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文言文是死文字?用「中指點菜」很開心嗎?

2020-12-08 觀察者網

【學校開學在即,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表示,在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語文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

對於文言文等古詩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問題,坊間有不少議論,看上去正反兩方都有些道理,不妨看看臺灣某些人的言行,或許能有新的思考。】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近期,臺灣這邊的「課審會」正在古詩文上動腦筋。課綱課綱,臺獨掌權,不玩課綱是不行的,要不然「人工獨」會出現斷層。這一次聚焦文言文,也是意料中事,畢竟臺灣的「國文」,就是政治不正確,什麼莫須有的罪名都可以給你按上去,臺獨分子擔任課綱審議委員,在他們眼裡,唐宋八大家也是「造神」。

7月有則趣聞,自助餐店在點餐區貼上公告「勿用『中指』點菜」,懇請客人在選擇菜色時,不要用中指比給老闆娘看。「課審會」對通識教育課程,指指點點,凡有中國味者,一律批鬥剔除刪修,臺式日式內容一律擴增高舉吹捧,可不是堂而皇之地用中指點菜嗎?至於品味,那是什麼?歷史也好語文也罷,草根味兒才是香的。

圖片來源:作者收集,下同

另外,新聞媒體時而出現「被挨打」「被獲釋」這類「動詞盲腸」的低級錯誤,讀者傻眼老師搖頭,報紙翻個面卻又有「驚見文化懸崖」這類警示臺灣人語文程度下降的社論,也十足黑色幽默了。

學文言文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死文字?其在通識教育內容中多少佔比才適當?這不是現在才有的爭議,而是從20多年前開始,島內就在吵了。

以意識形態主張文言文應淘汰的綠媒舉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只有小學五年級學歷,而「句法完全洗去文言文的影子」,「長大後才自修文言文」,我噗哧笑出來,莫言既然不用文言文就能成為文學巨擘,又為何要「自修文言文」?純粹吃飽撐著嗎?臺獨分子常有自相矛盾的言論,於此可見一端。

其實主張應廢文言文教學者,不是只有獨派,還有許多白話文學作家,大陸的情況也與之類似,所以暫拋臺獨分子的極端言行,來看看真正嚴肅的問題:文言文是死文字嗎?

文言文有用無用?

主張廢除、削減「文言文教育」者認為,現代人都用白話文,文言文無用,作為大學專業教育可,通識教育則不如全力提升年輕人的白話文能力。再者,喝過洋墨水,對英文嫻熟的知識分子認為,完全不懂文言文,語文能力一樣可以很好,用英文語法操作白話中文,也可斐然成章。

力挺「文言文教育」者認為,文言文乃中文之精萃,可提升白話文的質地,建立文化涵養,這才是「國文」教育的本質。所以目前通識教育中約一半的文言文教材是適當的,甚至比例拉高也不為過。

我自己是文言文捍衛者,但總認為兩種對立的主張是雞同鴨講,始終沒抓到溝通的重點。

其實,文言文不是「一種」語文。在三千多年來的中文演進過程裡,文言文可有好多種,各個時代使用中文的方式都有變化,時尚簡約,時尚繁華,此乃語言發展之常理,所以若當文言文只是一種語文,就忽略了語文的傳承性質,並與白話文做了不必要的切割。

事實上,白話文也不是「一種」語文。

若從胡適於1917年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算起,於今正好百年。看胡適或魯迅的白話文學,與今日文學作品做一對比,也會發現時代在文字組織上留下了變化的痕跡。

