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匯總全球進度最快的9款COVID-19疫苗

2020-10-26 北海人生

因為牽扯到政治等因素, COVID-19疫苗的全球研發之爭更是波詭雲譎, 有關各項臨床試驗的波折或階段成功都會讓各國異常關注。民眾對此也需要及時掌握各種類型病毒疫苗的研發進程,更好地把控自身的安全。

近日,WSJ一圖總結了截至到2020年10月19日,進入臨床III期試驗階段的9個COVID-19疫苗的研發進展,其中包含了中國開發的3個疫苗(2個滅活病毒疫苗及Ad5腺病毒載體疫苗)。


——COVID-19 疫苗——

隨著冬季的到來,第二波疫情已然到來,對於COVID-19的長期戰鬥,最大的希望還是寄托在疫苗身上。

對於COVID-19疫苗的關注,在之前的文章阿斯利康暫停新冠疫苗III期臨床,匯總在中國審批進行的新冠疫苗臨床 和阿斯利康新冠疫苗III期中止後出現轉機,為嚴守試驗倫理底線的藥企點讚 ,本號做過相應的跟蹤和總結。隨著多款在研疫苗逐步推進到臨床III期,有必要對其再進行一次總結。

好在今天搜索文獻的時候,發現一張非常不錯的匯總圖,小小一張圖,信息量極大,而且排版配圖也是我喜歡的。接下來,我們通過拆解這張圖,展示下COVID-19疫苗目前的進度格局。


下面我們將這張棒圖拆解出來,各個版塊分析。

截止到2020年10月19日,推進到臨床1期的待選產品達到44個,有10款產品進度已經推進到臨床3期,以驗證其是否安全。


目前正在研發中的疫苗類型共計4種,分別是:

Viral vector(腺病毒載體):

use a modified virus different from the targeted virus to serve as a carrier of the vaccine teaching the body's cells to make a protein from the targeted virus.

(翻譯:用一種與目標病毒,也就是新冠病毒不同的經過改良後的病毒,作為疫苗的載體,以使得人體對目標病毒產生相應的蛋白質,從而獲得免疫)

Genetic-code (基因編碼):

Genetic-code vaccines deliver specific genetic instructions teaching the body's cells to make a protein from the targeted virus, which in turn induces an immune response. One type incorporates a synthetic, engineered version of messenger RNA , or mRNA . these are molecules in the body that ferry DNA instructions for making immune-induing proteins. Other gene-based vaccines use DNA itself.

(翻譯: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DNA疫苗,是將編碼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直接注入人體,利用人體細胞在人體內合成S蛋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

Weakened virus(滅活疫苗):

A virus-based vaccine uses a killed or weakened form of the targeted virus to induce an immune response.

(翻譯:使用滅活或減毒的目標病毒使得機體產生免疫反應)

Protein-based(重組蛋白疫苗):

Protein-based vaccines incorporate a protein from the virus, or something resembling it, that will trigger an immune response.

(翻譯:該類疫苗會結合病毒中的蛋白質或類似物質,從而觸發免疫反應。)


該圖列舉了9款推進到臨床3期的產品,Viral vector 疫苗有四款:分別是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合作開發的AZD1222、 康希諾與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合作開發的Ad5-nCoV、俄羅斯Gamaleya Research Institute的 Gam-COVIND-Vac、強生的JNJ -78436735。我們來詳細看下一波三折的AZD1222時間線。

近日又重獲新生,開始繼續試驗,預計年底英國試驗能夠出結果。

Ad5-nCoV

Genetic-code 疫苗有兩款,分別是輝瑞與基因泰克合作開發的mRNA,BNT162b2、Moderna/NIAID開發的mRNA-1273,兩者的進度差不多,都是預計在2022年10月-11月左右結束試驗。

Weakened virus 疫苗有兩款,分別來自於北京科興生物Sinovac、中國國藥集團與北京/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兩款產品有望年底推出。

Protein-based 疫苗只有一款,是來自於諾瓦瓦克斯醫藥的NVX-CoV2373,預計於2022年1月試驗結束。

之前也有做過國內COVID-19疫苗試驗匯總,各類型的疫苗都有申報者,疫苗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


