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學術成果評價的根本準則-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1-30 光明數字報

    【學人隨筆】

    當前,經濟學學術界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現象:在對經濟學論文和著作的遴選、評獎中,不少人將數學模型的複雜程度、計算技術的難易度作為評判學術成果水平高低的標準;有的認為純學術研究可以沒有應用價值,可以不經過實證檢驗,可以與經濟事實和經濟現象無關,有的認為一篇論文或一部著作中,模型越複雜、公式越多、數據使用越多、技術難度越大,學術水平就越高,有的認為經濟學術語越多、新觀點越多,新見解越多,學術水平就越高;許多經濟學論文,不論是否適用模型,作者都儘量使用模型,不論是否適合運用計量分析,作者都努力進行計量分析,能明晰說明的故意說得深奧,能簡單計量的卻用模型弄得複雜。反思這些現象的根源,就是對經濟學學術成果的評價標準形成了誤區,有必要正本清源。

    一篇經濟學學術論文,一部經濟學著作,如何評判其學術水平?這首先需要辨析什麼是學術。學術通常被定義為系統、專門的知識與學問,是人類在探索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形成累積起來的理論、思想、觀點和方法。學術研究是一個動態、發展、變化,不斷延伸、不斷接近規律和真理的過程,它源於人類實踐,又服務於人類實踐。學術研究可分為不同的學科或領域,如自然科學領域、社會科學領域,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滲透的領域等。從學術研究的發展歷史與沿革看,學術研究都應有明確的目標性、實驗性和超前性。學術論文和學術著作是學術研究成果的直接表現,它是對某一學科、某一領域專門問題的探討、分析、論證。學術成果應具備科學性、理論性和創造性:必須從客觀現實出發,秉持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探求客觀真理,認識客觀規律;以研究成果為表述對象,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領域的某個問題進行實驗、分析、總結、歸納,揭示事物或現象的特徵和規律,解決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應有新發明、新發現或者新內容,能增加人類科學知識,豐富科學知識體系。

    自然科學研究成果指導人們改造自然、改造世界;技術是科學的具體化和實際應用。作為知識形態,科學的理論、思想、方法促進技術的革新和革命;而作為知識體系的應用,技術則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造福於人類。近代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等不斷發展的科學理論,以及不斷湧現的新興技術,如新一代信息技術、計算技術、增材製造技術等,都正深刻地改變和改造著人類環境,推動著歷史前進。

    社會科學以人類的精神世界、精神文化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運用科學原理,使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進行認識和實踐。由於研究對象具有人文特質和社會屬性,所以社會科學既是事實科學又是價值科學,其成果既存在主觀性、規範性,又具有價值性、應用性。社會科學的成果當然也具備與自然科學相同的特質,即解決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促進人類的發展與進步。經濟學是社會科學的重要分支,其起源、發展須臾沒有離開過經濟事實和經濟現象。亞當·斯密通過觀察格拉斯哥手工業和貿易的迅速發展實際,發現了市場的自發作用,創立了經濟社會的「牛頓式的自然秩序」;李嘉圖依據對彼時國家貨幣政策、穀物法的批評和對稅收、證券等現實經濟問題的觀察,創立了其傑出的經濟理論體系。現代經濟學研究中,許多經濟學大家也是基於對經濟事實、經濟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取得巨大成就、作出突出貢獻的。如庫茲列茨在人口發展趨勢、人口結構對經濟增長、收入分配關係方面的研究,索洛在技術進步、長期經濟增長領域的研究,迪頓在國家促進福利、消除貧困政策領域的研究等。

    因此說,學術研究是具備科學屬性的。強調學術研究的科學屬性就必須承認學術成果的科學產品屬性。一切科學的終極目標,都在於探索未知世界,推動社會進步,促進人類發展。因此,一切真正有價值的科學研究成果,都應該具備實用性或應用價值,能為人類帶來福祉、改善人類生活。經濟學的科學屬性決定了經濟學論文或著作的科學產品屬性——具備應用性和應用價值。這是經濟學學術成果的生命,也是經濟學學術成果價值評判的根本準則。

