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9日電(上官雲) 近日,「古詩版阿黛爾金曲」在網上走紅,網友將英文歌詞譯為文言文,引得不少人點讚,一股「網絡流行語翻譯文言文」熱潮隨之掀起,人們對翻譯結果則褒貶不一。在熱議這股「文言文神翻譯」潮流的同時,「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網絡流行語現文言文版」神翻譯」
近日,「網絡流行語神翻譯」和「古詩版阿黛爾金曲」在網上走紅,讓文言文翻譯徹底「火」了。網友們紛紛發揮「創造力」,不僅翻譯現代白話文,亦涉及英文歌曲。
比如「富賈,可為吾友乎」「寡人倍感愛之所失」……初見這幾句文言文,可能多數人不知所云,但如果對照網絡流行語「土豪我們做朋友」、「缺愛」……這些話的意思便一目了然。
登上文言文「大雅之堂」的流行語並非僅此幾句。還有「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被譯為「寡人與眾愛卿皆瞠目結舌」、「何棄療」被譯為「汝何如停療」,讀來令人捧腹。
而英國女歌手阿黛爾的一首《Someone like you》也出現了文言文版的「神翻譯」,曲名被譯為「另尋滄海」,歌詞「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則是「情堪雋永,也善心潮掀狂瀾」;「Who would have known how bittersweet this would taste.」是「此種酸甜苦鹹,世上誰人堪相言?」
除此之外,「Never mind,I w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更是被升華為「毋須煩惱,終有弱水替滄海;拋卻糾纏,再把相思寄巫山」。這些優雅的的文言詞句很快引起公眾注意,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給母語點讚」。
部分翻譯結果引爭議
網絡流行語及外國歌曲的「神翻譯」帶起了一股文言文熱,更有媒體盛讚之為「最炫文言風」,但人們卻對部分翻譯成果褒貶不一。
有些網友對此持肯定態度。不少人在看過這些文言文翻譯後表示,「恐怕要中文八級以上才有這樣的功力」,自稱「突然有種想學好文言文的衝動」,並在網上引得一片贊同之聲。
與此相對,也有網友表示反對意見,並為之「唏噓不已」,直言這不過是白話文強作文言辭藻,連文言句式都算不上,水平可稱「連《古文觀止》都沒讀過」。
南方都市報載文對反對觀點表示贊同。該評論稱,對照歌曲《Someone like you》全文譯本,最好句子如「光陰常無蹤,詞窮不敢道荏苒;歡笑仍如昨,今卻孤影憶花繁」,不過是方文山之流的水準。歌名譯為「另尋滄海」,還不如此前流行的「似曾相識燕歸來」。
該文章還指出,無論從寫作還是生活的角度而言,學好文言文都極其重要。但將這股文言文熱稱為「最炫文言風」則有些過度讚譽。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朱傑人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應寬容對待此現象,這至少說明現在還有部分人知道自己的文化傳統、了解民族語言文字曾經有過的美,它的流傳可讓更多的人樂於運用文言文。
專家:該熱潮證明文言文在當今社會仍具生命力
近年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認同感增強,網上流行的這股「文言文」熱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年輕人對文言文的熱愛。朱傑人告訴記者,這股熱潮說明好多人認為已經死掉的文言文在當今社會仍有生命力,我們應該引導而非指責,以便更好傳承傳統文化。
提及具體做法,朱傑人稱,主流媒體可適當予以宣傳,或開闢文言文作品賞析園地,擇取部分既優雅又較通俗易懂的文章供大眾賞析,提供學習樣板。
「以文言文譯出的好文章,行文要比白話文優美。問題是我們沒有好好地發掘利用,這是一種悲哀。」朱傑人建議,目前中國的語文教學中,文言文屬於「點綴」,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文言文教學量,同時老師、學者有意識的引導文言文寫作向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
「古人的文言文寫作也並非由教習得,關鍵在語境。我們在以後的文化發展中應注重傳統文化與儒學的弘揚。白話文是在文言文基礎上發展來,若能在課堂多教學生基礎的東西,白話文可以寫的更順暢。」朱傑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