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gene:P73可誘導癌細胞凋亡促進治療效果

2020-12-05 生物谷

2015年10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的發生往往是由於腫瘤細胞獲得了脫離細胞死亡宿命的能力,在人類的癌症病例中,細胞死亡現象的缺失大部分是源於一個關鍵基因——P53的突變。P53是細胞凋亡的一個重要調節分子,同時也是一個明星抑癌基因。因此,在P53缺失的情形下,如何使腫瘤細胞以其它的方式發生凋亡是十分重要的方向。P73是P53家族的另一成員,可以行使與P53相似的生物功能,然而不同於P53的高突變率,P73在癌症中鮮有突變發生。這使得P73成為控制癌細胞凋亡的關鍵。針對這一問題,作者展開了相關研究,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Oncogene》雜誌上。

作者之前已經鑑定出ADORA2B(即編碼腺嘌呤受體A2B的基因)是P53基因下遊的效應基因,該基因的活化能夠導致細胞在外界腺嘌呤濃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發生細胞凋亡。因此,作者希望了解是否該基因也會受到P73的調節。

首先,作者以Saos-2細胞系作為研究對象,構建了P73的誘導過表達系統,他們發現在P73有效表達的情況下,ADORA2B的表達水平也會顯著上升。這一結果說明P73與P53類似,都能激活下遊基因ADORA2B的表達。由於ADORA2B本身帶有P53結合位點,因此,作者希望了解是否該結合位點也能夠與P73相互結合。作者通過螢光素酶報告基因的檢測手段(即在細胞系中共同轉染P73質粒與帶有P53結合位點序列的質粒),結果顯示,P73能夠與ADORA2B基因內部的P53結合位點相互結合,進一步肯定了P73的生理功能。

下一步,作者希望了解P73激活ADORA2B基因的表達從而產生A2B受體對細胞本身的影響。在此前的實驗設計基礎上,作者後續加入了腺嘌呤的類似物(NECA)刺激。結果顯示,在P73表達量較低時,無論是否有NECA的刺激,細胞的死亡率均較低,而當P73誘導表達量升高時,本身即會引起大量細胞的死亡,在加入NECA的刺激後,這一比例變得更高。這一結果說明P73激活下遊ADORA2B基因的表達能夠進一步促進細胞的凋亡發生。

進一步,作者通過生化實驗確定了細胞的凋亡事件的發生依賴於caspase 激酶的活性。並通過一系列抑制劑/抑制分子的實驗證明該凋亡主要是內源性(即由線粒體引發,細胞色素C介導發生的)而非外源性。

最終,作者證明了在接受放射性治療或藥物治療後的腫瘤細胞中P73能夠增強A2B的信號,從而促使細胞凋亡的發生。(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相關會議推薦】

2015(第二屆)自噬轉化醫學與疾病研討會  12.17-18 上海

 

 

doi:10.1038/onc.2014.436

PMC:

PMID:

Effects of upregulation of Id3 in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 on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mobility and tumorigenicity

J S Long, P M Schoonen, D Graczyk, J O'Prey and K M Ryan

Tumour cells often acquire the ability to escape cell death, a key event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In almost half of all human cancers, the capability to induce cell death is reduced by the mutation and inactivation of p53, a tumour suppressor protein that is a central regulator of apoptosis. As a result, there is a crucial need to identify different cell death pathways that could be targeted in malignancies lacking p53. p73, the closely related p53 family member, can regulate many p53 target genes and therefore some of the same cellular responses as p53. Unlike p53, however, p73 is seldom mutated in cancer, making it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death effector to target. We report here the ability of p73 to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2B receptor, a recently characterized p53 target that effectively promotes cell death in response to extracellular adenosine-a metabolite that accumulates during various forms of cellular stress. Importantly, we show that p73-dependent stimulation of A2B signalling markedly enhances apoptosis in cancer cells that are devoid of p53. This mode of death is caspase- and puma-dependent, and can be prevented by the overexpression of anti-apoptotic Bcl-XL. Moreover, treatment of p53-null cancer cells with the chemotherapeutic drug adriamycin (doxorubicin) induces A2B in a p73-dependent manner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2B agonist, substantially enhances apoptotic death. We therefore propose an alternate and distinct p53-independent pathway to stimulate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volving p73-mediated engagement of adenosine signalling.