相關焦點

  • 蔣昕捷:高考寫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獲滿分,19年過去現狀如何?
    在2001年那場高考語文作文中,他另闢蹊徑,沒有使用我們平時的白話文,而是用中國的古文,寫就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古文。 蔣昕捷對古文的熱愛,還要從他五歲那年說起。對於一個五歲的小孩,還處於文字啟蒙的時期,大多數小孩都在這個年齡讀一些幼兒的繪本這種淺顯易懂的書籍。
  • 文言文很難學好嗎?學好文言文、古文的秘笈
    縱觀國家的教育方向,文言文在中學教育的權重有逐年加大的趨勢,這就是告訴同學們,學好文言文變得愈來愈重要。龍爪手告訴同學們,不用緊張,也不用著急,龍爪手教同學們用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搞定文言文。也許同學們有疑問:真的可以嗎?是不是硬核要拿出來溜溜才知道,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絕活。同學們耐心往下看。 無論學哪門功課,都應該研究一下這門課的特點,英語有英語的特點;數學有數學的特點;物理有物理的特點,掌握了科目的特點,學習起來才能事半功倍,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學習好這門課。
  • 點菜暴露了一個人的情商:越是高情商的人,點菜越會注意3個細節
    點菜暴露了一個人的情商:越是高情商的人,點菜越會注意3個細節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要出入一些社交的場合,比如飯局。參加飯局的時候,其實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我們好好注意,比如在飯局上的禮儀。如果在飯局上的禮儀方面做得不好,就難免會給人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在飯局上吃飯的的時候,夾菜這個舉動其實也有很多講究,夾菜的時候不能在菜碗裡面翻來攪去。
  • 古人為什麼用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我們是否恢復使用文言文?
    從小學的時候我們都開始有接觸到文言文,我記得我最早學的是《學奕》。剛開始學這個的時候只知道全部是聽不懂的,很麻煩,要逐字逐句的翻譯才能明白。那麼古人為什麼要發明文言文呢,難道他們不覺得麻煩嗎?他們平常說話也是這樣的嗎?
  • 中指戴戒指是什麼意思?中指戴戒指的女生結婚了嗎?
    戴戒指的情況非常普遍,很多人都喜歡把戒指戴在中指上,尤其是女生。不過,我們知道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代表著不同的含義。那麼中指戴戒指是什麼意思呢中指戴戒指的女生結婚了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中指戴戒指含義介紹左手中指戴戒指,一般是表示訂婚的意思。
  • 左手中指戴戒指、右手中指戴戒指的含義相同嗎?有什麼區別嗎?
    戒指自古以來就有著情感意義,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含義也是不同的,五個手指的含義都是有差別的,那麼,左手中指戴戒指、右手中指戴戒指的含義相同嗎?有什麼區別嗎?左手中指戴戒指的含義1、熱戀現在很多熱戀中的情侶都會把戒指佩戴在左手中指上,象徵著名花有主,熱戀中。一般來說,西方認為左手是上帝賜予運氣的手,一般都會把戒指佩戴在左手上,情侶戒指一般也是佩戴在左手中指上,而我國有著男左女右的傳統戴法,男生戒指佩戴在左手中指上,女生佩戴在右手上,不過也有很多情侶不按照這個佩戴。
  • 高中公認最難學的文言文,生僻字很多,你還背得出來嗎?
    很多人在初高中時期都背誦過語文課本中的優秀文言文,比如「逍遙遊」,「離騷」等。相比於詩歌的押韻和郎朗上口,文言文由於篇幅較長,生僻字較多,成為很多學生的噩夢,基本上背誦一篇要花費好幾天的功夫。今天我們就要介紹這篇公認最難學的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
  •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表示語氣句式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表示語氣句式 2012-12-17 14:1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老婆」用文言文怎麼說?現在的暱稱太low了!古人的稱呼才最甜
    中華上下五千年,最讓人能夠直觀的魅力就是文言文,它可以讓最簡單的語言承擔最強有力的感情和詩意,而在茫茫人海中,我們一生會遇到2920萬人,而能夠相識相知相愛,最終結為夫妻的概率為0.00049,這可是難得的緣分。
  • 文言文翻譯神器走紅 教師批其不符合古文常識(圖)
    機器翻譯代替人工翻譯,真的可能嗎?這句話,近日爆紅網絡的百度文言文翻譯器將它翻譯成了我們今天的標題。  最近,網友「獨角獸少女」發表一條名為「百度翻譯可以翻譯文言文了!」  機譯代人譯 啥時能實現  美國發明家、未來學家雷·科茲威爾(Ray Kurzweil)接受《赫芬頓郵報》採訪時曾預言,到2029年機譯質量將達到人工翻譯的水準,情況真的如此樂觀嗎?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靠專家們寫下一條條翻譯規則,計算機「唯命是聽」的方法逐漸成熟。
  • 不是無名指,你知道已婚女生為什麼把指戴在中指上嗎?
