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分子診斷自動化的應用現狀與展望

2020-12-06 生物谷

 

 

近年來,分子診斷領域的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契機,加之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傾斜,更使其蓬勃發展。分子診斷以其快速、靈敏、精準的特點在疾病發生、發展、預後等各個階段均可發揮一定的作用而使其在醫療行業中得到了較廣泛的認可。

分子診斷及分子診斷自動化概述

分子診斷是應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和方法獲得人體生物大分子及其體系存在結構或表達調控的變化水平,為疾病的防治、預測、診斷、治療和預後判斷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的新興的檢驗醫學分支學科[1,2,3]。

自20世紀70年代起,分子診斷領域的研究異軍突起、方興未艾,迅速成為體外診斷最重要的領域之一,是體外診斷領域中技術要求最高、發展最快、最富有挑戰性的一個分支[4]。分子診斷的發展史可分四大階段:1978年,簡悅威等應用液相DNA分子雜交成功地進行了鐮形細胞貧血症基因診斷,標誌著分子診斷的誕生;到1985年,Kary Mullis博士發明PCR技術,標誌著分子診斷進入了第二階段;1992年,美國Affymetrix公司製造出第一張基因晶片,標誌著分子診斷進入生物晶片階段;2005年,454 Life sciences公司推出基於焦磷酸測序法的測序系統,開創了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先河,分子診斷進入精準檢測的高通量時代,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展。

國內分子診斷技術的發展歷史依然遵循著世界分子診斷髮展的大方向,大致分為以PCR技術為基礎的萌芽階段,以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晶片技術為基礎的發展階段,以及以高通量測序、微滴式數字PCR和液體活檢等技術為基礎的黃金時代三個階段[5]。常規體液標本逐漸被賦予新的內容,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TC)、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tumor DNA,ctDNA)、外泌體(exosome)等遺傳信息載體的發展日新月異,令人充滿無盡的遐想[6]。

分子診斷自動化即全自動化集成式的分子診斷系統,主要包括樣本採集、樣品處理(細胞濃縮、細胞破碎)、核酸提取(DNA/RNA分離等)、基因擴增、產物檢測(實時螢光定量、核酸雜交等)等檢測過程。由於分子診斷中樣本預處理過程複雜,常需精確的溫控系統,手工較難實現,分子診斷自動化系統便應運而生。其以通量大,重複性好、高效、封閉體系防汙染、可實現精確的溫控及複雜的預處理過程,對實驗場地要求不苛刻等優勢而備受關注。

分子診斷自動化系統的基本組成

及其應用現狀

1.分子診斷自動化系統的基本組成:

依據功能分為3部分:樣本前處理系統、檢測處理系統和分析處理系統,各個子系統由相應的軟體和硬體緊密結合而成。系統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樣本提取和處理技術、目的分子的獲取與放大技術、信號檢測技術和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輔助診斷技術。

分子診斷自動化的發展程度與儀器實現自動化檢測過程覆蓋的範圍密切相關,若將樣本前處理自動化系統稱之為分子診斷自動化的1.0時代,那麼樣本提取檢測一體化系統可以稱之為分子診斷自動化的2.0時代,樣本提取檢測分析一體化系統可以稱之為分子診斷自動化的3.0時代,期望可以實現分析全過程的自動化處理,此外還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實現報告綜合分析自動審核、輔助診斷、個體化診療方案及預後提示、自助進行臨床大數據分析及疾病建模研究,我們姑且稱之為分子診斷自動化的MAX時代。

2.核酸提取的應用現狀:

分子診斷研究的靶樣本種類繁多,包括核酸、蛋白質、外泌體、細胞、組織等,臨床分子診斷現階段的研究對象集中於核酸。核酸提取技術是其涉及的關鍵技術之一,除包括常規DNA、RNA提取外還包括:ctDNA、血液游離DNA(cell-free fetal DNA,cfDNA)、微小RNA(micro RNA,miRNA)等特殊靶樣本的提取。從樣品中提取核酸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磁珠分離法是目前應用最廣、運用於自動化處理系統中最為成熟的一種方法[7]。

由於ctDNA、cfDNA在外周血中含量極低,因此對於提取、檢測技術有很高的要求。目前ctDNA、cfDNA的檢測主要包括分離富集和檢測。富集方法包括梯度密度離心法、過濾法和磁珠法(最常用),檢測方法包括免疫學相關技術、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技術、酶聯免疫斑點技術以及晶片技術。分離提取miRNA的主要方法有:差速離心法、超濾法和免疫親和層析法,各有優缺點,採用多種方法聯合應用分離提取miRNA,可提高產物純度,穩定生物活性。

