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並重」促提升 「以民為本」蓄後勁——南昌縣高質量填寫城鄉...

2021-01-13 澎湃新聞

一邊是大手筆投資和高規格建設,一邊是如「繡花」般的精細化管理,2020年,南昌縣以「建管並重」破題,堅持「問需於民」「服務於民」,促進城市功能與品質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和環境面貌穩步改善、群眾獲得感持續提升,交上了一份城鄉高質量發展答卷。

以「路」為先

打通發展「快車道」

2020年12月30日,氣溫驟降,在南昌縣桃新大道項目施工現場,多臺吊機連續作業,施工人員正抓緊拆裝鋼製支架,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

作為南昌縣2020年重點推進的路網項目之一,桃新大道南起南外環高速,北至昌南大道,全長9.22千米,分為全高架橋快速路和輔道上下兩層,建成後將貫通連接南昌市一環,並聯通象湖片區二、三環間所有東西向主幹路,有效緩解目前沿江南大道、金沙大道等路段高峰時期交通擁堵問題。

道路通,百業興。2020年,南昌縣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跑出「加速度」:澄湖北大道東延項目、河洲路綜合管廊項目、向塘物流基地路網項目……每一個重點路網項目,都承擔著支撐城市發展的重任。

從「大路網」延伸到「小馬路」,老城區居民集中,交通壓力大,不少道路存在年久失修問題。從居民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路段入手,南昌縣先後投入19.3億元,推進東祥路、鬥南路等路段提升改造,對路面進行瀝青攤鋪,並對道路兩側外立面進行美化亮化、鋪設人行道等。

城市道路越走越寬闊,鄉村道路也越來越通暢。

2020年,南昌縣前後投入6.5億元,實施38公裡縣道升級、113公裡鄉鎮主幹公路提升改造、4座危橋重建和300公裡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021年,南昌縣擬繼續投入3.2億元,實施4公裡縣道升級改造項目、72.5公裡鄉鎮主幹公路項目、9座危橋重建以及150公裡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南昌縣公路管理站負責人、黨支部書記李小江介紹。

「交通路網的建設和提升改造,將極大提升南昌縣經濟輻射力和帶動力。」李小江說,南昌縣發展正駛入快車道。

以「新」換「心」

更新老舊「小街巷」

走進蓮塘鎮蓮墾安居小區,只見整潔的院落內綠樹成蔭,青瓦白牆的樓房整齊排開,籃球場、夜光跑道、鄰裡互助中心等一應俱全。而就在幾年前,這座開放式老舊小區還是一片破敗的景象,外牆脫落、汙水橫流。

在南昌縣,老舊小區量大面廣,是大拆大建、推倒重來,還是以「繡花」功夫進行有機更新,考驗著城市管理的水平。

2019年,蓮墾社區被列入南昌縣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南昌縣投入9000萬元,對蓮墾社區及彭家村周邊進行精品改造。「項目建設結合開放式小區特點,充分徵求居民的意見,對設計方案進行不斷優化完善,盡力滿足群眾需求。」南昌縣蓮墾社區改造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韓琦介紹。

如今,蓮墾社區成了居民們想要的模樣,1200餘戶居民也切實感受到了智能化、人性化、生態化的社區生活。

2020年,南昌縣先後投資3.2億元,重點推進62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1個精品小區綜合改造,改造面積48.6萬平方米,惠及4201戶。南昌縣還在規劃改造過程中融入「1+5+X」社區鄰裡中心建設,即依託1個社區單元,以黨建為引領,配套教育、醫療、養老、商業、文體五類服務形態及若干衍生業態,著力打造居民「家門口」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

投資1.4億元,新建改建社會公廁47座,基本實現「10分鐘步行如廁圈」目標;投資3.7億元,啟動澄湖東路等7個停車場建設,增加泊位數4002個;投資158萬元,啟動澄湖東路等18條道路路燈「暗改亮」工程……2020年以來,南昌縣以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改善市民生活環境為抓手,紮實推進一個個老舊「小街巷」的更新計劃,市民安全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小街巷是城市的『裡子』。城市的品質,不僅在於光鮮亮麗的『面子』,更在於整潔舒適的『裡子』。」南昌縣城管局局長塗豔彬說,讓群眾生活舒適、舒心,才是城市建管的最終落腳點。

