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利用超聲波使物體懸浮空中

2020-11-24 cnBeta

科學家們在新的一年裡依然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驚喜,如來自東京大學的研究者就為我們呈現了這個超酷的物體懸浮演示:細小的水珠浮在空中,然後以完美的形狀環繞滑行;一根鐵螺絲在空中旋轉;塑料片、火柴頭等都克服了地球引力……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精確的超聲波應用。


話說回來,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試驗聲波懸浮技術,即利用聲波使物體懸浮在半空中。這一演示的創新之處在於,它使物體能夠在三維空間裡移動。

要產生這種效果,關鍵在於揚聲器的獨特排列方式。與之前有人用實心板反射聲波不同,東京大學的研究者使用了4組揚聲器,並彼此相對。這些揚聲器組合創造出了一個所謂的「超聲聚焦點」,即物體被包圍的位置。通過控制每個揚聲器的聲波輸出,可以對「超聲聚焦點」的位置進行調節。由於超聲波已經超出了人類的聽力範圍,因此整個過程實際上是聽不到的。

對於超聲波的應用已經很多,例如有人已經將其應用在風擋雨刷上,利用超聲波振蕩幫助汽車抵擋雨滴。或許在未來,空中滑板和飛毯也將成為現實。

相關焦點

  • 日本科學家利用超聲波發功使物體懸浮空中
    日本科學家利用超聲波發功  使物體懸浮空中  本報訊 (任 文)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在新的一年裡依然帶來了許多驚喜,如來自東京大學的研究者就呈現了這個超酷的物體懸浮演示:細小的水珠浮在空中,然後以完美的形狀環繞滑行;一根鐵螺絲在空中旋轉;塑料片、火柴頭等都克服了地球引力……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精確的超聲波應用
  • 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應用前景廣
    原標題: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翱翔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一大夢想。很多魔術大師也都曾表演過令我們既驚訝又羨慕的空中懸浮術。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也許會讓我們的飛天夢想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 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原標題: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原標題:日本研究者利用超聲波控制物體懸浮 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凱波):能像鳥兒一樣在空中翱翔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一大夢想。很多魔術大師也都曾表演過令我們既驚訝又羨慕的空中懸浮術。
  • 超聲波懸浮物體
    超聲波懸浮物體
  • 科學家利用聲懸浮成功控制物體三維移動
    【PConline 3D列印資訊】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已經掌握了使事物在聲懸浮空間中移動的能力,而這個不可思議的「空中通道」應該是人類利用聲波來實現如此壯舉的第一個實例。聲懸浮的研究已非新概念,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在空氣中利用聲波控制水滴上下升降並且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但也只是在一個固定軸心水平移動粒子,而且僅能上升或下降。
  • 科技之謎:人能懸浮在空中嗎?
    他們利用一塊超導磁石將一隻活著的青蛙飄浮在半空中,青蛙本身是一個非磁體,但是通過電磁石的磁場而變得有磁性。  我國科學家:魚和螞蟻為何能飄浮在半空中?  2006年,我國科學家首次研製了一種超聲波裝置,可以通過超聲波將活的小動物漂在空中,而且不對它們造成明顯傷害。
  • 中國科學家用聲波懸浮動物
    這種奇特的現象如今在中國科學家手中成為了現實。據《自然》雜誌在線報導,近日,西安市西北工業大學的科學家在試驗中用聲波將魚、螞蟻等活著的小動物懸浮起來,而且不對它們造成明顯的傷害。 該校材料物理學家解文軍表示,儘管不停向這條被聲波託起的魚噴水,這條魚的壽命也會因脫離水池而縮短。但是螞蟻、瓢蟲、蜘蛛和蜜蜂則不會受到傷害。
  • 人造螢火蟲Luciola來了,可利用超聲波懸浮
    日本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體積超小的人造螢火蟲,更有意思的是,它可以使用超聲波懸浮在平面之上。 近日,據外媒報導,日本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體積超小的人造螢火蟲Luciola,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它可以使用超聲波
