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有多可怕?影響或將持續幾十年,譚德塞:百年一遇的危機

2020-12-06 前沿時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如今全球感染病例數量已經超過1720萬,而在感染人數最多的20個國家中,美國位列第一,這些國家還包括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和德國。據環球網8月1日報導,當地時間7月31日,世衛組織召開突發事件委員會,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並提供建議。

據悉,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致辭中說,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人們在接下來數十年的時間內都將感受到疫情的影響。同時,譚德塞指出,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答,血清學研究顯示,全球大部分人仍易感,即使是經歷過嚴重疫情的地區也是如此,很多國家出現新的疫情,一些最初受影響較小的國家現在也開始出現確診和死亡病例上升,一些國家已控制住大規模疫情。譚德塞強調,儘管疫苗研發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進行,仍需學習與病毒共存,用現有工具抗擊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作為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美國總統川普卻還在要求著學校儘快開學,不僅如此,川普還聲稱「年輕人幾乎對這種傳染病免疫,越年輕越好,所以我們得讓學校開學。」然而,他的這一言論再次遭到「打臉」。譚德塞表示:年輕人也是新冠病毒易感者,可能會感染、傳播新冠病毒,甚至會因此死亡,提醒年輕人注意感染風險已經成為當前的一大挑戰。世衛組織再次呼籲年輕人謹慎防護,保護自身和他人。據媒體報導,隨著暑假來臨,一些地方出現了年輕人聚集病例。

事實上,就在美國退出世衛組織後,川普仍然頻頻與之唱反調,同時不斷將疫情擴散的原因甩鍋給其他國家。此前世衛組織建議人們戴上口罩,以此來減緩病毒的傳播,而川普卻執意不戴口罩,就在近日才改口稱「戴口罩非常好」。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包括美國頂尖傳染病專家福奇在內的多方均表示,病毒不會輕而易舉地消失。毋庸置疑的是,這次疫情或許還將持續,而中國較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也是全世界的榜樣。

