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菌工作手冊紅寶書》中文版免費下載

2021-01-21 豆樂寶固氮根瘤菌

    今天為大家精心推薦一本好書——《根瘤菌工作手冊紅寶書》。這本書對於正在做根瘤菌研究的工作者,或對於想著手做根瘤菌研究的入門者,都堪稱一本很好的參考書。因此,我在書名中加上了「紅寶書」字樣。  

    本書由英文版的《Working with rhizobia》翻譯而來。中文版初稿由田蕊、賈鵬飛、李國嬌翻譯,我對全書進行了統稿和校正。經英文版主編Howieson教授同意,此書可以以電子版的形式放在網上,供讀者免費使用。如有出版社願意出版紙製版的,以及讀者在閱讀和使用本書的過程中,如果有什麼意見和建議,請與我聯繫。


    原書作者及該書的翻譯者們希望大家在讀了本書之後,加入到根瘤菌研究工作中來,讓根瘤菌研究工作者隊伍越來越壯大,更好地推進我國生物固氮事業的發展。


關於本書(譯自英文版序):

    要想研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關係,就需要理解分離根瘤菌的方法和根瘤菌的相關特徵。自1970年Jim Vincent出版根瘤細菌研究實用手冊(A Manual for the Practical Study of Root-nodule Bacteria)以來,已有許多類似的書出版,譬如NifTAL,CIAT和CIMMYT手冊,但它們多已過時,不再印刷了。與此前人們所知道的根瘤菌範疇相比,大量結瘤細菌的發現,說明即使是簡單的根瘤菌分離工作,也需要認真對待,不能忽視了不常見的根瘤菌。根據早期出版物的豐富經驗,本書將為讀者提供最新的研究根瘤細菌的方法,既包括對自生狀態細菌的研究,也包括對共生狀態的類菌體的研究。在每一章節中,我們將先介紹如何研究這一共生體系的核心思想和技術概覽,然後再提供詳細的操作方法,並指出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和缺陷。本書包括根瘤菌的分離、鑑定、培養、保存,實驗室條件下如何研究根瘤菌,溫室和大田又如何研究根瘤菌,以及如何應用現代的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方法來研究根瘤菌。書中還包括當前的根瘤菌分類體系,根瘤菌的生理學,如何製備接種劑,菌劑供應鏈的質量控制章節。



該書下載:

https://pan.baidu.com/s/1FaQXwnG2rw5Z4O24Wi4KLw 

提取碼: kizy


中文版目錄:

前言

關於本手冊

關於作者和本手冊的編輯

引用這本書

致謝

作者

譯者

中文版前言

第一章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體系及對接種需求的評估

1.1  農業、社會和環境中的豆科植物

1.2  根瘤菌與根瘤

1.3  豆科植物及其根瘤特徵

1.4  評價接種的必要性

1.5  接種劑質量的選擇

1.6  參考文獻

第二章採集根瘤分離根瘤菌

2.1 引言

2.2 收集新的根瘤菌菌株

2.3 遵守《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

2.4 收集根瘤

2.5 從一種植物上收集多種根瘤,或從不同的植物上收集多個根瘤?

2.6 根瘤的存儲

2.7 從土壤或破裂的根瘤中捕捉根瘤菌

2.8 用特定豆科宿主原位捕捉根瘤菌

2.9 收集採集信息

2.10 收集種子(用於驗證根瘤菌的共生能力)

2.11 參考文獻

第三章根瘤菌的分離與培養

3.1 引言

3.2 製備固體培養基

3.3 根瘤的準備

3.4 從根瘤內分離根瘤菌

3.5 在固體培養基上識別出根瘤菌的生長情況

3.6         根瘤菌種的一些有用的鑑別特徵

3.7         培養根瘤菌的常規培養基

3.8 抗生素和指示劑

3.9         防止汙染

3.10 分離物的鑑定與科赫法則

3.11 參考文獻

第四章根瘤菌的保存

4.1 為什麼要保存根瘤菌

4.2 保存方法的選擇

4.3 長期保存

4.4 質量控制

4.5 冷凍保藏

4.6 創建一個親本/常用-分發系統

4.7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植物生長系統可控下對根瘤菌的鑑定及對豆科共生的評估

