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過指甲大小、身上有著斑斕花紋的熱帶魚,將有一天給我們帶來顯著的健康益處。當然,這不是說要把它做成佳餚端上餐桌,這種小魚的真正用處是在科學家的實驗室裡。
這就是斑馬魚,它因身上的斑紋而得名。近些年來,這種原產於印度、孟加拉國等地水域的小魚成為世界各地實驗室的寵兒,被廣泛用於藥物測試等領域。美國政府衛生機構曾在2003年將斑馬魚列為繼大鼠和小鼠之後第三重要的實驗動物;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也剛剛在8日發文稱讚斑馬魚「在科研的世界裡濺起浪花」。
那麼斑馬魚究竟承擔哪些工作呢?以美國藥管局位於阿肯色州的國家毒理學研究中心為例,這裡斑馬魚實驗室有如下任務:一,測試名為氯胺酮的高效麻醉藥對胚胎發育以及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的影響;二,研究醫學設備、塗料和織物中常用的納米銅粒子對生物系統的影響;三,研究尼古丁、氯胺酮和乙醇對聽力的影響……
現在,科學家已經通過對斑馬魚的研究發現,氯胺酮和尼古丁都是內分泌幹擾物,會擾亂人體的正常激素水平。此外,斑馬魚還在遺傳發育、神經退行性疾病、藥物篩選、組織再生等多個領域大展身手。
上述斑馬魚實驗室的創建者、生物學家喬什那·卡農戈表示,斑馬魚是藥物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前「極好的實驗對象」。這有以下原因:
首先,正如卡農戈所言:「斑馬魚在許多方面與人相似。」斑馬魚不同於果蠅和線蟲以及實驗室中其他一些常用物種,它是一種脊椎動物,其體內超過80%的基因與人類相似。斑馬魚的心臟和人類一樣有心室,會有節奏地把帶有氧氣的血液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此外,這種小魚還有肝、胰腺和腸等器官。
其次,用斑馬魚進行研究可以節約成本。斑馬魚的產卵量很大,還易於飼養,其交配無季節性,一年四季都能獲取其胚胎等用於研究。同時,斑馬魚的皮膚具有滲透性,可吸收水中的藥物,因此測試某種藥物時只要把它投入水中就行,簡單易行。卡農戈說:「我們一次能投入成百甚至上千個胚胎,成本比以前低很多。」
第三,斑馬魚透明可觀察。斑馬魚的早期胚胎透明,又是在體外生長發育,可以通過顯微鏡很好地觀察胚胎各個時期的發育狀況。而今,科學家還培育出了成年後也仍然通體透明的斑馬魚。卡農戈說:「這令人十分激動,因為在顯微鏡下你可以觀察它們器官和系統的發育過程,你能看到它們的血液在流動,它們的心臟在跳動。」
當然,斑馬魚也有一些與人和其他實驗動物明顯不同之處,如其神經系統相對簡單,還有代謝機制也不同。儘管存在這些差異,但它還是可以很好地作為藥物測試的「守門員」,正如美國國家毒理學研究中心神經毒素部門主管默爾·保羅所言:「如果對斑馬魚使用了某種藥物或化學物質後發現存在副作用,這就是危險信號,警告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記者林小春 任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