相關焦點

  • 病毒影響將持續幾十...
    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羅爾有3350人確診新冠肺炎後無法聯繫到,原因竟是患者初篩時給了錯誤的電話號碼和地址。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是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其影響將持續幾十年。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警告稱,許多國家新冠確診病例數激增的原因,是由於年輕人「放鬆警惕」。
  • 民航聯盟:譚德塞反對將疫情政治化 世衛從武漢開始調病毒源頭
    民航聯盟據日內瓦綜合電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周一強調會竭盡所能找出冠狀病毒源頭,並呼籲各國不要把這個課題政治化。(上圖)世衛組織擔心,歐洲在滑雪季節將有新一波的冠狀病毒疫情。他說:「我們將先從中國武漢的調查開始……接著再基於調查結果,開展必要的研究。」譚德塞上周五說,國際專家調查團將會進入武漢調查病毒起源。由於距離冠病蔓延全球已近一年,世衛組織這次調查透明度及成果備受關注。
  • 災難百年一遇 最重要的資產是什麼?達裡奧談疫情影響
    在其看來,有三種不同的情況是相關的,但又是非常不同的,不應混淆。一是病毒本身;二是對病毒反應的經濟影響;三是市場行為。三者都會受到高度情緒化反應的影響。病毒病毒本身肯定會出現也會消失,同時產生巨大的情緒影響,非常有可能成為一把雙刃劍。這極有可能導致一場無法控制的全球健康危機,讓人類付出的高昂的人力和經濟成本,儘管這場危機的處理方式和後果將因地點而異(這也將影響其市場的表現)。
  • 譚德塞忍不住說了實話,疫情發展到這步田地,美國人確實值得同情
    對此,美國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更是公開發表警告稱,預計在2021年2月份,美國國內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可能會達到45萬。所以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將是美國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三個月。
  • 全球疫情大流行將帶來怎樣的影響,企業如何應對
    導讀:對商業及商業模式的思考,離不開當下,特別是對全球疫情的思考。百年生存危機——當你讀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可能就像我自己當時寫下這個標題時一樣驚訝。這一場被世衛組織姍姍來遲宣布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真的有這麼可怕嗎?我們是不是誇大了疫情的潛在危害?但是,看看歷史,再回觀現狀,連串的外部和內部特徵都讓我們不得不發出這樣的預警。
  • 美現罕見小冰河氣候,遭百年一遇大雪襲擊!
    ,部分地區甚至成為了百年一遇的氣候。也就是創下了106年最強降雪記錄,以至於這種百年一遇的氣候現象再次上線,不得不說說地球的氣候真的是反常了,極端性的氣候現象越來越多。美國東北部地區遭遇到——罕見的百年一遇強降雪襲擊,就如遭遇罕見「小冰河」氣候一樣,加深了人類對氣候變化的猜疑,到底是不是小冰河時期來了呢?地球明明變暖了,卻出現了不正常的氣候現象,只能說如今地球的氣候不正常。聯合國也才發布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報告,裡面就指明了,人類如今面臨的極端氣候現象。
  • 關於這次疫情將對海南自貿港有怎樣的積極影響
    既然這次的事件並非偶然,我們就不過多討論疫情有關的,而是從疫情發生的時間,時代,時機,以及將會對未來的社會以及商業變革有怎麼樣的影響去分析解讀,特別對海南島有什麼樣的微妙影響也做一些分析。疫情不可怕,畢竟我們有強大的黨中央做後盾,醫療技術我們不差,但是就怕輿論造勢,引起恐慌,導致民眾不相信政府,有病亂投醫,增加醫療資源負擔。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人不在乎,不知道嚴重性,缺乏對生命的敬畏,對他人的保護,自私自利永遠是人類的特性,盲目自大,不知反省。
  • 譚德塞:使用疫苗結束新冠疫情有了真正的希望
    新華社日內瓦11月23日電(記者劉曲)近期全球範圍內多款新冠候選疫苗臨床試驗取得新進展。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通過結合使用疫苗和其他經過測試證明有效的公共衛生措施來結束這場疫情,「現在有了真正的希望」。
  • 研究員王建:疫情防控的思考與世界危機的新形態
    座談會就「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疫情衝擊下經濟全球化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疫情衝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選擇」等議題進行討論。現將專家發言發布如下。一、對於疫情防控的思考1.隔離是解決疫情最有效的辦法。今天會議的議題是是兩個點,一個是疫情,一個是全球化。我今天要講的可能和大家講的稍微有點區別,我先講點疫情。
  • 洪水「百年一遇」!四川史上首次啟動一級響應!
    青衣江已出現百年一遇洪水!四川防汛工作異常嚴峻,有記錄以來首次啟動Ⅰ級防汛應急響應!是什麼「觸發」了這次Ⅰ級應急響應?1998年都沒啟動,今年為何啟動?下一步如何應對?↓↓↓什麼「觸發」了這次Ⅰ級應急響應?
  • 現代院報告:新冠疫情加速世界百年變局演進
    世界變局加速推進報告指出,2020年是二戰結束與聯合國成立75周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突如其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戰疫加劇國際格局「東升西降」「中進美退」,大國博弈激烈複雜,全球治理備受考驗,地區熱點有增無減,政治思潮相互激蕩,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
