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創播報|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通過驗收!高新區這家企業「牛的沒發形容」!

2021-01-15 合肥高新發布

據了解,波浪發電是通過波浪能裝置將波浪能首先轉換為機械能(液壓能),然後再轉換成電能。我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洶湧起伏的海浪蘊藏著無盡的能量。數據顯示,我國波浪能的理論存儲量為7000萬千瓦左右。


「波浪運動每秒鐘就能產生20萬千瓦的能量。」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張平表示,在能流密度高的地方,每1米海岸線外波浪的能流就能為20個家庭提供照明需求。

當然,要實現波浪發電的開發利用離不開技術的支撐。為利用好這一天然能源「發動機」,中國電科38所在海南島進行海浪發電試驗,歷經3年技術攻堅,項目組通過不斷優化和改進裝置模型,採用智能偵調綜合控制技術,提升了波能裝置的轉換效率,增強了吸能效果;

首創的寬幅逆變穩定技術,實現了海洋能千伏級逆變系統的高效轉換。近三個月的海上試驗表明,該發電裝置浮體擺動正常、吸波穩定,飛輪蓄能均勻而連續,發電性能穩定。


張平表示,該款波浪發電裝置為我國波浪發電的開發利用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會加快我國海洋能的開發進程。


「該裝置通過驗收只是起點。」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王仲穎表示,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說明我國在波浪發電開發利用取得技術突破,一旦技術成熟、成本降低,波浪發電將步入快速發展期。「未來,波浪發電開發利用的前景廣闊是毋庸置疑。」


事實上,為推動我國波浪發電的發展,早在今年1月,國家海洋局發布的《海洋可在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穩步推進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


進一步實施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總裝機容量500千瓦波浪能示範工程;


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單機50千瓦以上波浪能發電裝置應用,在波浪能試驗場等開展示範運行;


