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霧霾什麼時候散?生態環境部門最新預測數據來了…

2021-01-08 澎湃新聞
西安霧霾什麼時候散?生態環境部門最新預測數據來了…

2019-12-2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看到,12月23日早8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為334,屬於空氣汙染的最高級嚴重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從22日中午1時左右開始,西安AQI數值上升至300以上,最高數值上升至360以上,空氣汙染級別從重度汙染髮展為嚴重汙染。

西安遭遇2019年秋冬季第四天重度汙染

冬防期「黑三角」全部來襲

相關環境專家分析,靜穩天氣,空氣中汙染物擴散條件非常差。22日西安空氣品質重度汙染,2019年西安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共221天。22日關中五市空氣品質三個重度汙染,兩個中度汙染,寶雞和銅川空氣品質中度汙染,西安、鹹陽和渭南重度汙染,五市的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

12月23日 16時 空氣品質

專家分析,22日汙染壓力最大的仍舊是關中盆地最低位置的西、鹹、渭三市。2019年秋冬季,西安空氣品質第一次出現嚴重汙染。最終22日西安以AQI指數255遭遇2019年秋冬季的第4天重度汙染。此外,22日西安PM10和NO2的AQI分指數也分別達到146和104,也都達到了輕度汙染級別,PM2.5、PM10、NO2被稱為冬防期的「黑三角」。

專家分析,22日國內霧霾汙染形勢進一步加重,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特別是河北、河南、山東和山西以及汾渭平原區域已出現大面積連片的重度霧霾汙染。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的汙染超標城市又增加到了69個,其中西安、鄭州、哈爾濱等15個城市陷入重度汙染,太原、寶雞、銅川等27個城市遭遇中度汙染,天津、呼和浩特、石家莊、蘭州、銀川等27個城市輕度汙染。

履職不到位

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辦

將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為保護公眾健康,降低大氣汙染強度,按照《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2019年修訂稿)》規定,經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批准,指揮部辦公室決定從12月23日8時起,全市納入《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項目清單》的涉氣工業企業執行重汙染天氣Ⅰ級應急響應措施。

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辦已告知各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立即安排部署,督導納入《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項目清單》的涉氣工業企業嚴格落實重汙染天氣Ⅰ級應急響應措施,並將落實情況在每日應急日報中報送。西安市重汙染天氣應急辦將對各責任單位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對因工作不力,履職不到位等導致未有效落實應急措施的,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12月26日空氣品質有望轉好

環保人士呼籲每一個人節能減排

根據生態環境部門最新的預測數據

擴散條件轉好在12月26日(周四)

23日,受弱偏東氣流影響,關中地區汙染帶可能向西移動,關中中西部地區汙染有所加重,東部地區汙染略有改善。預計,關中中西部以重度汙染為主,部分時段可能出現嚴重汙染,關中東部以中度至重度汙染為主;陝北、陝南地區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陝南西部可能出現中度汙染。

24日至25日白天,全省大部高溼、靜穩,擴散條件不利。預計,關中地區以重度汙染為主,局地可能出現嚴重汙染;陝北、陝南地區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陝南西部可能出現中度汙染。

25日晚上至27日,受冷空氣影響,全省擴散條件將逐漸改善。預計,關中地區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汙染;陝北地區以優良為主;陝南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西部可能出現中度汙染。

環保人士呼籲,靜穩天氣條件下,汙染物難以擴散,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汙染物的產生者,也是受害者,呼籲每一個人節能減排,不使用燃煤,不燃燒秸稈,出行時儘量不使用機動車。

