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不當存在致癌風險
科學網(kexue.com)訊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大公網》策劃飲水健康專題,文章中表示飲水健康是健康問題中的重要一環。去年曝出的北京居民十多年不喝自來水的新聞,引發了人們對於喝水相關健康問題的擔憂。普普通通的一杯水,究竟應該怎么喝才健康?喝水不當還可能引起癌症,這究竟暗藏什麼玄機?
一、不開的水——膀胱癌、直腸癌
潛伏在自來水中的罪魁禍首是三滷甲烷,包括三氯甲烷、二氯溴甲烷、三氯溴甲烷和三溴甲烷4種氯化物。三滷甲烷是淨水場中用於消毒滅菌的氯,與食物的渣滓和浮遊生物等有機物相互反應的產物。隨著水質的惡化,自來水中氯的投放量也與日俱增,是它扮演了製造致癌物的主要角色。
專家指出,飲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腸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當水溫達到100℃,這兩種有害物質會隨蒸氣蒸發而大大減少,如繼續沸騰3分鐘,則飲用安全。
二、千滾水——腹瀉、腹脹、昏迷驚厥
千滾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了一夜或很長時間的水,還有電熱水器中反覆煮沸的水。這種水因煮過久,水中不揮發性物質,如鈣、鎂等重金屬成分和亞硝酸鹽含量很高。久飲這種水,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出現暫時腹瀉、腹脹;有毒的亞硝酸鹽還會造成機體缺氧,嚴重者會昏迷驚厥,甚至死亡。
三、蒸鍋水——早衰、癌症
蒸鍋水就是蒸饅頭等剩鍋水,多次反覆使用的蒸鍋水亞硝酸鹽濃度很高。常飲這種水,或用這種水熬稀飯,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水垢經常隨水進入人體,還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甚至引起早衰、癌症。
四、老化水——食道癌、胃癌
俗稱「死水」,也就是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常飲用這種水,對未成年人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身體發育;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許多老地方食道癌、胃癌發病率日益增高,可能與長期飲用老化水有關。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質也隨著水貯存時間增加而增加。
怎么喝水才最健康?需注意以下幾點:
1.成人日均飲用2~3升水(大約6~8杯左右),可以達到人體最佳的水分平衡點。
2.純淨水和礦泉水一定要保證衛生條件,一桶水最好在一個月內喝完。
3.喝水太快太急會把很多空氣吞咽下去,引起打嗝或腹脹.最好把水含在口中,緩緩喝下,腸胃虛弱的人尤其要注意。
4.運動過後即使沒有感覺口渴,也一定要補充水分。
5.浮腫病人、心臟功能衰竭病人、腎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導致病情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