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用數據回應「韓國霧霾怪不得中國」,韓媒:我不信

2021-01-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政府首次公開駁斥韓國霧霾『來自中國』的說法」,韓國KBS電視臺28日稱。當天,中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列舉事實表示,韓國的霧霾怪不得中國,首爾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本地排放。而韓國媒體28日展現出全體一致的態度:不信。

在28日回答相關問題時,劉友賓分享了幾組韓國重汙染天氣與中國霧霾關係的信息。一是從整體上看,根據公開的監測數據,近年來,在中國空氣品質持續大幅改善的情況下,韓國首爾細顆粒物(PM2.5)濃度基本穩定並略有上升;二是從空氣汙染物的成分上看,作為細顆粒物重要前體物的NO2,首爾市2015-2017年的濃度均高於中國的北京、煙臺、大連等城市;三是從近期案例看,11月6-7日首爾市發生了重汙染天氣過程,中國專家團隊的分析顯示,根據11月初的氣象條件,該時段並未發生大規模、高強度的平流輸送,首爾市的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本地排放。

「中國官方稱韓國霧霾主要是自產」,韓國各大媒體28日紛紛報導這一消息。韓國KBS電視臺稱,對韓方關於霧霾「來自中國」的抱怨和抗議,中方此前一直持「通過科學研究尋找真相」的中立立場,但現在公開予以反駁,其背景引發關注。「在北京的韓國消息人士」稱,中國憑藉最近幾年大氣汙染明顯減少的自信為基礎,似乎正在積極開展批駁。評論稱,如此看來,無論是明年初舉行的中韓環境合作委員會還是明年6月舉行的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中國很有可能將繼續否定「韓日霧霾主要來自中國」的說法。

韓國《世界日報》28日也引述「在北京的韓國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因為大氣環境改善「似乎有了自信」,中方的上述說法是「自私自利」。該官員還宣稱,除了煙臺和大連等距離韓國較近的區域外,中國霧霾流向韓國「還有很多途徑」。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常駐韓國多年,見證了韓國將霧霾問題「甩鍋」中國的過程。在韓國國立環境研究院等機構的推波助瀾下,韓國媒體一提霧霾必然扯上中國。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韓國環境主管部門和研究部門仍未出臺韓國國內霧霾成因的確切研究報告,也沒有中韓霧霾物質的準確分析報告,談論最多的就是美國NASA的衛星圖片和距離中國最近的白翎島霧霾超標。

雖然韓國霧霾嚴重超標,但是截至目前韓國政府並未出臺大規模的治霾措施,相關部門僅是將責任推給中國了事。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首爾市環境研究部門此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首爾市霧霾超過五成來自本地,首爾市據此出臺了霧霾天限制車輛行駛和更換更環保的公交車等治霾應急措施。(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靜)