相關焦點

  • Oncogene:化療藥物誘導結腸癌細胞發生壞死性凋亡
    5-FU是一類常見的治療惡性CRC的化療藥物,結合其藥物,該治療能夠達到40%-50%的反應效果。然而,很多因素影響了患者對5-FU的耐受性,比如胸腺嘧啶合成酶的缺陷以及p53的突變。恢復5-FU在這些患者體內的敏感性是十分重要的挑戰。儘管5-FU此前被證明能夠誘導癌細胞發生凋亡,不過其它類型的程序性細胞死亡也受到一定的關注,比如壞死性凋亡(necroptosis)。
  • Nature:DCC基因可誘導癌細胞凋亡
    12月12日,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發表公報說,法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個名為DCC的基因可通過誘導癌細胞凋亡來抑制結腸和直腸癌發展,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癌症的效果。 這項研究由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等機構共同完成。
  • DCC基因誘導癌細胞凋亡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12月12日發表公報說,法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個名為DCC的基因可通過誘導癌細胞凋亡來抑制結腸和直腸癌發展,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癌症的效果。
  • 醫學常說的,誘導癌細胞凋亡是什麼意思?
    醫學常說的,誘導癌細胞凋亡是什麼意思?Bcl-2基因能抑制細胞凋亡,促使細胞生長;而野生型P53和myc基因則能促進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生長。它們之間似乎具有能相互調節的作用。已知很多抗癌藥物具有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此外,還發現很多不常用的抗腫瘤藥物也具有誘導凋亡的作用,如熊果酸,核分化誘導劑維甲類藥物。不言而喻,我們的目標是如何利用現有知識合理安排運用這些藥物提高內科治療的療效。
  • 研究發現重離子束致腫瘤細胞凋亡機理—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
  • 王曉東院士團隊發現生物鹼小分子誘導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
    PDE3的抑制劑能影響肌肉收縮和血管舒張,用於心臟病的治療,例如Quazinone用於急性心臟病的治療,Milrinone, Amrinone 和 Levosimendan用來治療充血性心臟衰竭。此外,PDE3/PDE4的抑制劑Zardaverine有擴張支氣管的效果,用於哮喘的治療;Cilostazol用來治療間歇性跛行和血栓。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
    根據最近的研究,GSDME 具有可誘導細胞焦亡的激活形式,這種形式是細胞死亡固有的炎症形式。因此,GSDME對癌症的治療和診斷有重要意義。正常細胞中的 GSDME 表達水平在化療的毒副作用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 . | Piscidin-1誘導人骨肉瘤細胞凋亡的機制
    Piscidin-1可以抑制細菌感染,誘導Hela和纖維肉瘤細胞凋亡,並緩解疼痛。但Piscidin-1對癌細胞線粒體功能障礙的調節作用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Piscidin-1對骨肉瘤 (OSA)細胞線粒體活性氧(MtROS)和細胞凋亡的影響。
  • 癌細胞十大「奇異」特徵,認清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
    只有清楚癌細胞有哪些「不同於常人」的奇異特徵,才能夠實現「指哪打哪,步步為營」的治療效果。 正常組織會「小心地」控制生長促進信號的產生和釋放,從而保持細胞數量的穩定狀態,維持正常組織的結構和功能。大部分的信號傳遞過程由細胞表面的生長因子受體完成。 而癌細胞可以通過對生長促進信號的解除控制,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對於癌細胞基因組的高通量DNA測序分析,揭示了某些人類腫瘤中存在與生長因子受體信號相關的體細胞突變。
  • 細胞凋亡在激素誘導性股骨頭壞死中的研究進展
    其他研究結果表明,激素可提高caspase-3的表達促進骨細胞凋亡,降低bcl-2的表達抑制抗凋亡作用,進而導致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發生和發展。P53在G1期負責檢查染色體DNA是否有損傷,具有阻斷細胞增殖和引起細胞凋亡的作用。Li等研究結果表明,地塞米松可以上調P53激活糖皮質激素受體,然後提高其轉錄活性,進而誘導MC3T3-E1成骨樣細胞發生凋亡,他們還指出P53有望被用於激素誘導的骨質疏鬆症和骨壞死的治療的新靶點。
  • Cancer Cell:Akt通路可調節活性氧簇介導的細胞凋亡
