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報告:2015上半年網絡流行語分析

2020-11-29 人民網

  2015年上半年,「網絡流行語」層出不窮,並且有延伸至日常生活的趨勢。語言創新在碎片化的現代生活中更加困難,「流行語」快捷易懂,成功替代了語言創造。

  2015年上半年網絡流行語主要來源於娛樂話題和熱點新聞,「網絡流行語」娛樂化趨勢明顯。從類型上看,「吐槽」類語言熱度最高,「也是醉了」「什麼鬼」大量出現在原創帖子和評論中。此外,「網絡正能量」也收到追捧:「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引發網友反思,多數人認同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網絡熱詞並不是2015年的新詞,2014年出現,2015年依然流行:「顏值」「逗比」「約嗎」「我想靜靜」「小鮮肉」「單身狗」等,並在不同的語境中被賦予新的含義。

  2015年熱度較高網絡流行語

  2015年新流行語Top10

  流行語來源:娛樂話題、新聞熱點

  網絡流行語來源分布

  網絡流行語伴隨著一些熱門話題迅速傳播,隨後熱門話題冷卻,流行語轉接到其他事物中,傳播力增強。例如某娛樂節目興起,「小公舉」成為形容某明星公主病的代名詞,以諧音加強諷刺效果。以論壇為主的「網絡自造詞」比例最高(21%),代表性的娛樂話題也成為網絡流行語的主要來源(20%),由新聞事件討論產生的網絡流行語只佔13%。

  網絡流行語傳播方式

 

  圖:「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使用頻次趨勢

  網絡流行語在網友的互動中產生和傳播,分為爆發式和漸進式。

  「爆發式」流行語:來源於明確的事件或網絡紅人熱帖,從傳播頻率上看,具有明顯的時間節點,事件當日使用頻率達到峰值。如女教師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4月14日經媒體報導後走紅,4月16日,微博引用量為9108條,達到峰值,網友表示「也想活的這麼灑脫」。4月14日新聞出現之前,引用頻率較低。

  「漸進式」流行語:難以追根溯源,在網友互動中逐漸成為熱門,並沒有清晰的源頭。這類用語的流行具有偶然性,從傳播頻率上看,峰值逐漸累積呈現。「單身狗」一詞使用頻率較高,2月14日情人節被成為「虐狗」日,網友用「聽說情人節,單身狗與加班更配哦!」調侃單身生活。4月3日、4月15日因周杰倫「秀恩愛」再次出現高峰。在峰值之前,「單身狗」一詞已經出現,並伴隨著特定事件逐漸升溫。

  網絡流行語特徵及社會心理研究

  網絡流行語層出不窮,但是一些語言使用頻率極高,持續性很強。網絡語言符合目前社交媒體和自媒體的碎片化表達,以驚奇、簡潔、表達程度強,迅速佔領網絡虛擬社會。

  語言碎片化。網絡時代寫長篇文章的作者越來越少,言簡意賅成為主旨,網絡流行語詞彙簡短、表現力很強,使用起來更加符合「高效」的要求。許多網絡流行語鋪天蓋地,反覆使用,淹沒了多元化的表達。

  吐槽普遍化。在2015年新出現的網絡流行語Top10中,以吐槽語言為主,表達負面情緒較多。表達情緒的流行語主要為表達負面情緒。許多吐槽流行語普遍應用於當下的熱點事件,將一些話題引為負面。

  內涵動態化。網絡流行語作為一種大眾文化,是在網民的互動中逐漸形成的。網絡流行語往往根據不同的語境和事件,衍生出新的含義。「流行語動態化」與流行文化本身特質相符,變化產生的新鮮感讓「網絡熱詞」反覆走紅。

  態度多元化。「且行且珍惜」「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等表達大氣態度,追求自由生活用氣的流行語得到網民認可。對於這些「正能量」的事件,並沒有「壓倒性吐槽」。網絡語言環境出現多元化趨勢,語言暴力不再獨大。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網絡社會作為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既有聯繫也有區別。網絡社會的互動方式以文字為主,文字信息較語音、視頻傳播更快捷。現實社會的互動更多維,語言、神態肢體動作等都可以作為溝通媒介。賦予文字多層面的感受,成為網絡流行語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其次,網民年輕化「助推」網絡語言,青年亞文化成為網絡文化主力軍。

  追求認同。網絡流行語的使用是一種「趕時髦」,流行文化追求「同質性」,以獲得群體的認可。網絡社會的溝通是「他人可見」的,個體在進行交流的時候,不自覺受到他者的影響使用網絡流行語,強調自己是「網絡社區」的一員,表明自己「沒有落伍」。

