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爺爺今年76歲,本來身體健康,自己生活能夠自理,燒飯做菜一點問題都沒有,家裡也能收拾得乾乾淨淨的。
去年老伴因為糖尿病併發症去世,家人就發現吳爺爺逐漸變得不愛出門,經常拿著鑰匙找鑰匙,還總喜歡在外面撿一些廢紙板或易拉罐,拿回家也不整理,隨意的亂放。
有一天去買菜,直接大半天不見了,子女去找,發現老人竟然就在樓下轉悠,問他怎麼不回家,他說自己到了家門口想不起來自己家住在哪一層了。
其實像吳爺爺這種情況現在並不少見,上了年紀,很多人感覺自己記憶裡逐漸出現下降,沒有及時的發現問題,耽誤了診治。實際上這是一種現在頗為常見的老年疾病——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一種發病隱匿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會表現出記憶力、學習力、定向力、判斷力等等各種能力的功能損害,甚至還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精神、人格的異常。
早期患者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生活受到影響,病情逐漸進展,患者感覺以前很輕易做到的事情,慢慢變得困難,會忘記時間和方向感,與人交流不會表達,最後也不願意社交,就只想在家裡躲著不出門。
哪些因素與老年痴呆有關?
1、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痴呆患者的發生率會逐漸增長,而隨著我國老齡化的進展,老年痴呆的問題更應該得到重視。
2、遺傳
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家族史也是這項疾病的危險因素,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染色體存在基因突變。
3、文化程度
根據研究發現,文化程度確實與智力衰退的速度有關,學歷高、善於動腦的人智力衰退的速度會比不愛動腦的人低,但是一些高級知識分子在退休後,離開繁忙的工作崗位,沒有來的及調整角色,也容易患上老年痴呆,所以一定要多學習、多用腦。
4、三高
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體內出現「三高」,老人出現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會比較高。
5、睡眠障礙
睡眠質量的下降,很可能會帶來老年痴呆,當人體在睡眠狀態時,腦脊液會湧入大腦,帶走腦細胞過度沉積的β-澱粉樣蛋白,這種物質具有神經毒性,會導致認知功能的下降。
6、長期大量飲酒
長期飲酒的患者很容易引起酒精中毒,酒精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患者會出現記憶力的衰退,還會出現一些精神症狀,如過度的興奮或幻覺。
7、喪偶、獨居等情況
喪偶、獨居的老人,更容易受到抑鬱、焦慮情緒的影響,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情緒的紓解,會漸漸的喪失與外界交流的興趣,老年痴呆的發生概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