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強核魚雷出擊!打穿整個太平洋,衛星定位直衝美洲海岸爆炸

2020-12-05 墨者師說

核魚雷可謂是魚雷中的異類。因為普通魚雷只具備戰術價值,而核魚雷卻搖身一變成為了戰略武器。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強調潛艇作戰的蘇軍即研發了2-10萬噸當量的核魚雷,根據測試,一枚即可報銷一個艦隊。70年代開始,蘇軍開始研發巨型遠程核魚雷。這種核魚雷自身都採用核動力,最大射程上千。如T-15式核魚雷,大小近乎一艘小型潛艇,由大型核動力母艇發射後,航行上千公裡,爆炸當量200-800萬噸,在海岸爆炸完全可以製造人為的大型海嘯。

俄667型核潛艇

90年代以後,陷入困境的俄國人只能雪藏了核魚雷發展計劃,儲存的部分核魚雷也拆毀退役,只保留了一些千噸到萬噸當量的戰術核魚雷,這樣的核魚雷可以由普通魚雷發射管發射,大小和普通魚雷也差不多,但不具備戰術核威懾力。進入新世紀後,連這樣的核魚雷也很少見了。看樣子,核魚雷這個誕生在20世紀後半葉美蘇對峙時代的強悍武器算是退出歷史舞臺了。

波塞冬

不過,2018年,俄羅斯媒體「不經意」間抖露出一款全新核魚雷的設計圖。後來俄軍方承認其存在,稱其為狀態6型。爆炸當量百萬噸,射程7000-8000公裡,完全是一種洲際核打擊方式。當時間進入2019年後,另一款俄式「無人潛水器」波塞冬型的測試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上個世紀,蘇軍就研發了專門的深潛器,執行特種水下任務,並改造了數艘667型戰略飛彈核潛艇,拆掉發射筒,當做深潛器的專門母艇使用。不過這種「無人潛水器」和上個世紀的產品沒有什麼相同之處,因為說白了其實它是一枚巨型高速核魚雷。

投擲波塞冬的設想圖

其射程超過1萬公裡,足以打穿整個太平洋,直撲美洲海岸爆炸。令俄國人感到自豪的是,這款魚雷將使用俄羅斯自己的定位系統——格洛納斯定位系統。格洛納斯從20世紀80年代的聯盟時期就開始建立,90年代到21世紀初因為俄國力衰退近乎癱瘓。但美軍在太空中的巨大優勢——尤其是美國GPS在戰爭中為精確制導武器發揮的巨大作用和壟斷地位,給予俄巨大震撼。

衛星定位

如果俄還不能打造一款屬於自己的太空定位系統,那麼一旦開打,無法共享GPS,俄軍的很多制導武器將失效。到今天為止,格洛納斯系統已經擁有30顆衛星在軌翱翔,俄軍廣泛使用系統的軍用頻道。這種系統雖然定位精度仍不如美制系統,但勝在自產。

核魚雷是對洲際飛彈的很好補充

波塞冬潛航器——或者說核魚雷將使用俄國人自己的定位系統輕鬆撲向目標。俄稱其可以攜帶千萬噸當量的核彈頭,甚至可以使用「其他的」高放射性殺傷方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款武器堪稱世界最強的核魚雷,美軍武器庫中不僅沒有同類武器,也沒有防禦它的手段和措施。這將賦予俄核魚雷巨大的威懾能力。

