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空氣重度汙染!快來看看是什麼造成的?
11月5日一大早,西安天空灰濛濛的,不少市民問:「是不是霧霾又來了?」>>數據空氣汙染持續加重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官網看到,昨日上午9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為170,屬於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此外,鹹陽AQI數值為148、渭南128、楊凌示範區127、寶雞115、西鹹新區109,均屬於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
-
西安霧霾什麼時候散?生態環境部門最新預測數據來了…
西安霧霾什麼時候散?從22日中午1時左右開始,西安AQI數值上升至300以上,最高數值上升至360以上,空氣汙染級別從重度汙染髮展為嚴重汙染。西安遭遇2019年秋冬季第四天重度汙染冬防期「黑三角」全部來襲 相關環境專家分析,靜穩天氣,空氣中汙染物擴散條件非常差。22日西安空氣品質重度汙染,2019年西安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共221天。
-
西安霧霾持續升級 位列全國汙染嚴重城市排行榜第一
西安霧霾持續升級 位列全國汙染嚴重城市排行榜第一 華商網訊 2013年12月18日早上,古城西安再遭霧霾重創,空氣汙染指數直線上升。下午15點左右,西安霧霾持續升級,以500「爆表」指數位列全國汙染嚴重城市排行榜第一。
-
全國現大範圍霧霾天氣 北京重汙染橙色預警延至7日
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中新網1月4日電 受不利天氣形勢影響,中國遭遇持續大範圍重度空氣汙染天氣,中央氣象臺4日繼續發布霾橙色預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監測顯示,4日8時,63.8%的被監測城市出現空氣汙染。預計自8日夜間起,受冷空氣影響,京津冀中南部空氣品質自北向南逐步改善,10日空氣品質好轉。
-
中原中「霾」伏 焚燒秸稈是主因 11日霧霾有望消散
「晴倒是晴著,就是這霧霾又來搗亂了,說晚上能見『紅月亮』,結果這大白天的,太陽倒像是個『紅月亮了』。」昨日,我省多地出現霧霾,我市也不幸陷在了「霾」伏圈中,說好的「紅月亮」被霧霾遮了靚影,連太陽都被霧霾逼得走起了「朦朧範兒」。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稱,空氣汙染主要是焚燒秸稈造成的。
-
北京霧霾持續三天 遇重汙染將提早預警
圖/CFP 今日至13日處於中度至重度汙染水平之間;已進入重汙染易發季節;瀋陽被質疑應急預案啟動不及時 東北多地遭霧霾籠罩,北京也沒「獨善其身」。空氣品質預報顯示,今日白天北京中度汙染,明日轉為重度,預計空氣汙染將一直持續至13日。
-
西安交大「超臨界水蒸煤」技術或成霧霾殺手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日前,西安交大「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重大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在西安正式啟動。據了解,該技術目前已全面完成原理性創新、實驗室規律性試驗研究和部分中試試驗。有望實現快速產業化,對我國霧霾治理提供技術保障。 近期,霧霾話題再次成為熱點。
-
京城霧霾因溼度高 今日部分地區空氣品質為優
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京城數日持續陰雨霧霾,空氣品質達重度汙染。為什麼雷雨頻頻,仍不能洗刷空氣中的汙染物,帶來徹底潔淨的藍天?記者從市氣象臺了解到,「罪魁禍首」是京城持續處於「高溼狀態」,近地面風力較小,導致大氣汙染物難以「突破重圍」。
-
北京霧霾天氣將持續3天 遇重汙染將提早預警
圖/CFP 新京報訊 東北多地遭霧霾籠罩,北京也沒「獨善其身」。空氣品質預報顯示,今日白天北京中度汙染,明日轉為重度,預計空氣汙染將一直持續至13日。市環保局表示,後兩個月空氣品質改善工作難度較大,如遇有重汙染,將提早啟動預警,儘可能縮短重汙染過程、減緩重汙染強度。
-
西安霧霾何時散?為啥冬季霧霾天多?