開展小單機容量、多臺套波浪能陣列化發電場建設與示範,穩步推進百千瓦級波浪能獨立供電示範工程及應用,為近海島嶼提供能源解決方案。波浪能總裝機規模突破1000千瓦。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通過驗收 可為南海島嶼提供清潔能源
    此時,空中雨點飄灑,十餘分鐘的顛簸後,在萬頃碧波中看到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研製的100kW漂浮式波浪能裝置。承擔波浪能電站項目的團隊負責人遊亞戈告訴記者。引路的其他海洋能科學家介紹,眼前這個「龐然大物」總重量大概350噸,長34.5米,寬12米,工作時高17.1米,放在半潛駁上高度為10米,其主要由鋼結構件、液壓轉換系統和發配電系統組成。除此裝置外,岸上還要有配電海底電纜與之相連接的電房。據專家介紹,今年4月,該裝置已進行發電,目前運行情況良好。
  • 波浪也能發電 我國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日前,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   業內專家認為,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波浪穩定發電乃至海洋能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波浪發電有望在商業化道路上邁進一大步。
  • 波浪能穩定發電?波浪能發電在中國前景分析
    7月10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透露,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  據介紹: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波浪能發電是通過波浪能裝置將波浪能首先轉換為機械能(液壓能),然後再轉換成電能。
  • 海洋波浪也是清潔能源:我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胡喆)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記者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我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洶湧起伏的海浪蘊藏著無盡的能量。
  • 「10kW水母式波浪能發電裝置研究與試驗」項目通過驗收
    3月25日,由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和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中心組織的「10kW水母式波浪能發電裝置研究與試驗」項目驗收會在廣東珠海召開。國家海洋局副司長康健、國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中心副主任夏登文和室主任王海峰、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王華接處長出席了驗收會。
  • 波浪發電裝置突破關鍵技術
    據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 波浪能穩定發電?這已不是科學構想
    7月10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透露,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波浪能發電是通過波浪能裝置將波浪能首先轉換為機械能(液壓能),然後再轉換成電能。  我國有廣闊的海洋資源,波浪能的理論存儲量為7000萬千瓦左右,沿海波浪能能流密度大約為每米2千瓦~7千瓦。在能流密度高的地方,每1米海岸線外波浪的能流就足以為20個家庭提供照明。我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洶湧起伏的海浪蘊藏著無盡的能量。
  • 我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中國證券網訊 10日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該裝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壓轉換與控制裝置模塊及千伏級動力逆變器關鍵技術,實現波浪穩定發電,且在小於0.5米浪高的波況下仍能頻繁蓄能。這一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國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 38所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近日,由38所最新自主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這標誌著我國在波浪發電工程化應用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海南島3年海浪發電試驗: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南島3年海浪發電試驗:中國波浪發電裝置成功突破關鍵技術 海洋波浪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一清潔能源?
  • 中國海洋大學研製出新型海洋波浪能發電裝置
    本報綜合消息 近日,由中國海洋大學主持研製的「10千瓦級組合型振蕩浮子波能發電裝置」在青島市黃島區齋堂島海域成功投放並進入試運行,這標誌著我國在波浪能陣列化開發與工程應用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據介紹,這套裝置的研製得到了國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資助,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英媒臆測中國波浪發電技術或「竊取」自蘇格蘭企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一家先進蘇格蘭波浪發電企業的盜竊事件已逐漸被淡忘,直到中國出現了一個非常相似的項目」,英國《衛報》10月10日在一篇文章開頭這樣寫道,題為《神秘的工廠盜竊事件引發對中國人來訪的懷疑》。報導將中國製造的海浪發電機同蘇格蘭企業失竊事件聯繫起來,毫無證據卻公然懷疑中國「竊取」了蘇格蘭波浪發電技術。
  • 新型波浪能發電技術演示裝置研製成功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與傳世宇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通力合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於近日研製成功了液態金屬磁流體波浪能直接發電的原理性演示裝置,驗證了該技術的原理可行性。 有效利用巨大的海洋波浪能資源是人類幾百年來的夢想。
  • 俄研製出實驗型波浪能發電系統
    據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記者欒海) 海浪總是周而復始、晝夜不停地拍擊著海岸,其中所蘊藏的波浪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為了簡便有效地利用這一能源,俄羅斯科研人員不久前研製出了一種原理簡單、成本較低的實驗型波浪能發電系統。  據俄《消息報》近日報導,上述系統由位於聖彼得堡的研發機構「可再生能源中心」設計製作。
  •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開始組裝 合肥高新區企業參與研製
    記者了解到,ITER極向場電源控制系統中核心層部分,合肥高新區天使基金投資企業中科海奧參與了研製。據悉,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我國於2006年正式籤約加入該計劃該項目由 35 個國家合作完成,集成了當今國際上受控磁約束核聚變的主要科學和技術成果,是人類受控核聚變研究走向實用的關鍵一步。
  • 中國海洋大學主持研製的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成功下水
    中國海洋大學主持研製的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成功下水「10kW級組合型振蕩浮子波能發電裝置」在青島市黃島區齋堂島海域成功投放。
  • 玉山一農民發明波浪能發電裝置
    玉山訊 利用波浪能發電是許多科研人員一直都無法破解的科學難題。如今,玉山縣36歲的農民魏羽松研製出利用水波浪能量發電的設備。9月26日,魏羽松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波浪能發電裝置」發明專利證書和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 衡水高新區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開建
    本報訊 (楊亞峰)2020年12月30日,中科衡發兆瓦級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開工儀式于衡水科技谷11號車間舉行。此次開工建設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示範機組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並建設,將奠定我國在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引領能源產業技術革命。 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採用超臨界狀態的二氧化碳作為循環介質,通過布雷頓循環進行發電。
  • 唐山:高新區「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通過驗收
    提高質量 塑強品牌 落實十九大精神見成效高新區「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通過驗收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齊慶鋒)11月28日,唐山高新區申報的「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順利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現場驗收,成為全國首家以機器人產業命名的品牌示範區,標誌著高新區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推動質量品牌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 中國科學家研製世界上首座波浪能獨立發電站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遊亞戈研究員24日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他們研製的波浪能獨立發電系統最近進行的一次實海況試驗取得成功,這表明,中國科學家在波浪能穩定發電這一全球至今沒有解決的難題上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研發的儲能穩壓系統為專利技術,領先於國際同行。本次試驗後,他們將在現有系統上安裝蓄電、發電、波浪能製備淡水以及各種自動保護和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