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特派記者揭秘「上帝之城」裡約熱內盧的房價

2021-01-13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中國人提倡入鄉隨俗,西方也有類似的說法:「身在羅馬,像羅馬人一樣辦事。」在裡約報導奧運會,快報記者這幾天也感受到「上帝之城」的高物價和房價。一位當地華人告訴記者,裡約新區巴哈最貴的小區8萬雷亞爾/平方米(約16萬人民幣/平方米),大約是南京河西最高檔小區房價的三倍多。

  

  現代快報/ZAKER南京特派記者 徐悅

  物價高

  一個打火機要賣11元

  與國內相比,巴西的物價確實很高,一個打火機要賣5.5雷亞爾(約11元人民幣),超市裡的芒果、香蕉等,看起來賣相不好的也要賣到接近7雷亞爾。一塊10盎司的牛排,配一點色拉、米飯,就要62雷亞爾(約124元)。記者買了一杯草莓奶昔,也花費了18.9雷亞爾(約38元),比國內要貴。

  巴西流行一種公斤飯,稱重算錢。記者在城市新聞中心對面的公斤飯吃了一頓,稱了一些烤肉,花了45雷亞爾(約90元)。一位同行總結出了經驗,「肉和蔬菜、水果都是上秤,所以儘量打肉,想吃水果就去超市裡買。」

  由於記者所住的公寓沒有早餐提供,記者去家樂福逛了幾次,瓜果蔬菜、日用百貨也齊全,其中礦泉水1.5升1.89雷亞爾(約3.8元),500毫升洗潔精,1.39雷亞爾(約2.8元)。

  雖然飲食花費不少,但當地人笑言,「在熱帶,買衣服花不了多少錢。」的確,巴西人基本不用買大衣、皮靴,T恤衫、沙灘褲、夾腳拖,基本可以穿一年。

  出行貴

  一張公交車票7.6元

  裡約熱內盧的公交系統真是貴啊,貴啊,貴啊,上車就要付3.8雷亞爾,不論遠近。BRT也是3.8雷亞爾一張票,但BRT和地鐵、公交都不連著。記者從住處去一趟馬拉卡納球場,要先BRT再轉一個奧運專用的地鐵4號線,再轉普通地鐵。

  憑著奧運記者證可以乘坐4號線,但是體驗了幾次,就會發現裡約的地鐵太慢了,線路少又兜大圈子,人多又不太安全。所以,對記者們來說,外出採訪打車最為安全方便,但是花費頗高。因為這裡的計程車,是百米計費的。4站地鐵的距離,坐計程車要60多雷亞爾。相比之下,選擇uber更方便,地鐵走2小時的路程,uber80分鐘到了,而且費用也在60雷亞爾左右。

  房價高

  頂級小區

  每平方米16萬

  2014年統計,巴西人均年收入12624雷亞爾。雷亞爾是巴西貨幣的名稱,銀行換錢的話,1美金基本等於3.1雷亞爾,1美金又等於6.69人民幣,所以1個雷亞爾基本上就算2塊人民幣吧。

  跟南京做個比較吧,2015年公布的數據,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46103.62元。從去年開始,南京的房價一路上漲,目前南京河西地區有不少小區房價超過4萬元/平方米,頂尖小區的房價甚至逼近5萬元/平方米。

  「上帝之城」裡約的房價非常高,但是區域不平衡,新區巴哈類似南京河西,房價自然比奧運會開幕式舉辦地馬拉卡納球場周邊老城區要貴得多。據當地華人介紹,巴哈最貴的小區,已經高達8萬雷亞爾/平方米了(約16萬元/平方米)。

  記者住在了巴哈中高檔住宅區,2室1廳的房子,每間每天180美金。只是這床確實讓人頭疼,巴西標準是小床90釐米寬,大床120釐米寬,對於記者們來說,想要踏實睡一個好覺,還要多花幾天適應。