■華商報記者 任婷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原標題:《西安霧霾什麼時候散?生態環境部門最新預測數據來了…》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西安霧霾何時散?為啥冬季霧霾天多?
    霧霾難道就不能放過西安一次嗎?11日晚8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超過200,出現今冬首次重度汙染天氣。11日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汙染超標數量進一步增加到50個,其中河北廊坊重度汙染,保定、石家莊、西安、寶雞、渭南和鹹陽等6個城市中度汙染,北京、天津、太原、成都、哈爾濱、蘭州、銀川等43個城市輕度汙染。環境專家分析,12日前半天西安市氣象條件相對靜穩,存在汙染繼續累積加重的壓力。
  • 西安空氣重度汙染!快來看看是什麼造成的?
    11月5日一大早,西安天空灰濛濛的,不少市民問:「是不是霧霾又來了?」>>數據空氣汙染持續加重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官網看到,昨日上午9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為170,屬於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此外,鹹陽AQI數值為148、渭南128、楊凌示範區127、寶雞115、西鹹新區109,均屬於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
  • 霧霾又來了!西安今日降雨有望緩解汙染形勢
    11月5日一大早,西安天空灰濛濛的,不少市民問:「是不是霧霾又來了?」  >>數據  空氣汙染持續加重  華商報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官網看到,昨日上午9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為170,屬於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 網友投訴成都城區霧霾嚴重,市生態環境局回應
    網友反映近期成都市主城區的霧霾很嚴重,希望部門進行治理。市生態環境局:您好!感謝您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根據您的來信,我局作出如下回覆: 2020年12月中旬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四川盆地出現入冬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重的一次區域性汙染過程。
  • 中國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項目建設啟動 將重點監測西安及周邊大氣...
    據悉,該項目由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中科天塔共同研製,計劃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將於明年下半年發射第一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 每經記者從中科天塔獲悉:「這個星座的目標是重點監測西安及周邊地區的PM2.5等天氣環境汙染物,為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以及社會群體提供高時空解析度、高精度的霧霾監測數據」。 此外,在重大活動期間,「絲路一號」還將提供特點時段和區域精準的霧霾預測和預警,為環境管理部門制定有針對性的霧霾管控措施提供關鍵技術支持。
  • 韓國霧霾是中國「吹過去的」?中國生態環境部公開用數據回應
    近期,韓國部分地區遭遇霧霾過程,有韓國媒體認為韓國的霧霾是中國「漂洋過海吹過去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8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國空氣品質持續大幅改善的情況下,韓國首爾細顆粒物(PM2.5)濃度基本穩定並略有上升。另外,從近期案例看,首爾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本地排放。
  • 生態環境部用數據回應「韓國霧霾怪不得中國」,韓媒:我不信
    來源:環球時報「中國政府首次公開駁斥韓國霧霾『來自中國』的說法」,韓國KBS電視臺28日稱。當天,中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列舉事實表示,韓國的霧霾怪不得中國,首爾汙染物主要來源於本地排放。而韓國媒體28日展現出全體一致的態度:不信。
  • 人民日報七問霧霾:什麼時候才能呼吸到潔淨空氣?
    「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這麼嚴重的霧霾?」「這幾年治霾究竟有多大成效?」「什麼時候能一直呼吸潔淨的空氣?」……當「跨年霧霾」等空氣重汙染過程頻繁時,不少人發出疑問。連日來,記者專訪了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1、哪些原因導致這麼重的霧霾?
  • 關中霧霾為何易聚難散? 解讀關中地區霧霾成因及對策
    近期,頻繁襲來的嚴重霧霾讓關中地區的群眾心中憂慮。在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在陝督察期間,霧霾問題也是群眾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短短30餘天,環保督察在大氣汙染監管上形成高壓態勢,讓全社會共同感受到「環保風暴」的壓力、責任和效果,有力提升了全民參與防治的信心。  「關中地區的霧霾成因是什麼?」「霧霾為何易聚難散?」「到底該怎麼治理?」「什麼時候能徹底根治?」
  • 西安啟動國內首個霧霾監測商業衛星項目明年發射首星 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
    在本次大會上,全國首個針對霧霾綜合監測的商業衛星「絲路一號」衛星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據悉,「絲路一號」項目由三顆衛星組成星座,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西安航天基地絲路衛星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於明年下半年發射第一顆衛星,2022年前完成星座搭建。項目主要包括軌道分析和設計、衛星研發製造、衛星發射入軌、衛星測運控管理和地面應用等。
