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深度三光子成像技術可用於成年斑馬魚大腦成像

2021-01-09 科學網

新型深度三光子成像技術可用於成年斑馬魚大腦成像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1:01:20

美國康奈爾大學Joseph R. Fetcho、Chris Xu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用於完整成年斑馬魚大腦的深度三光子成像技術。相關論文於2020年4月27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方法學》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明,通過完整成年斑馬魚頭部的三光子(3P)成像可以實現在整個腦末梢以及小腦和視神經頂的細胞解析度結構和功能成像。通過3P成像,在脊椎動物模型中,從胚胎到性成熟的成體,其大部分大腦區域可實現無創觀測。

據介紹,行為來自整個大腦的活動,但是成體脊椎動物大腦的無創光學研究受到限制。

附:英文原文

Title: Deep three-photon imaging of the brain in intact adult zebrafish

Author: Dawnis M. Chow, David Sinefeld, Kristine E. Kolkman, Dimitre G. Ouzounov, Najva Akbari, Rose Tatarsky, Andrew Bass, Chris Xu, Joseph R. Fetcho

Issue&Volume: 2020-04-27

Abstract: Behaviors emerge from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brain, but noninvasive optical access in adult vertebrate brains is limited. We show that three-photon (3P) imaging through the head of intact adult zebrafish allows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maging at cellular resolution throughout the telencephalon and deep into the cerebellum and optic tectum. With 3P imaging, considerable portions of the brain become noninvasively accessible from embryo to sexually mature adult in a vertebrate model.