——總結——

對於以上類型的疫苗,不是專業人士,不敢妄自評論。面對此次全球性的疫情爆發,再摻雜有政治因素的影響,新冠疫苗的研發註定是一波三折的,如何有效全面的評價一款是否成功的COVID-19疫苗,在有效性基礎上,更應該關注安全性,而mRNA、DNA、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等,如何保證其遠期安全性也是一個問題,同時,最應該考慮的還是價格,畢竟面對的人群基數非常大。

期望從中能夠有一款滿足上述各項苛刻條件的疫苗早日上市。

相關焦點

  • COVID-19 vaccine tracker 新冠疫苗進度簡述
    ETH 打賞地址:        0x563f77a593afcdaba9bf455bd416fbbad0a38294貝葉斯條件截至2020年10月17日,全球約213項新冠疫苗資產,159項處於臨床前研發,54項進入人體臨床試驗。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
  • 英國將大範圍接種新冠疫苗,他們為什麼這麼快?
    原創 騰訊醫典 騰訊醫典樂活2020年12月2日,英國批准新冠疫苗上市,成為全球第1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的國家。(圖片來源:英國政府官網截圖)英國為什麼這麼快?是不是說明新冠疫苗研發已經成功了?疫情將要結束了?
  • RNA疫苗或成新冠疫情終結者?|rna|新冠疫苗|滅活疫苗|疫苗
    緊隨其後,11月16日,Moderna公布了該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mRNA-1273 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具有94.5%的保護效力。這兩則新聞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00種COVID-19疫苗正處於研發中,其中48種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1]。全球新冠感染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所有人都將期盼的目光轉向疫苗,它或許是破局的唯一途徑。
  • 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有望獲英國臨時批准 計劃新增半劑量試驗
    該公司在對2700名的受試者進行二聯疫苗注射時,由於操作失誤,第一輪試驗中患者只注射了一半劑量,只有在第二輪才使用完整劑量,因此高達90%的有效性是來自「半劑+一劑」的注射方法,而其他8895名受試者接種的完整兩劑疫苗的有效性僅為62%。
  • 除了疫苗,科學家還在探索更多預防新冠的方式 | 朝陽乙方周報
    這款由輝瑞與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聯合研製的新冠疫苗BNT162b2,是基於近年逐漸成熟的mRNA技術。目前全球暫無被批准使用該技術的治療方式和疫苗。關於這兩家公司如何走到了一起,我們在前天的編譯文章中做了分享。
  • 新冠疫苗專題報告:滅活苗進度領跑全球,重組蛋白苗潛力較大
    一、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可能會長期存在1.1 S 蛋白是介導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的關鍵蛋白 此次引發全球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被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 2(SARS-CoV-2),最初發現時被稱為 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可引起致命的呼吸道感染,稱新冠肺炎(COVID-19)。
  • 全球合成生物學社群對抗擊COVID-19的響應與支持
    面對全球疫情形勢,許多跨生物技術和合成生物學組織正在努力開發新的COVD-19診斷、疫苗和療法。GinkgoBioworks搜集匯總了全球合成生物學社群針對COVID-19的項目集合,並且仍在不斷更新增加中。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正在調用全球科研力量和最新科技手段共克時艱。金斯瑞作為合成生物學社群的重要成員,一直在為全球抗疫研究貢獻力量。
  • 輝瑞的COVID-19疫苗結果很有希望 但缺乏資料讓專家非常擔心
    這兩家公司在11月9日發布了新聞稿,宣稱他們的候選疫苗能有效預防冠狀病毒感染。上周,在輝瑞(Pfizer)製藥公司與BioNTech宣布他們研發的COVID-19先驅疫苗第三階段的早期發現之後,全世界都為之歡呼。這兩家公司在11月9日發布了新聞稿,宣稱他們的候選疫苗能有效預防冠狀病毒感染──在全球病例飆升、導致新一波封鎖和加護病房人滿為患的警訊之後,這確實是令人開心的新聞。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支疫苗超出企業期待的程度。
  • 阿斯利康:AZD1222疫苗達到預防COVID-19主要療效終點,預計年底在...
    2020年11月23日,阿斯利康發布了在英國和巴西進行的AZD1222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得出積極的高水平結果,表明該疫苗對預防COVID-19這一主要終點非常有效。據悉,兩種不同的給藥方案均顯示了療效,其中一種給藥方案療效更佳。
  • RNA疫苗或成新冠疫情終結者?