  反映社會心態。當代社會發展變化速度加快,社會心態隨著變化需要不斷調整。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不平衡帶來的衝突感,令個人感到緊迫,因此需要通過一些途徑進行宣洩。網絡社會的匿名性、主體性,讓個人有更大的發揮餘地。網民對社會觀念的認同或者貶低,通過網絡流行語反映網民心態。「熱詞」被追捧的背後,正是其代表的社會心態得到公眾認可。

  (節選自《2015上半年網絡流行語分析報告》,分析師周悅)

相關焦點

  • 銀行網絡輿情分析報告模板範文
    檸檬公關輿情監測中心銀行網絡輿情分析報告模板監測周期:2020-02-2000:00:00~2020-02-2023:59:59分析範圍:銀行媒體類型:全部信息類型:全部信息傾向性:全部去重類型:相同URL去重查詢類型:發布信息報告導出:2020-02-2018:48:07
  • 數讀2020年上半年政法網絡輿情特徵
    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從2020年上半年收錄的350餘起網絡輿情事件中,篩選出132起具有代表性的輿情事件,進行定量計算與分析,以此總結今年上半年的政法網絡輿情特徵、評估政法機關輿情整體應對情況,為政法機關輿情處置工作提供參考。
  • 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
    回顧2020年上半年發生的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發現其中在網上引發輿論熱議的事件可不少,如廣州方圓小學哮喘女孩反轉事件、高考輿情熱點事件、教師崗位頂替等。這裡蟻坊軟體有挑選了2020年上半年熱議度高的教育輿情熱點和新聞輿情熱點事件,並匯總成了一份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案例分析報告合集,供各位參考。
  • 透視2019年上半年網絡輿情的四個新特徵
    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通過梳理2019年上半年的多個熱點輿情事件,從四個角度探討網際網路輿情格局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1.主動策劃熱點輿情 發酵期預設立場近期發生的部分熱點輿情事件中,出現了一種輿情被策劃、被製造的趨勢。具體而言,當事人抓住社會輿論心理,主動掌握網絡話語權,有目的地進行爆料,從一開始就給輿情定好「節奏」。
  • 數據分析報告怎麼寫?新浪輿情通可視化簡報讓你事半功倍
    一份數據分析報告就能解答這些疑問。數據分析報告通常需要專業人員對大量信息進行整理分析,而目前網際網路信息的海量增加和形態越發多樣,給報告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想要撰寫一份優秀的數據分析報告,可以藉助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如政企輿情大數據分析平臺新浪輿情通。
  • 民主與法制網2020年輿情觀察分析報告
    輿情背景   2020年發生不少熱點新聞事件,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與法制網記錄並追蹤了不同時期的五十餘起熱點新聞事件,進行了輿情觀察分析。   在2020年民主與法制網輿情觀察分析報告中,囊括了各行各業,如涉及教育行業的有《西安六十六中學「殺師案」輿情觀察》《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監督疲軟,信息通道被人為堵塞 ——貴州大方拖欠教師工資案輿情觀察》《陝西鎮安7.1億豪華中學輿情觀察》等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有《「直播帶貨」助力扶貧輿情觀察》《南方暴雨「車輪戰」輿情觀察:防汛進入戰時狀態洪災無情人有情》
  • 當網絡流行語有了「詞典」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們四處尋找答案,網絡流行語出現「科普熱」,越來越多專注於網絡流行語收錄與解釋的「科普手冊」得以發展。「雖然某些用語只流行於特定圈子,但隨著網絡社交的廣泛開展,大家還是會受到網絡流行語影響,並嘗試了解這些流行語背後的文化內涵。」網絡流行語詞典APP「小雞詞典」創始人黃宇帆說。
  • 首屆全國社會輿情分析論壇在京召開
    全國社會輿情分析論壇現場當前,線上社交網絡與線下物理社會交叉融合日趨緊密,輿情內容千變萬化,輿情源錯綜複雜,社會輿情分析的不同系統標準不一,離輿情實戰分析尚有一定距離。全國社會輿情分析論壇旨在結合各界的關切熱點,邀請複雜系統、社會學、新聞傳播學、自然語言處理、社交網絡分析等多個方向的專家學者與企業精英,探索構建適應社會變化發展的輿情智能分析解決方案。
  • 網絡輿情危機特點、成因及引導
    每個網民都可以參與社會各類事件的評論、發表自己的觀點,自由地獲取信息並表達思想,表達對社會上一些現象的態度和觀點,加之中國網民人數已經突破6億,針對某一事件很容易形成強大的網絡輿情。通過交叉學科的一些經典理論對網絡輿情的特點、成因、危機等進行分析,從而較為全面總結網絡輿情的引導措施,對網絡環境的監管具有借鑑意義。
  • 「人民網·網絡輿情分析師」培訓班招生簡章
