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投訴成都城區霧霾嚴重,市生態環境局回應

2021-01-13 城事分享

網友反映近期成都市主城區的霧霾很嚴重,希望部門進行治理。

市生態環境局:您好!感謝您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根據您的來信,我局作出如下回覆: 2020年12月中旬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四川盆地出現入冬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重的一次區域性汙染過程。為減少汙染物排放,降低汙染峰值,按照四川省的統一安排,我市於12月19日零時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根據空氣品質預測情況,提前啟動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通過提前減排,搶回了19、20、22日三個達標天。隨著氣象條件持續轉差,為減緩空氣品質進一步惡化,26日零時起,成都市將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進一步加大應急減排力度。 按照《成都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20年修訂)》啟動黃色、橙色預警採取各類強制性減排措施。

其中,12月26日,住建部門利用智慧工地平臺加強對土石方施工工地的監管,全市土石方停工工地3000餘個,面積達到6800萬m2,其中累積查處違規工地43個;

經信部門會同生態環境部門加強對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期間的涉氣工業企業監督檢查,累積巡查791家企業,共發現查處6家違規企業,限停產企業2500餘家;

城管部門利用揚塵在線平臺加強對運渣車管控,開展道路灑水降塵約32000萬m2;

交通運輸部門安排公交運營班次達35000餘次,開通免費公交線路661條,免費客運量達23萬人次。廣大市民積極參與低碳出行,305.76萬人次選用地鐵出行。成都市基於精細化汙染源排放清單建立了汙染減排快速量化技術,對本次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的減排情況進行初步核算,在黃色預警期間(19-25日),全社會PM10、PM2.5、SO2、NOX以及VOCs日均減排比例約為:29.1%、24.2%、14.3%、8.8%、18.6%。升級為橙色預警後,減排力度進一步增大,全社會PM10、PM2.5、SO2、NOx以及VOCs日均減排比例達到39.4%、37.7%、29.9%、27.5%、22%,對減緩汙染累積速度、降低峰值濃度具有積極作用。出現本次重度汙染天氣,除了持續時間較長不利氣象條件造成的大氣汙染物累積之外,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成都及周邊城市大氣汙染物排放體量大,遠遠超過了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的大氣環境容量。 成德眉資同城化城市GDP佔全省的46.1%,其中成都更是以佔全省不到3%的幅員面積,承載了全省19.3%的常住人口、37.6%的GDP、30%的機動車,生活生產高度集中,排放強度高、體量大,未來數年還將保持高位。

自2013年「氣十條」實施以來,成都逐年開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想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從根本上消除汙染天,需要繼續開展能源、產業、交通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以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從末端治理轉變到源頭減排。

您可以在微信上關注公眾號「成都生態環境」以及官網「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查看空氣品質實時數據,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我們會在上述平臺及時推送最新大氣汙染防治措施情況及重汙染天氣應急預警啟動(解除),再次感謝您的來信!