霧霾難道就不能放過西安一次嗎?11日晚8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超過200,出現今冬首次重度汙染天氣。11日全國汙染超標城市增加到50個在國家環境監測總站全國城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平臺的汙染地圖上,一條發自從遼寧西側的霧霾汙染帶,沿東北至西南的45度角方向橫跨京津冀、山東、河南,一路灌入關中盆地這個「大垃圾袋」,而在這條黑色汙染帶中,尤以京津冀和關中盆地兩地的汙染最重。
-
廣東浙江臺灣即將喜迎大範圍降雨,或緩解「超高溫」極端天氣形勢
廣東浙江臺灣即將迎來大範圍降雨,緩解「超高溫」極端天氣形勢在中央氣象臺最新發布的全國高溫預報當中,預計7月19號在我國華南和東南一帶的廣東,福建,江西,浙江等地這些泛紅的區域,仍將普遍遭遇35℃以上超高溫的炙烤,特別是廣東東北部一帶開始,經福建江西一直到到浙江杭州的這一大片橙紅色區域
-
天津今日霧霾指數查詢 天津PM2.5實時數據查詢
新華社天津12月19日電(記者 付光宇 張華迎)隨著此輪重汙染天氣過程進入最為嚴重的時段,天津機場航班出現持續大面積延誤,天津境內各條高速全部關閉。 記者從天津市氣象和環保部門了解到,19日,受靜風、高溼氣象條件影響,汙染氣團在天津市停滯,空氣品質以六級嚴重汙染為主。
-
人大代表包景嶺:推進電能替代 緩解大氣汙染
本報北京上午專電 (特派記者高羽)「目前電能的綠色化程度越來越高,發電能力穩步提高,水能、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是零碳排放,電能替代在緩解大氣汙染方面效果顯著。」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包景嶺向記者透露,他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大力推進「電能替代」,緩解大氣汙染的建議。 「當前京津冀地區環保形勢嚴峻,霧霾頻發。研究表明,直燃煤(油)是造成環境汙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景嶺介紹,「在全國終端能源消費方面,煤炭、石油的消費量佔消費總量的80%以上。
-
冬天來了,霧霾也來了……來自何處?
冬天往往是霧霾易發季節。這幾天,華北地區許久不見的霧和霾又捲土重來,影響了人們的心情和生活。霧和霾從哪裡來?導致我國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全球氣候變暖,會加重霧霾天氣的發生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為你解答。
-
北京今日空氣品質指數查詢 北京氣象臺天氣預報
北京今日空氣品質指數查詢 北京氣象臺天氣預報 點擊 秋冬之交 防霾防寒 秋冬季節一來,霧霾也如影隨形。灰色的天空取代了前陣子的絕美藍天和可愛棉花糖白雲。昨天16時,城六區PM2.5濃度上升至165微克/立方米。
-
霧霾產生的原因 霧霾是怎麼來的
導語:霧霾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一大環境問題,即便我們努力在採取緩解措施,但情況仍越發嚴重。其實,想要緩解霧霾問題,就要從其根源開始,要知道霧霾是怎麼來的?這樣才能對症下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造成霧霾產生的原因。
-
霧霾來得更早!今年秋冬空氣品質形勢咋樣?
(原標題:霧霾來得更早!今年秋冬空氣品質形勢咋樣?)但前幾天我國北方地區的一次汙染過程早早地來了,讓人們更加擔憂——今年秋冬,霧霾會不會像去年那樣嚴重?2017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我國大氣環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就在於京津冀地區。近年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整體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秋冬季改善不明顯。
-
京津冀及周邊經歷同期極端不利氣象條件,明起汙染形勢將緩解
京津冀及周邊經歷同期極端不利氣象條件,明起汙染形勢將緩解 澎湃新聞記者 溫瀟瀟 2018-03-14 14:02 來源
-
西安交大發明「超臨界水蒸煤」 或破霧霾困局?
12月25日,在省長胡和平等嘉賓的見證下,西安交大首個重大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俗稱「超臨界水蒸煤」)產業化工作正式啟動,產業化後將為節能減霾起到重要作用。
-
人工降雨原理
[導讀]對於人工降雨人們一直都很好奇,事實上人工降雨用的是一種叫做碘化銀的物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碘化銀。前陣子北方地區霧霾達到了重汙染程度,其原因之一就是冬季雨水較少,空氣中的灰塵、雜質得不到淨化,部分地區不得不採取人工降雨的方法來緩解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