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童貽剛教授、範華昊副教授與國內多家團隊合作發現...

2020-12-04 食品夥伴網

  新冠病毒肺炎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和社會穩定發展的重大傳染病,截止北京時間11月25日,新冠病毒已造成全球超過5890萬例人感染以及130餘萬人死亡。多篇報導發現新冠病毒核酸可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哺乳期婦女的乳汁中檢出,引發人們對母乳餵養安全性的擔憂。

 

  2020年11月24日,北京化工大學童貽剛教授團隊、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莊輝院士團隊、南京鼓樓醫院周乙華教授團隊及中科院微生物所施一教授團隊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The effect of whey protein on viral infection and replication of SARS-CoV-2 and pangolin coronavirus in vitro」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證明母乳可以有效阻斷新冠病毒對人體細胞的感染,其機制包括幹擾病毒吸附和進入細胞以及抑制病毒的核酸聚合酶活性。該研究還發現,動物乳清蛋白如牛和羊乳清蛋白都具有抗新冠病毒作用,但是抑制效果明顯低於人的乳清蛋白。該研究結果提示母乳餵養對新生兒具有良好的抗新冠病毒保護作用。本文還排除了母乳抗新冠病毒作用來自於母乳中的抗體的可能性,並發現乳清蛋白還可抑制其他動物冠狀病毒的感染和複製。上述研究為開發新型抗新冠病毒藥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們首先採用新冠病毒假病毒和穿山甲冠狀病毒感染Vero細胞及A549等細胞,用兩年前收集保存於-80度冰箱的人類初乳進行保護試驗,結果發現,初乳可明顯抑制新冠病毒及穿山甲冠狀病毒感染,抑制率接近100%,半數有效濃度(EC50)達到0.02mg/ml,而且初乳對細胞無毒,甚至可促進細胞生長。隨後,研究者們測試了市售奶粉的抗新冠病毒作用,結果發現市售奶粉也具有良好的抗新冠病毒作用,雖然抑制效果相對較低。這提示了母乳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具有物種普遍性。

 

  接著,研究者們繼續研究母乳能否抑制活病毒的產生。研究結果顯示,母乳可有效抑制Vero細胞產生冠狀病毒活病毒,而且該抑制作用具有劑量依賴性。作者利用高溫及蛋白酶K進行蛋白滅活後,母乳的抑制作用明顯降低,這提示母乳主要是通過其中的蛋白成分發揮抗新冠病毒作用。另外,作者測試了市售牛奶和羊奶奶粉,發現牛和羊來源的乳清蛋白也都具有明顯的抗新冠病毒作用。有研究表示,乳鐵蛋白是乳清蛋白中主要的抗病毒成分。本研究發現,乳鐵蛋白雖然有一定的抗新冠病毒效果,但是其抑制效率較低,提示母乳中其他的蛋白成分發揮主要的抗新冠病毒作用。

 

  母乳中所含豐富的抗體成分可能具有中和病毒的作用,為了排除母乳中可能存在的IgA抗體交叉反應對新冠病毒感染的影響,研究者們用抗-IgA抗體來中和母乳中的IgA抗體,結果發現抗-IgA抗體並不影響母乳抑制病毒的作用,提示母乳中IgA抗體並母乳中抑制新冠病毒的主要成分。

 

  為進一步闡明乳清蛋白抑制新冠病毒的機制,研究者們分別在病毒感染的不同階段採用乳清蛋白進行幹預,結果發現乳清蛋白可以抑制病毒的吸附及進入細胞,並且可以通過抑制病毒的RNA聚合酶活性進而抑制病毒複製。

 

  總之,該研究揭示了母乳具有高效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能力。這種抑制能力主要通過抑制病毒的吸附、進入細胞及抑制病毒RNA聚合酶發揮作用。該發現為母乳餵養及開發新型抗新冠病毒藥物提供了新的依據。儘管本研究提示新冠肺炎患者的乳汁用於餵養嬰兒可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有必要進行相關的研究,但是本研究並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測試,不能作為新冠肺炎患者用母乳直接餵養嬰兒的依據。

 

  本研究主要由童貽剛教授團隊與莊輝院士團隊、周乙華教授團隊、施一教授團隊合作完成。北京化工大學童貽剛教授、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莊輝團隊向寬輝副研究員、南京鼓樓醫院周乙華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童貽剛團隊範華昊副教授、洪碧霞(碩士研究生)、周乙華團隊駱予倩副研究員、施一團隊彭齊(博士研究生)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還得到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王佑春研究員和黃維金研究員提供新冠病毒假病毒的幫助。

 

