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關於霧霾是中國「吹過去」的說法,在韓國媒體的報導中屢見不鮮。而前段時間,因為韓國部分地區遭遇了嚴重的霧霾天氣,其國內又開始了不斷出現針對中國的報導。在28日,中國生態環境新聞發言人劉友賓用數據對這一說法進行了闢謠,並表示韓國霧霾的主要成因還是源於其國內排放。結果韓國各大媒體在當天就紛紛引用這篇報導,不僅不相信監測報告的真實性,還大肆評判中國的這一說法。
在早些年,中國過於重視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環境保護,確實也引發了嚴重的霧霾問題。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韓國國內開始有了霧霾「中國造」的聲音,而後每次出現霧霾天氣,都要將中國拉出來「批判」一番。可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韓國國內至今都沒有具體的研究數據能夠證明這一觀點。中國霧霾由於政府的治理而不斷變小,韓國卻在國際上的各大環境監測軟體中,汙染排名指數總是排名前列。可是韓媒卻總是忽視這些數據,一味的將所有的原因推到中國的環境問題上,還不斷添油加醋。
當然面對隔壁的不斷甩鍋,中國網友是實力拒絕的,畢竟中國證據已經完全否認了韓媒的說法。劉友賓所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韓國11月份發生了重度汙染天氣,但是在該時段並沒有出現平流輸送,由此推斷,當時的環境問題是其國內原因造成。早在2015年開始,韓國首爾的細顆粒物含量就開始超過中國北京、煙臺等大城市。就連韓國環境方面的專家,其調查結果也是與中國所公布的一致,並且他們表示如果韓國霧霾正是中國造成的話,朝鮮,日本應該也會會受此影響,但實際情況並沒有。
其實韓國這樣的甩鍋行為也不是第一次,對於其國內2013年出現的一場「私人飛機事故」,韓媒就用中國霧霾阻擋視線的說法,來給這一事件定性。可現實是,中國一直在致力於對環境的治理,並取得明顯的成果,韓國方面卻始終未有所作為。至今為止,韓國政府都為對環境治理問題出臺過具體措施,只是在嚴重霧霾天氣裡限制車輛的行駛,可問題是,這樣的行為始終是治標不治本,也難怪韓國環境問題依舊十分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