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蒸餾工藝技術

2021-01-08 小九粑粑

一、液態蒸餾和固態蒸餾最早的蒸餾方式可能是液態蒸餾法,也可能是固態蒸餾法,但在元代的《飲膳正要》、《軋賴機酒賦》及《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所記載的蒸餾方式都是液態法,因為液態法是最為簡單的方法。元代時的葡萄燒酒、馬奶燒酒都屬於液態蒸餾這一類型。固態法蒸餾燒酒的歷史演變情況不詳,但固態法蒸餾花露的最早記載是在南宋《遊宦紀聞》。另外據考古工作者分析,挖掘出來的金代銅燒酒鍋是採用固態蒸餾法的。

二、冷卻和酒液的收集蒸餾時,酒汽的冷卻及蒸餾酒液的收集是重要的操作。我國傳統的蒸餾器有兩種冷卻方式:一種是把蒸餾出來的酒蒸汽引至蒸餾器外面的冷卻器中冷卻後被收集,或讓蒸餾出來的酒汽在蒸餾器上部內壁自然冷卻。最古老的冷卻方法見於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的「南番燒酒法」另一種是在蒸餾鍋上部的冷凝器(古稱天鍋,天湖)中冷卻,酒液在蒸餾鍋內的酒槽中匯集,排出後被收集,如《調鼎集》中記載:「天湖之水,每蒸二放,三放不等,看流酒之長短。時候之冷熱,大約花散而味淡即止。」

三、看酒花與分段取酒

我國人民起碼在16世紀就懂得在蒸餾時,蒸餾出來的酒的質量是隨蒸餾時間發生變化的。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道:「燒酒,...面有細花者為真,小便清者,以頭燒酒飲之,即止。」這裡所說的「酒花」並非釀造啤酒時所用的香料植物酒花,而是在蒸餾時或燒酒經搖晃後,在酒的表面所形成的泡沫。由於酒度不同,或由於酒液中其他一些成分的種類含量不同,酒的表面張力也有所不同,這會通過起泡性能的差異而表現出來。古人通過看酒花就可大致確定燒酒的質量,從而決定餾出物的舍取。在商業上則用酒花的性狀來決定酒的價錢,因此酒花成了度量酒度酒質的客觀標準。《調鼎集)中總結道「燒酒,碧清堆細花者頂高,花粗而疏者次之(名曰『朝奉花『),無花而渾者下之。」傳統的茅臺酒的酒花可分為:魚眼花、堆花、滿花、碎米花和圈花。汾酒的酒花則分為:大花、小花、雲花、水花和油花。雖然名稱各異,有一些內容實際上卻是相同的。在古代,還沒有酒精度的概念,至到民國時,由於當時科技並不發達酒度計的使用不普遍,為了便於民間燒酒作坊統一看酒花的標準,當時的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的方心芳先生創造了一種方法,力圖把酒花與酒度聯繫起來,這套方法規定了酒花的定義測驗方法及單位,並明確了測量時的標準條件,得到了計算公式。

