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8700GT顯卡!XPS 1730及SLI技術解析

2020-11-22 中關村在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您的利器在哪裡?您的電腦裝備準備好迎接DirectX 10遊戲了嗎?目前許多"高性能" 電腦還沒有這種可以讓你盡情體驗DirectX 10遊戲的能力。然而,有了NVIDIA® SLI™技術,不但可以讓遊戲的速度和逼真效果升級,更可以讓你盡情享受、體驗最新一代DirectX 10遊戲帶來的震撼特效和無限樂趣——壯觀的爆炸場景,讓電腦前的你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濃煙的刺眼;超寫實的人物,讓敵人眉宇間的汗珠都清晰可見;超精細的遊戲畫面,讓你幾乎可以伸手剝下遊戲中植物的樹皮。更精彩的是,NVIDIA® SLI™電腦的遊戲效能和速度幾乎是單顯卡電腦的兩倍。令人嗔目結舌的圖形效果與逼真的臨場感,盡在SLI電腦中。

  以上是NVIDIA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一段關於SLI技術的介紹。眾所周知,SLI(Scalable Link Interface,可靈活伸縮的連接接口)是一項旨在實現高性能的技術,讓用戶可以通過在一套系統中配置多顆來自NVIDIA公司的圖形晶片,巧妙地組合併提升硬體平臺在3D遊戲中的性能表現。關於SLI在桌面領域中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不過它在移動平臺——筆記本中的應用才剛剛開始。



點擊進入模仿秀PK活動,贏取萬元大獎

  最近,一款來自DELL的發燒級遊戲筆記本——XPS 1730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廣泛關注,其驚人之處在於:它將兩片NVIDIA GeForce 8700M GT(512MB)通過SLI技術連接在一起,而且還額外添加了一片AGEIA PhysX物理加速卡,這意味著它不僅能輕鬆應對目前所有的大型3D遊戲,而且還能夠滿足未來更新更炫遊戲複雜的物理運算需求,展現出無比真實的虛擬世界。關於物理加速卡的特點,我們會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


號稱為「遊戲怪獸」的DELL XPS 1730筆記本

  據了解,採用頂級配置的XPS 1730擁有可超頻的Intel Core 2 Extreme X7900雙核處理器、4GB內存、2×250GB 7200rpm Raid 0 硬碟(或64GB固態硬碟)和藍光光碟機,而採用TrueLife技術的17英寸UltraSharp寬屏LCD具備1920×1200的高解析度,足以顯示出無比精緻的遊戲畫面,而且能夠點對點顯示1080p高清視頻。

一、為什麼需要SLI技術

  對於極度挑剔的的3D效能的重量級玩家來說,良好的3D效果是大家堅持不懈的追求,一般的玩家是配上一張具有優越性能的顯卡,來提升3D立體效果,但是單單是一張顯卡並不能完成大量數據的運算,使得處理速度顯得捉襟見肘,而此時又有很多玩家選擇提升系統性能,即通過超頻來提升系統性能。

  但是,大家都知道超頻的危害,它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提高系統速度,長久下來的話,除了可能影響系統穩定性之外,還可能減少硬體的壽命。這樣可以說是得不償失。正因為如此,就要求我們需要一種技術來提升整個系統的圖像處理性能,這就是SLI技術誕生的理由。


XPS 1730內置了兩片8700M GT組成SLI

二、什麼是SLI技術

  SLI技術就是通過串接兩張PCI Express界面顯卡,然後通過兩張顯卡的協同工作來提升整個系統的顯示效能。

  當然,真正意義上的SLI並不象這樣簡單,它的運行原理十分的複雜。早在PCI界面插槽仍為主流規格的年代,當時著名的3D繪圖晶片廠商3DFX,便發表了一項支持旗下Voodoo2 3D加速卡的SLI技術,這項技術通過串接兩張Voodoo2加速卡,以協同兩塊晶片的運行,以此來進行系統圖像處理速度的加速,並使得它的效能遠遠大於單張加速卡的效能。

  但是歷史上這種加速技術也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隨著3DFX被NVIDIA收購,因為當時AGP插槽是市場的主宰,NVIDIA也就沒有再次在這種技術上投入,這種技術也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成為歷史,但是歷史也並沒有讓SLI技術就此被埋沒。

