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3位弦論物理學家獲獎

2020-12-04 科技與生活視野

·物理學·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公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得主。3位弦論物理學家——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André Neveu),義大利佛羅裡達大學的皮埃爾·拉蒙(Pierre Ramond)以及義大利羅馬第一大學的米格爾·維拉宿(Miguel Virasoro)——因在創建、系統闡述弦論中的開創性貢獻,以及將新的玻色和費米對稱性引入物理學而榮獲本年度的獎項。狄拉克獎被譽為理論和數學物理界的最高榮譽,該獎項不授予諾貝爾獎、菲爾茨獎與沃爾夫獎得主,但狄拉克獎章獲得者中,有多人在隨後摘得了上述獎項。

·新冠病毒·

普京宣布俄羅斯首款新冠疫苗完成註冊

8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政府會議上宣布,俄羅斯的首款新冠疫苗已獲衛生部許可,完成註冊,俄羅斯也成為全球首個註冊新冠疫苗的國家。普京表示,自己的女兒已經率先接種了疫苗。據了解,這款疫苗由Gamaleya Research研究所開發,是以腺病毒為載體的疫苗,改良自早期的MERS疫苗。不過,這條新聞一經公布,也遭到了不少科學界人士的質疑。由於該疫苗未經過大規模的III期臨床試驗,因此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驗證。關於這款疫苗的具體試驗數據,也未在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

·人工智慧·

診斷能力強於醫生的AI技術

現有的AI疾病症狀檢查器都是僅根據相關性來提供醫療信息,而醫生進行診斷時則需要考察因果關係。最新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論文中,研究者首次將因果推斷機器學習用於AI疾病診斷,使得AI能夠梳理出致病的潛在原因。在實際測試中,研究讓AI和醫生同時根據症狀分析病例,結果AI疾病診斷結果優於70%以上的醫生。此外,在診斷複雜的罕見病時,該AI的準確率比醫生更高,可以與醫生互補,最終加快醫生的診斷速度,提高診斷準確性。

·材料科學·

可以發電的紅磚

圖片來源:D』Arcy Laboratory in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數千年來,紅磚一直被用於建築材料,在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中,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賦予紅磚新用途:成為類似電池的儲能裝置。研究者利用磚的多孔結構,使用氣相沉積技術為整塊磚添加了一層名為PEDOT的導電聚合物,讓磚變成一個儲能電極。磚本身的紅色色素——氧化鐵(鐵鏽),對於誘發聚合反應十分關鍵。作者用一個概念驗證裝置證明可以用一塊磚直接給一個發光二極體充電。這項工作或能為具有儲電功能的多用途增值建築材料的開發帶來啟示。

·醫學·

多聚焦隱形眼鏡可治療兒童近視

近視患者的眼睛會隨時間不對稱地變長,這樣會更難聚焦,常規的玻璃鏡片並不能解決這一問題。不過,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指出,多用於成人的多焦點隱形眼鏡可在視網膜前提供更多的聚焦,可控制減緩眼睛視力惡化,並且這種鏡片能對低齡近視兒童也具有很好的治療狀況。科學家將近300名7-11歲的兒童隨機分為三組,使其分別佩戴單視、多焦點隱形眼鏡(屈光度有高低兩組),進行為期三年的臨床試驗。結果發現,佩戴有高屈光度的雙焦隱形眼鏡的矯正效果最好,可使近視的惡化速度減緩43%。但研究人員表示,關於多焦隱形眼鏡治療效果的持久性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演化·

靈長類動物喉部更大,演化更快

據一項PLoS子刊上的研究,科學家對55種動物的標本進行了CT掃描,發現體長一定的情況下,靈長類的喉部比食肉動物大38%,演化速度也更快。此外,相比於食肉動物比較固定的喉部與體長的比例,靈長類動物喉部與體長的大小比例差異也更大,說明其演化更具靈活性,並且不同動物的聲部器官進化具有差異。喉部越大,可發出的叫聲聲調越多樣,這可能有助於理解靈長類發出多種聲調進行交流,從而促進社會行為的原因。