古代由於掌握了看酒花的方法,分段取酒便有了可靠的依據。《本草綱目中所說的「頭燒酒」就是蒸溜時首先流出來的酒。「頭燒酒」的概念與現在所說的「酒頭」稍有不同。古代取酒,一般為二段取酒, 頭燒酒質量較好,第二段取的酒,質量明顯較差。頭燒酒和第二次取酒的數量比為3: 1。如《沈氏農書》中的大麥燒酒,頭燒酒為15斤、次酒為5斤。現代一般分為三段, 中間所取的部分作為成品酒,酒頭、酒尾不作為成品酒,即所謂的「掐頭去尾,中間取酒」,酒頭可作為調味酒或重新發酵,酒尾也重新發酵。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蒸餾釀酒技術,蒸餾過的酒還有這好處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白酒「三高三長」生產的工藝中,有一項就是「高溫餾酒」,因此白酒也屬於蒸餾酒,與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龍舌蘭酒,日本清酒被稱作世界八大蒸餾酒。蒸餾酒的原理就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
  • 膜蒸餾技術 敢問路在何方?
    懂它,才能知道怎麼用它蒸餾,想必學過化學的都了解,它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而膜蒸餾系統,則可以看作是膜技術和傳統蒸餾工藝的有效結合,就過程的本質而言,它依舊是一個蒸發、冷凝的過程;就MD技術而言,它的驅動力源於膜兩側的蒸汽壓差。全球膜蒸餾技術真正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而在國內,其實從03年開始,國內從事相關研發工作的人員逐年倍數增加。不難發現,其實國內這些年,很多膜技術的發展都非常快,當然這也得益於市場需求的推動。
  • 釀酒知識:不同蒸餾設備的原理
    ⑴ 半固態半液態蒸餾設備米香型酒等採用的是半固態半液態的蒸餾方式。在蒸餾的初期,醪液的濃度大,黏稠,用間接蒸汽加熱管供汽蒸餾。待醪液的濃度變稠時,大部分酒已被蒸出,釜內液體變少,通直接蒸汽進行蒸餾,把剩餘的尾酒進一步蒸餾出來。
  • 白酒是蒸餾酒,那麼對於蒸餾技術你了解多少?
    在白酒的生產過程中,將酒精和其他伴生的香味成分從固態發酵酒醅或液態發酵醪中分離濃縮,得到白酒所需要的含有眾多微量香味成分以及酒精分的單元操作稱為蒸餾,而這樣的屬於簡單蒸餾。蒸餾是利用各組分揮發性的不同,以分離液態混合物的單元操作。
  • 依據文獻古器具談論蒸餾白酒,有史有料,還原白酒歷史真相!
    中華上下五千年,酒這東西自古就有,但酒還是要分品種類別,在中國古代,蒸餾酒技術還未出現的元朝以前,酒都是米酒,黃酒,果酒一類的低度發酵酒。大約在一千年前,還在宋朝時期,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時代。一喝一大壇的美酒,酒精度數大都在十幾度到二十幾度。
  • 中國古代青銅器製作工藝探析
    導言中國古代青銅器是中華早期文明的瑰麗結晶,是華夏先民偉大的創造,它既是古代的王權之物,又是最高品格的古代藝術品。青銅禮器的生產製作是整個青銅時代的工業核心,有一套複雜的系統流程,後人通過對青銅器上留存的鑄造痕跡的分析,可以反推出古代青銅器的生產流程和鑄造工藝,總結其中蘊含的工藝思想,這將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古代社會。
  • 造酒汙水,常用處理工藝及技術
    生產過程中生產的汙水釀酒底鍋水、衝洗晾堂水、冷卻水和地面衝洗水以及蒸煮、糖化、發酵、蒸餾工藝的冷卻水等等(不包括洗瓶水和自然降水及其他生活用水)生產過程的廢水主要來自蒸餾發酵成熟醪後排出的酒精糟。
  • 古代的酒在現在等於現代的多少度?
    中國有著悠久的酒文化,在古代人們一般把酒當作解渴飲品,還有就是把酒當作交流感情的媒介,就有了我們常常說的,朋友知己千杯少,無酒不歡,無酒不成宴,等等,總之酒在中國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要想知道中國古代酒在現在等於現代的多少度?
  • 共沸蒸餾
    共沸蒸餾在實驗室及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相當廣泛。例如,用於除去溶劑中的水分,除去反應過程中所生成的水,使反應向有利於生成產物的方向移動(如酯類的製備);分離、精製各種物質等。圖1是實驗室常用的幾種共沸蒸餾裝置,在反應器與回流冷凝管之間安裝了一個液體分離器(或稱分水器),利用共沸現象在反應過程中不斷分離和移走某一液體組分。使用這些分水裝置,不僅能測量蒸出的水量,而且也可以觀察分出水的情況及判斷反應終點。
  • 1毫升樣品如何蒸餾?
    ,因為這是導致蒸餾過程中材料損失的主要因素。在蒸餾發生之前,燒瓶種始終需要一定數量的樣品來填充,稱為「滯留體積」,在冷卻後回到原始的蒸餾瓶中。因此,使蒸餾瓶和接收瓶之間的路徑長度最小化可以提高蒸餾的回收率。增加回收率的另一種方法是減少接頭數量,氣密性不好可能導致樣品洩漏。大多數微量蒸餾都是簡單蒸餾,因為使用分餾塔會吸附過多的物質。因此,這些技術通常用於去除非揮發性或高沸點或低沸點雜質。