  有個女孩

  名叫「伊帕內瑪」

  再怎麼吐槽裡約奧運會,開幕式上,吉賽爾·邦辰一邁大長腿就把你們攻陷了吧。全世界直播她「百米走秀」,這才叫豔壓全場。大家也聽到了一個新名詞:「伊帕內瑪女孩」。

  1962年的夏天,音樂人湯姆·若賓和德莫拉伊斯在裡約依帕內瑪海灘的一個酒吧裡喝酒。一位17歲的少女穿著比基尼從窗外經過,兩人同時被這姑娘美麗的身影傾倒,寫出了《伊帕內瑪女孩》,從而誕生了這首波薩諾瓦經典名曲。這首歌也成為全世界被翻唱次數第二多的歌曲,僅次於《Yesterday》。

  這首歌,在巴西是當仁不讓的國民歌曲。不僅被奧運會採用,奧運會吉祥物也是用兩位歌曲作者的名字命名的。而歌中的伊帕內瑪女孩原型,Hel Pinheiro成了巴西國民女神。就像今天的吉賽爾·邦辰。

  高挑,古銅色皮膚,年輕,可愛,這個來自伊帕內瑪的女孩從我們心底輕輕走過。

  歌詞中描述的伊帕內瑪女孩,成了巴西女孩的象徵,是男人眼中最美好的景象。

  更高更快更強,那是力的體現。回眸一笑,那是美的釋放。昨天,我來到伊帕內瑪,真正領略到了巴西的柔美。

  陽光,沙灘,海浪,還有無數大長腿的好姑娘。

  這就是孕育出伊帕內瑪女孩的伊帕內瑪海灘,裡約最美的海灘。它不像科巴卡巴納海灘那樣世界聞名,就像是以它命名的沙灘鞋Ipanema,不像Havaianas那樣在世界上為巴西代言。

  真正的美好就是如此,她不高冷卻內藏高貴,她似曾相識卻又帶著神秘。鄰家姑娘推開了久掩的窗扉,恰好被你看到……

  全世界都一樣,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我們需要有這樣一個她存在,她可以是伊帕內瑪的吉賽爾·邦辰,可以是吉卜賽女郎,阿里山或者達坂城的姑娘,她可以蒹葭蒼蒼,也可以在河之洲,她永遠存在於我們對於至美的想像。