    可是,我發現現在有的已婚女生習慣把戒指戴在或左手,或右手的中指上。按正常來說的話,已婚女生的戒指應該戴在左手的無名指上。如果戒指戴在右手中指上,說明這個女生正在戀愛,已經心有所屬。她這是明明白白的告訴別人,本姑娘已經名花有主了,那些還單身的姑娘們,你們就羨慕本公主吧。當然這也是讓那些打算追求她的男生們,不要白費功夫了,因為她已經找到自己的夢中情人了。
  •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何意?老話在理嗎?
    雖然人們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但是人們依然會從一個人的外貌來判斷這個人的脾氣秉性,在農村中關於外貌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在農村中經常能聽到的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這可能是你見過的最奇葩的文言文翻譯
    作者:綠舟所謂「奇葩」的文言文翻譯,大約是指:譯文與作者原旨大相逕庭,但字字句句卻能自圓其說,讓人始料不及,產生「似乎哪裡不對,又似乎很有道理」的感受。文言文翻譯這個東西,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但凡有一個詞理解錯了,整句話的意思就變了。大家都看到過哪些驚世駭俗的翻譯呢?
  • 你還在為翻譯文言文苦惱嗎?記住「5字訣」,翻譯文言文不再難!
    #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怎樣準確地翻譯文言文,使其符合現代漢語的規律呢?「留、刪、補、換、調」五字訣,概括說明了翻譯文言文的主要方法。一、留。即翻譯時保留原文。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帝號、國號、人名、地名、官職、器物名、度量衡單位等,均可在譯文中保留下來。例如:(1)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這種場合,川普豎起了中指?
    誰會用中指來捋頭髮?他臉上的表情表明他就是故意那麼做的。他才不會任由一個比他更聰明更穩定的天才女性說他錯了。我看到很多人在爭論他到底是故意還是無意的。但在我看來,當梅爾委婉地糾正他時,他臉上的表情是有意的、不屑的,好像是在說「她居然敢來糾正我,難道不知道我說什麼事實就是什麼嗎?」肢體語言專家對川普的這一系列動作和細微表情做了解讀,驗證了網友的看法。這些非語言的表達強烈地投射出他的思想情感,「難以置信她剛剛糾正了我!」
  • 歷史:地球上最著名的中指屬於伽利略伽利萊!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小編又是和大家一起見面了有人說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對著鏡子笑一笑你們都做到了嗎?微笑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哦!有這麼可愛的小編每天都為你們帶來不同的文章應該也是非常的開心的。歷史:地球上最著名的中指屬於伽利略伽利萊!
  • 中指戴的戒指怎麼選?左右手中指戴戒指的說法
    不同手指戴戒指所代表的的含義不同,比如中指戴戒指通常表示訂婚的意思,但有時也是熱戀期的情感表達,所以左右手中指戴戒指的說法是不一樣的。而在性格特點、風俗習慣等方面,在中指戴戒指也有不一樣的說法。左右手中指戴戒指的說法在戴戒指的含義上,有「左手婚姻、右手戀愛」的說法,因此將戒指分別戴在左右的中指,所表達的寓意是不一樣的。左手中指戴戒指:左手戴戒指代表如今的婚姻狀態,左手食指——未婚,左手中指——訂婚、求婚成功,左手無名指——已婚,左手小指——離異、喪偶;因此將戒指戴在左手的中指上,表示已經訂婚。
  • 吃貨心聲: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文學美食相交融,寫透人性方稱雄文字原創 / 保和堂#辣評創作家# 上一期,盡色兄寫了賽珍珠,說起美食和美女,他總是洋洋灑灑,口沫橫飛的,我今天換個口味,說說魯迅。我學生時代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對,三怕周樹人。大家一定還背過:魯迅原名周樹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一個明明名字裡有「人」的人,卻成為了大家尊敬而有距離感的「神」。魯迅先生的文章,目前正在教科書裡被逐漸刪除,可惜可嘆,其實很多人並未真正讀懂先生。
  • 文言文斷句鞏固練習
    一、主謂賓斷句法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時以桀驁自陽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時為南陽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賦斂送葬皆千萬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產業。時又少行三年喪者。及涉父死,讓還南陽賻[注]送,行喪冢廬三年,繇是顯名京師。
  • 網絡流行語及英文歌被翻譯成文言文引熱議
    中新網2月9日電(上官雲) 近日,「古詩版阿黛爾金曲」在網上走紅,網友將英文歌詞譯為文言文,引得不少人點讚,一股「網絡流行語翻譯文言文」熱潮隨之掀起,人們對翻譯結果則褒貶不一。在熱議這股「文言文神翻譯」潮流的同時,「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