  • 注射用水純化水系統——多效蒸餾
    中國藥典2010版中規定,注射用水是使用純化水作為原料水,通過多效蒸餾的方法來獲得。多效蒸餾是通過氣液相變法和分離法來對原料水進行化學和微生物純化的工藝過程,純化了的蒸汽經冷凝後成為注射用水,通過多效蒸餾的方法至少能減少毒素含量。
  • 【硬核乾貨】懂蒸餾,才稱得上懂威士忌
    不光涉足單桶威士忌,甚至很多人都開始自己蒸餾,自己桶陳!可見想要真正懂威士忌,它的製作工藝是你必須了解的。 今天我們就來扒清楚,威士忌的蒸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後來隨金屬技術的發展逐漸改變材質,包括錫、鐵、黃銅、銅等,其中銅是比較容易鍛造的,在 15 世紀時成為英、法等國的主流。 後來發現,銅除了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導熱性以及不易腐蝕的特點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去除雜味,讓酒質更加乾淨。
  • 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實驗室-蒸餾操作
    蒸餾可分為兩類: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常壓蒸餾操作比較簡單,而減壓蒸餾涉及一些較複雜的技術。對於常壓蒸餾,不需要用油脂來密封接口。(注意:對空氣或水敏感的化合物,蒸餾裝置應用加熱法乾燥過,並在氮氣或氬氣保護下蒸餾)。 6)蒸餾柱的保溫。當用維格勒柱時,柱子應該用玻璃棉或鋁箔來包裹。如果不進行隔熱保溫處理,蒸餾時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7)將冷凝管連上水管,打開水龍頭,檢漏。
  • 實驗八 減壓蒸餾
    有些化合物常壓下沸點高達幾百度,理論上我們可以用常壓蒸餾的方法來進行這些化合物的分離提純,但實際上,在這麼高的溫度下,這些化合物本身已經難以穩定存在了,甚至在遠未達到這一溫度時,這些化合物就發生各種各樣的反應而變質了。這時候該怎麼辦,我們可以考慮減壓蒸餾。
  • 蒸餾與萃取的方法
    一、蒸餾裝置:蒸餾燒瓶 冷凝器 牛角管 溫度計 碎瓷片 鐵架臺 酒精燈 錐形瓶蒸餾裝置原理:沸點不同兩種液體分開蒸餾裝置注意:冷凝器中的冷水由下向上進入 溫度計要放在支管處 碎瓷片防暴沸二、萃取裝置:梨形分液漏鬥
  • 蒸餾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項
    蒸餾是純化和分離液態物質的一種常用方法,通過蒸餾還可以測定純液態物質的沸點。純的液態物質在一定壓力下具有確定的沸點,不同的物質具有不同的沸點。蒸餾操作就是利用不同物質的沸點差異對液態混合物進行分離和純化。當液態混合物受熱時,由於低沸點物質易揮發,首先被蒸出,而高沸點物質因不易揮發或揮發出的少量氣體易被冷凝而滯留在蒸餾瓶中,從而使混合物得以分離。
  • 茅臺酒是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那麼另外兩種是什麼酒?
    蒸餾酒是把發酵過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餾酒一般可分為七大類:一是以糧谷為原料的中國白酒;二是以葡萄或其它水果為原料的白蘭地;三是以穀物及大麥芽為原料的威士忌;四是以甘蔗糖蜜或蔗汁為原料的老姆酒;五是以食用酒精為原料的俄得克;六是以食用酒精串香杜松子等的金酒;七是其它蒸餾酒。
  •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
    原標題: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有兩種基本的方法,即塊範法和失蠟法   一。塊範法   塊範法(或稱土範法)是商周時代最先採用的,是應用最廣的青銅器鑄造法。   此方法簡單介紹如下:以鑄造容器為例,先製成欲鑄器物的模型。
  • 知識蒸餾-Distilling the knowledge in a neural network
    在2014年Hinton發表的知識蒸餾的論文中用了這樣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說明知識蒸餾的目的。在大型的機器學習任務中,我們也用兩個不同的階段 training stage 和 deployment stage 來表達兩種不同的需求。training stage(訓練階段)可以利用大量的計算資源不需要實時響應,利用大量的數據進行訓練。
  • 《缺氧》汙水降溫及蒸餾詳解
    導 讀 《缺氧》汙水汙怎麼降溫及進行蒸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