  而總有一刻,我們攜帶著美的想像來到現實的天堂。

相關焦點

  • 裡約熱內盧:一座擁有絕美容顏的「上帝之城」
    裡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經濟中心、重要港口,也是巴西曾經的首都,號稱「上帝之城」。一直感覺裡約是自然景觀和城市結合最完美的地方之一。這裡有山有海、有灣有島。山體起伏柔和、形態優雅,位置錯落有致。海岸線蜿蜒曲折、大灣套小灣,島嶼星羅棋布。
  • 危機中的「上帝之城」
    若放在過去,人們印象中的巴西,肯定是巨星閃耀的足球王國,有一年一度的狂歡節盛會,也有電影《上帝之城》中的貧民窟與黑幫槍戰。這個遙遠的南美國家,幅員遼闊又讓人印象縹緲。我們這樣看巴西,那巴西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度的呢?
  • 巴西裡約熱內盧,號稱上帝之城,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
    裡約熱內盧在葡萄牙語當中的意思,是「一月之河」。因為名字比較拗口,所以許多人更加親暱稱之為「裡約」。裡約熱內盧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雖然如此,它所擁有的600萬的人口規模也只是相當於我國的一個中等城市而已。在市中心地區,會集中了大量的政府機關、寫字樓和名勝古蹟。比較富庶的是南區,許多的海灘和麵包山都集中在這裡,但北區和較為偏遠的西區,會是不那麼富裕的貧民窟。
  • 被上帝拋棄的城市,豆瓣8.9分佳作——《上帝之城》
    裡約熱內盧是巴西僅次於聖保羅的城市,而除此之外他還有許多其它的頭銜,如「第二首都」、「南美門戶」等。在裡約熱內盧城內的所有地方,人們都可以看到矗立在科科瓦多山頂的聖耶穌像,這座修建至今已87年的雕像是「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同時也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標。也正是因此,裡約熱內盧也被譽為「上帝之城」。而泡子今天要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發生在裡約熱內盧。
  • 上帝之城:讓上帝都嘆息,魔鬼也轉身是因為這座城,還是那些少年
    而看了這部《上帝之城》,則讓我記住深深了這個讓上帝都嘆息,讓魔鬼也轉身的遺忘之城:裡約熱內盧。其實對裡約熱內盧,最有印象的記憶是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當時感覺裡約熱內盧很美人們也美麗熱情,而且還有一個救世基督像,它張開雙臂,深情地俯瞰山下裡約熱內盧市的美麗全景,感覺很祥和啊。
  • 書評| 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
    原標題:書評 | 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讀完朱莉安娜·芭芭莎的《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後,我和她視頻通話了一番。她正在裡約熱內盧的父母家度假。裡約世界盃結束後,她結束自己作為美聯社裡約特派記者的工作前往瑞士生活了兩年,後來到紐約擔任雜誌編輯。 2010年1月4日,她從舊金山前往裡約。對她來說,這並不僅僅是一次駐外記者任務,也是一趟回家之旅。
  • 影視點評:《上帝之城》這個城市沒有上帝
    《上帝之城》是2002年由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執導,馬修斯·納克加勒、艾莉絲·布拉加、索·豪黑主演的一部驚悚電影。電影改編自半自傳式小說《God's Town》,於2002年8月30日巴西上映。影片圍繞上帝之城展開,一個出生於貧困家庭的黑人小孩布斯卡,弱小的他害怕成為一個罪犯,滿足於一份低薪的工作。因為他擁有一雙善於發掘生活的藝術家的眼睛。最後,他成為了一位職業攝影師。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看本片之前,對裡約熱內盧的印象大概是美麗熱情的城市。然而美麗背後隱藏危險與罪惡,所謂的「上帝之城」不過是犯罪之都、法外之邦。
  • 被上帝拋棄的《上帝之城》,這裡人人持槍一半天堂一半地獄
    資深影迷一定會回答:《上帝之城》。《上帝之城》如果只看豆瓣評分,一個乾癟的評分數字和獲獎記錄不能概括這部電影的偉大。這部電影反映了社會的陰暗面。故事講述了一群裡約熱內盧黑幫分子的青春,極其寫實、血腥,充滿速度與暴戾。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上帝之城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好劇是《上帝之城》。《上帝之城》這部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你看到它的封面絕對聯想到的是非洲。但結果恰恰是一部關於巴西裡約熱內盧的一部電影。巴西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這裡是「上帝之城」,更是魔鬼也會嘆息著轉身的地方。