5.1 引言

5.2 宿主範圍,交叉結瘤和共生有效性

5.3 用以評估結瘤和固氮效力的植物生長系統

5.4 固氮活力篩查

5.5 用於有效性評價試驗的基質

5.6 非滅菌土壤核中固氮潛力評估

5.7 溫室實驗中豆科植物栽培所需的營養基質

5.8 對種子進行處理以為鑑定和有效性實驗做準備

5.9 接種的一般方法

5.10 種植條件和設施

5.11 對共生有效性數據的量化

5.12 驗證與共生有效試驗的結果

5.13 參考文獻

第六章根瘤菌計數

6.1 引言

6.2 系列稀釋法

6.3 無菌稀釋液中根瘤菌的平板計數

6.4 測定種子表面根瘤菌的存活率

6.5 最大概率數(MPN)法估計植物侵染的間接計數法

6.6 通過光密度值估計細胞數

6.7 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6.8 參考文獻

第7章 根瘤菌的分類與生理學

7.1 根瘤菌的分類

7.2 根瘤菌的生理特性

7.3 評論

7.4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根瘤菌的田間試驗

8.1 引言

8.2 明確田間評估的目的

8.3 實驗設計

8.4 選址

8.5 選擇合適的根瘤菌劑載體和粘合劑,以便將根瘤菌施用於種子

8.6 施用於豆科植物種子的根瘤菌劑粘合劑

8.7 應用接種劑的一般程序

8.8 繪製田間實驗的地塊布局圖

8.9 用精密播種機播種地塊

8.10 數據收集和結瘤評估

8.11 長期試驗

8.12 參考文獻

第9章 接種劑生產及其質量控制

9.1 引言

9.2 接種劑生產

9.3 接種劑的載體材料

9.4 泥炭接種劑

9.5 顆粒劑

9.6 接種劑的儲存

9.7 接種劑質量控制

9.8 貨架期的確定

9.9 選擇豆科植物的商用菌株的標準

9.10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固氮量的測定

10.1引言

10.2 目前測固氮量可用的方法

10.3 應該使用哪種方法?

10.4 生物量及生物氮量取樣

10.5 準備和分析樣品的氮含量%N和15N含量

10.6 地下部分氮含量的計算

10.7 氮差異法

10.8 15N同位素稀釋法(及混合方法)

10.9 醯脲(N溶質)法

10.10 氮平衡法

10.11 乙炔還原法(測定氮酶活性)

10.12 測量農場及其以外系統的固氮量

10.13 結論

10.14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關於根瘤菌的基本分子生物學技術

11.1核酸純化簡介

11.2質粒純化

11.3 PCR技術

11.4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針對根瘤菌的遺傳工程技術

12.1 引言

12.2 轉座子誘變

12.3 轉導方案

12.4 接合方案

12.5 報告基因表達的檢測

12.6 核酸測序方案

12.7 生物信息學工具

12.8 系統發育樹分析方案

12.9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從根瘤菌中分離RNA的方法

13.1 引言

13.2 從自生狀態下培養的活的根瘤菌中分離總RNA和小RNA(sRNA)

13.3 從豆科植物根際土分離總RNA和小RNA(sRNA)的實驗方案

13.4 從根瘤菌的類菌體中分離總RNA和小RNA(sRNA)的實驗方案

13.5 用Ambion Turbo DNA free製備去DNA的RNA,用於定量實驗的方案

13.6 SenseAmp線性RNA擴增方案

13.7 使用GE公司Cyscribe Post-Labeling試劑盒間接標記合成的第一鏈cDNA的實驗方案

13.8 用RubiconWTA擴增RNA產生雙鏈cDNA的實驗方案(SIGMA目錄號:WTA2)

