道嗎,即使只有7秒的記憶,在面對恐懼的7秒裡,魚也會像人類一樣感到害怕,它們的大腦會像人類一樣發生劇烈的活動和積極的信息傳遞,指導它們對恐懼的對象做出反應。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斑馬魚害怕時大腦是如何活動的,來找到更多關於恐懼產生的機制和信息,這將有助於科學家開發更好的治療與恐懼相關的精神疾病的方法。
為什麼恐懼很重要?
在我們的日常經歷中,我們經常感到害怕,害怕危險的東西,比如蛇和其他有毒的動物,害怕高處、害怕壞人,等等。在電影《恐懼》中,主角們恐懼的東西也不外如是,史蒂芬的哥哥死於車禍,因此他對汽車和死亡有著天然的恐懼;謝麗爾的父親在屠宰場工作,致使她對肉類心生牴觸;奎德則在6歲時目睹了父母被破門而入的男子殺害的慘狀,血腥的陰影時刻籠罩心頭。這樣看來,恐懼通常來源於親身經歷或者前人經驗。
恐懼在動物身上也可以看到,當一隻動物察覺到可能對它造成傷害的東西時,這種情緒會引起一種快速而短暫的警覺狀態。正如我們在《動物世界》的鏡頭下看到的,斑馬在草原上悠閒地吃草,邊咀嚼邊轉動著眼睛觀察周圍的環境,鏡頭一轉,幾頭獅子潛伏在灌木叢中虎視眈眈,冥冥中好像發令槍一響,獅子躥了出去,但是剛剛還在不遠處吃草的斑馬已經跑出了很遠,動物對恐懼的反應有助於在危險的情況下保護它。人類也是一樣,恐懼感可以讓我們提高警惕性,規避不必要的傷害。
雖然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恐懼和焦慮是不同的東西,但兩者都涉及一種消極的危險感。焦慮是當我們預感壞事即將發生時產生的情緒;恐懼是當我們真正經歷不好的事情時會產生的情緒。過度的恐懼情緒,是被稱為焦慮症的精神疾病的症狀之一。焦慮症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精神健康問題之一,目前可用的治療方法較少,而關於恐懼的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焦慮症的治療。
用動物研究恐懼
通過使用神經成像技術,我們測量到恐懼是由大腦的某些部分產生的,如杏仁核、扣帶皮層和中腦中被稱為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區的區域,它們與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一起對危險做出反應。但出於安全考慮,進一步的實驗無法再在人類身上進行,因此,我們對恐懼以及大腦如何控制這種情緒的了解大多來自對斑馬魚的研究。
斑馬魚是一種小型水族館魚類,因為它們幼體透明,發育迅速,容易繁殖,大腦結構也和我們的相似,同樣擁有左右腦,具有複雜的神經網絡和許多神經細胞,有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因此我們可以用它來研究神經學方面的問題。
斑馬魚的警報物質
斑馬魚受傷時會在皮膚中產生一種特殊的警報物質,向其他斑馬魚發出警告信號,其他斑馬魚聞到後,會更加謹慎,並會成群結隊地遊來對其進行保護。它們還會更不規則地遊動(呈之字形),既降低被吃掉的可能性,又攪動沉積物(海底的樹葉、沙子或泥土)使水變渾濁。有時斑馬魚也會在原地停止不動,降低捕食者看到它們的可能性。在實驗中,神經科學家和行為科學家可以觀察這些行為,以確定魚是否害怕。他們發現,斑馬魚做出這些動作時,它們體內的血糖、血紅蛋白、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都會升高,大腦中細胞相應激素的分泌也增加了,斑馬魚的恐懼反應跟人類幾乎沒有區別。
2014年,研究人員發現,當警報物質的味道消失時,對斑馬魚的影響並未消失,斑馬魚大腦中會繼續釋放血清素,使它繼續保持謹慎,警惕周圍是否還有捕食者,這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狀態,就是我們所說的焦慮症。
當研究人員給斑馬魚注射了一種血清素阻礙劑後,血清素無法再產生作用,結果魚雖然聞到警報物質時害怕,但警報物質消失之後魚兒卻不再感到焦慮。因此這種新藥物有利於治療魚兒的焦慮症。
我們的大腦和斑馬魚的大腦一樣,每天都在處理複雜多變的情況,通過釋放血清素等神經遞質,使你保持警惕來應對可怕的事情。在血清素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在兩種應對可怕情況的策略之間進行轉換:逃離已知的危險,或者謹慎地觀察周邊環境,是否存在未知的危險。而對斑馬魚大腦中血清素阻礙劑的研究有助於我們開發治療恐懼相關的精神疾病的新藥物,改善人類的精神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