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包景嶺:推進電能替代 緩解大氣汙染

2020-12-01 騰訊網

  本報北京上午專電 (特派記者高羽)「目前電能的綠色化程度越來越高,發電能力穩步提高,水能、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是零碳排放,電能替代在緩解大氣汙染方面效果顯著。」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包景嶺向記者透露,他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大力推進「電能替代」,緩解大氣汙染的建議。

  「當前京津冀地區環保形勢嚴峻,霧霾頻發。研究表明,直燃煤(油)是造成環境汙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景嶺介紹,「在全國終端能源消費方面,煤炭、石油的消費量佔消費總量的80%以上。應大力促進能源消費結構轉型,加大電力清潔能源在終端能源消費領域的替代力度,以電能消費替代直燃煤、直燃油消費。」

  包景嶺建議,在重點區域終端能源消費領域,將電力作為替代方式之一,納入地方政府環保清潔能源替代工作計劃。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住建部等部門組成推廣電採暖的專門協調機構,並明確牽頭單位;將電採暖方式納入地方政府供熱規劃;對用戶因採用電採暖增加的配套電網建設費用給予適當優惠;研究電採暖終端消費價格,發揮價格的市場指導作用。加大對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的支持力度,儘快出臺支持、鼓勵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補貼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應用。出臺港口船舶岸電使用優惠政策,鼓勵港口主動安裝岸電裝置,同時設立統一的沿海排放控制區,嚴控船舶大氣汙染排放。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李永萊建議:提高電能替代,推動能源綠色清潔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永萊建議,加快推進能源綠色轉型、低碳清潔發展。加快推進電能替代,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他建議,加大中央財政和地方配套政策力度,支持能源消費領域開展電能替代和能效提升,積極推動「煤改電」清潔供暖,在工業、交通領域實施「油改電」,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實施能效提升,從終端消費側推動以低碳電能廣泛替代高碳排放的傳統能源。
  • 京津冀大氣汙染物成分探秘
    新華網天津頻道3月3日電(記者李鯤、張正富、任珂) 環保權威人士說,霧霾高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髮展趨勢相似,但不同地區的汙染物構成存在著明顯差異。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汙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包景嶺對新華社記者說,了解髒空氣成分的地區差異,有助找到汙染原因並推導出個性化的治理方案。
  • 天津爆炸:氰化物會對空氣和水造成汙染嗎?
    氰類劇毒物質會不會對事故隔離區外的空氣和水造成汙染?會不會對群眾生活帶來影響?現場處置到底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一時間,這些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對此,事故現場指揮部成立專門處置小組,按照「前面堵、後面封、中間來處理」的原則,緊急採取設置圍堰、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五項措施,確保事故區域汙染不外洩。
  • 浙江杭州保護綠水青山好空氣 「電能替代」迎雙贏時代
    浙江杭州保護綠水青山好空氣 「電能替代」迎雙贏時代 2015-05-27 19:48:132013年7月,杭州蕭山區政府壯士斷腕,出臺《蕭山區鑄造行業落後產能淘汰和整治實施細則》,正式部署安排電能替代工作。經過一年多的整改,2015年1月,隨著杭州大安機械有限公司熔鑄沖天爐燃煤煙囪的倒下,杭州蕭山地區最後一戶10噸以下「沖天爐」進入歷史,全區所有熔鑄企業「煤改電」進入用電時代。
  • 秦皇島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 介紹全市大氣汙染防治...
    大氣汙染是怎麼形成的?重汙染天氣預警是怎麼發布的?今年秦皇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展如何?…… 11月13日上午,市大氣辦舉辦汙染天氣應對新聞通氣會暨指揮調度中心參觀活動。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媒體記者20餘人受邀參加活動。
  • 讓澄澈的藍天成為日常所見——濰坊市深入推進冬季大氣汙染治理
    入冬以來,為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持續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不斷強化措施、綜合施策,多方位推進,深入開展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堅決打好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常態,以持續有力措施應對大氣汙染防治秋冬季是北方城市每年空氣品質最差的季節,秋冬季出現的重汙染天數能佔到全年的95%以上,重汙染天氣期間的指標對全年空氣指標影響非常大。深入開展大氣汙染防治,持續改善提升大氣環境質量,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把功夫用在平時,不斷創新舉措,更新技術,強化措施,常態化保持對大氣汙染防治的高壓態勢。
  • 代表熱議「大氣汙染防治條例」 建議細化空氣品質預
    連日來,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安徽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草案)》,這份關乎「好空氣」的條例在人大代表中引起熱烈討論。代表們一致認為,條例出臺的時機和必要性毋庸置疑,但一些細節可進一步完善。
  • 四部委部署工業爐窯大氣汙染治理
    原標題:四部委部署工業爐窯大氣汙染治理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近日印發《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方案》,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有關要求,指導各地加強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 結構性汙染突出,大氣治理任務依然艱巨