    世界上沒有獨立於科學認知之外的所謂純學術研究。沒有應用價值的學術研究不能稱之為科學研究,不能指導實踐的理論也不是真正的理論,不能應用於實際的方法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方法。如果一項成果不能應用於實踐、指導實踐,體現不出任何實用價值,那就不是真正的學術研究成果,那只是一些學者給自己的思考和琢磨戴上的學術面紗,是作者自娛自樂的文化消遣。

    綜上,一項經濟學學術成果水平的高低,本質在於是否有應用價值以及應用價值的大小,而不在於是否有複雜的數學公式、龐大的數學模型。複雜的數學模型和公式,深奧的方法和專業術語,只能表明作者了解和掌握了這些專業知識,並不能說明一項研究成果學術水平的高低。大道至簡,真正高水平的學術成果應以簡單的方法、易懂的語言來說明和解析問題,並且能夠有效解決難題、得到廣泛應用。把是否運用了數學和公式、模型是否新穎、方法是否有技術難度作為評判經濟學研究成果的標準,無疑是本末倒置,必須摒棄。

    (作者:李金華,系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常務副主編)

相關焦點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此外,中美經貿摩擦、G20峰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俄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將上榜文章的題目連綴起來,6月網際網路領域的理論熱點與學術生態盡收眼底。    榜單所依託的,是由光明網發起,聯合光明日報理論部、南京大學共同設計開發的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系統自去年6月上線至今已正式運行一周年,在數次迭代後,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果。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亳州8月20日電(記者李陳續、陳雪 見習記者李睿宸)8月19日至20日,中國·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學術論壇在安徽省亳州市召開。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
  • 破「SCI至上」,科研評估如何改進-光明日報-光明網
    近年來,大學在知識創新和轉移方面的功能被矮化成細小的量化指標,科研活動被各種評估體系所掣肘,SCI變成橫行大學和科研的指揮棒,學術生態被改寫,大學的真正使命受到極大挑戰。(詳見拙作《全球排名和科研評估使大學深處危機》,載《光明日報》2016年8月23日第13版)。
  • [光明日報]剛剛,人文社科最高獎頒給兩位泰鬥
    吳易風被稱為「三通經濟學家」,他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外國經濟思想史三個重要研究領域都取得了學界矚目的豐碩成果。他主持編寫的《西方經濟學》是新中國影響最大的西方經濟學教材。頒獎詞中說章先生有「超越世俗的純真與虔誠」,是的,對學術永懷赤子之心,才能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章開沅還有一件廣為流傳的逸事,就是他數次請辭「資深教授」的故事,他的希望是把「位子」讓出來,學術不搞「終身制」。「歷史是劃上句號的過去,史學是永無止境的遠航」,這是章開沅的名言。當一段歷史隨風而逝的時候,抓牢桅杆,並按下快門,留下珍貴一刻,這就是章開沅的工作和他的畢生追求。
  • [光明日報]專家學者齊聚武漢研討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
    教育部社科司出版處處長田敬誠肯定了武大文科學報發文結構均衡、政治性和學理性高度統一,指出一流的學術期刊不僅要學術一流,而且要政治一流,高校學術期刊必須服從和服務於中國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建設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要大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編輯的政治鑑別力和學術鑑賞力,要進一步完善期刊評價體系,實現綜合評價、分類評價、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多元評價、避免重複評價,要在加強引導的同時加大對期刊的扶持力度。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
  • 用經濟學方案應對氣候變化-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師從保羅·薩繆爾森和羅伯特·索洛這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又在2018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牢牢奠定了在經濟學領域的世界聲譽。    諾德豪斯獲得諾獎的主要原因在於把氣候變化融入長期的宏觀經濟分析之中。而《氣候賭場:全球變暖的風險、不確定性與經濟學》是他研究氣候變化經濟學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 [光明日報]章開沅、吳易風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吳易風被稱為「三通經濟學家」,他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外國經濟思想史三個重要研究領域都取得了學界矚目的豐碩成果。他主持編寫的《西方經濟學》是新中國影響最大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在頒獎現場,吳易風當場宣布將所獲獎金全數捐出,成立貧困生獎學金。
