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IgA轉胞吞作用和抗原識別調控卵巢癌免疫

2021-02-22 奇物論

生物材料學術QQ群:1067866501

大多數卵巢癌均被預後相關的活化T細胞浸潤,但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應答率卻較低。以前,記憶B細胞和漿細胞浸潤被發現與卵巢癌的預後更相關,但這些反應的性質和功能相關性尚存爭議。有鑑於此,美國H. Lee 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的Jose R. Conejo-Garcia等研究人員,發現IgA轉胞吞作用和抗原識別調控卵巢癌免疫。

 

本文要點

1通過3個獨立隊列,總共534例高度漿液性卵巢癌患者,研究人員發現強大的保護性體液反應以多克隆IgA的產生為主導,該多克隆IgA與在卵巢癌細胞上普遍表達的多聚IgA受體結合。源自腫瘤B細胞的IgA使得髓樣細胞抵禦細胞外的致癌驅動因子,從而導致腫瘤細胞死亡。

2通過惡性上皮細胞的IgA轉胞吞作用引起轉錄變化,其拮抗RAS途徑並使腫瘤細胞對T細胞的細胞殺傷作用敏感,這也有助於阻止惡性進展。因此,腫瘤抗原特異性和抗原非依賴性IgA應答通過控制協調的腫瘤細胞、T細胞和B細胞應答來拮抗卵巢癌的生長。

本文研究為鑑定被腫瘤內B細胞源性抗體自發識別的靶標提供了平臺,並且表明增強B細胞反應的免疫療法可能比專注於T細胞的方法更有效,尤其是對於檢查點抑制劑具有抗性的惡性腫瘤。

 

                                 

 

參考文獻:

Subir Biswas, et al. IgA transcytosis and antigen recognition govern ovarian cancer immunity. Nature Medicine, 2021.

DOI:10.1038/s41586-020-03144-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144-0