相關焦點

  • 監測數據都不信,韓國霧霾又怪中國,網友:這鍋不背
    這些年來,關於霧霾是中國「吹過去」的說法,在韓國媒體的報導中屢見不鮮。而前段時間,因為韓國部分地區遭遇了嚴重的霧霾天氣,其國內又開始了不斷出現針對中國的報導。在28日,中國生態環境新聞發言人劉友賓用數據對這一說法進行了闢謠,並表示韓國霧霾的主要成因還是源於其國內排放。
  • 韓國霧霾是中國「吹過去的」?中國生態環境部公開用數據回應
    近期,韓國部分地區遭遇霧霾過程,有韓國媒體認為韓國的霧霾是中國「漂洋過海吹過去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8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國空氣品質持續大幅改善的情況下,韓國首爾細顆粒物(PM2.5)濃度基本穩定並略有上升。另外,從近期案例看,首爾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本地排放。
  • 中國霧霾影響韓國?環境部回應了,這鍋不背!
    針對「中國霧霾影響韓國」的評論,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上午表示,近年來,在中國空氣品質持續大幅改善的情況下,韓國首爾細顆粒物PM2.5濃度基本穩定並略有上升。另外,近期首爾市發生的重汙染天氣過程中,汙染物主要來源於其本地排放。
  • 又把霧霾「甩鍋」中國?數據面前首爾市長仍這樣說
    「首爾市長樸元淳直接反駁中國政府的主張」,韓國各大媒體7日以此為題報導稱,首爾市長在公開採訪中稱當地超半數的霧霾受到中國影響,反駁此前中國生態環境部發言人的表態。但他同時承認,韓中兩國目前應聯手研究如何應對霧霾。
  • 中國大氣汙染影響韓國?生態環境部這樣反駁
    中新網1月21日電 近期韓國有一些媒體報導所謂「中國大氣汙染影響韓國」,對此,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多國治理經驗表明,區域大氣汙染治理過程中,大城市的本地排放治理尤為重要。經驗表明,應對環境問題,應該在立足治理本地汙染的基礎上,加強區域和全球合作。
  • 韓準備與NASA共同調查霧霾來源 非要甩鍋給中國?
    韓國環境部下屬的國立環境科學院17日宣布,正在與NASA共同進行第二次「韓美合作國內空氣品質調查」。雙方去年12月籤訂環境衛星相關業務合約,計劃於2021年開始共同調查。韓國國立環境科學院院長張允碩聲稱,與NASA共同研究的結果「對外很有公信力」。韓聯社稱,有觀點認為,若能證明中國的大氣汙染物進入朝鮮半島,那麼中國將不得不與韓國加強治霾合作。
  • 韓國宣稱中國導致了韓國的霧霾,要求賠償,網友:做夢吧
    相信大家都對霧霾不陌生吧。現在我國第二產業的佔比還是很重,工業發展就難免會汙染環境,再加上汽車尾氣的排放,各種有害氣體的散發導致我國很多城市的霧霾越來越嚴重。我們人類已經對霧霾見怪不怪了,習慣了霧霾的存在,也習慣了全球變暖,但是你的身體不一定適應得了,地球上也不止有人這一個物種,還有很多的物種受到了霧霾的侵害。冬天氣候乾燥,是霧霾的頻發時期,最近霧霾又出現在了華北地區,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身體健康受到威脅。所以,即使沒有疫情,大家也要做好防護,帶好口罩,防止霧霾威脅我們身體,防止感染病毒。
  • 韓媒:韓國研發新系統實時監測霧霾是否從中國吹入
    韓媒:韓國研發新系統實時監測霧霾是否從中國吹入 韓媒稱,韓國國內研究團隊開發出了能實時掌握細顆粒物的構成成分的新監測系統。
  • 西媒:研究稱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半島對太陽能設施投入最多 環境受...
    (2017-05-16 10:58:48)【延伸閱讀】韓排放標準30年沒修訂 韓媒:政府放任汙染 霧霾來了賴中國韓媒稱,4月20日是穀雨節氣,雖然韓國南部等地區普遍為陰雨天氣,但韓國的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依然是「差」水平。韓國市民失望地表示,「即使雨過天晴之後也很難看到藍天」。
  • 韓媒吐槽韓國在越南市場推230元4日遊:拉遊客只讓買買買
    韓媒吐槽韓國在越南市場推230元4日遊:拉遊客只讓買買買 海外網12月6日電,距離赴韓旅遊線路停擺8個月之後,一個由32名遊客組成的旅行團日前從北京首都機場啟程赴韓。
  • 生態環境部回應環保數據造假:過去存在問題 現在的監測數據是真實...
    2019.03.11 17:06【生態環境部回應環保數據造假:過去存在問題 現在的監測數據是真實、準確的】3月11日下午,在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有媒體提環保數據造假的問題,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回應稱,經過這幾年的努力,
  • 生態環境部回應
    生態環境部回應 2018-11-26 13:32: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對此,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今日予以回應,並詳細剖析了幾個方面重點。資料圖:霧霾籠罩下的街頭。
  • 韓媒體稱海警死於己方爆音彈 韓警方否認
    中方船員(戴口罩者)正被帶往仁川地方法院N環球 綜合  韓國方面稱,一名韓國海警特攻隊員12日在稽查「非法作業」的中國漁船「魯文漁」號時被中方船員刺死,但有韓媒消息指出,導致韓國海警傷重身亡的玻璃碎片來自韓國海警自己投擲的爆音彈。這個說法被韓國警方否認。
  • 韓國教授抗議 「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表述,百度百科回應
    韓國教授抗議 「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表述,百度百科回應 時間:2020年12月09日 07:52:45&nbsp中財網   12月8日,韓國一名教授向百科百科抗議稱,其「泡菜」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的表述屬於「錯誤」。為此,百度百科詞條中「韓國泡菜源於中國」的描述已經被刪除。
  • 【日方回應韓國立下跪謝罪雕像】 7月28日,日本政府對韓國一座雕像...
    【日方回應韓國立下跪謝罪雕像】7月28日,日本政府對韓國一座雕像做出了憤怒反應。該雕像為一尊象徵著「慰安婦」的女孩和一名跪拜的男子。有韓媒指出,這個跪拜的人像象徵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如果有關「韓國自生植物園」展出的這尊雕像的報導屬實,這將是對國際協議的「不可原諒」的違反。
  • 【2018全國環境網際網路會議】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
    同志們、朋友們:今天,中國環境報社在這裡隆重召開「2018年環境網際網路會議」,對於宣傳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精神,凝聚各方面智慧,匯集網際網路力量,進一步傳播好生態環境保護的網絡正能量,具有積極意義。藉此機會,我就如何做好生態環境宣傳和政務新媒體工作,與大家交流三點想法。
  • 西安霧霾什麼時候散?生態環境部門最新預測數據來了…
    西安霧霾什麼時候散?生態環境部門最新預測數據來了… 2019-12-2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鍾南山回應方舟子:霧霾如何致肺癌尚無數據—新聞—科學網
    「謝謝方舟子的提醒,我沒有微博,我不想在他那回應。但他也是好意,我很尊重他,因此在你這解釋一下。」
  • 中國的環境問題,韓國也來了?還怪中國嗎?
    韓國的一位市民對電視臺CNN如此訴苦。CNN關注她,是為了表示韓國目前為垃圾所苦,其中還和中國有關。但是從2017年開始,因為霧霾問題越來越嚴重,視為排放汙染氣體的罪魁禍首廢物焚燒受到了韓國政府的強力監管。因為於此,垃圾焚燒設施在2011到2018年之間減少了300個左右,其它的只好出口到中國。但是好景不長,2017年,中國也開始禁止垃圾進口,禁止進口24種廢物,包括廢紙、塑料等。
  • 網友投訴成都城區霧霾嚴重,市生態環境局回應
    網友反映近期成都市主城區的霧霾很嚴重,希望部門進行治理。市生態環境局:您好!感謝您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根據您的來信,我局作出如下回覆: 2020年12月中旬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四川盆地出現入冬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重的一次區域性汙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