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宗教繁多,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信仰。這些信仰各不相同,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東正教,神道教,道教,猶太教。這些繁多的宗教派別大多彼此之間難以相容,互相攻訐。這在世界各地並不鮮見,然而,在中國,卻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場面。
曾經網上流傳著一張圖,一個身著道家服飾的人,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和一個和尚坐在一起,圖片顯示,道士正在向和尚詢問一些事情,似乎是在交流著什麼問題。這張圖片出現在了某些國外的帖子上,帖子的題目是「有哪些是只會發生在中國的事情?」外國網友對於這張圖片寫下了這樣的說明:「一個道士正在向和尚詢問一些哲學問題,這種情況只有在中國會出現」。
這種情況在中國並不少見。曾經有過一個報導,這個報導大概是這樣的意思,中國各種宗教的代表人在一起參加了一個大會之後,出門在某個地方和平地一起吃飯。這個事情被爆料出來之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不少網友表示,這種畫面真是令人難以想像,並且附上大笑的表情。
小編表示,對於這種事情,網友表現出這樣的看法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但這也確實令人感到開心。在今天其他地方,人們因為宗教問題而彼此起爭執的時候,在我們的國家,各種宗教之間卻能和諧相處,這又何嘗不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呢?畢竟,大部分人,還是希望能有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而不是整日為了一些無聊的宗教問題鬧得彼此不和。
那麼,我們國家今天為何會有如此寬容的宗教態度,和諧的社會環境?我們不妨去深入了解一下,為什麼中國的不同宗教之間,能如此和諧,彼此之間沒有爭鬥地和平生活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一個偉大的朝代——唐代。
唐代,這個偉大的朝代,除了擁有巨大的國土面積,強大的軍事力量,發達的農業商業之外,還有著非常寬鬆的宗教態度。唐朝建立之後,李淵李世民父子雖然奉本土宗教道教為國教,卻又在各地修建了很多的寺院,佛教同樣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另一方面,從其他地方傳過來的景教,即基督教也在唐朝獲得了自己的發展。
唐玄宗時期,為了更進一步消除不同宗教之間的紛爭,玄宗下令「會三歸一」,儒佛道三家在國家中擁有著相同的地位。這種當時的社會風潮也很好地體現在了當時的社會文學之中,李白,白居易,杜甫,王維,這些當時首屈一指的文學家們無一不是同時兼有著兩至三種思想。
唐代這種兼容並蓄的思想並沒有因為唐代的滅亡而消失。宋代的蘇軾,明代的王陽明,也是這種思想非常好的繼承者。在他們的手上,這種思想並沒有消亡,反而成為了社會文化的一部分,並一直到今天,使得中國社會不同宗教之間一直保持著彼此之間較為和諧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