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吳琳)日前,大連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劉波團隊及其合作者發展了基於螢光蛋白的螢光共振能量轉移(簡稱FRET)技術,發現了細胞在外加機械力作用下發生遷移的直接動力,實現了細胞膜上的表面張力變化的可視化。這個發現將長期以來在國際上僅僅是理論上的假設變為現實,並對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的研究作了進一步的拓展。相關成果已有部分發表在《科學報導》上。
在外加機械力作用下,細胞內的蛋白是如何被激活的,被激活的內在動力是什麼,是什麼因素導致細胞蛋白被激活,一直存在一定爭議。長期以來,科學家只是假設細胞內存在著機械力的傳遞,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探針,這種力一直沒有得到實驗上的有效驗證,因此到目前為止一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最近,劉波研究團隊運用一個精巧的「分子彈簧」與螢光蛋白構建了新型的FRET探針,並利用兩條特殊的「蛋白鉚釘」將該FRET探針鉚定到細胞膜內表面上,通過特殊的螢光顯微鏡觀察細胞的螢光顏色與光強變化,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細胞膜上的表面張力變化的可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