  • 《上帝之城》簡介及主要情節
    上帝之城( 葡萄牙語 : Cidade de Deus )是2002年巴西犯罪電影 ,由Fernando Meirelles執導,由KátiaLund共同執導,2002年在其本國和2003年在全世界發行。該故事由BráulioMantovani從1997年改編而來。
  • 《上帝之城》,在絕望中沉淪
    在六十年代,巴西的裡約熱內盧開啟了一項修建計劃,叫做「上帝之城」,目的是為了安置位於裡約熱內盧西北貧民窟的貧民們,在進行了近二十年的修建計劃,突然擱置下來,而這裡也慢慢的發展成為犯罪天堂。影片《上帝之城》拍攝地點就在此處,導演費爾南多.
  • 【崛起的巴西系列之二】上帝之城
    【財新網】(特派巴西記者 李昕)凌晨2點。朋友開車帶我夜遊裡約熱內盧。一邊是星空下海潮湧動,一邊是街道和樓群,有的安靜,有的喧囂。  車窗外幾個沿街站立的女子,在夜色中衣著鮮豔。  「她們被稱為蝴蝶,」朋友說。「我都看不出來是『他』還是『她』,現在很多男人異裝,也半夜出來接客。
  • 沒有上帝的《上帝之城》,童年成長的環境真的很重要
    的一部電影《上帝之城》電影由費爾南多梅裡爾斯執導,是上映的一部犯罪片,他刷新了全世界對巴西熱內盧的理解。在這部電影中巴西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這裡是「上帝之城」,魔鬼會在這裡嘆息轉身。關注私人消息:上帝之城共享電影
  • 上帝之城——約熱內盧的貧民窟
    電影改編自巴西作家帕洛林的同名小說,跨越1960年到1980年,位於巴西城市裡約衛星市鎮上帝之城貧民區的黑街幫派犯罪實錄,帕洛林從小生長在上帝之城的大街上,書裡面的每個鮮活主角,全都是他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這也讓電影更加的沉重。
  • 從《上帝之城》到《精英部隊》,巴西式暴力美學靠什麼震撼世界
    《上帝之城》通過主人公阿炮的第一人稱視角描繪了裡約熱內盧一個名為「上帝之城」的貧民窟中的社會現實。整部電影近百分之九十的內容屬於阿炮的回憶,導演將大量人物和事件緊湊、巧妙地安排在阿炮的敘述之中,形成故事的層層嵌入。
  • 相約裡約:「上帝之城」的文藝範兒
    說起裡約,除了熱情的森巴舞和奔放的狂歡節,這裡還是著名的音樂之鄉、影視之都、文學之園和文化名人薈萃之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巴西,走進裡約,領略別樣的文藝風情。 裡約熱內盧——被列為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的城市 裡約熱內盧是巴西聯邦共和國最大的海港、第二大城市,位於巴西東南部大西洋西岸。
  • 看完電影《上帝之城》這一部,是一個被上帝遺忘的城市
    電影《上帝之城》,一群無法無天的孩子伴隨著兇殘和毀滅成長的故事,巴西裡約的貧民窟並不是上帝保佑的城市而是被上帝遺忘的城市,幫派、販毒槍殺,總之一切泯滅人性的暴虐都從小伴隨著生在那裡的孩子們,周而復始,無限循環。《上帝之城》是巴西電影,我最近看過的最好的電影。
  • 關於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上帝之城你不知道的20件事
    2003年,費爾南多梅雷萊斯(Fernando Meirelles)向電影行業介紹《上帝之城》(City of God),向全世界介紹《貧民窟》(favela)。這部電影展示了南美洲最著名的度假城市之一,裡約熱內盧的黑暗一面。故事發生在「上帝之城」,一個無法無天的貧民窟,城市裡最貧窮和最危險的居民生活在這裡,梅雷萊斯講述了希望、暴力和愛的故事。
  • 《上帝之城》導演:祝張藝謀進軍好萊塢好運
    近日,憑社會題材影片《上帝之城》而蜚聲影壇的巴西名導費爾南多-梅裡爾斯接受了包括鳳凰娛樂在內的中國記者採訪。梅裡爾斯此次作為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委來到北京,並就自己在北京影節的感受以及電影創作等話題對話中國媒體。他在採訪中一分為二的談及了中國電影,他一方面承認北京電影節的「財大氣粗」給予他極為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他也認為中國應該有更多反應現實的影片。
  • 狂歡和貧窮並存的「上帝之城」
    今年的裡約熱內盧奧運會是奧運歷史上槽點最多的一屆,但這些都無法抹殺她在電影中的魅力,通過電影,我們看到街頭嘉年華的熱力四射,也看到垃圾成山的髒亂不堪、貧民窟的龍蛇雜處、幫派分子的好勇鬥狠。正是這種「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的奇妙結合,才令這個與眾不同的國家成為鏡頭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