13.9 用RubiconWTA試劑盒直接標記雙鏈cDNA的實驗方案

13.10 附錄


相關焦點

  • 迷人的「根瘤菌」姑娘
    在形形色色的固氮菌中,名聲最大的要數根瘤菌了。說起根瘤菌,這位平常生活在土壤中,以動植物殘體為養料,自由自在地過著「腐生生活」的「姑娘」,能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一種球狀小瘤,可固定大氣中游離的氮氣,供植物利用。農業上利用根瘤菌拌種,可提高作物的產量,如大豆根瘤菌。
  • 根瘤菌的減「肥」行動
    對於根瘤菌來說,也不再結瘤固氮,這即是「氮阻遏」現象。因此,土壤中施有化學氮肥超過50 mg/kg時,根瘤菌不能結瘤固氮,或結瘤固氮效果很差。「花生與大豆根瘤菌不是一個互接種族,我國的花生根瘤菌都是慢生菌,對化學氮肥的反應尤為敏感。我們在試驗中發現,如果施了足量的化學氮肥,接種的花生根瘤菌就不工作了。」
  • 科學網—共生固氮:根瘤菌的「精準扶貧」
    這是根瘤菌進入大豆的根系內並形成根瘤,與大豆共生固氮,供給大豆氮素營養需求,促進其生長和蛋白含量提高。 近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作物—固氮根瘤菌特異與廣譜共生的分子機理與設計」年度檢查暨大豆根瘤菌田間應用示範諮詢論證會在鄭州召開。與會專家表示,精準選育優良根瘤菌、在氮素相對貧瘠的土壤中使用好根瘤菌菌劑,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共生固氮效果,實現根瘤菌對大豆氮素需求的「精準扶貧」。
  • 豆科植物與「氮肥工人」根瘤菌
    我們仔細觀察大豆或其它豆科植物的根,能發現上面長著許多小疙瘩,在這些被稱作根瘤的小疙瘩裡,有許多專門製造氮肥的「工人」——根瘤菌
  • 根瘤菌的減「肥」行動—新聞—科學網
    對於根瘤菌來說,也不再結瘤固氮,這即是「氮阻遏」現象。因此,土壤中施有化學氮肥超過50 mg/kg時,根瘤菌不能結瘤固氮,或結瘤固氮效果很差。 「花生與大豆根瘤菌不是一個互接種族,我國的花生根瘤菌都是慢生菌,對化學氮肥的反應尤為敏感。我們在試驗中發現,如果施了足量的化學氮肥,接種的花生根瘤菌就不工作了。」中國農業大學根瘤菌研究中心副教授隋新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根際微生物對大豆—根瘤菌互作至關重要
    該研究揭示了不同土壤條件下大豆根際微生物的變化及其調控快、慢生根瘤菌與大豆互作及在根瘤中定殖特異性的機制,為大豆根瘤菌環境適應性和逆境下提高結瘤效率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是植物—微生物共生的一種重要類型,這種共生關係的建立非常複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大豆與快生根瘤菌和慢生根瘤菌均能互作共生。
  •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階段的重要基因挖掘獲進展
    根瘤菌是一類廣泛分布於土壤中的革蘭氏陰性細菌,能夠與豆科植物形成高度轉化的共生關係,侵染豆科植物根部,形成根瘤,進而固定空氣中的分子態氮以形成能夠被植物利用的有機氮;根瘤菌從宿主植物中獲取所需的光合產物。
  • 根瘤菌菌劑肥料登記,需要檢測哪些指標?
    根瘤菌菌劑主要是豆科作物、綠肥種植的微生物菌劑。隨著微生物肥料低成本、汙染少、增產好等特性的普及,各種根瘤菌菌劑肥料也就相繼被開發出來。新產品出來以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自然去政府備案審批,獲得肥料登記證明。拜恩檢測作為肥料登記第三方檢測機構,一直致力於幫助企業完成相關肥料登記檢測服務。
  • 大豆根瘤菌遺傳多樣性研究獲進展
    大豆是具有共生固氮功能的作物,其固氮效率的高低取決於土壤中根瘤菌的豐度、以及根瘤菌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媒體農大 根瘤菌的減「肥」行動
    對於根瘤菌來說,也不再結瘤固氮,這即是「氮阻遏」現象。因此,土壤中施有化學氮肥超過50 mg/kg時,根瘤菌不能結瘤固氮,或結瘤固氮效果很差。「花生與大豆根瘤菌不是一個互接種族,我國的花生根瘤菌都是慢生菌,對化學氮肥的反應尤為敏感。我們在試驗中發現,如果施了足量的化學氮肥,接種的花生根瘤菌就不工作了。」中國農業大學根瘤菌研究中心副教授隋新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TerraGenesis中文版下載