  隨著技術進步,PCI-E插槽出現,主板、顯卡、處理器的技術都飛速發展,NVIDIA終於再次發現了SLI技術巨大的市場前景,於是,集中當年3DFX旗下的門將,吸收當年3DFX在巫毒2上應用的3D加速卡技術,發表了以往受限於AGP插槽而無法實現的SLI技術,旨在藉此串接兩塊性能優良的顯卡,讓整個系統的3D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戴爾免費諮詢熱線:800-858-2339  網上定購可獲得更多優惠

SLI技術的原理、優勢及發展前景

三、SLI技術的工作原理

  SLI技術就是將兩張搭載nVIDIA繪圖晶片的顯卡同時插入主板PCI-EX16的兩個插槽,然後用一張SLI連接卡連接起來,這種連接卡在兩張顯卡之間傳輸數位訊號,顯卡處理完的幀數據被集合起來處理,然後作為一個整體信號被輸出。為了保證兩張顯卡的任務分工和協同工作,nVIDIA將SLI控制功能直接集成在GPU晶片內部,那麼晶片就負責顯卡的連接和協同工作,它將任務分派給兩塊顯卡渲染處理,然後將處理結果收集起來,經過自己的運算和重新合成,輸出完整高效的圖形畫面。

  當然,兩塊顯卡並不是同等工作,其中一塊顯卡做為主卡,另一款做為副卡,其中副卡只是接收來自主卡的任務進行相關處理,然後將結果傳關回主卡,兩塊顯卡都是通過PCI-E接口與主板相連接,而這兩塊顯卡之間還要有一個通訊的PCB卡(即SLi橋接卡)。也就是說,被處理的數據來源是通過PCI-E插槽從主板獲得,而處理過的數據是通過連接卡來進行傳輸的。



DELL XPS 1730(中配)3Dmark06測試成績

四、SLI技術的優勢

  我們知道,傳統的顯示技術是單顯卡插入主板插槽,然後由主板將圖片,動畫渲染的任務交給顯卡,顯卡獨自完成這種任務,而SLI技術就是將兩顆繪圖晶片串接起來工作,它的優勢就在於它能突破常規的單晶片運作方式。不過最令人稱奇的還是它的並行能力。

  根據官方報導,SLI技術最多可以支持8塊GPU並行運作,雖然在消費市場沒有什麼意義,但在工作站領域,8塊GPU並行意味著可獲得超高的渲染效率,相信對於很多專業的工作站,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說現在它的成本導致它的價格特別高,對於我們普通人士沒有什麼意義,但是隨之SLI技術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應該能以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進入百姓人家。


筆記本主板上的北橋晶片和兩塊SLI顯卡

五、SLI技術的發展前景

  SLI技術的優勢勿庸置疑,但是我們在這個提倡理性消費的時代,SLI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中究竟還存在哪些不足呢?

  首先,在技術領域,由於SLI技術目前在PCI-E插槽領域處於起步階段,所以在驅動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用遊戲對SLI晶片的顯卡進行測試發現:在驅動方面,因為目前NVIDIA推出的驅動都是一些低頻率的驅動,很多遊戲都不能得到SLI驅動的支持,如果發燒友花大量的銀子購買一套SLI設備,而最後卻不能玩自己心愛的遊戲,那問題就嚴重了。但是這種問題相信隨著SLI技術的發展能得到改善。

  另外,SLI技術運用到顯卡上之後,顯卡的功率大大提高,兩塊顯卡,加上CPU,主板等其他部件,整個SLI系統的功率在數百瓦以上,這就要求系統有高功率電源的支持,同時這種強大的功率產生的耗電量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如果花大量的銀子購買了整套系統,最後每天不得不為高昂的電費發愁,那玩遊戲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另外強大功率產生得熱量也是不容忽視的,畢竟熱量是整個系統安全和速度的最大殺手。這也是為什麼SLI技術很難應用於16英寸以下筆記本上的主要原因。


目前SLI技術已經能夠在越來越多的遊戲中體現出明顯優勢

  但是不管怎麼說,SLI技術的發展前景被看好,因為根據NVIDIA所提供的數據,在諸多的測試中,SLI都一支獨秀,其雙顯卡的成績可達到單顯卡運作的1.87倍之多,3DMark 2003的得分也輕鬆超過20000分大關,表現極為強悍。NVIDIA透露,SLI技術現在還只是一個開始,它真正性能提升的空間還很大,所以對於遊戲發燒友和專業繪圖人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喜訊。

  從我們的分析不難看出,SLI技術確實是一項值得玩家嘗試體驗的新技術,它對於整個電腦技術的發展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處於起步階段的SLI,尤其是在移動平臺上的應用,要完善的東西還有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我們拭目以待。