    伊利諾依大學芝加哥分校研究人員在12月9日出版的Cancer Cell上發表特刊文章,講述氧化作用路徑與細胞衰老以及細胞凋亡間的關聯。Akt通路是膜受體信號向細胞內轉導的重要途徑,它們調節著細胞凋亡、生長以及一些重要基因的表達。Akt缺陷會導致對衰老性複製產生耐受作用,對氧化應激或致癌基因Ras誘導的早衰產生耐受作用, 同時還對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介導的細胞凋亡產生耐受作用。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新聞—科學網
    根據最近的研究,GSDME 具有可誘導細胞焦亡的激活形式,這種形式是細胞死亡固有的炎症形式。因此,GSDME對癌症的治療和診斷有重要意義。 正常細胞中的 GSDME 表達水平在化療的毒副作用中發揮一定的作用。
  • 王曉東實驗室Nature子刊發文:靶向PDE3A誘導細胞凋亡的吲哚生物鹼...
    2015年發現人體內包括雌激素(E2)在內的一類小分子能夠誘導多種癌細胞凋亡。艾有為在齊湘兵實驗室協助下進行雌激素分子探針構建的過程中,獲知一類烏檀屬吲哚生物鹼小分子也能誘導癌細胞死亡。為了探索這些小分子化合物誘導細胞死亡的機理,艾有為博士與齊湘兵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高栓虎實驗室合作對這一類化合物進行了構效關係優化。最後發現其中的Nauclefine小分子誘導細胞凋亡只需要5.8nM,並揭示了Nauclefine介導細胞凋亡的生化機理。
  • 癌細胞逃避凋亡機制研究獲進展
    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開展的合作研究,揭示了幹細胞因子受體C-KIT在白血病和胃腸間質瘤細胞逃避凋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 目前來看,還不能小瞧癌細胞
    早前一段時間,日本研究人員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移植的免疫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第一次嘗試用ips細胞治療癌症。NKT細胞免疫療法又被稱為「癌症終極殺手」,在國際上已廣泛投入臨床使用,幾乎無副作用,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給癌症患者治療帶來新希望。
  • 癌細胞的哪些「特異能力」造就了癌症,也「斷送」了癌症
    「用細胞解決細胞的問題」——免疫細胞療法正成為科學家熱捧的癌症治療方式,聯合其他治療方式做到更好地防轉移、防復發,延長患者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質量。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癌症的認識過程其實就是鬥爭過程。只有清楚癌細胞有哪些「不同於常人」的奇異特徵,免疫細胞療法聯合其他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才能達到最好。
  • 關於癌細胞的5個可怕要點你知道嗎?了解清楚很重要
    10月22日,日本當地媒體報導,日本研究人員實施了一臺移植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手術,用移植的免疫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培養而來,這是日本第一次嘗試用ips細胞治療癌症。NKT細胞免疫療法又被稱為「癌症終極殺手」,在國際上已廣泛投入臨床使用,幾乎無副作用,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殺傷力,給癌症患者治療帶來新希望。
  • 解讀近期細胞凋亡研究領域重磅級成果!
    近日,來自範德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拉帕替尼治療後的HER2+乳腺腫瘤的殘留病中,胞葬作用能夠清除凋亡的腫瘤細胞,增加免疫抑制性細胞因子的產生和骨髓來源抑制細胞(MDSC)和調節性T細胞(Treg)的聚集並促進腫瘤細胞轉移。
  • 新型免疫療法可激活癌細胞焦亡,抑制多種腫瘤生長
    但這些方法僅對部分癌症類型有效,且並非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從這些治療中獲益。Gasdermin蛋白的裂解可引起炎性細胞死亡,即細胞焦亡。,該方法可促進癌細胞通過一種高度炎性的細胞死亡形式死亡(細胞焦亡),可在多種癌症類型中發揮作用。
  • 抑制癌細胞的p53基因
    此外,研究還表明,TAD區Ser6和9的磷酸化,在通過TGF-β通路促進腫瘤發生和癌細胞轉移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TAD區Ser15的磷酸化對p53的轉錄活性是必要;高血糖可以激活醛糖還原酶,進一步產生活性氧,活性氧的產生導致了Ser15的磷酸化,然後促進了線粒體功能的紊亂,阻斷了抗凋亡蛋白Bcl-xl的功能;人的成纖維細胞歷經複製衰老時,Ser15的磷酸化水平也會上升;DNA-PK可以使 Ser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