以「綠」為底

精彈生態「圓舞曲」

在南昌縣街角轉個彎,不經意就被綠意包圍,休閒涼亭、長椅和文化長廊點綴其間,靜謐而愜意。再走幾百米,不覺又回到車水馬龍的大街。

讓行人「誤入繁花深處」的,是南昌縣散布於街頭巷尾的一個個「郵票綠地」。近年來,在城市的邊角地帶、道路節點、小區周邊,南昌縣園林工匠見縫插綠,建起多個「郵票綠地」。

「『郵票綠地』沒門沒圍牆,遛彎買菜,鍛鍊身體,走著走著就進來了。園裡綠樹成蔭,逛一逛心情好。」南昌縣體育館社區居民熊成梅稱。

以綠色為底,南昌縣不斷拓展綠色長廊。2020年,南昌縣投資3.9億元,推進象鼻山、柏崗藕堤2個公園及富坊路等6個「郵票綠地」建設,總佔地面積138.5萬平方米;投資3億元,持續推進贛江風光帶南延等3條綠道建設,總長77.6公裡,「綠韻昌南」新名片越來越響亮。

從南昌縣城出發,一路南行來到向塘鎮劍霞村,只見遠山含黛、綠樹掩映、門塘清澈,村莊中的道路一塵不染,一棟棟白牆黛瓦的小樓參差錯落,偶有三五小童嬉笑玩耍、兩三老農閒坐下棋。

「以前的豬牛欄、鋼棚被拆除後,種上了瓜果蔬菜,村前屋後也種上了桂花樹和柚子樹,整潔又美觀。」劍霞村黨委書記吳來寬說。

劍霞村的變化,正是南昌縣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昌縣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行動,共投入資金1.416億元,對全縣472個新農村開展整治建設,共完成改水848戶、改廁1508戶、改路86.8千米、改溝135千米、改塘115個,打造了一批具有農村韻味的花園、菜園、果園等,探索出一條村莊整治新路徑。

「2020年,南昌縣還投入9.6億元,重點推進贛江岸線生態綜合治理工程,著力打造水系連通、水體活化、水質良好、水美宜人的親水型城市。」南昌縣水利局局長袁軍介紹。

綠地公園、鄉村遊園、河湖溼地,像一個個綠色音符串起南昌縣城鄉生態「圓舞曲」,描繪了南昌縣綠色發展的新圖景。

「我們將繼續以問題為導向,通過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加快打造『宜居宜業、經濟精美』的美麗昌南。」南昌縣委書記、小藍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熊運浪說。

