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方案應對氣候變化-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1-25 光明數字報

    中國讀者對威廉·諾德豪斯應該不會陌生。他師從保羅·薩繆爾森和羅伯特·索洛這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又在2018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牢牢奠定了在經濟學領域的世界聲譽。

    諾德豪斯獲得諾獎的主要原因在於把氣候變化融入長期的宏觀經濟分析之中。而《氣候賭場:全球變暖的風險、不確定性與經濟學》是他研究氣候變化經濟學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雖然這本書由翔實而嚴謹的科學研究素材所構成,但卻是寫給普通讀者的,目的是為破解氣候變化難題向社會公眾宣講一種經濟學方案。諾德豪斯把當前人類與氣候變化的緊張關係比喻為人類進入了氣候賭場。賭場之上投擲骰子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之高,促使我們不斷尋求方案來走出這個賭場。

    氣候變化尤其是全球變暖成為世界難題本身的過程就是一個難題。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認可人類行為導致了全球變暖這個結論,進而否定一切阻止全球進一步變暖的舉措。諾德豪斯在本書中系統回顧了氣候變化的起源和發展,並對氣候變化尤其是全球變暖的消極影響進行介紹。這些「苦口婆心」的討論融合了地球科學、經濟學、生物學等領域的知識,體現了諾德豪斯本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知識積累的廣博,更體現了氣候變化對人類命運的嚴峻挑戰。

    人類如何走出氣候賭場?科學家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方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前沿技術從大氣中清除多餘的二氧化碳;另一類是把陽光和熱量反射回太空。這些方案或者成本過於高昂,或者技術手段在短期還無法實現。面對氣候變化難題,作為經濟學家的諾德豪斯最為看重的還是經濟學方案,強調通過改變二氧化碳排放扭轉溫室氣體的積累趨勢。

    改變現狀談何容易,而經濟學又能貢獻什麼智慧呢?諾德豪斯對四種經濟手段的減排效果做了嚴謹介紹:減緩經濟增長,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強度和從大氣中去碳。顯而易見,以經濟不增長或者少增長為代價來減排,對於很多國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諾德豪斯本人也不建議這樣做。他最為看重的是後三種經濟手段,尤其是降低能耗和減少碳排放強度這兩種手段。通過引入貼現的概念和運用成本—收益分析,諾德豪斯細緻地討論了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現在與未來的成本與收益分配狀況。與此同時,他科學地考察了不同的減排目標下氣候變化目標的成本、損失和淨影響。

    理論研究與政策工具相伴是諾德豪斯寫作本書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一點在引入貼現和成本—收益分析中已經有所體現,然而最為顯著的地方是全書在討論為碳定價方面。他認為,對碳排放徵稅會為減少碳排放提供強有力的激勵,而這種激勵會影響消費者、生產者和創新者。

    這本書雖然重在提出破解氣候變化難題的經濟學方案,但是諾德豪斯本人並不是一個市場盲從主義者。他在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從經濟學回到了政治學。因為他認識到,國家和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同樣擔負著重大的責任和使命。而最為重要的是教育現代社會的民眾,讓民眾認識到全球變暖問題的嚴重性,從而增強他們支持低碳生產和生活的自覺性。中國倡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號召世界各國團結起來共同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這些理念也是諾德豪斯高度認可和倡導的理念,我相信《氣候賭場》這本書不僅能在中國找到它的知音,也會推動我國的低碳轉型,提升大眾的減排意識。