  • 霧霾成因到底是什麼?看看別人家的霧霾
    相信大家看到這條預警的時候,心情又是一沉,為什麼霧霾遲遲散不去?為什麼偏偏就在我這個城市?那麼霧霾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關於霧霾是怎麼來的,有關方面和專家竟莫衷一是。以北京等地近期的重度霧霾為例,環保部門專家認為與採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汙染物密切相關。住建部門有關官員則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汽車尾氣,不是供暖。中國氣象局專家認為,主要是外來輸送。而北京市環保局不久前剛發布報告認為,霧霾成因中北京本地產生約佔七成。不知道各位看清楚相關部門的解釋了嗎?環保部說是供暖引起的,直指住建部責任;而住建部又說是汽車尾氣引起的。
  • 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調研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有15個地方城市出臺了補貼政策,其中上海、深圳、江蘇、西安、哈爾濱、青海等6個城市的補貼政策在**年出臺。地方城市中,深圳市補貼額度高居榜首,對純電動車的最高補貼達到6萬,另外在車輛的使用過程中還有補貼。在部分地方補貼政策尚未落地時,**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37937輛和35726輛,同比均增長1.7倍。
  • 2020最新「停工令」來了,對於農民有什麼影響?三個方面要注意!
    還記得北京的霧霾嗎? 不知幾何,到了冬天白茫茫的霧霾天就會出現,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也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不便!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汙染問題,國家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力度。近幾年,針對煤炭、鋼鐵、水泥等重汙染行業國家陸續開展停工限產的舉措來降低工業排放及燃煤汙染,進而緩解霧霾問題。
  • 首創生態微環境理念,海歸教授被譽「克霧霾專家」
    習慣室外運動的李教授,在英國的時候經常跑步,偶爾還要參加一些半馬拉松的比賽,所以只要天氣好的時候,他總要出去跑一圈,鍛鍊身體。但是回到國內之後,他發現氣候上面竟然有些不太適應,特別是到了11、12月份霧霾嚴重的時候,室外的空氣汙染指數爆表,根本無法再進行體育鍛鍊。
  • 怎樣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思維?
    以往,常用的生態環境機理模型強調過程模擬,用公式或語言描述準確的因果關係,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生態環境的變化和預測是規律的。到了大數據時代,過程因果思維的局限性不斷顯現,並非所有的生態環境分析都可以用因果關係描述,且尋找因果關係已變得越來越困難。
  • 爭議「溼法脫硫」:誰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
    從三月到八月,五個月已經過去,總理關心的「霧霾成因」,答案是否找到?   8月10日,在以「霧霾成因與散煤控制」為主題的2017年第一期山東科技智庫論壇上,獨立調查人、山東科技發展戰略所副所長、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對外公布的三年來他持續跟蹤調查的結果回答了「總理之問」,他表示:「溼法脫硫是導致2013年霧霾大暴發的主因,也是2016年鐵腕治理下的霧霾天氣反彈的主因。」
  • 中國霧霾經濟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截至**,中國多地霧霾天氣造成嚴重空氣汙染,從東北、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多個城市空氣品質指數監測數據「爆表」。大氣汙染物排放遠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導致霧霾汙染日益嚴重。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霧霾經濟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截至**,中國PM2.5的嚴重化,一方面將加速全國各城市PM2.5監測網絡的覆蓋,以便提供即時性的監測數據;另一方面,將倒逼PM2.5防治系統工程全面進入到汙染源治理領域,相關行業領域廢氣處理將進入深水區。
  • ...霧霾 逆溫 大氣環境容量 逆溫層 氣溶膠粒子-中國新聞-東方網
    「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這麼嚴重的霧霾?」「這幾年治霾究竟有多大成效?」「什麼時候能一直呼吸潔淨的空氣?」……當空氣重汙染過程頻發時,不少人發出疑問。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和「心肺之患」相關的這些問題,也是本報記者心中的問號。連日來,記者專訪了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  一起來看看專家學者們的詳細分析。
  • 什麼是霧霾?
    近些年來,隨著空氣品質逐漸惡化,霧霾天氣現象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它們在人們毫無防範的時候侵入人體呼吸道和肺葉中,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疾病,諸如咽喉炎、肺氣腫、哮喘、鼻炎、支氣管炎等炎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心肌缺血及損傷。
  • 2016.12:基於網絡搜索數據的霧霾經濟與CPI相關性研究(董倩)
    一般而言,霧霾天氣的常態化不利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持續增長。基於此,本文利用支持向量機和線性回歸方法預測霧霾經濟消費對CPI的實際影響,並據此給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大數據的統計分析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網絡搜索數據便是研究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