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移物」! 英科學家用聲波讓物體懸浮並移動

2020-11-24 上遊新聞

@看看新聞 消息,隔空移物是科幻或武俠小說中的常見場景,而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卻通過操控聲波將其實現。他們發表在美國《物理評論快報》新一期上的論文顯示,該校科學家設計了一種聲波旋渦,其結構類似龍捲風。再利用這一技術和頻率為40千赫的超聲波,成功讓一個直徑2釐米的聚苯乙烯小球懸浮起來。

研究人員表示,該技術將應用在遙控進入人體藥物膠囊或微型手術設備等。隨著技術不斷完善,未來有望藉助聲波牽引讓人類懸在空中。

原標題:不再是天方夜譚! 英科學家用聲波「隔空移物」獲新進展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貓夥呆:用聲波懸浮移動物體?
    (有興趣趕緊訂閱持續關注)  今天《貓夥呆》第一期,我來介紹一種「空間聲波控制物體懸浮和移動的」【隔空移物】技術!貓哥和小夥伴們都驚呆啦!  上面這玩意兒是由日本東京大學的三個研究懸浮控制技術的屌絲研究員設計出來的。
  • 隔空移物——超聲波的懸浮術
    而日前,一支來自英國兩所大學的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利用超聲波對物體進行非接觸移動的技術,這是真正可以實現隔空移物的懸浮術。目前,該技術只能移動豌豆大小的物體。這是基於一套由64個小揚聲器組成的陣列所構建出的聲音全息環境才實現的。通過調整這些揚聲器所產生的超聲波的參數來對環境中的物體產生相應的力學影響從而完成物體的隔空移動。此技術所採用的系統是世界上首個可運行於實驗室之外的聲波牽引系統。
  • 科學家利用聲波實現物體浮空移動
    除了現有的磁懸浮技術之外,聲波移物近年來也同樣受到科學家的關注。據國外媒體消息,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機器,利用聲波可以讓物體在空氣中飄浮,甚至四處移動,並且可以一次性搬運多個對象。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一般磁力被用於懸浮物體。
  • 聲波將用來懸浮和移動物體
    聲波將用來懸浮和移動物體 史上第一次,科學家們成功使用聲波來懸浮和移動物體,這些科學家來自瑞士聯邦技術研究所,他們用新發現的 「神奇力量」 來操縱咖啡和水滴,成功在半空中碰撞出速溶咖啡。
  • 科學家利用聲懸浮成功控制物體三維移動
    【PConline 3D列印資訊】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已經掌握了使事物在聲懸浮空間中移動的能力,而這個不可思議的「空中通道」應該是人類利用聲波來實現如此壯舉的第一個實例。聲懸浮的研究已非新概念,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在空氣中利用聲波控制水滴上下升降並且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但也只是在一個固定軸心水平移動粒子,而且僅能上升或下降。
  • [視頻]想不想試試用聲波懸浮推動物體?3D印表機就能製作牽引裝置
    (原標題:[視頻]想不想試試用聲波懸浮推動物體?、移動並不是什麼新概念,但這項新科技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僅僅能用聲波推動物體,還能拉動物體,包括小珠子和昆蟲等等。
  • 日本科學家利用超聲波使物體懸浮空中
    科學家們在新的一年裡依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驚喜,如來自東京大學的研究者就為我們呈現了這個超酷的物體懸浮演示:細小的水珠浮在空中,然後以完美的形狀環繞滑行;
  • 日本科學家利用超聲波發功使物體懸浮空中
    日本科學家利用超聲波發功  使物體懸浮空中  本報訊 (任 文)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在新的一年裡依然帶來了許多驚喜,如來自東京大學的研究者就呈現了這個超酷的物體懸浮演示:細小的水珠浮在空中,然後以完美的形狀環繞滑行;一根鐵螺絲在空中旋轉;塑料片、火柴頭等都克服了地球引力……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精確的超聲波應用
  • 中國科學家用聲波懸浮動物
    這種奇特的現象如今在中國科學家手中成為了現實。據《自然》雜誌在線報導,近日,西安市西北工業大學的科學家在試驗中用聲波將魚、螞蟻等活著的小動物懸浮起來,而且不對它們造成明顯的傷害。 該校材料物理學家解文軍表示,儘管不停向這條被聲波託起的魚噴水,這條魚的壽命也會因脫離水池而縮短。但是螞蟻、瓢蟲、蜘蛛和蜜蜂則不會受到傷害。
  • 新機器可利用聲波使物體在空氣中漂浮
    科技日報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機器,利用聲波可以讓物體在空氣中飄浮,甚至四處移動,並且可以一次性搬運多個對象。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和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一般磁力被用於懸浮物體。雖然已知聲波也可以對抗地心引力,但由於物體不能被搬來搬去,並沒有實際的應用。
