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老,腦先衰:老人「痴呆」前期,有5個能力會下降

2020-12-04 奇妙的本草

我國現在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伴隨老齡化隨之產生的就是老年人疾病,在眾多老年人疾病中,有一種最容易被人忽視,那就是老年痴呆症,通常都是出現了嚴重的症狀時才引起家人的注意。

老年痴呆症其實叫做阿爾茨海默病,是引起中老年人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其中一種最常見的疾病,也是發生在老年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部疾病。我們需要留意老年痴呆前期發出的異常信號,及時發現老年痴呆。那麼,老年痴呆前期,老人有哪些能力會下降呢?

一、短期記憶能力減退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短期記憶能力會逐漸出現退化,患者一開始對過去的事情記得清楚,記不清剛剛發生的一些事情,然後逐漸發展到近期記憶和遠期記憶都喪失的地步。具體的表現為常常重複做一件事情或反覆做一件簡單的事,比如買菜重複付錢、做菜重複放鹽等。

二、智力水平下降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智力水平會逐漸開始下降,比如最簡單的常識或算術無法搞清楚,以前認得的單詞卻不會拼寫,常去的地方突然卻不知道怎麼去了等等,這些都是老年痴呆引起的智力下降表現。

三、不認識回家的路

由於老年痴呆症患者大腦的視空間功能受損,在早期就會出現外出時不認識路回家的可能。關於這點可能被大多數人所知,因為電視劇裡經常都會出現老年痴呆症患者外出迷路的劇情。

四、運動協調能力下降

老年痴呆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運動協調能力,這是由於大腦神經元在凋亡過程中影響了信息的傳遞和交換效果,從而影響肢體的協調能力。因此,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平衡能力較差,步態紊亂,容易出現跌倒的風險。

五、性格出現改變

情感淡漠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常見症狀,患者變得孤獨、缺乏主動性、自私、興趣減少等。

老年痴呆症發病隱匿,病情會持續進展,只有早幹預,才能延緩老年痴呆症的病程。在大多數人眼裡認為老年痴呆是人類衰老的自然結果,認為人老了就會糊塗。很多人說起預防老年痴呆症,似乎都是五十歲以後的事情,但是其實老年痴呆屬於一種慢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的潛伏期可長達十到二十年,我國超過七成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已經是中重度。所以,預防老年痴呆症要趁早,當過了40歲時,就要開始有意識地預防老年痴呆症,時刻關注自己心理和身體的變化。

預防老年痴呆,從年輕時就要提前做起,具體的預防老年痴呆症的做法有哪些呢?

1.多動腦、勤用腦

平時要多動腦子,多讀書、練字、看報等,而且我還要勤動腦,多思考。通過不斷給大腦神經不同的刺激來延緩腦細胞的老化。

2.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

培養和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不僅可以讓大腦能夠受到一定的刺激,還能夠建立人與社會之間的聯繫,生活越豐富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機率會下降。

3.保持規律運動

平時多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老年痴呆症。最好採用有氧無氧運動相結合的方式,老年人可以慢跑、散步和打太極拳等。體育運動可以保護健康的大腦細胞,堅持有規律運動的人的記憶力、注意力、學習能力和推理能力都明顯高於同齡人。

