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完成第十一月晝工作
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2019年11月4日凌晨6時15分和5時16分,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在順利完成第十一月晝既定工作之後,分別進入第十一個月夜休眠期,兩器將再一次經受14天月夜和零下190多度極低溫考驗。
-
嫦娥四號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 玉兔二號行駛距離破玉兔一號紀錄
據央視新聞報導,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打破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的行駛距離記錄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第二月晝期間,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工作穩定,能量平衡,數據傳收正常。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如圖)。(千龍網綜合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CNSA)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
-
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成功互拍
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開展科學探測工作的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進行互成像實驗,「兩器」順利互拍,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未來幾天,在進行科學探測的同時,「玉兔」號月球車還將繞陸器繼續行駛,從不同角度與著陸器多次互拍。這是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相機拍攝的「玉兔」號月球車。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等到巡視器(月球車)駛下著陸器,在月面進行巡視探測,人類將第一次獲取有關月球背面地質等領域的一手信息。 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NASA)吉姆·布裡登斯廷昨天在社交媒體向中國嫦娥四號團隊表示祝賀,稱這次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為「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
嫦娥四號為什麼要在夜間發射?著陸月球背面有什麼困難?
2018年5月,八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鵲橋」中繼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衛星隨後進入環繞地月L2點的使命軌道,為後續著陸器、巡視器與地面站之間的測控和數據傳輸提供中繼服務,而隨之帶來的是地球與巡視器間的通訊時延大大增長。
-
嫦娥四號再次休眠 玉兔二號拍攝的新照片首次發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國家航天局供圖至此,玉兔二號行駛距離已經超過「前輩」玉兔號,創造了新紀錄。
-
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器技術創新多 裝備核電池
探路者號和好奇號的尺寸對比騰訊軍事訊 2012年11月舉辦的第九屆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展出了將在明年擇機發射的嫦娥三號軟著陸探測器,它不僅將是我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月球車),還是阿波羅計劃結束後重返月球的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
-
NASA拍到嫦娥四號 值得一提的是……
2013年12月30日,科學家們還利用該飛行器定位了中國在月球表面的嫦娥三號探測器。延伸閱讀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醒啦! 順利度過月夜開展第二月晝工作記者昨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0日20時39分,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二號」巡視器於1月29日20時許完成自主喚醒。
-
嫦娥三號再次月夜休眠,月球車玉兔壞掉了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完成第二月晝工作,再次迎來月夜。25日凌晨,月球車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此前,嫦娥三號著陸器於24日凌晨進入「夢鄉」。在自主喚醒後的第二個月晝期間,嫦娥三號上的科學載荷開機工作,開展既定的科學探測。
-
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2月18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進入第十五月晝工作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又一次通過14天極低溫考驗,分別於2月18日6點57分和2月17日17點55分結束月夜
-
官方公布嫦娥四號最新全身照:彩色全景圖
2月13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正式發布了玉兔二號巡視器拍攝的嫦娥四號登陸器的全彩照片。此前在2月11日,央視新聞宣布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在休眠之前,玉兔二號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打破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的行駛距離記錄。
-
嫦娥四號著陸器完成第23月晝工作 測得月表輻射情況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在23個月晝的科學探測中,著陸器上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開展了國際上首次月表實地粒子輻射環境探測。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嫦娥大家族是如何奔向月球的!
2013年12月2日,長徵三號乙加強型火箭成功將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12月14日,嫦娥三號著陸月面,著陸器和巡視器分離 12月15日,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互拍成像,標誌著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
-
「嫦娥四號」為何要落月球背面
期間,著陸器和巡視器組合體通過「鵲橋」月球中繼星與地面建立上下行通信鏈路。著陸成功後,著陸器將擇機完成巡視器釋放。著陸器、巡視器分別開展科學探測,並通過「鵲橋」將數據傳回地球。「嫦娥四號」落月探測器升空後,由於準時發射、準確入軌,原計劃在近月制動前實施的3次軌道中途修正,只於2018年12月9日進行了1次,達到了預期目標。
-
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載荷試驗結束:巡視器已進入月夜休眠狀態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號任務搭載的生物科普載荷試驗已經結束,從拍攝的圖片觀察,棉花的種子有發芽的跡象目前,巡視器已進入月夜休眠狀態,搭載的科普試驗生物將在全封閉狀態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中慢慢分解,不會對月球環境造成影響。(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李廈)相關新聞「嫦娥四號」上搭載的六種生物如何被選出?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
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奔月一年了!一起回顧自豪時刻
2018年12月8日,承載著中國人探月夢想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從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奔向神秘的月球背面。在經歷了26天的太空飛行後, 2019年1月3日,中國人研製的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降落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內預定的著陸區。人類第一次近距離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喚醒,即將進入第26月晝工作期
我國探月工程按照三步走計劃完成,繞、落、回這三步均全部成功完成,就在2019年1月我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完成了人類首個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的探測器,2019年到2021年時間流逝已經過去兩年時間,就在這兩年時間裡嫦娥四號探測器也交出落月兩年的工作報告,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巡視車已在月球背面工作731天,玉兔二號月球巡視車已經累計在月球背面行駛
-
嫦娥四號攜兔挺過極寒月夜 核能汽車還要多久?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度過月夜近日,玉兔二號巡視器度過零下190度極寒月夜已經自主喚醒,隨後,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充足電能後也自主喚醒。長時間處在極寒低溫環境,對嫦娥探測器的生存形成了嚴峻的挑戰。那麼,嫦娥四號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那是因為嫦娥四號配置了同位素熱源,在月夜期間持續不斷的為探測器供應熱量,成功解決了月夜沒有陽光和極寒低溫的難題。這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住極低溫環境考驗後,選擇適合的光照高度退出月夜休眠模式並開始展開工作,關鍵設備按預定程序相繼通電啟動一切按著既定程序工作。
-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發回首張月背近照
此圖片為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11時40分,嫦娥四號著陸器獲取了月背影像圖並傳回地面。這是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拍攝的第一張圖片。後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通過「鵲橋」中繼星的中繼通信,開展設備工作模式調整等工作,擇機實施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從「天眼」探秘到載人航天,探索浩瀚宇宙,是中華兒女不懈追求的偉大夢想。「這一刻,我們都是幸福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