3.國內外分子診斷自動化系統的應用現狀:

1980年世界上第一臺臨床自動化樣本處理裝置的投入使用,標誌著臨床實驗室正式步入自動化時代。隨著時間的積累和技術的滲透,臨床分子診斷自動化拉開序幕。目前已面世且獲得CFDA及FDA認證的各平臺中,樣本提取檢測一體化平臺僅有羅氏公司推出的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with Docking及cobas? s201全自動核酸血液篩查系統兩款產品,基本實現了"樣本進、結果出"的效果,因為實驗全程操作標準化、空間封閉,故可以做到低汙染、高效率、高重複性,但平臺兼容性和可擴展程度較低,檢測項目有限。

國內分子診斷自動化產品的開發起步相對較晚,目前還沒有國內公司推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樣本提取檢測一體化產品。國內分子診斷設備公司為尋求自身發展,但苦於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大多選擇和國外領先技術公司合作,以期在國內迅速佔領市場。博奧生物等公司先後推出過自動移液工作站、核酸提取儀、PCR儀等臨床分子診斷類產品,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國內空白,但自主智慧財產權或技術含量不高、功能單一、市場佔有率低是不爭的事實,需要再接再厲。

分子診斷自動化主要技術參數

絕大部分公司推出的分子診斷自動化產品均主要集中於樣本前處理階段,就目前階段而言,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發達國家,分子診斷自動化仍然處於1.0時代,故以下我們將集中闡述樣本前處理自動化系統的技術特徵。

樣本前處理系統依據其功能的豐富程度又包括自動移液工作站和自動核酸提取儀兩類平臺。自動化移液工作站是一種全自動、高精度移液系統。專門用於小體積的PCR/qPCR體系配置,能夠完全替代手工,保證了配置實驗擴增體系的正確性,精密度以及重複性,但是因為功能單一,臨床及科研應用有局限。自動核酸提取儀是集成了自動移液工作站和標準耗材,在儀器預設程序控制下進行核酸分離的儀器,這一類自動化系統在科研和臨床中應用最為廣泛。

分子診斷自動化的展望

1.人工智慧:

近十年興起的微陣列晶片和二代測序等代表性技術,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分子診斷工具,為這些代表性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的學科就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對分子診斷領域發展的具體影響已經或將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快速篩選相關疾病更加有效的診斷靶點;(2)使分子診斷結果更加高效、快速、準確和可視化;(3)優化計算方法,提高測試重複性和精密度;(4)大數據與分子診斷預測;(5)模型重建與結果的深度解讀和挖掘等[8]。

2.POCT:

分子診斷自動化行業呈現出"戰國爭霸"的局面,但結合POCT的分子診斷繼承了自動化系統優勢的同時,解決體積大、流程繁雜的缺點,在未來的分子診斷領域必將獨領風騷,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個體化、快速化、樣本少量化、裝備一體化、床旁化、設備小型化、手機化、app軟體化特點的POCT式分子診斷是大勢所趨;(2)晶片技術在POCT上的應用使POCT式的分子診斷臨床優越性突出,領域越來越寬;(3)國家政策支持:科技部、衛生部制定的專項規劃中均明確提出"積極發展現場快速檢測儀器(POCT)等新產品";(4)POCT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且保持30%的高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產業規模可達1200億元,將進一步催化POCT與分子診斷的整合。

3.精準醫療:

談精準醫療離不開精準診斷,分子診斷是實現精準診斷的重要方法和途徑。精準醫療為分子診斷及分子診斷自動化帶來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我國精準醫學研究計劃的實施為該領域配套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2)分子診斷自動化是一個涉及多專業多行業的複合型應用平臺,巨額資金的投入為相關學科和技術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行業技術水平:

技術層面的發展將呈現出"統一化""集成化""微型化"的態勢。"統一化"指的是從行業層面制定規範、統一、適宜的行業標準。CLSI已經開始致力於制定分子診斷自動化設備的行業標準。"集成化"和"微型化"是利用微電子、微流控等新興技術達到使系統空間上縮小集成,功能上放大可擴展的效果,多學科交叉、高含金量技術疊加是必然趨勢[9]。

5.行業管理水平:

管理層面所面臨的問題主要在於管理體系的制定、完善和實施,完善體系,分子診斷蓄勢待發。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完善、衛生監督部門對分子診斷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深入,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會使分子診斷自動化在未來出現革命性的進步。當前發展階段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在規範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國家和區域標準化分子診斷實驗室和標準化自動化操作程序(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後),儘早制定出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分子診斷自動化監管體系[10,11],使我國分子診斷事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更好地為臨床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分子檢測服務。(生物谷Bioon.com)