·環境·

首次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

左圖為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致發光成像圖。右圖為光致發光成像技術的藝術化原理示意圖。(藝術圖由周榮庭教授團隊的黃雯、陳磊、徐凌設計製作)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學家首次實現了亞分子分辨的單分子光致螢光成像,為在原子尺度上展顯物質結構、揭示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本質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分子螢光在金屬結構非常靠近分子時會由於非輻射過程被放大並佔主導而導致螢光信號被淬滅,會極大限制近場螢光顯微鏡的解析度發展。新研究通過通過精緻的針尖修飾方法和調控納腔等離激元共振模式,成功實現了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致發光成像。當探針逼近分子時,即便間距在一納米以下,光致發光的強度還是一直在隨間距的變小而單調增強,通常存在的螢光淬滅現象完全消失。(科技日報)

·新冠疫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1日7時35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達20430581例,累計死亡病例739987例。 新增確診病例254592例,新增死亡6595例。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news)11日消息,福奇在節目中警告,如果美國民眾不遵守佩戴口罩和社會隔離準則,美國可能將會在秋季和冬季應對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暴發。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當地時間11日宣布,在連續102天無社區傳播病例後,該國再次出現四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8月1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6例(廣東6例,上海4例,內蒙古1例,浙江1例,福建1例,山東1例,四川1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9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相關焦點

  • 3位「40後」獲狄拉克獎
    近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公布2020年狄拉克獎得主。3位弦論物理學家——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義大利佛羅裡達大學的皮埃爾·拉蒙以及義大利羅馬第一大學的米格爾·維拉宿獲得這一大獎。3人均為「40後」,年齡最大的是1940年出生於阿根廷的米格爾·維拉宿。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原標題: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sefd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文小剛獲獎!
    3位物理學家。該獎章不授予諾貝爾獎、費爾茲獎和沃爾夫獎的獲得者,但狄拉克獎章獲得者仍可被授予諾貝爾獎等獎項。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因此,每年狄拉克獎章的獲獎名單都定在這一天宣布。ICTP官網介紹,頒獎典禮將會在這之後舉行,三位獲獎者都將在典禮上介紹他們的研究工作。
  • 熱點新聞一覽:「弦論三先驅」獲得 2020 年狄拉克獎等
    「弦論三先驅"獲得 2020 年狄拉克獎。湖南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地點瀏陽,名字暫定。中國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數量女性超過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ALMA 觀測到最遙遠的與銀河系相似的星系。中國團隊發現普適的蝗蟲聚集信息素,或可用於控制蝗災。
  • 3位「40後」獲狄拉克獎;首個境外高校「落戶」海南
    整理 | 袁小華 聚 焦 2020年狄拉克獎揭曉,3位得主均為「40後」物理家 近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公布
  •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ICTP在義大利Trieste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蒙彼利埃大學
  •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ICTP在義大利Trieste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 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 (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 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André Neveu),佛羅裡達大學的皮埃爾·拉蒙(Pierre Ramond),以及羅馬第一大學的米格爾·維拉宿(Miguel Virasoro),以表彰他們「對弦理論的創立和形式化表述所作的先驅性貢獻
  • 2020年狄拉克獎揭曉,三位得主均為「40」後物理家
    8 月 8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國際科技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公布 2020 年狄拉克獎得主。
  • 2020年狄拉克獎揭曉,三位得主均為「40」後物理家
    8 月 8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國際科技組織——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ICTP)公布 2020 年狄拉克獎得主。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原標題: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該獎項於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設立,每年頒發給理論物理和數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獎金5000美元。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三位弦理論先驅獲此殊榮
    2020年8月10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在義大利Trieste揭曉了被視為理論和數學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蒙彼利埃大學的André Neveu,佛羅裡達大學的Pierre Ramond,以及羅馬第一大學的Miguel Virasoro,以表彰他們
  • 2018年理論物理最高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弦理論三先驅獲2020年狄拉克獎
    近日,ICTP 在義大利 Trieste 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  ●  ●(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
  • 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
    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
  • 弦理論三先驅獲2020年狄拉克獎
    近日,ICTP 在義大利 Trieste 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撰文 | ICTP,Marina Menga翻譯原文 | ICTP官網●  ●  ●(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 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3位女性: 歷史上曾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Marie Curie)、德裔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和2018年的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德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2018年——美法加三位科學家Arthur Ashkin、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學領域所作出的開創性發明」。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獲獎,獲獎理由是「對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的決定性貢獻」。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約翰|巴丁|...
    3位女性:歷史上曾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Marie Curie)、德裔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和2018年的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居裡夫人)其中,瑪麗•居裡兩度獲得諾獎。1903年,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3位科學家獲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錢雅卓)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