  • 聲波可讓物體在空氣中飄浮
    一般磁力被用於懸浮物體。雖然已知聲波也可以對抗地心引力,但由於物體不能被搬來搬去,並沒有實際的應用。該大學機械工程師莫斯和同事根據施加其上的電壓收縮或拉伸,利用壓電晶體建立了聲音製造平臺,每個平臺的大小猶如一個小指指甲。採用這種有關聲音的裝置,憑藉聲波可以讓水滴、咖啡粉末、聚苯乙烯片段甚至一根牙籤,在空氣中保持飄浮狀態。
  • 這個機器人抓手讓物體能夠懸浮,有望用在航空領域
    ETH先鋒研究員Marcel Schuck正在開發一種機器人抓取器,該技術基於聲波實現抓取,最好的創意點在於該抓取器可以操縱小而易碎的物體而不會碰到它們。科學家解釋說:「這種現象被稱為聲懸浮。」作為他ETH先鋒獎學金使用的一部分,這位前ETH博士生目前正在開發一種方法,該方法可以完全抬起和操縱小物體而不接觸它們。這在制表或半導體行業中損壞小零件要花錢的情況下尤其重要。常規的機械手容易損壞易碎物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使用柔軟的橡膠狀抓手。儘管這些不會造成損壞,但它們很容易被汙染,就像使用良好的橡皮擦一樣。
  • 科幻成真:科學家們用牽引波束可使人懸浮於半空
    如魔法般使物體漂浮於半空中的科幻鏡頭即將成為事實。近年來,牽引波束已經實現了從科學幻想到現實的飛躍,但卻只能舉起很小的物體。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工程師們成功地演示了使用當前最強大的聲音牽引波束,可以穩定地捕獲大於聲音波長的物體。換而言之,聲音牽引波束能夠舉起比原先大得多的物體,從理論上說,這意味著人體在空中的懸浮也已成為可能。聲音牽引波束利用聲音,準確說是聲波,將物體保持於半空中。與磁懸浮相比,聲波懸浮更為有效。
  • 新方法利用光可使大尺寸物體懸浮及移動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18日在《自然·光子學》期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通過在物體表面創建特定的納米結構,設計出一種使用光即可使物體懸浮並推其移動的新方法。研究人員稱,這一理論方法將有很多實際用途,甚至可用於新一代光能驅動太空飛行器的開發。  光是操縱物質的有力工具。
  • 【中國科學報】「隔空探物」或成現實
    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鄭海榮課題組攜手國內外合作者,實現了利用超聲輻射力效應對物體進行非接觸的操控、搬運以及篩選。這使得利用聲波進行一定距離的「隔空探物」成為現實。相關成果於6月11日發表於《應用物理評論》雜誌。
  • 新方法利用光可使大尺寸物體懸浮及移動—新聞—科學網
    光能驅動太空飛行器或不再是夢
  • 基於聲波的機器人夾持器被開發 無需接觸就能精準操縱微小易碎物體
    這項技術是基於聲波。 Marcel Schuck在他的工作檯上組裝的小裝置讓人想起了學校的一節物理課:一個由兩個半球體組成的裝置,類似於一對耳機,連接到一個攜帶微晶片的電路板上。他正在用這個裝置演示物理效果。一個小球體懸浮在兩個半球體之間,由超聲波支撐。「這種現象被稱為聲懸浮。」他解釋說。
  • 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原標題: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原標題: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凱波):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翱翔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一大夢想。很多魔術大師也都曾表演過令我們既驚訝又羨慕的空中懸浮術。
  • 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應用前景廣
    不少表演過空中懸浮的魔術師們都對其中的奧秘諱莫如深。而今日本東京大學的一位名叫落合陽一的研究生卻把自己「物體懸浮術」的表演和原理製作成視頻並上傳到了視頻網站上。   視頻中,許多細小的白色物體隨著古典音樂的旋律,在空中時而升降、時而行進、時而變化隊形,如同訓練有素的儀仗隊一般。而這一切都是通過超聲波實現的。
  • 反重力真的存在,人體懸浮,金字塔巨石塊,都可以用這種技術實現
    今天來了解一下這些神奇的懸浮術和傳言中的懸浮移動我們大家都眾所周知,光是一個處於特定頻率的光子流,說白了光是一種波,但也同時存在粒子的特性,色彩是由我們的視覺神經傳送給大腦,經過大腦處理後,把多姿多彩的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但是我們看到的物體都是光源發出的光波照射到物體上反射到我們眼睛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