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波浪發電是通過波浪能裝置將波浪能首先轉換為機械能(液壓能),然後再轉換成電能。我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洶湧起伏的海浪蘊藏著無盡的能量。數據顯示,我國波浪能的理論存儲量為7000萬千瓦左右。
「波浪運動每秒鐘就能產生20萬千瓦的能量。」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張平表示,在能流密度高的地方,每1米海岸線外波浪的能流就能為20個家庭提供照明需求。
當然,要實現波浪發電的開發利用離不開技術的支撐。為利用好這一天然能源「發動機」,中國電科38所在海南島進行海浪發電試驗,歷經3年技術攻堅,項目組通過不斷優化和改進裝置模型,採用智能偵調綜合控制技術,提升了波能裝置的轉換效率,增強了吸能效果;
首創的寬幅逆變穩定技術,實現了海洋能千伏級逆變系統的高效轉換。近三個月的海上試驗表明,該發電裝置浮體擺動正常、吸波穩定,飛輪蓄能均勻而連續,發電性能穩定。
張平表示,該款波浪發電裝置為我國波浪發電的開發利用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會加快我國海洋能的開發進程。
「該裝置通過驗收只是起點。」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王仲穎表示,中國電科38所最新研製的波浪發電裝置正式通過國家海洋局驗收,說明我國在波浪發電開發利用取得技術突破,一旦技術成熟、成本降低,波浪發電將步入快速發展期。「未來,波浪發電開發利用的前景廣闊是毋庸置疑。」
事實上,為推動我國波浪發電的發展,早在今年1月,國家海洋局發布的《海洋可在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穩步推進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
進一步實施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總裝機容量500千瓦波浪能示範工程;
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單機50千瓦以上波浪能發電裝置應用,在波浪能試驗場等開展示範運行;
開展小單機容量、多臺套波浪能陣列化發電場建設與示範,穩步推進百千瓦級波浪能獨立供電示範工程及應用,為近海島嶼提供能源解決方案。波浪能總裝機規模突破100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