戴爾免費諮詢熱線:800-858-2339  網上定購可獲得更多優惠

相關焦點

  • Z370板+8700K處理器再搭配1080顯卡,這配置電腦害怕什麼?
    如今電腦的各方面技術革新速度是難以想像的快,很多電腦愛好者朋友們都追求最新技術硬體,其實我覺得真沒必要,只要電腦硬體配置與最新技術硬體不是階梯式差距基本上性能差不了多少,例如I7-8700K處理器跟I7-9700K處理器誰能說出來哪個CPU性能更好?
  • 或許,你真的不需要i7 8700K
    板U¥1528的總價,相比¥2150元i7 8700K單散片價格要低很多,後者加上Z370主板的總價輕鬆達到i5 8500+銘瑄B360的兩倍,多出的¥1500甚至更多,可以投入到內存或者顯卡上。(如果算上超線程技術,那麼六核六線程的i5 8500是不如六核十二線程i7 8700K的)CPU-Z跑分:CPU-Z的bench提供了參其它CPU的考值用於做比較,i5 8500單核成績落後於上代i7 7700K 10%左右,,架構沒有問題,這個差距主要體現在頻率上多線程分數為2521
  • 超到5G的i7 8700K配上兩塊GTX1080Ti打遊戲會很爽嗎?
    內存插槽和顯卡PCI-E插槽帶有金屬保護層,官方宣稱是鋼鐵裝甲,在我看來這明明是鋁片吧?不過根據我的觀察發現這個金屬保護層確實能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插槽的作用,畢竟現在的顯卡都死重死重的,在沒有顯卡支撐杆的情況下顯卡插槽表示很受傷。既然是要玩雙路顯卡(SLI),就不得提主板的顯卡插槽了。
  • 寧波英特爾I7-8700K處理器僅售2560元
    目前,英特爾I7-8700K-3.8G 2666 六核 原盒在中關村在線認證經銷商「寧波思龍電腦」處有售,促銷價為2560元。英特爾 超核芯顯卡 630顯卡基本頻率350MHz顯卡最大動態頻率1.2GHz顯卡其它特性圖形輸出最大解析度:4096×2304
  • 8700或者8700k到底選擇誰?
    記得當時極客灣將8700k超到了6.6Ghz(6598)當時是排在了第十的位置。所以有點很重要,玩任何東西,或者說是研究吧,這樣聽上去好聽點。有幾個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 ...XFX訊景兩款節能顯卡測試_XFX訊景 9600GT節能版(PV-T96G-YGF...
    節能版(T96G-YGF)這兩款顯卡採納了智能節能技術,顯卡在2D/3D環境下具有不同的運行頻率和核心電壓,而顯卡頻率越高顯卡功耗也就越高,在2D工作狀態下顯卡工作在高頻率下除了產生大量熱之外,沒有任何的正面意義,還讓大量的電費白白浪費,所以XFX訊景智能節能技術有效避免了多數顯卡存在的這個弊端。
  • NVIDIA四GPU Quad SLI技術分析與推測
    我們此處暫且不談早期的雙核心顯卡,現今流行的所有雙核心顯卡方案都是通過SLI技術實現的。NV SLI技術的本意是把一條PCIE X16分為兩條物理的PCIE X8接口,然後插入兩塊顯卡組建SLI。
  • R5 1600X/i7-8700K對比評測
    比如說,到底是選單核性能更強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i7-8700K?還是選擇同樣為6核12線程價格僅為i7-8700K一半的銳龍5 1600X,然後留出更多預算在顯卡等其他配件上?為此,快科技特地做了一次六核高端CPU性能對比測試,讓玩家了解在2K解析度下搭配高端/發燒級獨立顯卡後,R5 1600X、i7-8700K兩款六核處理器的遊戲性能表現。
  • 絕對另類 耕昇8600GT/1GB顯卡測試報告_耕昇 8600GT-1024_顯卡評測...
    ● 看內存容量買顯卡?  曾幾何時,本地內存容量是普通DIY玩家衡量顯卡檔次的第一要素,賣場中「這顯卡是多少M的?」此類問話出現頻率極高,這種情形一方面呈現出了初級用戶對顯卡了解片面的一層,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顯卡本地內存容量對於顯卡性能的重要性。
  • R5 1600X/i7-8700K對比評測
    比如說,到底是選單核性能更強但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i7-8700K?還是選擇同樣為6核12線程價格僅為i7-8700K一半的銳龍5 1600X,然後留出更多預算在顯卡等其他配件上?為此,快科技特地做了一次六核高端CPU性能對比測試,讓玩家了解在2K解析度下搭配高端/發燒級獨立顯卡後,R5 1600X、i7-8700K兩款六核處理器的遊戲性能表現。