相關焦點

  • 霧霾紀錄片熱播 北京環保局12369舉報熱線暴增240%
    對於公眾諮詢的事項,均已當場解答;對於受理的投訴舉報事項,已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負責原則,當天即轉交市環保局和區縣環保局環境執法部門辦理,環境執法部門根據公眾提供的線索,將依法依規處理。 近兩天,柴靜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熱播,與之相關的話題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網站論壇裡持續刷屏,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環保問題的思考與熱議。
  • 市生態環境局上線《政風行風》欄目
    1月6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哲帶領總工程師、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大氣環境與應對氣候變化科負責人走進阜陽市《政風行風熱線》欄目直播間,就群眾關心的本市生態環境問題現場接聽熱線電話,回答群眾諮詢的問題,零距離傾聽群眾心聲。
  •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規劃建設國際...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 9月3日上午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構建一個城市生態監測網絡
  • 成都今日霧霾指數查詢預報 成都PM2.5實時查詢
    更「糟心」的是,經省環境監測總站和省氣象臺會商研判,預計12月3-14日,四川省盆地內將持續區域性汙染,盆地西部局部和南部局部城市可能出現中度至重度汙染,成都、自貢等市出現重度汙染的可能性較大。這意味著,四川盆地從3日至14日將持續12天的區域性汙染。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 西安霧霾什麼時候散?生態環境部門最新預測數據來了…
    生態環境部門最新預測數據來了… 2019-12-2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度市生態環境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審...
    11月17日至19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度廣州市工程系列生態環境專業職稱評審會。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夏育民作為評委會主任出席會議並講話。夏育民同志在各級評審前集中會議上分別講話,對評審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是忠實履行職稱評委工作職責,堅持客觀公正原則,真正為廣州市生態環境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遴選投上光榮的一票。二是嚴格遵守職稱評審工作紀律,要求各評委履行保密義務,執行廉政紀律。三是嚴格對照標準條件開展評審,準確把握職稱評審改革的新變化,確保評審質量。四是必須把握優中選優的原則,全面綜合考慮,從嚴控制通過率。
  • 市生態環境局關於民生領域突出問題集中整治的公開承諾
    一、整治的主要問題   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環境汙染問題。   二、整治措施   1.解決環境信訪問題。通過12369環保熱線、新鄉交通廣播問政欄目《行風熱線》環境保護專題、市生態環境局門戶網站等渠道,廣泛收集群眾反映的大氣汙染環境信訪問題,快速依法調查處理群眾關切,堅決做到「有報必接、違法必查、事事有結果、件件有回音」,有效解決群眾反映環境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滿意度和幸福感。   2.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 鞍山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職責
    鞍山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職責 信息來源:鞍山市生態環境局發布時間:2021-01-08瀏覽次數:次 機構名稱:鞍山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職責(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及市生態環境基本制度。
  • 成都邀媒體深入一線挖掘環境改善背後的故事
    在5天時間裡,24家央級和本地媒體組成的採風團赴大邑縣、崇州市、錦江區等地,深入採訪了成都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藥品研發廢棄物處理工程、城市水源地保護等項目,深度挖掘成都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治理方面的成就和亮點。
  • 採風團走進成都大氣重點實驗室 對話成都生態環境局領導 為成都...
    來自中央、省、市主流新聞媒體的代表齊聚一堂,就進一步做好全市的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建言獻策。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勤懷出席座談會並講話。座談會上,市生態環境局宣傳處負責人熊中茂對成都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情況做了全面介紹。
  • 烏蘭察布市生態環境局開展「黨組書記講黨課」活動
    12月3日,烏蘭察布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講黨課」活動在烏蘭察布市委黨校舉行,烏蘭察布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海龍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和體現到美麗烏蘭察布建設的全過程全方位為題,為烏蘭察布市生態環境系統黨員幹部們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 環保產業成勢成型 成都將構建高能級生態環境產業生態圈
    加快發展環保產業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是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支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1月7日,全市環保產業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全市已經建立起了一批環保產業集聚區,環境服務業形成一定基礎,科技創新勢頭良好,產業整體結構得到提升。「環保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十分廣闊,必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是成都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舉措。」
  • 市生態環境局「三個不斷強化」做好文明創建工作
    本報訊 以文明創建為引領,堅持全員參與、注重結合、常抓不懈,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在「三個不斷強化」中,將文明創建工作引向深入,適應新形勢、踐行新要求、謀求新發展。 不斷強化組織領導,為文明創建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 嶽陽市生態環境局嶽陽縣分局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
    ,為全面實現汙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現將一年工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一、2019年全縣環境質量狀況2019年,我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實施環保法律法規,持續開展環境執法檢查,強化生態環境管理,夯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年未發生一起較大環境安全事故
  • 孝感市生態環境局 - 市政府部門-孝感市門戶網站
    項目支出主要用於環境保護管理事務1744.15萬元,主要成效: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汙染天氣應對,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汙染天數,明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堅持汙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加快工業、農業、生活汙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保障飲用水安全,提升水環境質量,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減少汙染嚴重水體和不達標水體;全面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
  •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2019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
    (一)加強組織領導一是制定《2019年生態環境法治建設重點工作》,並召開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會議,統籌安排部署2019年生態環境法治工作。二是落實第一責任人制度,我局負責起草的生態環境地方法規草案、重大行政處罰等均由局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召開會議討論決策。
  • 市生態環境局輻射科聯合濂溪生態環境局開展輻射安全監管檢查
    1月7日,九江市生態環境局輻射科聯合濂溪生態環境局對濂溪區九江有色金屬冶煉有限公司、九江中澳鉭鈮有限公司尾礦庫管理情況進行了檢查。通過此次風險排查工作,濂溪生態環境局將緊盯尾礦庫放射性汙染風險,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做到心中有數、及時跟進、掌控整改、管理到位,確保全區輻射環境安全。【來源:九江市生態環境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中國海警局回應一財: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高發態勢基本遏制
    來源:一財網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張鈞今天(25日)上午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高壓嚴管的成效逐步顯現,基本遏制住了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高發的態勢。在生態環境部今天上午舉行的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張鈞介紹了「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等有關情況。這是中國海警局官員首次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亮相併回答記者提問。中國海警局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下轄的海警總隊,對外稱為中國海警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
  • 生態環境部用數據回應「韓國霧霾怪不得中國」,韓媒:我不信
    來源:環球時報「中國政府首次公開駁斥韓國霧霾『來自中國』的說法」,韓國KBS電視臺28日稱。當天,中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列舉事實表示,韓國的霧霾怪不得中國,首爾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本地排放。而韓國媒體28日展現出全體一致的態度:不信。
  • 逆溫層較明顯+城市熱島效應 成都地區霧霾可能性更大
    由於少有的佔齊了四種逆溫形成的機制,成都市氣象臺臺長陳洪向成都商報記者解釋,成都地區的逆溫層比較明顯,形成霧霾的可能性也更大。此外,城市熱島效應使得霧霾物質在城區和郊區之間循環,加劇了霧霾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