  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0-00408-z

相關焦點

  • 追蹤病毒和篩選藥物兩不誤——北化工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安全...
    和很多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同行們一樣,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安全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生物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度過了一個異常忙碌的春節。作為多年追蹤新冠病毒源頭的專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剛出現時,該中心主任童貽剛就帶領團隊迅速投入戰鬥。童貽剛說,早在1月中旬,科技部生物中心相關負責人就聽取了其團隊相關工作的匯報。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
    有「恩澤生物質精細化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現代化工技術研究所、綠色化學與新催化材料研究所和能源化工研究室等研究機構,並在化學工程領域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目前,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近100人。  化學工程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匯聚了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其中有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北京市屬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北京市高校「長城學者」計劃人才等。
  • 石正麗團隊等2018年發現的豬冠狀病毒,被證實可感染人類
    摘要:2018年4月,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教授團隊等在2016年10月28日起,在中國廣東省清遠市的一個養豬場觀察到豬的致命性疾病暴發,2018年4月4日,石正麗(武漢病毒所)、馬靜雲(華南農業大學)、童貽剛(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合作在
  • 北京科技大學萬向元教授團隊與袁隆平院士團隊合作,成功研發出植物通用型顯性不育育種技術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北京科技大學萬向元教授團隊與袁隆平院士團隊合作成功研發出植物通用型顯性不育育種技術該研究成果於9月9日在線發表於Sci.U.S.A.)上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萬向元教授和袁隆平院士同為通訊作者我校安學麗教授、馬彪教授董振營副教授和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段美娟教授 為共同第一作者 該成果已於今年8月正式已經授權1項國家發明專利
  • 石正麗團隊發現豬冠狀病毒可感染人類
    2018年4月4日,石正麗(武漢病毒所)、馬靜雲(華南農業大學)、童貽剛(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合作在 Nature 雜誌發表論文,揭示導致這些豬致命性疾病的元兇是豬急性腹瀉綜合症2020年10月12日,世界冠狀病毒研究權威專家、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的Ralph Baric教授在PNAS雜誌發表了題為: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 replication
  • 北京化工大學侯德榜工程師學院人才招聘啟事
    一、學院概況  北京化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院校。
  • 胡夏一副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登上行業刊物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7日訊(通訊員 張瑞)近日來,湘大化工學院胡夏一副教授團隊在化石能源低碳化高效利用研究領域,連續在化工三大期刊之一《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當期封面論文)以及化工類Top期刊《Applied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和其女被研究生實名舉報
    2020年11月19號,一封長達123頁的實名舉報信在圈內瘋傳,舉報信名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張裕卿,男,漢族,博士研究生學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招生化學工程、生物化工、 膜科學專業學生。《舉報信》主要列舉了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論文造假,為其女以不正當手段發表論文,讓女兒得以從外校保送到天津大學。
  • 【CIDGA】李小雲教授率學院團隊赴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交流中非農業合作
    2020年9月7日下午,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名譽院長李小雲率學院團隊赴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就中非農業合作進行交流座談
  • 北京化工大學Science:液態磁鐵新發現,未來空間大無窮!
    第一作者:劉緒博通訊作者:Thomas Russell通訊單位:北京化工大學、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
  • 短短半年時間,湖南這個教授團隊在4個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2020年以來,湘潭大學化工學院劉平樂教授團隊先後在《應用催化B》(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催化學報》(Journal of Catalysis)、《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 )、《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陳建峰任中國工程院秘書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4日訊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院領導」頁面更新顯示,陳建峰已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據中國經濟網人物庫資料顯示,陳建峰,男,1965年8月出生,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前擔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張軍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
    最近,國際頂尖材料類學術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自然指數頂級期刊,影響因子12.124)在線發表了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劉寶倉副教授為第一作者、張軍教授和高瑞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的學術論文「Few Layered N, P DualDoped
  • 抗腫瘤小分子藥研發商「華昊中天」獲數億元新一輪融資,要推進新藥...
    36氪獲悉,北京華昊中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昊中天」)近日完成了數億元新一輪融資,國投創業、高科新浚、成都創投、德同資本參與本輪融資。據了解,埃博黴素的抗腫瘤作用機理與紫杉醇相似,即能促進微管蛋白的聚合,從而誘導細胞凋亡,後者一直被世界公認為「近15年來發現的最主要的抗癌新藥」。
  • 南京大學NJU_Chem團隊榮獲騰訊量子實驗室Alchemy全球冠軍
    經過近5個月的激烈角逐,3支隊伍在過百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其中一等獎由來自於中國的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NJU_Chem」團隊摘得。跳轉閱讀→Tencent Alchemy 2019獲獎團隊名單本次大賽由騰訊量子實驗室主任張勝譽擔任主席,加拿大Vector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 Richard Zemel教授與清華大學計算系唐傑教授擔任大賽顧問。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送你進入「常青樹」發展領域
    想要涉足經濟領域的同學們,快來了解一下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管理系,2000年通過校內資源優化整合組建了經濟管理學院。目前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學位39人;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農業部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北京市安全生產領域學科帶頭人1名,北京市長城學者培養計劃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培育計劃5人,北京市科技創新團隊2個。
  • 微流場反應技術:為傳統化工搭建「桌面工廠」 | ...
    傳統化工反應工藝以間歇式偏多,反應及分離效率不高,汙染物排放嚴重;工藝路線過長,操作不當易造成安全及環境事故,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化工生產的綠色智能化發展進程。據該項目負責人、南京工業大學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院長郭凱教授介紹,微流場反應技術是一項反應及分散特徵尺度在百微米級的過程強化技術。該技術為傳統化工搭建了一座「桌面工廠」,同時也為化工行業的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
  • 北京化工大學:一步電沉積法構建高效炭載納米糰簇氧析出催化劑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王峰教授、張正平副教授課題組在Nano Energy (影響因子:16.602) 上發表題為「One-step electrodeposition of carbon quantum dots and transition metal ions for N-doped carbon coupled
  • 北京科技大學何戰兵教授團隊實驗發現一種新的準晶準單胞
    近日,我校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何戰兵教授團隊在準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驗發現Lück類型的準晶準單胞。這一新的準晶準單胞的發現,不僅為解析準晶的晶體結構提供了便利,也為解釋準晶的生長提供了實驗上的支持,回答了「準晶體能否有一個像傳統晶體一樣的單胞」這一準晶研究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
  • 北京高校「職稱擁堵」:30名副教授爭1個教授名額
    30名副教授爭一個教授名額,「職稱擁堵」嚴峻               從過去的「博士畢業留校任教即是副教授」到如今的「講師晉升副高都十分困難」,高校青年教師人才梯隊建設正面臨嚴峻的「職稱擁堵」問題。               清華大學某院系副教授王老師今年39歲,2010年評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