    緊隨其後,11月16日,Moderna公布了該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mRNA-1273 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具有94.5%的保護效力。這兩則新聞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00種COVID-19疫苗正處於研發中,其中48種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1]。全球新冠感染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所有人都將期盼的目光轉向疫苗,它或許是破局的唯一途徑。
  • 新冠疫苗捷報頻傳,疫苗概念再站風口,這些概念股請收好丨火線解讀
    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28天程序接種兩劑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就在5月底,國藥集團位於北京的全球最大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已經做好了開工量產前的最後準備。目前,國藥集團在北京與武漢兩地,均在建設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
  • 阿斯利康宣布對COVID-19疫苗展開另一項全球試驗
    據外媒報導,阿斯利康CEO對彭博社表示,該製藥公司可能會對Covid-19疫苗的有效性展開另一次全球試驗,此前曾有消息稱,現有的3期臨床試驗中更有效的劑量實際上是意外使用得到的。阿斯利康和其合作夥伴牛津大學的中期報告顯示的功效比例還只有62%,緊隨其後的則是90%功效--負責開發疫苗的科學家們後來承認這實際上只是一個偶然降低劑量使用所致。
  • Scientific American|對COVID-19的免疫實際上意味著什麼?
    而與之相對的是,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破傷風)感染後無法獲得持久免疫,即使是接種破傷風疫苗後也仍需定期進行加強注射。更極端的例子則是HIV,HIV感染者體內通常有大量的HIV抗體存在,但這些抗體並沒有保護作用,它們無法預防感染也無法將病毒從體內清除。目前我們對這一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仍然處於早期階段,COVID-19在免疫譜中的位置仍不清楚。
  • 繼陳薇院士之後,全球第三款新冠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這也是繼 Moderna 公司的 mRNA 新冠疫苗 mRNA-1273,和軍事科學院陳薇院士團隊與康希諾公司聯合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腺病毒載體)後的全球第三款正式獲批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同時也是首款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 DNA 疫苗。
  • 9圖展示COVID-19研究增長有多迅速
    2020年,全球各領域的學術期刊文章均大幅增加。2020年,隨著COVID-19在全球範圍內的迅速傳播,發表情況有了巨大變化。COVID-19主題相關的研究發表和預印本數量劇增。COVID研究數量激增2020年,超過10萬篇與新冠流行相關的文章發表;根據Dimensions資料庫,在12月初可能達到20萬篇(圖1)。
  • 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
    後者如在中國湖北省(5900萬人口),廣泛社區傳播在實施圍堵不到2個月的時間裡被終止(圖)。圍堵或壓制策略中最緊急和最重要的措施是擴大檢測能力,確保或儘可能對每個疑似病例和所有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提供檢測。[45,46]以中國核酸檢測能力的提高為例,發病-診斷時間的中位數從1月初的平均12天縮短到2月初的僅3天。
  • 國內外研究動態 | 全球地表覆蓋變化監測動態(COVID-19)
    圖1 2019年與2020年威尼斯瀉湖哥白尼哨兵2號影像對比圖關於哥白尼哨兵哥白尼哨兵是一組由歐盟所有的專用衛星,旨在提供豐富的數據和圖像,這些數據和圖像對於歐盟的哥白尼環境計劃至關重要。歐盟委員會牽頭並協調該計劃,以改善環境管理和保護生命。
  • 床旁診斷系統在COVID-19中的應用現狀—最新外文文獻翻譯
    2020年9月23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針對COVID-19的血清(抗體)床旁診斷(POC)測試發布了緊急使用授權(EUA)。自2020年7月以來,某些實驗室被授權將Assure COVID-19 IgG/IgM快速測試設備用於緊急情況下的抗體診斷,以幫助鑑定患者是否攜帶SARS-CoV-2抗體,以此反應患者近期或曾感染過COVID-19。
  • 一款抗癌藥和君實生物的千億市值神話-虎嗅網
    更有意思的是,在君實生物簡單的產品結構中,99.9%營收來自旗下獲批的唯一一款藥物,PD-1抗癌藥特瑞普利單抗。PD-1抗癌藥,是一類採取免疫療法的癌症新藥,也是最早獲批走向產業化的抗癌藥物之一,因此很早便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關注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