相關焦點

  • 太平洋史:人類在環太平洋美洲地區的繁衍
    考古學家證實南北美洲的人民是一波又一波來自亞洲的移民,他們在更新世冰川最大期時跨越暴露出來的陸橋來到美洲。直到約公元前18000年,整個太平洋的海平面低於目前水平多達100米,此後緩慢升高,直到大約5500年之前達到如今的水平。
  • 能在水下爆炸的核武器,引爆後有600米高水牆,橫掃美國東海岸
    俄羅斯研發了一款無人潛航器:波塞冬,而他又被稱之為超級核魚雷,這款武器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在水下爆炸,一旦引爆600米高的水牆可以橫掃美國東海岸。俄羅斯一直追求所謂的暴力美學,簡單來說就是武器的威力越大他們越看重,事實上不僅僅是俄羅斯,當初的蘇聯也是一樣。
  • 太平洋發現海底裂縫 美海岸城市或下沉1.8米
    太平洋發現海底裂縫 美海岸城市或下沉1.8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篇論文指出,該校的地球物理學家對北太平洋進行了長期研究,發現安德富卡板塊正與一小塊地幔發生接觸,導致北太平洋斷層出現,一場潛在大地震正在積蓄能量。
  • 俄制波塞冬射程1萬公裡,爆炸當量可掀起海嘯
    據公開資料顯示,波塞冬核魚雷可以攜帶兩百萬至兩億噸爆炸當量的核彈頭。要知道,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核彈就是前蘇聯研製的「沙皇炸彈」。沙皇炸彈的TNT爆炸當量為6000萬噸,按照波塞冬魚雷的極限爆炸當量來看,其大概相當於四個沙皇炸彈同時引爆。由於使用環境的關係,波塞冬核魚雷的威力也要比沙皇炸彈大得多。此外,「波塞冬」核魚雷有兩大殺手鐧——速度和潛深。
  • 滅國重器「波塞冬」:它一旦引爆,600米高的水牆橫掃美國東海岸
    (俄羅斯媒體曝光的"波塞冬"無人潛航器,或者叫"超級核魚雷")前不久,據環球網引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稱,俄軍工部門人士表示,俄羅斯最新研製的"波塞冬"戰略核魚雷計劃於今年秋天首次進行發射測試。(海嘯的巨大威力,至今依然遠超過人類裝備的各種核彈頭)蘇聯在核魚雷方面走得相當的深遠,早在1958年蘇聯第一顆原子彈爆炸9年後,蘇聯海軍就裝備了第一款核魚雷。
  • 史前人類是如何進入美洲的
    當前國際上雖有沿內陸與沿海岸路線兩派意見,但區別僅僅是人類到了阿拉斯加後是沿加拿大腹地還是依太平洋沿岸向南遷移。2 考古發現最早的美洲人1997年,考古學家在南美智利蒙特沃德遺址發現了被屠宰的乳齒象遺骨、木質建築遺蹟、打了結的繩索、古火爐及石器[1],放射性碳定年結果為1.4萬年前。
  • 史上最強地震:等於27000顆原子彈爆炸,引發海嘯橫跨整個太平洋
    但是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場地震它稱得上是歷史上最強的地震。 說它是最強的地震不只是說它的地震級別,而是這場地震背後引發的眾多別的自然災害,這才是它真正的恐怖之處
  • 【備考乾貨】全球地殼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大洋洲)和南極洲板塊,詳解構造圖
    太平洋板塊:大部分的太平洋(包含美國南加州海岸地區);亞歐板塊:北大西洋東半部、歐洲及亞洲(包括中南半島,不包括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非洲板塊:非洲、南大西洋東半部;美洲板塊: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蘭、南美洲與南大西洋西半部;印度洋板塊: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澳大利亞大陸、紐西蘭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南極洲板塊:
  • 文物發掘證實:最先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不是哥倫布,而是中國商朝
    法國有一位名叫葉德歧尼的漢學家1761年以《美洲海岸中國人航跡之尋究》為題,給法國文史學院作了一個報告。根據他在中國史書中的發現,可以說中國僧人彗深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前1000年就到達了美洲,這一新奇的說法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國專家及學者的注意,由此他們便對這個有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展開討論。
  • 午休丨要有多努力,才能在世界地圖上留名?
    >白令海峽不僅分開了亞洲和北美洲還連接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國際日期變更線亦從中穿過冰河時代的 " 白令陸橋 "還可能是美洲先民遷徙的路線圖自《博物》2020 年 02 期>拉開了歐洲殖民海外時代的序幕但哥倫布至死都聲稱自己抵達的是亞洲而非一片不為人知的新大陸哥倫布比他稍晚前往美洲勘察的另一位探險家義大利人亞美利哥 · 韋斯普奇經過對南美洲東海岸的考察