關注老年痴呆症的症狀,做到早防早治,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新發現:原來老人健忘並不是痴呆!令人驚喜!你別還不知道!
    楊淵教授發現,不少像穆女士這個年齡段的人,有老人要照料,孩子學業未完成,家庭壓力大,而此時體力精力已明顯不如年輕人,但在單位工作壓力並未減輕,仍要和二三十歲的人一起拼著幹,不可避免地產生焦慮情緒。 「焦慮會影響認知功能,因此,治療原發的焦慮和抑鬱才是根本。
  • 患老年痴呆的「十大危險信號」 家裡有老人的先看起來
    我們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心態年輕,能吃能玩,不給子女過多負擔的老年人應該是每個家庭的福氣。有陽光的一面就必定有灰暗的一面。也有很多家庭由於老年人的記憶力喪失、四肢不便或者器質性的疾病正在飽受困擾和痛苦。今天,我們就先從老年人的「記憶力」開始說起......
  • 答錯說明你痴呆 不信來試
    (先自己猜再看下方答案)查看答案▼「一樣重」 題目已經告訴你都是1斤重啦什麼?一斤鐵更重?粗略診斷為老痴,趕緊去醫院!即使家裡老人第一個問題答對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再加一個問題:把這一斤棉花和一斤鐵放水裡,哪個重?查看答案▼「棉花重」 老痴老人這時會回答「一樣重」水裡撈出來的棉花當然比鐵重啊老痴到底什麼樣兒?
  • 人還未老,頭髮先白了?哪些原因會導致白髮生長?分析出答案
    「我這才30歲,人還未老,怎麼這頭髮就顯白了?這是怎麼回兒事?」戴先生一臉疑惑,旁邊的妻子調笑,可能是老了……其實,像戴先生這樣的情況並不在少數,人還沒老,頭髮就先白了。這個我們傳統認知是有偏差的,因為只有人變老了,身體機能退化,頭髮才會變白。年紀不大,頭髮變白是什麼原因?哪些原因會導致白髮生長?今天就請醫生給您說道說道,希望您能有所收穫。
  • 聽力與痴呆: 從耳到腦的探索|失語症|病理|生理學|解剖學_網易訂閱
    同時,老年聽力障礙也是認知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兩者之間的聯繫還未被充分解釋。之前的研究認為這種聯繫可能有一個更基本的病理生理學基礎;聽力是一種複雜的認知功能,與其他認知功能一樣,容易直接受到導致痴呆的病理生理學過程的影響。因此,早期診斷、治療和預防是十分重要的。
  • 闢謠|吃多油條會痴呆,用鋁鍋會腦萎縮?
    有網友稱,自己因為喝了濃度較大的明礬水,得了老年痴呆症兩年了,她認為明礬中的鋁被人體吸收後很難排出體外,在人體蓄積,損害大腦及神經細胞,可能導致腦萎縮、痴呆等症狀。還有人認為,中國人常吃的一種早餐中也會添加明礬,而明礬中的鋁會誘發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英文簡寫AD)的發生。生活中真有那麼多危險因素嗎?阿爾茨海默病到底有沒有辦法預防?
  • 記憶力喪失,認知能力下降,哪些因素與老年痴呆有關?
    有一天去買菜,直接大半天不見了,子女去找,發現老人竟然就在樓下轉悠,問他怎麼不回家,他說自己到了家門口想不起來自己家住在哪一層了。其實像吳爺爺這種情況現在並不少見,上了年紀,很多人感覺自己記憶裡逐漸出現下降,沒有及時的發現問題,耽誤了診治。實際上這是一種現在頗為常見的老年疾病——老年痴呆。
  • 腦海中真有「橡皮擦」?老年人記憶力下降18問
    一旦痴呆,真的無可救藥?有些痴呆,其實是可逆的?打麻將、跳廣場舞能預防痴呆?吃什麼能預防痴呆……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痴呆不可治、不可逆,由此更衍生出很多消極、片面、錯誤的認識。在此,我們總結了關於老年人記憶力下降較集中的18個問題,希望讓大眾看到疾病可防治的一面。1.年齡大了,記憶力總歸要下降的,這是正常現象吧?
  • 【文獻縱覽12】未明原因的快速進展性痴呆——原來是古細菌引起的腦脊髓炎
  • 2050年中國老年人接近5億,如何破解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窘境?
    2019年12月2日,北京西郊某老年公寓,一位老人扶著走廊扶手走回房間。圖/張旭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給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就人口年齡結構而言,全球範圍內,80歲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5倍。新冠病毒的暴發,使老年人遭受了「巨大的恐懼和痛苦」。這也是老齡化問題嚴重的歐美國家在新冠疫情中損失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 一起動手,預防痴呆!