    與此同時,國內網民數量也不斷攀升,截至2015年底已達到6.88億之巨,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網絡輿論場,對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當前,網絡輿論已成為反映民生百態的社會鏡像,也是黨政機構了解和把握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習近平總書記在4月19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善於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 咬文嚼字:2016年十大流行語 網絡語言佔80%
    洪荒之力、吃瓜群眾、工匠精神、小目標、一言不合就XX、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供給側、葛優躺、套路、藍瘦香菇等流行語入選。「《咬文嚼字》評選流行語的標準始終如一,就是流行、創新、文明。」《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分析,近年來,年度十大流行語的網絡特色日趨明顯,今年除供給側、工匠精神外,其他8條均來自於網絡或由網絡賦予了新的涵義,成為歷年評選中最多的。
  • epr網絡公關是怎麼解決網絡輿情的
    epr網絡公關是怎麼解決網絡輿情的。【epr網絡公關選擇新輿盾】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對網絡輿情處理都是利用系統技術,epr網絡公關也是這樣的,新輿盾給大家分享:對於網絡輿情,要先追究其事件的本質,才能對症下藥。
  • 網絡涉軍輿情的潛在風險辨識
    在風險辨識中,這樣的網絡涉軍輿情往往因其傳播主體、動機的有效隱藏,以及宣傳色彩的淡化而被忽略。加之網際網路還有大量不完整的語句,存在拼寫錯誤、語法錯位以及其他各種人為模糊的問題;同時,涉軍輿情表達除文字載體之外,還廣泛存在於圖片、視頻、表情包等載體中,在「碎片化」傳播的網絡空間中,極易形成「盲點」。
  • 網絡爆料事件頻發 企業應對輿情危機的正確姿勢來了
    近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金融編輯部編制了《由投訴或舉報引發的輿情事件分析報告》。《報告》以近兩年來由投訴或舉報引發的網絡輿情熱點事件為基礎,分析了由投訴或舉報引發的網絡輿情事件在發生、傳播等過程中存在的特點,指出當前企業在應對此類輿情事件時存在的共性問題,並給出針對性建議。
  • [年報]拓爾思:2015年年度報告摘要
    拓爾思 公告編號:2016-016 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報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證監會指定媒體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 2015網絡熱詞排行榜大全 數不勝數的網絡新詞熱詞
    伴隨著歲月急匆匆的步履,2015年已進入倒計時。這一年裡,數不勝數的網絡新詞、熱詞、流行語,「你方唱罷我登場」,折射出當今中國社會生活的五彩斑斕。  網絡熱詞排行榜2015「獲得感」  杭州西湖景區,一位神情歡悅的女遊客(2015年3月29日攝)。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指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 ...網絡輿情引導時度效——地方政府危機事件網絡輿情引導流程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網絡治理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並要求地方政府充分踐行網絡群眾路線,進一步增強政務公開,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另外,根據調研和訪談發現,地方政府的危機事件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和水平參差不齊,儘管有些發達地區以及輿情高發地域引導水平較高,但大家同樣都存在迫切的需求,希望有一個危機事件的網絡輿情引導流程圖,充分融合輿情技巧和政府工作流程,呈現一個立體化的方案,幫助它們在危機事件中有規可依、有圖可用,提升網絡輿情引導時度效。
  • 盤點2017年爆紅的網絡流行語
    回顧一整年,你還記得哪些風靡一時的網絡流行語?   你心裡沒點X數嗎?   該詞來源於東北的方言,其實就是「你四不四傻」的2.0進化版。   暗指一個人揣著明白裝糊塗。該流行語也成為今年日常吐槽的經典用語之一。
  • 人民網評:在2015流行語中傾聽時代的心跳聲
    流行語,往往是一面鏡子,能夠映照出一個時代的各種面龐。就在近幾天,《咬文嚼字》編輯部按照往年慣例,發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語」,除了「獲得感」「網際網路+」「創客」等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的詞彙外,「任性」「寶寶」「顏值」等網絡流行語也相繼上榜。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過:「語言是生活的化身。」
  • 「海鰻雲」 景區旅遊輿情監測分析報告
    以旅遊運營者的角度考慮旅遊輿情,我們應該做的是通過旅遊大數據全面監測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方面的滿意度,同時對於旅遊目的地的配套設施、服務、安全等各方面進行監測,但是作為旅遊運營者來說,監測發現問題是必須要的,解決問題才是重點。那麼,我們如何通過旅遊輿情監測來覺解我們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