  • 新方法利用光可使大尺寸物體懸浮及移動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18日在《自然·光子學》期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通過在物體表面創建特定的納米結構,設計出一種使用光即可使物體懸浮並推其移動的新方法。研究人員稱,這一理論方法將有很多實際用途,甚至可用於新一代光能驅動太空飛行器的開發。  光是操縱物質的有力工具。
  • 美科學家造出空中「聲波瓶」
    原標題:美科學家造出空中「聲波瓶」   科技日報訊 美國能源部(DOE)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科學家新開發出一種在空中製造這一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包括超聲波成像與治療、聲學隱形、懸浮與粒子操控等。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聲波跟光波類似,都是沿一條直線傳播,但其路徑會由於反射、衍射或折射而彎曲。超聲醫學成像、材料檢測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比如超材料就是一種能讓聲波、光波彎曲的人造納米結構,但這些材料本身的性質限制了它們的應用,尤其在生物學方面。
  • 英科學家用聲波讓物體懸浮並移動
    他們發表在美國《物理評論快報》新一期上的論文顯示,該校科學家設計了一種聲波旋渦,其結構類似龍捲風。再利用這一技術和頻率為40千赫的超聲波,成功讓一個直徑2釐米的聚苯乙烯小球懸浮起來。研究人員表示,該技術將應用在遙控進入人體藥物膠囊或微型手術設備等。隨著技術不斷完善,未來有望藉助聲波牽引讓人類懸在空中。原標題:不再是天方夜譚!
  • 新方法利用光可使大尺寸物體懸浮及移動—新聞—科學網
    光能驅動太空飛行器或不再是夢
  • 科幻成真:科學家們用牽引波束可使人懸浮於半空
    如魔法般使物體漂浮於半空中的科幻鏡頭即將成為事實。近年來,牽引波束已經實現了從科學幻想到現實的飛躍,但卻只能舉起很小的物體。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工程師們成功地演示了使用當前最強大的聲音牽引波束,可以穩定地捕獲大於聲音波長的物體。換而言之,聲音牽引波束能夠舉起比原先大得多的物體,從理論上說,這意味著人體在空中的懸浮也已成為可能。聲音牽引波束利用聲音,準確說是聲波,將物體保持於半空中。與磁懸浮相比,聲波懸浮更為有效。
  • 人體能夠懸浮在空中嗎?
    磁學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特性,就是當物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物體中會產生與運動方向相反的力,抵抗物體的運動。嗯,作為漫科普一名堅持不講科學公式的小編,我是不會告訴你抗磁性是運動的電子在磁場中受電磁感應而表現出的屬性的。
  • 操控懸浮粒子,空中三維成像,能聽能摸!裸眼3D新可能
    新的研究採用了一種多模態聲阱顯示器(Multimodal acoustic trap display,MATD):利用超聲波揚聲器引導微小的粒子,可以同時傳送視覺、聽覺和觸覺三種內容,並形成一個可以在空中改變形態的懸浮顯示器。
  • 日本研究人員發明人造螢火蟲Luciola 可借超聲波懸浮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26日上午消息,日本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體積超小的人造螢火蟲,更有意思的是,它可以使用超聲波懸浮在平面之上
  • 【科學實驗】自製手持超聲波懸浮裝置
    我們在科幻電影裡也經常看到一些懸浮的裝置,當然現在的科技還無法做到,但是簡單的懸浮已經完全實現了。先看完整的製作視頻電路原理圖電路並不複雜。基本上,Arduino板可以在5Vpp 40kHz不同相位下產生4個半方形信號。
  • 一滴懸浮半空的水珠幫你釋放壓力
    自古以來,人類對能擺脫地球引力束縛而漂浮在空中的事物充滿了嚮往,神話傳說、文學創作、魔術表演中都不乏對人體懸浮或物體懸浮的元素。其實,科學家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找到一種巧妙地方法,可以讓水珠、豆子或小球等質量較輕又不具有磁性的物體在空中保持懸浮狀態而不下落。
  • 我國聲懸浮研究有重要進展
    來自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的消息說,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先利用超聲波技術,將高密度金屬鎢餅浮在空中,這項成果對於研究和製備新材料具有重要的作用。    為了製備高質量材料,科學家要求避免材料與容器壁接觸,以儘可能避免雜質的混入。現在,西北工業大學應用物理系教授魏炳波及其合作者利用超聲波技術,把材料懸浮在空中。
  • 這個機器人抓手讓物體能夠懸浮,有望用在航空領域
    ETH先鋒研究員Marcel Schuck正在開發一種機器人抓取器,該技術基於聲波實現抓取,最好的創意點在於該抓取器可以操縱小而易碎的物體而不會碰到它們。一個小球在兩個半球之間盤旋,被超聲波阻擋。科學家解釋說:「這種現象被稱為聲懸浮。」作為他ETH先鋒獎學金使用的一部分,這位前ETH博士生目前正在開發一種方法,該方法可以完全抬起和操縱小物體而不接觸它們。這在制表或半導體行業中損壞小零件要花錢的情況下尤其重要。常規的機械手容易損壞易碎物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使用柔軟的橡膠狀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