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欽點,五角大樓將迎第一位非裔掌門人?對華態度必須謹慎對待

2021-01-09 原子之城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864字,閱讀約需2分鐘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落下帷幕,拜登獲得了最終勝利,現在外界關注的問題之一是,拜登的執政團隊將會由哪些人出任,比如在重要的國防部長一職上,會有誰來擔當?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新防長有可能是拜登欽點的勞埃德·奧斯汀,如果變為現實,那麼五角大樓將迎來第一位非裔掌門人。當然了,不論誰做防長,美國都將繼續針對中國,對此中國務必要小心謹慎地對待。

誰來當防長?

前不久,拜登曾介紹了自己的部分內閣成員,而來自《環球時報》的消息稱,近日,拜登又有了新的人事計劃,那就是安排勞埃德·奧斯汀擔任美國新一任國防部長。如果最終通過,那麼勞埃德·奧斯汀將成為第一位黑人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也確實有不錯的履歷,他畢業於著名的西點軍校,是美國陸軍第一位非裔副參謀長。勞埃德·奧斯汀有著豐富的後勤經驗,這大概是拜登最看重他的地方,畢竟,拜登上臺後,有一個重大任務就是在全美接種疫苗,這就需要來自軍方的配合,才能最好最快地完成了。

也有麻煩

不過,勞埃德·奧斯汀能否順利成為國防部長也是個未知之數,原因在於,美軍有條規則是退役7年內的軍官被禁止擔任防長一職,而勞埃德·奧斯汀退役還不到7年,當然了,如果議會一致認可,勞埃德·奧斯汀還是極為有希望的,畢竟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值得注意的是,前段時間美國媒體熱炒的防長人選並不是勞埃德·奧斯汀,而是米歇爾·弗盧努瓦,但她似乎並沒有被拜登相中。

對中國的影響

對於中國來說,這或許是個好消息,因為弗盧努瓦十分強調在印太地區增大美軍存在和影響力,而勞埃德·奧斯汀則不太熟悉亞洲事務,如果是他上任,那麼美軍的工作重心可能會在國內事務以及中東事務上。當然了,有一點不會改變的是,美國已經把中國視為了最大的競爭對手,不論是川普還是拜登,美國政府都會採取各種措施來壓制中國,對此,中國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只不過,拜登政府上臺後,其所採取的對華政策不會像川普那樣極端,並且在競爭之中也會有合作。