南昌縣

原標題:《「建管並重」促提升 「以民為本」蓄後勁——南昌縣高質量填寫城鄉建設「答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技術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蓄足後勁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推進技術改造,鼓勵企業走以內涵為主的發展道路,才能為高質量發展蓄足後勁。   (一)   寧夏力成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配網成套開關設備,離散型製造生產組織特點突出。多年來,企業軟硬體系統集成存在短板,無法快速響應用戶「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定製」的產品需求,嚴重影響企業發展進程。
  • 江西南昌縣:厚植新優勢 釋放新動能
    該縣致力推動工業智能化,圍繞「一區四園一中心」產業布局,聚焦「3 3」產業格局,大力實施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提升行動,加快提升汽車及零部件、醫藥醫器、食品飲料等三大支柱產業的智能化、數位化水平,不斷提高集成電路、智能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三大戰略新興產業的規模化、集群化水平,助推更多產業邁向「千億級」;致力推動農業現代化,深入實施加速鄉村振興推動都市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堅持現代農業「接二連三
  • 信豐西牛鎮:改善城鄉面貌 提升城鄉「淨界」
    、促長效」等措施,補短板、強弱項、抓重點,加大對突出問題的整改力度,持續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切實增強圩鎮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建章立制抓整治宣傳發動抓典型  為紮實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近日,西牛鎮召開全鎮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會議,會議通報圩鎮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查排名情況,觀看城鄉環境亂象專題片,排名靠前的曾屋村、嚴坑村支部書記做經驗總結......西牛鎮堅持「日匯報」、「周總結」、「月排名」的工作機制
  • 淄博立法 以民為本
    《淄博市電梯安全條例》《淄博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已經實施,《淄博市禁放煙花爆竹規定》已報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待批准,還有預備立法項目《淄博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條例》《淄博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翻開淄博市人大常委會近兩年來的立法成績單,從首次為文明立法到立法禁放煙花爆竹等,無一不彰顯著人民至上的立法理念。淄博立法,以民為本。
  •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⑦)——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住房和城鄉建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 鷹潭推進「五型」政府建設促高質量發展
    本報鷹潭訊 (記者張弛) 今年以來,鷹潭市堅持把「五型」政府建設作為落實「六穩」「六保」、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咬定目標任務,克服疫情影響,狠抓「四個聚焦」,優化服務環境,推動經濟發展呈現逐月回升的良好態勢。
  • 改舊煥新順民意 環境提升聚民心 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改舊煥新順民意環境提升聚民心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持續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宿州市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科學謀劃、高位推動,全面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濟南:以城為根,以民為本,強省會乘勢而進
    濟南:以城為根,以民為本,強省會乘勢而進 2021-01-12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用好基礎測繪數據,助力城鄉高質量發展
    本項目屬於重慶市「十三五」期間加強測繪地理信息能力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自2018年啟動以來,耗時3年完成,實現了對全市29個測區1∶2000基礎測繪數據覆蓋,為重慶市推進城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重慶市「十三五」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建設項目安全生產工作會。重慶兩江交匯處。
  • 淄博市人大常委會「為人民立法」系列報導一淄博立法 以民為本
    淄博立法,以民為本。   近年來,懷揣「為人民立法」的初心,淄博市人大常委會充分行使地方人大立法權,積極擁抱新技術,通過「高質量立法信息化系統」拓寬公眾參與立法渠道,將「人民性」充分體現在立法全過程,讓一件件地方性法規成為對淄博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保障,成為幫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破解城市治理難題的法律武器。
  • 于偉國:強化高質量有效投資 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強化高質量有效投資 推動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記者 周琳) 6月10日,省委書記、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于偉國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暨領導小組第三十九次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兩會」工作部署,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兩新一重
  •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申報2020年度工程建設省級工法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四川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川辦發〔2019〕54號),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推動我省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四川省工程建設工法管理辦法》我廳組織開展2020年度工程建設省級工法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各市(州)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四川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 河南安陽為高質量發展蓄能增勢
    穩住經濟基本盤2020年,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特殊情況,安陽市以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為平臺,以項目合作為抓手,積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培育發展新動能。26個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249.4億元。今年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交出的成績單再次證明了安陽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經濟形勢表現出堅強的韌性、發展的活力、無限的潛力。
  • 【般陽城裡探發展】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 「六邊工程」提升群眾...
    不足百名在校學生的淄川區黑旺孤山學校以排球特色為引領,將德育功能融入體育項目,將「排球精神」滲透到隊伍建設、教育科研、家校溝通等內涵發展的各個方面,一所「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優」的鄉村小學正煥發出全新生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 寧德市製造業蓄能發力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寧德市製造業發展穩中求進,企業通過進一步創新推動轉型升級,運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新舊動能轉換提檔升級,為助推寧德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蓄能發力。  數據顯示,1至4月,寧德市製造業投資保持強勢增長。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26.8%,拉動全市投資增長6個百分點。
  • 廣安:以民為本 用心用情用力緩解「入學難」問題
    四川新聞網廣安1月7日訊(範加林 賀小芹 記者 陳蕎)「教育,是民生之本。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不忘初心以民為本,用心用情用力緩解廣大群眾極其關注的「入學難」問題……」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廣安市武勝縣城區學齡人口也大幅增加、學位需求快速增長。
  • 成渝地區探討雙城經濟圈與城鄉高質量發展
    ,從成渝地區規劃歷程、發展特徵、新格局以及新格局下的三大節點城市四個方面探討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城鄉高質量發展。,為促進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支撐和分擔國家戰略而設立的又一戰略發展區域。,以設施維為支撐,以勞動維為血脈,以公共維為養料,來打破過去行政區劃各自為政、同質化發展的困局,加快整個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的這種區域經濟的組織和空間結構的組織,來引領和保障這個產業功能區的融合創新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