生物醫學與工程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3篇Nature Materials齊報導:聶書明等人評述主動轉胞吞作用和癌症納米醫學的新機遇
    機制與觸發因素:目前,關於主動轉胞吞作用的機制細節,或可能觸發細胞攝取、轉運和釋放穿過血管內皮的納米顆粒的結構因素,知之甚少。還不清楚納米顆粒可通過轉胞吞作用穿越多少細胞層(即腫瘤組織穿透的深度)。類似地,腫瘤穿透肽已被用於增加藥物、抗體和納米治療藥物在體內實驗腫瘤和體外人類腫瘤中的積累。因此,研究這類肽是否可用於觸發或促進主動轉胞吞作用將是一個有趣的課題。 除了正電荷外,配體-受體結合可能在主動轉運的早期階段很重要。
  • Nature:小腸M細胞在免疫反應中的作用
    專題:Nature報導資料圖片:M細胞包圍住大腸桿菌M細胞(Membranous / microfold cell)扁平細胞,是散布於腸道黏膜上皮細胞間的一種特化的抗原運轉細胞。黏膜免疫系統在保護黏膜表面不受病原體侵害、在促進與共生微生物群落共生中都起主要作用。要激發黏膜免疫反應,黏膜表面上的抗原必須首先穿過不可透過的上皮障礙,進入「派伊爾小結」這樣的淋巴結構。這一功能(被稱為「轉胞吞作用」)被認為主要由M細胞調控,它們是「派伊爾小結」中專門的上皮細胞。
  • 卵巢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攻略
    )都表現出獨特的優勢,而在免疫聯合療法中,K藥(pembrolizumab)與化療和抗血管生成劑聯用效果最好。 1.CAR-T療法致力於逆轉卵巢癌不良預後 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界的新寵兒,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涉足了大多數癌症的治療,其中也包括卵巢癌,而CAR-T療法的關鍵是尋找合適的靶點,並匹配相應的受體分子CAR。目前,卵巢癌CAR-T療法已取得一些進展。
  • 學了這麼多年免疫,終於搞懂MHC和抗原肽的結合方式
    昨天被一個可以直接錨定在MHC-I類分子上的抗源遞呈方式整弱智了,今天特地惡補了一下姿勢,終於揭開了天天掛在嘴邊的MHC和抗原肽的結合方式。MHC以其產物結合併提呈抗原肽供TCR識別,必然涉及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結合。MHCⅠ、Ⅱ類分子接納抗原肽的結構,是位於該分子遠膜端的抗原結合槽 。
  • 腫瘤和免疫,逃離和調控,如何發生去往何處?
    癌症在基因水平上千變萬化,而我們用於治療的藥物和手段還非常有限。傳統的癌症治療主要是手術、放療和化療,但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免疫治療、靶向治療、介入、射頻等治療方式不斷湧現,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腫瘤的免疫治療作為一種創新治療方式已成為腫瘤治療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而腫瘤微環境對免疫的調控和腫瘤進展對全身免疫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的發現。
  • 研究揭示TCR複合物結構動態性調控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新機制
    研究揭示TCR複合物結構動態性調控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新機制 2017-04-27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在獲得性免疫系統中,T細胞能夠清除病原體和感染病變的細胞。
  • 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在免疫應答的始動階段將經過處理的抗原片段遞呈
    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在免疫應答的始動階段將經過處理的抗原片段遞呈,給CD4T細胞。正如CD8T細胞只能識別與MHIC I類分子結合的抗原片段一樣,CD4T細胞只能識別1類分子結合的抗原片段。類分子主要參與外源性抗原的遞呈,在一些條件下也可遞內源性抗原。
  • JEM:叛變的樹突細胞促進卵巢癌突然擴散
    威斯達研究所副教授和威斯達研究所癌症中心腫瘤微環境和轉移項目主持者José R. Conejo-Garcia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卵巢癌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處於阻止狀態,但是一旦它們變得可覺察時,它們呈指數生長。更重要的是,我們證實通過除去免疫系統的這些樹突細胞,我們就能夠逆轉這種影響,再次允許我們的免疫系統識別卵巢腫瘤。」
  • 免疫的曙光:嗜乳脂蛋白調控抗腫瘤反應
    流式細胞分析結果也顯示,卵巢組織和乳腺癌組織中,CD277在骨髓來源的細胞和腫瘤細胞中高表達,但是在淋巴細胞中表達較弱。隨後作者又對398個HGSOC癌組織進行免疫組化分析,發現BTN3A1普遍表達於卵巢癌的腫瘤床,且通常定位於上皮細胞的細胞膜和細胞質中。與其免疫抑制作用一致,作者發現BTN3A1在200例卵巢癌組織中的平均表達水平與患者存活率明顯相關。
  •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物通過改變染色體結構和可接近性調控基因表達,在人類癌症中有較高的突變率,僅次於TP53。ARID1A是SWI/SNF複合物的DNA結合亞基,在卵巢癌亞型透明細胞癌有最高的突變率,高達60%以上。
  • 證據表明,細胞介導免疫和體液免疫是針對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部分
    共同表位的例子很多,例如沙門菌可根據其0抗原分為40多個血清組,含2000多個血清型,同-組成員都有共同的0表位,是由特定的單糖決定的。再如人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也廣泛存在著一種以發現者名字命名的抗原,稱為Forssman抗原,其共同表位由共價交聯於神經醯胺脂上的N-乙醯半乳糖胺、半乳糖和葡萄糖聯合組成。有些共同表位只是結構相似,所以又稱相似表位。
  • 晚期卵巢癌的腫瘤免疫異質性揭示出化療的免疫原性作用
    晚期卵巢癌的腫瘤免疫異質性揭示出化療的免疫原性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 20:42:40 英國劍橋大學Martin L.
  • 報導機械力調控B淋巴細胞免疫活化閾值效應的新進展
    of IgM- or isotype-switched IgG- and IgE-BCR exhibits distinct mechanical force sensitivity and threshold)的研究論文,報導了初始型和記憶性B淋巴細胞的抗原受體(BCR)在啟動免疫活化過程中感受機械力調控的異質性閾值效應。
  • 清華劉萬裡課題組發文報導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調控B淋巴細胞活化和...
    清華劉萬裡課題組發文報導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的調控B淋巴細胞活化和分化新機制清華新聞網10月9日電 10月4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裡課題組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題為《自身免疫病相關IgG1變異體調控B細胞活化及分化》的研究論文,報導人類膜聯免疫球蛋白IgG1重鏈胞內區存在增加系統性紅斑狼瘡
  • 《Nature》報導T細胞功能調控的關鍵轉錄因子
    , 參與宿主防禦, 但是遇到自身抗原或者在慢性感染和腫瘤微環境中, 它們會發生命運改變, 進入功能失能命運, 但是調控T細胞功能失能的分子機制會不清楚。本研究通過轉錄組及表觀組學手段,發現功能缺陷的T細胞 [Dysfunctional T cell], 包括免疫耐受T細胞 [Tolerant T cell] 和慢性感染和腫瘤微環境導致的耗竭T細胞 [Exhausted T cell], 都特異性穩定高表達轉錄因子NR4A1。NR4A1對於自身免疫疾病和腫瘤免疫都起著關鍵負調控作用。
  • 北京新抗元的新抗原:大數據驅動的腫瘤免疫新藥
    如何從30億的DNA鹼基中準確識別患者的突變,然後通過人工智慧算法計算出可以引起免疫細胞攻擊的突變靶點,離不開組學大數據分析技術和基於AI的精準靶點識別技術;另一方面,人體血液中有不少於109 不同種類的免疫殺傷性細胞(殺傷性T細胞),如何精準地從數十億T細胞中篩選出可以特異地殺死腫瘤的T細胞,再次需要海量腫瘤免疫大數據和最新腫瘤免疫數據分析算法的支持。
  • 卵巢癌復發率高達85%!術後長生存指南快收藏|NK細胞|卵巢癌|復發率...
    NK細胞有兩方面抗癌作用,一是上述的對腫瘤細胞的直接殺傷,通過釋放後穿孔素和顆粒酶或通過死亡受體殺死腫瘤細胞;二是它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扮演免疫系統的調節細胞角色,激活T細胞等的殺傷作用。這些特點使NK細胞能在腫瘤免疫治療中大有可為。
  • Cell子刊|蛋白質糖基化修飾表徵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進程
    ——癌-睪丸抗原CT45[2];2019年,還是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來自芝加哥大學的Ernst Lengyel教授等人在Nature報導了調控卵巢癌發生發展以及轉移過程的關鍵蛋白N-甲基轉移酶NNM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