    (作者:張春滿,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溼地保護: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自然解決方案
    2019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應對氣候變化」,旨在提醒公眾: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並非無能為力。事實上,溼地保護能夠成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重大問題的自然解決方案。溼地是重要的「儲碳庫」在人們的印象中,沼澤是一種熟悉的溼地類型。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摘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准,現摘要如下。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加強氣候觀測系統建設,開發全球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技術、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和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等,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和履行國際公約的能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戰略和方案研究,為制定政策和對外談判提供支撐。加強氣候變化科技領域的人才培養,建立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全文)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前言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氣候公約》同時也要求所有締約方制定、執行、公布並經常更新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解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應對氣候變化總體目標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取得明顯成效,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氣候變化相關的科技與研究水平取得新的進展,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得到較大提高,氣候變化領域的機構和體制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 我國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全文)
    《氣候公約》明確提出,各締約方應在公平的基礎上,根據他們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的能力,為人類當代和後代的利益保護氣候系統,發達國家締約方應率先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不利影響。《氣候公約》同時也要求所有締約方制定、執行、公布並經常更新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
  • 「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線上專題研討會召開
    2020年4月29日,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CCSD)組織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專題研討會,拉開了ICCSD近期組建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NBS)」合作平臺的序幕。ICCSD副研究員楊秀系統介紹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合作平臺的背景,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合作平臺推進的總體思路。
  • 西方媒體熱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方案:態度積極
    新華網專稿: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出席行將舉行的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期間,將針對國際發展領域的重大問題,包括氣候變化等問題表明中國立場和主張。4日,中國政府發布了中國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文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 TNC: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不可或缺
    COP25期間,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國際氣候政策主任約翰威爾迪克(John Verdieck)受邀參加了由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主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承辦的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為主題的中國角邊會。
  • 應對氣候變化的十種解決方案
    避免災難性氣候變化的十種可能性方案  作者David Biello  發表2007.11.26亞馬遜和其他森林不只是地球的肺,它們可能是人類短期內限制氣候變化的最佳角色。  拔掉電源—不管你信不信,美國居民在電器關機時會花費更多的電費。電視機、音響設備、電腦、電池充電器以及許多其他的配件和家用電器在看似已經關機的情況下會消耗更多能量,因此需要拔掉其電源。  購買節能產品能實現節能和省錢的雙贏,從而可以防止更多的溫室氣體排放。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
    加強氣候觀測系統建設,開發全球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技術、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和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等,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和履行國際公約的能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戰略和方案研究,為制定政策和對外談判提供支撐。加強氣候變化科技領域的人才培養,建立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
  • 經濟學學術成果評價的根本準則-光明日報-光明網
    ,有的認為一篇論文或一部著作中,模型越複雜、公式越多、數據使用越多、技術難度越大,學術水平就越高,有的認為經濟學術語越多、新觀點越多,新見解越多,學術水平就越高;許多經濟學論文,不論是否適用模型,作者都儘量使用模型,不論是否適合運用計量分析,作者都努力進行計量分析,能明晰說明的故意說得深奧,能簡單計量的卻用模型弄得複雜。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對於正確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充分認識人類賴以生存地球家園的生態價值,有效利用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中國生態保護紅線的做法與經驗是值得推廣的。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李志青:全球氣候變化的幾個經濟學常識
    為了更好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有必要知道相關的幾個經濟學常識。 第一,氣候變化是一個經濟結構問題。 其二是推進氣候投融資,《報告》提出「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緊密圍繞達峰行動和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需要,立足推動金融系統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目標做出系統性響應,加快完善氣候投融資政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策和標準體系。
  • 應對氣候變化:適應與減緩同等重要
    現在正在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在應對氣候變化法當中,應該明確地把適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求有相應的政策和措施落實適應工作。    第二,有關的政府部門,如農業、森林、漁業、水利等部門,應制定適應氣候變化的具體政策、實施措施和解決方案。比如說在水利部門,現在基本上是考慮如何做好水資源的供應,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產生的影響還沒有深入的研究和給予足夠的重視。
  • 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舉措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 王雪梅)中國作為遭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主動承擔相應責任,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積極參與國際對話,努力推動全球氣候談判。
  • 秦大河:完善法律制度應對氣候變化
    2007 年6 月4 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正式發布。「國家方案」涵蓋調整經濟結構,推進技術進步,提高能源效率等多個方面,是我國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的第一部國家方案,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 德國政府出臺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至2023年將投入540億歐元
    德國政府出臺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至2023年將投入540億歐元 2019-09-21 09:45: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中國要以發展的眼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本文根據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國發院名譽院長、南南學院院長林毅夫教授的發言整理,已經演講者本人審閱。我想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來談今天的主題「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及能源革命、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戰略」中幾個關鍵詞的內部邏輯,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眾所周知,經濟發展的一個表現就是收入水平不斷提升。
  • 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舉行
    陳旭指出,青年應當自覺肩負起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中深度參與、主動作為、不斷創新,為綠色發展貢獻智慧,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不懈奮鬥。他強調,通過務實合作和密切的戰略溝通,我們正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正是其中之一。王希勤重申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期待與世界青年通力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凝聚智慧,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