  • 華擎Z370 Killer+i7 8700K+GTX1080+ALC892 黑蘋果 High Sierra
    基本配置:電腦型號 X64 兼容 桌上型電腦 (掃描時間:2020年01月20日)作業系統 Windows 10 64位 ( DirectX 12 )處理器 英特爾 Core i7-8700K @ 3.70GHz 六核
  • 強強對陣 銳龍7 2700X決戰酷睿i7-8700K!
    從規格上看2700X要比8700K多出雙核心四線程,三級緩存也相應多出4MB,而8700K的最大睿頻更高,不過兩者的全核boost頻率差距並不大,分別是4.075GHz(2700X)和4.3GHz(8700K),因此單從規格上看2700X的絕對性能應該會高出一些,那麼我們後面就開始今天的測試。
  • i5-8600K對比i7-8700K遊戲實測
    而同代i7比i5遊戲體驗好,倒是時有反對的聲音,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本次筆者為大家帶來了i5-8600K與i7-8700K的遊戲對比測試,看看結果到底如何。本次選用的平臺,主板為MSI Z370 Pro Mobo,16GB DDR4 RAM @ 2666MHz內存,Zotac GTX 1080 Ti Amp Edition顯卡,2TB HDD。
  • 1600X對決8700K 54%的價格換取90%的性能
    測 試 平 臺 軟 硬 件 配 置核心配件主板技嘉AX370 Gaming 5/Z370 Aorus Gaming 7CPUAMD/IntelRyzen 5 1600X/酷睿i7-8700K顯卡NVIDIAGTX 1080Ti內存
  • Intel八代酷睿i7-8700K/i5-8600K最詳盡評測
    i7-8700K規格變成了六核十二線程,i5-8600K變成了六核六線程。不過由於這次更新之後,CPU功耗同步大幅提升。根據目前知道的狀況,六核心滿載的頻率會跟CPU自身體質關係比較大,體質不好的CPU可能會頻率低一些。這點倒是越來越像顯卡了。
  • 四代i7-4770K對決八代i7-8700K!玩遊戲還能再戰三年
    這次的主角是Core i7-4770K,四代酷睿(Haswell)的旗艦型號,2013年第二季度誕生,22nm工藝,四核心八線程,主頻3.5-3.9GHz,三級緩存8MB,核芯顯卡HD 4600,熱設計功耗84W。
  • 南昌大學預算1730萬採購4套代謝/蛋白組學研究質譜(附詳細技術指標)
    日前, 江西省南昌大學食品學院發布發酵工程領域大型系列化研究設施(代謝組學研究質譜等)採購項目,預算1730萬採購4套質譜系統,其中2套蛋白組學研究質譜,2套代謝組學研究質譜,並給出了詳細的技術指標:  項目編號:JXDY2020-G0067  項目名稱:南昌大學食品學院發酵工程領域大型系列化研究設施
  • NVIDIA全新顯卡Pascal解析 到底強在哪?
    要知道,Maxwell架構中單雙精度比砍到了1/32,GK104核心中單雙精度比是1/24,這都遠遠低於Pascal核心,唯一能與之媲美的就是當年Fermi核心的Tesla加速卡了。Pascal架構看點之四:NVLink可支持8路顯卡並行如果說3D顯存是NVIDIA公布的Pascal的第一個關鍵特性,那麼NV Link總線就是另外一個關鍵了,它同樣是NVIDIA針對高性能運算開發的技術,號稱速度是PCI-E總線的5-12倍,前面提到的DGX-1深度計算超級計算機就使用了NV Link技術。
  • 聯想拯救者遊戲主機發布:搭載i7-8700K處理器
    其中拯救者遊戲本Y7000搭載了八代酷睿移動標壓處理器i5-8300H/i7-8750H處理器,顯卡則採用了NVIDIA的GTX1050/GTX1050 Ti ,內存存儲分別為8GB與128GB SSD+2TB HDD。
  • AMD 7nm Navi顯卡技術解析:雪中送炭的RDNA全新架構
    除了CU單元大升級之外,AMD在RDNA架構上還改進了多級緩存一致性,每個雙CU組合內都有自己的L0緩存,與ALU單元的載入帶寬翻番,增加了四組新的16-way 128KB L1緩存,降低了L2緩存(16-way 4MB)的擁堵,使得延遲和功耗大大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