    【TerraGenesis中文版下載遊戲資料】
  • 根瘤菌被釋放到皮層細胞質中,刺激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形成根瘤
    根瘤菌被釋放到皮層細胞質中,刺激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形成根瘤(root nodule)(圖5-19)。根瘤中大部分為含有根瘤菌的四倍體細胞,只有少部分為未被侵染的二倍體細胞。成熟根瘤中的根瘤菌失去鞭毛而成為不能移動的類菌體(bacteriod),一個典型的根瘤細胞中通常含有數千個類菌體,這些類菌體在細胞內聚成一個個小群體,每個小群體有數個類菌體組成(大豆根瘤中為4~6個)。
  • 血液培養檢出放射根瘤菌一例
    同時抽取2份血培養,結果報告均為放射根瘤菌。目前尚無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關於該菌的藥敏判定標準,以紙片擴散法檢測抗菌藥物抑菌環直徑如下,哌拉西林:10mm,頭孢他啶:28mm,亞胺培南:30mm,美羅培南:30mm,米諾環素:
  • 國外大豆等利用根瘤菌,減少或不用化學氮肥,哪些肥料有助固氮?
    生物固氮是很多科學家的研究項目,在農業上,根瘤菌和豆科作物共生固氮量為四千萬噸,佔到了整個生物固氮的65%,根瘤菌和豆科作物的固氮是自然界最高效率固氮系統,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已通過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已實現少用化學氮肥或幾乎不用。
  • Messenger中文版官網下載
    需要的用戶快點下載試試吧,千萬不要錯過了哦。Messenger中文版官網下載簡介:Messenger是一款社交通訊app軟體應該用,便捷交流群聊管理,簡訊式閱讀體驗,浮動聊天窗口對話遊戲兩不誤,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下載Messenger體驗吧。
  • 鹽脅迫抑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分子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豆科植物進化出與根瘤菌的共生關係,形成一種特殊的器官—共生根瘤,根瘤菌在其中將空氣中的氮氣固定為氨,供植物利用。
  • 新編電機故障快速診斷修理手冊免費分享下載
    點擊「電工電氣學習」關注即可免費訂閱! 長按識別或掃描二維碼免費看PLC視頻課程  《新編電機故障快速診斷修理手冊》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三相異步電動機、單相電動機、三相同步電動機與發電機、直流發電機與電動機,以及三相變極調速、變頻調速、並勵調速、電磁調速等調速電動機和直線電動機等特殊用途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類型結構
  • Supelco固相萃取產品手冊中文版嶄新面世,歡迎用戶索取!
    Sigma-Aldrich中國於近日正式推出Supelco固相萃取產品手冊中文版!該中文版手冊是目前第一份最為全面的Supelco SPE 中文版資料,它的推出將極大地方便中國用戶,是中國用戶在開展SPE相關工作時的一個頗有價值的參考工具。
  • 研究揭示共生信號組分CERBERUS調控根瘤菌侵染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謝芳團隊以CERBERUS is critical for stabilization of VAPYRIN during rhizobial infection in Lotus japonicu為題在國際學術期刊New Phytologist發表研究論文,揭示共生信號組分CERBERUS調控根瘤菌侵染的分子機制
  • 什麼是根瘤菌?買花要看仔細,根系上帶著「凸起」,極其難養
    什麼是根瘤菌?是好還是壞?植物的根系在不同的環境下,受到人工或者是自然因素的影響,有些植物的根系會發生變異,變異的植物根系上會帶著「凸起」,形成「根瘤」,在植物界中,根瘤最常見的是發生在豆科植物身上,對豆科植物的生長是有利的作用,但是發生在其它科目的植物身上就變成了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