DOI: 10.1038/s41592-020-0819-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0-0819-7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顯微鏡,可用於深層組織成像
    當通過完整的頭骨對小鼠大腦進行光學成像時,由於強烈的斑點噪聲和圖像失真,神經系統的細微結構難以顯現。這在神經科學研究中是個問題,因為小鼠被廣泛用作模型生物。由於目前使用的成像技術的限制,頭骨必須被刪除或薄,以顯微鏡研究腦組織下的神經網絡。因此,有人提出了其他解決方案,以實現活體組織的深層成像。例如,近年來,三光子顯微鏡已成功地用於小鼠頭骨下的神經元成像。
  • MALDI質譜成像首次用於單細胞3D化學成像
    由於體外受精和光學透明,受精斑馬魚胚胎可在發育的所有階段進行觀察和操作。此外,斑馬魚很容易獲得,價格低廉,健壯,易於護理,並且每周可以產下數百個卵。這些獨特的遺傳特點與實驗胚胎優勢相結合,使得斑馬魚成為研究早期發育的理想選擇。
  • 新方法在小鼠和斑馬魚腦中實現高速體積動態成像
    新方法在小鼠和斑馬魚腦中實現高速體積動態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3 16:43:16 近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王凱團隊利用共聚焦光場顯微鏡在小鼠和斑馬魚腦中實現高速體積動態成像
  • 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繪製驚人大腦圖像(圖)
    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傑夫-裡奇特曼繪製的大腦3D圖像,展現大腦細胞間的神經連接科學家表示大腦3D圖像讓他們第一次窺探到大腦的運轉機制  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大腦內的神經連接雜亂無章
  • 斑馬魚大腦結構獲精細呈現
    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小組合作,藉助康奈爾大學開發的先進顯微成像方法,獲得了成年斑馬魚大腦的精細結構圖像。他們的研究作為大腦成像領域的新突破,有望為大腦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見解。通常,科學家將實驗鼠和猴子作為人類大腦研究的生物模型,不過斑馬魚也是另一種可行的選擇。之所以說詳細地繪製斑馬魚的大腦組織結構非常重要,是因為自然界所有脊椎動物的大腦具有相似性。該研究將為神經學研究領域帶來全新的視角。
  • 【中國日報網】中科院研製出近紅外激發的納米探針用於鉀離子成像
    2020年4月18日,《科學進展》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高靈敏和特異的納米探針用於近紅外鉀離子成像》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杜久林研究組、熊志奇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施劍林、步文博研究組的一項合作研究。
  • 高速雙光子顯微鏡可用於小鼠大腦成像
    高速雙光子顯微鏡可用於小鼠大腦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9 14:39:21 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Mark J.
  • NBT|新型光場顯微鏡高速記錄大腦神經元活動和血流的快速動態變化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展了一種新型體成像技術:共聚焦光場顯微鏡(Confocal light field microscopy),可以對活體動物深部腦組織中神經和血管網絡進行快速大範圍體成像。2017年王凱研究組研發的新型擴增視場光場顯微鏡(eXtended field-of-view Light Field Microscopy, XLFM)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並成功應用於自由行為斑馬魚幼魚的全腦神經元功能成像上,首次三維記錄了斑馬魚幼魚在完整捕食行為中的全腦神經元活動的變化(2017,eLife)。
  • 新型螢光蛋白可用於超解析度光鏡-電鏡關聯顯微鏡成像
    新型螢光蛋白可用於超解析度光鏡-電鏡關聯顯微鏡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5 16:04:50 線粒體基質(a)和核纖層蛋白(b)的超分辨光電關聯成像結果(圖片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網站)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濤院士課題組與徐平勇課題組合作,報導了可用於超解析度光鏡-電鏡關聯顯微鏡(SR-CLEM)成像的新型螢光蛋白mEosEM
  • 【新技術】透視大腦!新型X射線顯微鏡技術全腦高解析度快速成像
    繪製出大腦所有神經元及其之間的連接,建立精確的大腦圖譜,一直以來是神經科學領域「戰略高地」。這種高解析度的單細胞水平的圖譜可在闡明大腦功能中實現「精準定位」。
  • 新工具來了,可高速記錄大腦神經元活動和血流快速變化
    該研究發展了一種新型體成像技術:共聚焦光場顯微鏡,可以對活體動物深部腦組織中神經和血管網絡進行快速大範圍體成像。共聚焦顯微鏡和雙光子顯微鏡等運用於活體腦成像的傳統工具基於點掃描,時間解析度較低,難以研究大範圍腦區中神經元的快速變化。近年來,人們一直致力於開發更快的成像方法。在多種新技術中,光場顯微鏡尤其具有潛力,得到了廣泛關注。其特點在於可以在相機的單次曝光瞬間,記錄來自物體不同深度的信號,通過反卷積算法重構出整個三維體,實現快速體成像,在線蟲、斑馬魚幼魚等小型模式動物上已獲得初步應用。
  • 技術乾貨 | 螢光成像與生物發光成像技術對比
    2信號強度高螢光成像的光子強度較生物發光更強,持續時間長,對CCD的靈敏度要求相對較低,無需必配低溫冷CCD,即可獲得清晰成像結果。3實驗成本低,成像過程簡單相比生物發光成像,成像前無需注射螢光素酶底物。有合適的激發光源照射,就可發出特定波長的發射光。只要螢光基團穩定,就可實現隨時激發、發光、檢測。
  • 新型癌症成像技術助力癌症研究突破性進展
    研究者Lihong Wang表示,通過遺傳性地修飾膠質母細胞瘤細胞使其表達BphP1蛋白,我們就可以利用光聲層析成像 (Photoacoustic tomography)在組織1釐米深處清楚地觀測成百上千個活的癌細胞,光聲層析成像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無損無創生物醫學影象技術;本文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員首次將深度侵入技術、高解析度的光聲成像技術同可逆轉的可變開關非螢光的細菌光敏色素相結合進行研究
  • 雙光子激發使實時成像技術插上夢想翅膀
    2011年8月1日最新消息,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方法,可以重新定義,同時實現高解析度,高穿透深度和高成像速度的活的生物樣品的光學成像。  對於現代的生物學家,捕捉活組織或生物體隨著時間的推移的高品質的3 - D圖像的能力是必須回答從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等領域的問題。
  • 科學家研發HD-DOT成像技術,研究嬰兒大腦活動
    > 英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展示了一種對嬰幼兒大腦進行成像的新技術。使用核磁共振成像這樣的技術,受試者必須完全保持靜止,這對嬰兒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們睡著了或被鎮靜。」
  • 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鄭煒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中取得系列進展。第一項研究工作與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費鵬團隊合作完成,開發出基於多幀重構提高雙光子成像軸向解析度的方法。與傳統雙光子成像相比,該方法對成像軸向解析度和信噪比均提升超過3倍。
  • 什麼是高內涵細胞成像分析技術?
    高內涵技術優勢高內涵細胞成像分析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全自動高速顯微成像,全自動圖像分析和數據管理。全自動高速顯微成像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的圖像,全自動圖像分析從這些圖像中提取大量的數據,數據管理軟體負責建檔存儲、注釋比較、檢索分享這些圖像和數據。高內涵,意味著豐富的信息。
  • 抓拍腦細胞工作照:顯微鏡高速記錄大腦神經元活動和血流變化
    2020年8月10日,《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共聚焦光場顯微鏡對小鼠和斑馬魚大腦快速體成像》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凱研究組完成。
  • Nat Commun:高解析度成像技術首次揭示活躍大腦的皮層結構
    2019年1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正如醫生們使用超聲波檢查,CT和MRI掃描身體,天文學家利用太空望遠鏡,自適應光學器件和不同波長的光線進一步觀察宇宙,神經科學家們也在尋求新的方法來觀察大腦內部的結構。最近出現的三光子顯微鏡讓他們比以往更深入地了解腦細胞。
  • MIT新技術:一根探針成像多個神經元,讓神經元放電「看得見」
    他們一次成像了小鼠大腦中許多神經元的活動,論文發表在Nature上。>>> 你如何看待螢光探針腦成像?來新智元AI朋友圈來聊聊你對本研究的看法吧~ 麻省理工學院和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研究使用一種螢光探針,能夠在大腦細胞處於電活動狀態時點亮,可以立即對小鼠大腦中多個神經元的活動進行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