  • 《自然》十大科學人物出爐:李蘭娟、張永振、譚德塞、福奇等人上榜
    春節期間,全國各地計劃外出的遊客受疫情影響,也取消了春節旅行計劃。武漢封城整整持續了 76 天,並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此前一天,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將暫停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資金,並評估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採取的措施,及其與中國方面的往來。
  • 《環球論壇》2020年文章盤點之二:疫情影響下的國際局勢,怎
    文章中,有宏觀分析疫情世界影響的,如《把脈新冠疫情六大國際戰略影響》《「後疫時代」的形與勢》等;有呼籲加強國際衛生及抗疫合作的,如《加強公共衛生國際合作勢在必行》《攜手抗疫,推動全球聯防聯控正其時》《中韓攜手樹立全球抗疫典範》《德法提出5000億歐元「復甦基金」危機能否再次倒逼歐盟更緊密》《合作抗疫為中非友好注入新內涵》《疫情變局下中國與阿根廷合作前景廣闊》《「復甦基金」
  • 這次疫情,是最深刻的一次集體修行!
    一 這次疫情絕對不是一種偶然,而是一種偶然中的必然,疫情背後是人們無知愚昧,更是人們對信仰和教育的缺失,反觀當下疫情,好像跟有預謀似的,不在18年也不在19年,而是在2020年突然間就爆發了,這是人類在挑戰大自然規律的極限,被大自然狠狠地抽了一記耳光,如果人們還沒清醒過來,這場瘟疫將直接把人帶走!
  • 聯合國官員警告:2021年將有兩大災難!世衛組織警告:更可怕的病毒將現身
    聯合國官員警告:2021年將有兩大災難,只有部分國家能熬過去:2020年被很多人稱作「災難」,因為受到疫情影響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大疫情持續衝擊下的世界金融大動蕩
    具體表現有黃金、國債等無風險資產價格持續上漲,而股票、原油等風險資產價格大幅下跌。這一階段是市場對於美聯儲緊急降息的迅速反應,市場普遍擔憂美聯儲看到了背後的深層次問題,因為美聯儲在歷史上緊急降息的次數並不多見。3月6日,歐佩克的代表沙特和非歐佩克的達標俄羅斯關於原油價格的談判破裂,等到了3月9日周一,美國股市出現了這一輪大動蕩中的第一個熔斷,市場基本進入流動性恐慌階段。
  • 終於被疫情擊垮,西半球最大航空公司破產,「百年老店」轟然倒塌
    新冠疫情來勢洶洶,在短短時間內席捲全球,這不僅給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影響,也給了一些企業以重擊。據央視報導,哥倫比亞航空於當地10日向法院申請破產,並且請求保留重組的權利。疫情使有百年歷史的航空公司無能為力據央視報導稱,解決債務問題是哥倫比亞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的主要原因。受疫情的波及,公司早在2020年的3月末就取消了全部的國際商客運航班,這就導致了公司的收入大幅減少,缺少流動資金的困難使得這一「百年老店」舉步維艱。儘管破產,但公司運營還是會在艱難中維持下去,使兩萬餘名的員工無需面對失業的危機。
  • 《2012》和《12隻猴子》或預示了人類未來,譚德塞一語成讖
    人類回不到2020年之前,那個相對繁榮、穩定的時代;回不到2020年之前,那個自由穿行的年代;回不到2020年之前,那個衛生相對有保障的世界。取而代之的是,瘟疫大流行,經濟衰退,以及此起彼伏的民粹運動……在7月13日的世衛組織例行發布會上,面對業已失控的疫情態勢,譚德塞總幹事用"我們回不去了"的言語表達內心的失望之情。他指出,由於大多數國家未能很好地採取防疫措施,導致疫情近乎泛濫,讓諸多的國家和民眾受難。為此他高聲疾呼,希望世界所有國家能夠重視疫情的問題,採取國家層面的防疫力度,儘快地遏制住疫情的蔓延。
  • 聯合國:繼新冠疫情和糧食危機後,下一世界性危機已來臨
    據英國媒體報導,聯合國 (United Nations)表示,水資源匱乏正影響著全世界30多億人,人均可獲得的淡水數量在過去20年裡減少了五分之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有5000萬人生活在嚴重乾旱每三年就會對農田和牧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的地區,世界上超過十分之一的旱地經常遭受乾旱。11月26日,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除了水資源危機外,目前人類還面臨著糧食危機。
  • IMF:亞洲經濟將遇60年來首次零增長,挑戰超過金融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6日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給該地區的服務業和主要出口目的地造成了「空前的」損失,今年亞洲經濟很可能在60年來首次出現零增長。IMF在周四發布的關於亞太地區的報告中說,雖然亞洲的經濟表現將好於遭受疫情影響的全球其他地區,但仍將面臨嚴重影響,程度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19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當時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7%和1.3%。 IMF表示,這次危機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同,疫情直接迫使該地區的居民呆在家中,商店關門,直接打擊了該地區的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