 

小編推薦會議  2019先進體外診斷行業峰會

http://meeting.bioon.com/2019ivd?__token=liaodefeng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自動化所光學分子影像技術臨床應用獲突破
    中科院自動化所光學分子影像技術臨床應用獲突破 2014-06-25 21:22: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科院自動化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採用光學分子影像手術導航系統成功研製的中國國內首臺乳腺癌早期臨床檢測設備,通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多家醫院開展臨床應用,目前已成功診治百餘例的乳腺癌患者,從而實現光學分子影像技術在臨床應用的重大突破。
  • 國內分子診斷主要技術與市場現狀
    樣本處理與PCR擴增在一個PCR反應管中即可完成,只需微量樣本即可實現高靈敏度檢測,不但檢測成本低,大大降低了對操作人員的要求,易於分子診斷的應用普及,利於自動化大批量樣本處理,適合大型疾病如HBV、HPV篩查等應用。
  • 2021EBC分子診斷&精準醫療專題論壇
    2021EBC分論壇將覆蓋分子診斷、抗體藥物、細胞與基因治療、新藥研發、精準醫療、臨床進展發布、新冠產業化、生物製品青年工藝等領域,本次將從分子診斷及精準醫療的「政策與臨床」、「儀器領先」、「臨床應用現狀與展望」、「規範和標準」
  • 陸倫根:肝纖維化的分子基礎與臨床診治現狀
    近年來,病因特異性的肝纖維化分子機制受到廣泛關注。去除原發疾病可能逆轉肝纖維化進程。肝纖維化的診斷包括傳統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技術、血清分子標誌物、影像學診斷技術以及預測性統計模型。近年來肝纖維化分子基礎的研究進展飛速,為肝纖維化的臨床診治提供了新的方向。1  肝纖維化分子基礎研究現狀與進展肝纖維化的本質是慢性肝損傷與修復的動態過程。
  • 分子的遺傳診斷技術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1976年美國加州金山分校教授簡悅威Y.W.Kan應用相分子雜交技術在世界目上首次完成了α-地中海貧血的產前基因診斷,此後,基因診斷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先後發展出DNA液相雜交和點雜交、限制性酶譜分析、限制性片段多態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 分子診斷技術在心血管疾病的應用
    摘要:7月7日晚,火石百家邀請阜外醫院分子診斷中心周洲教授為大家分享「分子診斷技術在心血管疾病的應用」。本次分享主要涉及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診療技術、早期篩查和精準醫療進展4個方面。
  • 洞察| IVD細分領域——分子診斷技術及產業現狀
    分子診斷細分技術多,目前PCR最為成熟且應用最廣,基因測序相對最新。而隨著貝瑞和康和華大基因的先後上市,投資市場對基因領域懷有極大希望和熱情。我國分子診斷技術發展現狀      分子診斷主要是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生物體內遺傳物質的結構或表達水平的變化而做出診斷的技術。
  • NGS技術落地病理科,加速分子診斷臨床應用發展
    基於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精準治療手段使腫瘤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在這一趨勢下,以新一代測序(NGS)技術為代表的靶向精準檢測方法逐漸從科研實驗室走向臨床病理科的實際應用中。 2019中國病理年會期間,在羅氏診斷主辦的「NGS助力分子病理臨床研究專題研討會」上,我國多位分子病理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NGS在分子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前沿進展。
  • 分子診斷成為臨床檢驗診斷領域發展熱點
    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患者體內遺傳物質的結構或表達水平的變化而做出診斷的技術,被稱為分子診斷。從美國FDA發布的檢測審批報告中,幾乎涉及到所有臨床學科領域。  作為臨床檢驗診斷領域發展的熱點,全球分子診斷市場發展速度達10%以上,而中國的分子診斷市場每年的增長速度則達到20%以上,增長速度為全球的2倍。
  • 2020華大基因感染分子診斷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論壇邀請了疾控、臨床、檢驗等感染相關領域的大咖專家,就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現在與未來,以及臨床宏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兩大專題進行溝通交流,同時華大因源在本次論壇上重磅發布了病原分子診斷的一系列新產品。
  • 下一代測序技術臨床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NGS技術平臺、發展趨勢及臨床應用現狀國內臨床應用短讀長NGS技術主要基於邊合成邊測序(sequencing-by-synthesis, SBS)的Life平臺和Illumina平臺。2016年一項前瞻性研究評估證實單病例WES作為一線分子檢測技術用於新生兒單基因疾病診療臨床效用性[5]。2016年另一項涉及54個國家1 000個家庭研究表明,WGS對未確診疾病診斷率比經典遺傳診斷方法還高[6]。目前腫瘤NGS檢測主要應用於遺傳性腫瘤症候群篩查和體細胞突變分析。NGS使腫瘤防治措施前移至預防階段。