  • 科學研究與社會責任-光明日報-光明網
    歷史上,納粹的虐行激發了國際社會研究人員的協作,個別國家的失當做法促使各地改善監管工作,學術團體的反省和質詢能推動國際社會改進倫理標準。    《赫爾辛基宣言》影響深遠。有惡劣影響的重大歷史事件促成國際社會制定倫理準則。
  • 【光明日報】「鑽石探針」洞悉單分子世界
    【光明日報】「鑽石探針」洞悉單分子世界 我科學家首次在室溫大氣環境下探測到單個蛋白質分子磁共振譜 2015-03-11 光明日報 李陳續 楊保國 【字體:大 中 小】
  • 深入把脈當代中國思想文化動態 光明日報社聯合出版界代表召開座談會
    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陸先高對各位嘉賓的到訪表示歡迎。他回溯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的賀信中所提出的要求,認為做好圖書宣傳、圖書評論尤其是主題圖書的宣介,是我們堅守思想文化大報定位,以思想講政治、以理論講政治、以學術講政治非常好的出發點。
  • 如何讓學術評價回歸初心?大連理工大學校長郭東明院士《人民日報...
    從知識維度看,評價體系應體現基礎科學、技術科學與工程技術等不同類型科研活動及不同層次科技知識的差異性,體現不同學科領域知識成果的差異性;從時間維度看,評價體系應體現知識的生產、傳播、轉化、運用等不同過程中,隨著時間變化其作用及影響的差異性;從價值維度看,應根據評價目的不同,從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市場價值等不同價值角度,構建學術論文評價體系。
  •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 體溫表(外二首)-光明日報-光明網
    體溫表(外二首) 作者:魯若迪基 《光明日報》( 2020年02月14日 14版)
  • 高益槐:為農民當「財神」-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勤於筆耕,著作等身,著有專著十餘部,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發表國際論文60餘篇。    他就是紐西蘭皇家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美國愛因斯坦發明獎獲得者高益槐。    1992年10月,高益槐應紐西蘭皇家科學院的邀請,來到了這個相隔萬裡的島國,負責主持該國食藥用真菌的研究和開發。為消除西方人對自己的懷疑,高益槐下定決心:一定要搞出點科研成果讓他們看看!
  • 創新人才成長的張弛之道-光明日報-光明網
    建設創新型國家,一方面要發揚優勢,集中各方資源,加大聯合創新力度,出更大更好創新成果。另一方面要改變觀念、改革制度,為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除了大家所熟悉的航空航天項目、深潛項目、大飛機項目等國家層面組織開展的聯合科技攻關創新以外,現在各省市地區也在各自區域範圍內組織實施聯合創新活動,並取得了相應成果。以揚州邗江區為例,邗江於2010年聯手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濟南鑄鍛所共同建立揚州數控工具機研究院,開展聯合創新,實現了國產數控裝備產業戰略性升級。
  • 樊綱:更加重視「理論假說」的提出——經濟學的學術規範與理論創新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教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發表了題為「經濟學的學術規範與理論創新」的主旨演講。樊綱首先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成就,指出中國經濟學在學科建設、研究方法和社會貢獻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 CSSCI被批,它冤不冤 _光明網評論員 _光明網
    由於受到教育部的認可和支持,這個資料庫已經成為了中國最權威的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評價機制,甚至於在坊間被戲稱為「中國學術GDP指數」。  只要稍稍了解其來歷,就知道其實SCI和CSSCI並沒有那麼神秘和無懈可擊;而稍稍了解學術的內涵,就應該知道學術評價還應該考慮過程的難易程度、領域的冷熱程度、創新的大小程度等多方面。
  • 讓世界知道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專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