  • 歷史性的大火摧毀了美國太平洋海岸
    但即使是最有經驗的人也無法用語言描述2020年9月在西海岸各州發生的大火的範圍和強度。許多火災最初是由閃電引發的,但反常的極端氣象條件使其中一些火災成為該地區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火災。破紀錄的氣溫,異常乾燥的空氣,狂風加上一些地區的嚴重乾旱,導致了森林大火和大量的煙霧上升到罕見的高度。
  • 世界流域最強的河流亞馬遜河,把整個南美洲分成了兩半,
    (*^__^*)大家好,每天一個地理小知識環球地理解析——亞馬遜河,世界流域最強的河流NO.30-亞馬遜河作者:大衛世界上著名的河流有很多,但是要說起流域最大,支流最多,面積最廣闊的河流肯定是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的長度位於世界第二,流量位於第一的河流,亞馬遜河橫跨九個國家雨林,河水流量都是按照秒數來計算的,流量達每秒219,000立方米,全長6440千米《官方數據》流域面積達6,915,000平方千米,支流數超過15000條,其中長度在
  • 綜述:美海岸警衛隊已暫停對失聯中國航海家郭川的積極搜尋
    現年51歲的郭川「是一名職業航海人,對航海有著極高熱情……我們獻上最誠摯的慰問,不僅是對郭川的家人和朋友,更是獻給他的團隊和整個航海界,」美國海岸警衛隊14區隊長亨德裡克森當晚在一份聲明中說。  在兩天左右的搜救過程中,美方共搜尋了4600平方英裏海域。
  • 豎著看世界,中美之間隔著太平洋嗎?不對
    ,但他這兩個世界地圖都用,因為美國既是太平洋國家又是大西洋國家,所以它這兩張圖在美國又叫太平洋版和大西洋版。世界地圖要表達時區的,大家都知道15度經線一個時區,地球自轉一周360度,24小時除24就等於15,也就是說分割線最好不要切割陸地,而且它得是15的整倍數。不是整倍數,把時區分成兩半那也不合適。整個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又不切割陸地,又是15整倍數的經線就只有兩根,一根在太平洋裡,一根在大西洋裡,這兩個就製作出來世界地圖,就是我們目前通行400多年的兩張世界地圖。
  • 環球騎行【美洲大陸第一站,簡介美國】
    我們騎行美洲大陸的第一站就是美國,這個國土面積與中國相似,人口卻只有3億多的全球第一移民大國。美國很年輕啊!咱們大清的那個同仁堂藥鋪歷史比它都要早幾年。1776年7月4日才建國。之前是英國殖民地, 西部是西班牙殖民地,中部和北部有一些法國殖民地。美國這塊土地好啊。地理位置優越。兩邊分別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上邊加拿大,下邊墨西哥,本土就打過兩次仗,一次獨立戰爭,一次南北戰爭。
  • 宇宙中最強爆炸,迄今最高能量伽馬暴被發現
    伽馬射線暴(簡稱伽馬暴)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強爆炸。最新研究表明,伽馬暴產生的能量甚至比天文學家以前意識到的還要強。這項新研究發表於2019年11月20日《自然》雜誌上的三篇論文中。文章作者之一,德國電子加速器研究中心(DESY)的伽馬射線天文學首席科學家大衛·貝格(David Berge)說:「伽馬暴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強大的爆炸,在幾秒鐘就可以釋放出比太陽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發出的能量還要更多。伽馬暴的超強輻射幾乎可以穿越整個可見宇宙。」
  • 厄爾尼諾原來是從太平洋上起源?關於太平洋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書中主人公這樣反差極大的選擇,讓很多讀者對這個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好奇:這裡到底是怎樣一個世外桃源?這片叫做所謂太平洋的海,真的始終「太平」嗎?太平洋(Pacific Ocean),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
  • 資料: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已經可以覆蓋俄國全境
    據俄塔社報導,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相關人士說,「格洛納斯」全球導航系統運行中的衛星為18顆,另有1顆衛星處於維護狀態,1顆衛星處於調試階段,整個系統足以確保導航定位信號連續覆蓋俄羅斯全境。「格洛納斯」系統計劃始於上世紀70年代,由俄羅斯獨自開發。這一系統需要至少18顆衛星才能確保向俄羅斯全境提供導航定位服務;如要提供全球定位服務,則需要24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