  • 平安健康(檢測)中心首屆國際分子影像臨床應用學術論壇圓滿舉辦
    他系統介紹了PET及PET/CT的發展史,闡述了FDG PET在影像診斷中的應用。他認為分子影像是轉化醫學的平臺,通過分子影像可以將基礎研究成果用於臨床。核醫學是最成熟的分子影像及分子影像的研究發展趨勢。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將持續加強科研投入,推動分子影像在腫瘤等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 新羿生物:數字PCR是未來臨床分子診斷的關鍵平臺
    因此,數字PCR在臨床市場的應用前景巨大,特別適用於低豐度核酸分子的檢測和定量。  數字PCR在臨床市場的應用有獨特的優勢,尤其針對具有明確靶向位點信息的基因檢測。與二代測序相比,操作簡單,不需要進行文庫構建、生物信息學解讀複雜操作,醫院檢驗科可自己操作,報告時間短,當天可出結果,費用低;與qPCR相比,檢測靈敏度高,達到絕對定量,可以增加很多用傳統qPCR方法無法勝任的檢測項目。
  • 分子診斷IVD設備的發展史
    分子診斷在臨床診斷中的技術主要包括PCR技術、晶片技術和測序技術。臨床檢測中,分子診斷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市場佔比與生化診斷、免疫診斷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分子診斷在體外診斷中的主要的應用領域,包括對病毒、細菌等微生物的篩查及定性定量檢測,藥物篩選及用藥分析以及基因早期的分析。在微生物檢驗檢測方面,分子診斷相對於免疫診斷具有一定的優勢;基因圖譜分析方面,雖然目前相關研究很多,但在該領域應用的臨床價值還有待發掘。
  • 分子診斷中PCR和mNGS在傳染病診斷領域的應用
    分子診斷技術主要分為PCR技術、原位雜交技術、核酸質譜及基因測序。而在傳染病檢測領域,PCR技術和基因測序應用更加廣泛。 1)PCR技術檢測速度快,市場份額大。在傳染病的診斷和血篩方面,基於PCR技術的分子診斷能縮短診斷的窗口期,並且可以定量對病原體進行檢測。
  • 螢光顯像技術在腦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
    本文就螢光顯像技術在腦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進行綜述。 Valdes等認為採用定量螢光測量檢測方法測量的PpⅨ的濃度具有診斷意義,螢光組織PpⅨ濃度顯著高於非可見螢光組織,對腫瘤的診斷準確率在90%以上。5-ALA螢光輔助下膠質瘤切除可提高腫瘤切除範圍及無進展生存期。 4.
  • 分子影像為腫瘤診斷與治療提供新技術—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中科院自動化所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介入超聲科合作,在分子影像應用於胰腺癌的介入光熱治療
  • 分子診斷:機遇伴隨著挑戰——專訪廈門致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
    針對當前分子診斷領域的市場現狀以及技術發展等問題,廈門致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欒國彥接受了生物谷的專訪。生物谷:分子診斷產品主要應用於哪些領域?分子診斷熱點集中領域在最近幾年發生哪些變化?(熱點應用領域轉移現象)為何發生這些變化?
  • 分子影像技術應用於胰腺癌的介入光熱治療取得臨床科研成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田捷帶領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長期專注於新型分子影像成像技術的臨床轉化應用工作,並與全國多家三甲醫院開展系統化的臨床科研合作。近期,實驗室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介入超聲科合作,在分子影像應用於胰腺癌的介入光熱治療,以及應用於肝癌的分子標誌物生物學機制研究兩大領域,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科研成果。相關研究進展分別發表於《醫學研究評論》(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和《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成為實驗室與臨床醫院醫工交叉合作取得突破的典型範例。
  • 【限時免費票搶佔】第四屆中國先進分子診斷技術與應用論壇,縮短...
    為了滿足行業對分子診斷技術、產品、平臺的研發與優化需求,我們隆重向您推薦以下活動:  2018年5月26-27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先進分子診斷技術與應用論壇」(4th Novel Molecular Diagnosis Congress China, 以下簡稱MDx)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生物醫藥行業協會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