    安徽省的環境質量不僅對推進長三角環境質量協同改善有重要影響,更關係到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目標。  近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帶隊的全國人大執法檢查組,到安徽開展《大氣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
  • 全國人大代表趙皖平:加速生物質資源替代化石資源
    企業觀察報記者/ 詹碧華2019年中央1號文件中特別強調了農村汙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大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力度,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秸稈、畜禽糞汙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
  • 飛機停靠綿陽南郊機場時地面電能替代航油消耗
    該項目是全國首個國家電網投資運維的機場岸基供電設施項目,可為飛機提供在機場停靠時艙內的電能供應及溫度控制。接駁地面靜變電源和空調設備後,可有效減少飛機航空燃油的消耗,實現從航空燃油到清潔電能的轉變。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噪音汙染,提升機坪作業的環境。目前,綿陽南郊機場共有5個機位已實現電能替代改造。據統計,2019年,綿陽南郊機場旅客吞吐量約420萬人次,航班總量約1.7萬架次。每天約有30個航班「靠橋」停靠,每天需要消耗約4500公斤燃油,產生1.35萬公斤碳排放。
  • 【實踐新論】科學推進大氣汙染治理生態補償機制
    省內大氣汙染治理生態補償的實踐  治理大氣汙染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因為大氣汙染本身成因、傳導和治理的複雜性,而且自然氣象條件下汙染性氣體的擴散會影響周邊地區環境質量。大氣汙染治理生態補償涉及面廣、利益關係複雜,機制的建立健全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 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協同治理如何推進?專家提出這些建議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柴發合《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協同治理進展、挑戰及下一步措施》的報告中指出,未來京津冀區域大氣汙染的協同治理,要進一步強化區域聯防聯控,重點推進晉冀魯豫交界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同時要重點強化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減排。
  • 三方案處置幾百噸氰化鈉 確保汙染不外洩
    發布會上,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少將、天津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介紹,爆炸現場氰化鈉的位置已確定有兩處,但不方便公布,數量初步估算有幾百噸。量有多大?智群申稱,這700噸貨物確實是河北誠信的,主要是出口用的,且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出口到的國家主要是在金礦上使用,作為替代黃金用的原料。智群申一再強調,該公司依法合規經營,產品全部用來出口到國外,通常運送到倉庫後會立即運走。所有出口手續都是齊全的。
  • 國網高坪供電公司:主動服務三環電子 深挖「電能替代」市場潛力
    國網高坪供電公司:主動服務三環電子 深挖「電能替代」市場潛力 發布時間: 2020-12-02 10:34:1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周勇
  • 加強數據分析與研判,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
    2020年1至10月份,我縣PM10濃度為71.4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為39.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83.5%,雖然在市政府下達考核目標範圍內,(PM2.5任務為4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氣比例為80%),但是我縣在全市綜合空氣品質排名始終處於倒數的被動局面,為切實提高我縣綜合空氣品質,縣生態環境分局加強空氣自動站數據分析與研判,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 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
    11月13日,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在薛城區召開。薛城區城市管理局和滕州市城市管理局作了典型發言。會議通報了全市城管系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自全市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暨揚塵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城管系統紮實有效地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取得了明顯效果。
  • 廣西南寧治理大氣汙染出「重拳」
    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廣西南寧市政府印發了《南寧市大氣汙染防治規劃》(下稱《規劃》),計劃用10年時間,對南寧市六區六縣共22112平方公裡的區域,進行環境空氣品質達標挑戰,解決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等空氣環境突出問題。
  • 生態環境部:科學謀劃「十四五」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以揮發性有機物...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不移推進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科學謀劃「十四五」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    10月16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不移推進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科學謀劃「十四五」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