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2021招高校應屆畢業生公

2021-01-08 北京華圖

  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2021招高校應屆畢業生公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如有問題也可點擊聯繫各校區。

  點擊查看:北京事業單位招聘輔導課程

★事業單位能量包領取★

 

  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水淡化所」)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我國唯一專門從事海水利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學資源利用、海水淨化與水再利用、膜科學、海水利用發展戰略、海水及苦鹹水利用檢測與監測、海島水資源保護與利用、防腐與水處理等)公益技術、共性技術、產業化關鍵技術和發展戰略研究的國家級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是國家海水及苦鹹水利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海水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水淡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分技術委員會、中國膜工業協會液體分離膜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和環印聯盟(IORA)海水淡化技術協調中心、亞太脫鹽協會(APDA)秘書處依託單位。

  一、招聘原則

  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

  二、招聘對象

  2021年高校應屆博士畢業生(不含委培和定向生,須於2021年12月31日前取得畢業證、學位證)、近兩年內(截至入職前)獲得國(境)外學歷學位的留學生,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86年1月以後出生)。

  三、招聘崗位

  2021年,我所公開招聘12名高校應屆博士畢業生,無需筆試,具體崗位信息詳見《2021年海水淡化所公開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崗位信息表》(附件1)。

  四、基本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遵守憲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崗位所需的專業條件;

  (五)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六)具備招聘崗位所要求的其他條件。

  五、招聘程序

  (一)報名

  1、報名時間

  2021年1月5日-2021年1月20日為報名期限,1月20日24:00之後不再接受報名。

  2、報名方式

  (1)請報名人員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報名,下載填寫《2021年海水淡化所公開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報名表》(附件2),連同個人簡歷一併以附件形式發送至dhsgkzp@sdmu.com.cn郵箱。

  (2)報名郵件主題、報名表和個人簡歷文件名均須按照「公開招聘應屆生-崗位序號-崗位名稱-姓名」命名。其中,報名表須本人籤字並掃描為PDF文件。

  例:「公開招聘應屆生-1-海水淡化電氣及自動化技術研究-張X」。

  (二)資格審查

  報名後,我單位將根據崗位要求進行資格審核,通過資格審查名單將於報名結束後在我所門戶網站發布。

  (三)面試

  每個崗位按照不小於1:5的比例確定面試人選;面試人選少於規定比例人數的崗位,按照實際人數進行面試。面試人員名單和面試安排在我所門戶網站發布。

  (四)體檢和考察

  面試成績不低於60分的應聘人員方可被確定為考察對象。各招聘崗位實行等額考察,按照應聘人員的面試成績由高到低確定體檢和考察人選,組織體檢和考察。考察對象名單在我所門戶網站發布。

  (五)公示與聘用

  擬聘人選名單在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服務平臺、自然資源部和我所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我所與受聘人員籤訂聘用合同。

  六、有關要求

  (一)每位應聘人員只可報名一個崗位。

  (二)應聘人員提交的應聘材料及相關信息應確保真實、準確。未認真填報造成信息不全、有誤的,由應聘人員承擔責任;凡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將被取消面試和聘用資格。

  七、聯繫方式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航海道55號

  郵編:300192

  網站:www.sdmu.com.cn

  郵箱:dhsgkzp@sdmu.com.cn

  聯繫人:周 越 022-87898119賈丹022-87898120

  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2021年1月5日

  附件下載:

  附件1:2021年海水淡化所公開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崗位信息表.docx

  附件2:2021年海水淡化所公開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報名表.docx

(編輯:劉然)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長李琳梅發言_中國...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長李琳梅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長李琳梅表示,海水淡化是新水源,是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海水淡化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海洋經濟的新增長點。
  • 2020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招聘高校應屆博士畢業生公告【招29...
    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加掛「中國—東協國家海洋科技聯合研發中心」和「廣西海洋發展研究院」牌子,是自然資源部直屬的事業單位,主要開展海洋安全和防災減災、海洋生態和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產業經濟等方面研究。根據自然資源部人事司的工作安排,將面向高校應屆博士畢業生,開展2020年度公開招聘工作。
  • 中新道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達成合作,共同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海水淡化應用天津全國第一
    華夏經緯網3月18日訊:據天津日報報導,記者從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獲悉,該所承擔的四項「十五」科技攻關課題已於日前全部通過科技部的年度檢查。天津市在海水利用技術方面繼續居於領跑地位。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是國家海洋局下屬的專門從事海水淡化以及海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專業性研究所。
  • 中國海水淡化簡史與現狀
    1970年,海水淡化會戰主力匯集杭州,組織了全國第一個海水淡化研究室。1981年,第一個日產200噸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島建成。1982年,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經中科協學會部批准在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成立。1984年,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成立,開始蒸餾法海水淡化裝置研究。
  • 2020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招聘高校應屆博士畢業生擬錄用人員...
    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2020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招聘高校應屆博士畢業生擬錄用人員公示(第二批),公示時間:2020年9月22日至9月29日,更多北京事業單位招聘信息,事業單位考試試題,請點擊北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
  • 2021年青島市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60...
    2021年本所擬計劃招收學術型碩士生60名(最終下達以教育部下達的計劃為準),考試科目除統考科目(政治、英語)外,其它科目均由本所自行命題,各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和招生人數詳見《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目錄》。
  • 山東舉行解讀《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的意見》發布會
    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屬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涉及離子膜、高壓泵、壓力回收裝置製造、輸水管網建設、濃鹽水綜合利用、飲用水品牌開發等多個環節;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我省湧現了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技術、裝備、人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優勢,積累了豐富的可複製、可推廣的做法和經驗。
  • 沿海城市「喊渴」 專家呼籲擴大海水淡化規模
    「由於過度開採地下水,我國東部某市的部分地區已經出現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汙染現象。」全國政協委員、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長李琳梅的這席話指向一個殘酷現實:沿海城市缺淡水。李琳梅是在11月29日舉辦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作上述講話的。
  • 沿海城市「喊渴」 專家呼籲擴大海水淡化規模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由於過度開採地下水,我國東部某市的部分地區已經出現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汙染現象。」全國政協委員、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長李琳梅的這席話指向一個殘酷現實:沿海城市缺淡水。李琳梅是在11月29日舉辦的2020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作上述講話的。
  • 山東省海洋部門負責人到自然資源部駐津海洋機構調研
    本報訊 11月26~27日,山東省海洋局局長宋繼寶與青島市、日照市海洋部門主要負責人,赴自然資源部駐天津的直屬海洋機構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單位進行了集中調研並交流工作。
  • 天津正式拉開「找海洋要水喝」序幕
    海水淡化是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是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長阮國嶺是我國海水淡化技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有著30年的海水淡化研究經歷,他對海水淡化做了科普性解讀:「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的過程,淡化水作為穩定、優質的增量水源,可有效解決水資源短缺。與跨流域、長距離調水相比,具有不移民、少徵地、不受氣候影響等優點。
  • 缺水的中國與海水淡化歷程
    對資源豐富的海水加以開發和利用,使之變成淡水,一直是多國探索的方向,海水淡化則成為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等內陸國家淡水的重要來源,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人口增長、材料科學的進步等因素,海水淡化利用將在人類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 全文|《2019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發布 去年新建海水淡化工程17個
    近日,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布《2019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國有海水淡化工程115個,工程規模1573760噸/日,其中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7個,工程規模399055噸/日,較2018年大幅增長。
  • 中新道布局海水淡化領域
    日前,中新道控股有限公司與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就工程項目業務推廣、技術開發及金融資本領域的合作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新道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布局,引起業界的普遍關注。
  • 海水淡化為何步履蹣跚?
    於是,像往年大旱季節一樣,位於天津的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又迎來了眾多前來「討教」海水淡化技術的調研隊伍。可接下來,一如過往,此次的海水淡化諮詢多數沒了下文。「一下雨,就不急了;或者,一問成本,就為難了」。類似的情況,海水淡化專家們遇到過多次,如今,已習以為常。  時冷時熱,冷多熱少,是當前我國海水淡化步履蹣跚的真實處境。
  • 海水淡化-機遇與挑戰並存
    5月18日,第三屆水務國際大會-海水淡化專場2009研討會在北京國航萬麗酒店召開,中國膜工業協會秘書長劉憲秋、國際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總工程師阮國嶺
  • 世界水日 | 海水淡化是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地球雖然有71%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在全球水資源中,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量,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海水淡化作為海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已成為解決全球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通過科學技術讓海水也變化成,潔淨 、味甘、 清冽的純淨之水,流進尋常百姓家。目前,海水淡化領域的主流技術有熱法和膜法。熱法是利用水蒸氣冷凝的原理,進行海水淡化。
  • 廈門研究發展海水淡化產業 未來有望喝上淡化水
    12日上午,廈門市發改委主辦召開「廈門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專家座談會」,並請來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清華大學等領導和專家,共同為廈門的海水淡化工作「把脈」、提建議。  廈門供水超7成依賴外調  廈門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340立方米,遠低於1700立方米的國際警戒線。
  • 新疆和田地區首次利用海水淡化技術處理地下苦鹹水
    經過一個星期的試運行,10月6日,新疆和田地下水改良項目示範工程在和田縣布扎克鄉阿依瑪克村正式穩定供水,這也是和田地區首次利用海水淡化技術處理地下苦鹹水