    1.什麼是痴呆通俗地理解,痴呆是形容一個人呆傻。在醫學上痴呆的定義是獲得性、進行性智能障礙症候群。簡單說,痴呆是指人的智能發育到正常水平以後,因為多種原因發生下降,而影響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的狀態。痴呆通常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語言功能下降、視覺感知空間位置和判斷方位的能力下降,還常常有人格改變、行為反常和情感異常。痴呆老人雖然一般情況下也處於醒覺狀態,但是不能正常地識別、記憶環境中的信息,並據此做出正常的反應。
  • 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先從關注認知功能下降開始
    《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1名痴呆病患者產生,其中約60%~80%是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常常被人誤解為「記憶下降」,然而事實卻遠不止如此。這種疾病進展至後期將剝奪一個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並伴隨人格改變、情緒失控等精神症狀,需要專人24小時照護,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認知能力下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
  • 血液測試預測健康人未來的認知能力下降
    血液測試預測健康人未來的認知能力下降 2021-01-11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真的是越老越糊塗嗎?年輕人的聰明與老年人的智慧有什麼區別?
    在這些需要明智判斷、慎重決策的事情上,「越老越吃香」一點也不假。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常用聰明來形容年輕人,而用智慧來形容老年人,也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樣的諺語。那麼,老年人真的更智慧嗎?或者這只是人們對年齡的刻板印象?
  • 出現這些情況可能就晚了,2個方法自測...
    ,而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腦內的Tau蛋白則因為異常過度磷酸化,每分子Tau蛋白可含5-9個磷酸基,並會喪失正常生物功能,形成神經原纖維纏結,殺死腦細胞,使患者逐漸失去記憶、思維和推理能力。,記憶力輕度受損,偶爾健忘,但不影響基本日常生活能力,還未達到痴呆的程度。
  • 出現這些情況可能就晚了,2個...
    大腦中還存在一種Tau蛋白——磷酸基蛋白,正常的Tau蛋白分子含2~3個磷酸基,而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腦內的Tau蛋白則因為異常過度磷酸化,每分子Tau蛋白可含5-9個磷酸基,並會喪失正常生物功能,形成神經原纖維纏結,殺死腦細胞,使患者逐漸失去記憶、思維和推理能力。
  • 衰老:老不是問題,衰才是關鍵
    咳嗽,就是針對肺炎最好的自我修復能力。所以她能抵禦疾病並且從中修復。這是一個老而不衰的病例。我們醫院還治療過一個早老症的病人。14歲的年齡,但是身體已經老化,面容蒼老,眼球內陷,皮膚全是皺褶。這種罕見病,身體老化速度是正常人的5-10倍。這個病人雖然不老,但是身體已經衰了。這兩個病例說明,衰老速度在個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 人體健康之路易體痴呆
    一項基於人群資料的系統性結果顯示,在65歲以上老年人中DLB的患病率為0-5%,佔所有痴呆的0-30.5%。病因DLB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未明,多為散發,雖然偶有家族性發病,但是並沒有明確的遺傳傾向,病理提示Lewy體中的物質為α--突觸核蛋自)和泛素等,這些異常蛋白的沉積可能導致神經元功能紊亂和凋亡。
  • 腦供血不足的人,臉上可能會有這5個症狀,建議抓緊治療
    大腦需要足夠的血液供應,否則容易出現腦細胞缺氧,讓腦功能出現障礙,嚴重者會出現腦細胞死亡,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現在有一種流行病學當中腦供血不足,也是比較常見的病症,一旦出現腦供血不足,臉上可能會出現表現,生活中要仔細的觀察一下。腦供血不足臉上會有什麼表現?
  • 看懂人體各器官衰老時間表:人老肺先衰,想要長壽就從護肺開始!
    二十歲:肺功能退化一般人在二十歲後,肺功能和肺活量就開始出現下降的現象,尤其是到了四十歲以後,氣喘籲籲的狀況變得明顯。這是因為掌管呼吸的肌肉和胸腔變得僵硬起來,使得肺的運轉困難。此外,肺掌管著人的呼吸道,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而現今正遭受著汙染的空氣的侵襲,導致肺功能加速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