(本文為原子之城原創,圖片素材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參考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拜登欲提名新防長,為人低調靠譜,對華態度穩定
    據新華社報導,拜登欲提名新防長勞埃德·奧斯汀,目前來看奧斯汀儘管功勳卓著但為人低調靠譜,對華態度較為穩定,一旦決定後無疑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執掌五角大樓的非洲裔國防部長,甚至有可能成為拜登戰略下中美和好的第一步。
  • 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種族歧視的偏見影響到了醫療衛生的方方面面因此,許多非裔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將梅毒傳染給了家人,最終導致了許多無辜生命的死亡。這項「罪惡的研究」直到1972年被媒體曝光後才終被叫停。哈佛大學醫療史和科學史教授艾倫·波蘭特說:「這一實驗揭露的不僅是梅毒的病理問題,更多是美國種族歧視的社會問題」。
  • 白人警察被控三級謀殺難平眾怒,為何非裔一言不合就抗議?
    出現任何困難,我們將控制一切。當搶劫開始時,槍擊就開始了!(而這番表態讓川普陷入種族主義的巨大爭議之中。常年來的不平等待遇以及歷史遺留的問題,使得美國非裔人群對於種族上的壓迫異常敏感。在2014年一年中,美國警察總共擊斃了458人,其中非裔佔了三成。美國有59%的白人信任警察執法,而只有37%的非裔會信任警察。因此更多的非裔站在執法機構的對立面上,也導致幾乎每一次的爭議執法,都會導致大規模的非裔社群抗議。
  • NASA「隱藏人物」的故事:幫助美國贏得太空競賽的非裔女工程師
    文/章江正值美國各地對非裔美國人遭受的歷史不公正現象進行反省之時,美國航空與航天管理局(NASA)6月24日宣布,該機構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總部大樓將以瑪麗·傑克遜的名字命名,以此來紀念該機構首位非裔美國女工程師。
  • 美國堪薩斯城一非洲裔孕婦遭警察粗暴對待
    今年5月25日,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在全美範圍內引發了一系列反對警察暴力執法、反對系統性種族歧視的抗議示威活動,至今仍未平息。然而四個多月來,在全美多地,警察暴力對待非洲裔的案件依然是接連不斷。  上周,在密蘇裡州西部的堪薩斯城,一名身懷六甲的非洲裔女子遭到警方粗暴對待。
  • 對中國的看法,大選後將改善對華關係?拜登公開亮明對華態度
    如今,川普和拜登也都不負眾望,非常賣力地用演講來為自己拉票,而這兩個總統對於對待外交上的很多問題,都保持著截然相反的態度。拜登表示中國是競爭對手但是對於兩位總統競選人來說,不管在什麼時候,中國與俄羅斯都是他們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很顯然,他們已經將中國有俄羅斯看作是美國的對立面的一種存在。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拜登作為總統候選人接受了美國媒體的採訪。
  • 要命的種族差異 美國拉美裔與非裔新冠死亡率遠高於其他族裔
    數據顯示,非洲裔和拉美裔居民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族裔。對此,美國政府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這次疫情暴露了美國不同族裔居民長期存在的健康醫療差距。數據顯示,紐約市的新冠死亡病例中,拉美裔與非裔佔比分別高達22.8%和19.8%,遠高於其他族裔。
  • 對待科學的態度
    今日習得——對待科學的態度現代社會都尊重科學,這不是科學迷信。事實上西方現代社會不但沒有科學迷信,而且宗教的勢力還很強。美國公立學校不允許傳教,但是有些學校為了照顧宗教情緒,是不教達爾文進化論的。宗教人士可以和科學家公開辯論,而且往往是科學家輸。單純以權威性而論,世界上科學地位最高的國家是中國。
  • 非裔退役太空人:我不怕去太空,但怕被警察攔下
    梅爾文解釋那一刻下意識的動作:「在非裔社區,每一位父親都會教導兒子,如果在車上被警察盤問,得保持雙手平握方向盤的姿勢。還要告訴警官你很敬畏他,雙手一直都放在顯眼的位置。」當時,他申請到了獎學金準備去念大學,一場牢獄之災足以毀掉他的人生。幸運的是,最後他沒有坐牢。在大學畢業後,他進入NASA工作,直至2014年退休。
  • 對待「神」的態度,中西方差異甚大,其實中國古人早已看穿一切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地球村的發展趨勢越發明顯,東西方文化更有融合之勢,在許多方面,東西方國家的價值觀都趨於相同,不過,在對待神明這方面,還是有著挺大差距的!西方大多數人信仰上帝,認為上帝是萬能的,隨時隨地都對上帝信奉不已,而我國對神明的態度,大多是「信則有,不信則無」,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甚至許多人都是「遇事求佛,無事忘佛」的狀態。那麼到底是何種原因,導致東西方對待神明的態度差距如此之大呢?
  • 非裔退役太空人:我不怕去太空,但我怕被警察攔下
    梅爾文解釋那一刻下意識的動作:「在非裔社區,每一位父親都會教導兒子,如果在車上被警察盤問,得保持雙手平握方向盤的姿勢。還要告訴警官你很敬畏他,雙手一直都放在顯眼的位置。」當時,他申請到了獎學金準備去念大學,一場牢獄之災足以毀掉他的人生。幸運的是,最後他沒有坐牢。在大學畢業後,他進入NASA工作,直至2014年退休。
  • 印度聖雄甘地印將被印在英國硬幣上,將成英國硬幣上第一位非白人
    上周扎伊迪所領導的「我們也建設了英國」的運動組織向財政大臣提議了一些可以印在硬幣上的歷史人物,比如第一批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印度和廓爾喀士兵;牙買加裔英國護士瑪麗·西科爾;獲得喬治十字勳章的四位女性之一的英國穆斯林婦女努爾·伊娜雅特·汗。據悉,這些人物有望在甘地之後被印刷在英國的貨幣上。
  • 在華跨國藥企掌門人寄語兩會
    在華跨國藥企掌門人寄語兩會  隨著5月28日全國兩會的勝利閉幕,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委員們的建言等熱點話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其中,擴大對外開放無疑是今年兩會的一大亮點。
  • 自損一千傷敵八百,澳大利亞對華態度冷漠,頻繁幹涉中國內政,到底是...
    32 來源: 新聞消息TV 舉報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那是因為澳大利亞對華的態度十分的冷漠
  • 拉米雷斯稱自己遇到第一位平等對待南美球員的教練,就是穆裡尼奧
    「若澤(穆裡尼奧)是我遇到第一位平等對待南美球員的教練,之前的一些歐洲主帥怎麼說呢?在同等情況下還是偏向於歐陸球員。」拉米雷斯這樣解釋,他的足球起點在羅納爾多的母隊克魯塞羅,當時就有不少在歐洲主流聯賽中效力過的前輩告誡過小將,他們選擇回到「沒什麼錢可以賺」的巴西聯賽,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技術水平在歐洲混不下去了,而是因為不少歐洲教練或者俱樂部高層對來自南美或者非洲的球員們有偏見。
  • #非裔美國人的創新# 血庫之父:查爾斯·理察·德魯博士
    #非裔美國人的創新# 血庫之父:查爾斯·理察·德魯博士#非裔美國人的創新# 美國是個多元化的大熔爐
  • 美非裔市長回憶痛苦成長史:再多財富也改變不了膚色帶來的困擾
    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持續發酵,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再次得到廣泛關注。近日,美國明尼蘇達州首府聖保羅市非洲裔市長梅爾文·卡特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講述了自己的成長史和家族經歷,稱其充斥著因膚色而遭受的歧視和區別對待。
  • ...這一期會議的一個主要議題是非裔權益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
    【哈裡夫婦又開炮:呼籲英國承認歷史錯誤 反省殖民史】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日報導,哈裡夫婦於本月1日出席女王大英國協信託基金會(QCT)每周舉行的視頻例會,這一期會議的一個主要議題是非裔權益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與會者中有很多非裔青年領袖,哈裡夫婦分別是QCT的主席和副主席
  • 五角大樓掀起辭職潮,專家:中國要提高警惕
    網絡圖片 五角大樓官員相繼出走 11月10日早上,安德森便已提交辭職信,但五角大樓和白宮發言人均未對此作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